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化学与生活紧密相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考生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区域。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做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1-20每小题2分,21-25每小题3分,共5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开发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下列有关材料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答案】C
【解析】
【详解】A.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A不符合题意;
B.合成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B不符合题意;
C.石墨烯完全由碳原子组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符合题意;
D.有机玻璃的成分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2. 据我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石硫黄(即硫磺)能化金银钢铁,奇物”。硫与某些金属单质化合所得的产物可能是( )
A. AlSB. AgSC. CuSD. FeS
【答案】D
【解析】
【详解】Al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显+3价,S氧化Al应该转化为Al2S3,选项A是不可能的。
S单质的氧化性比较弱,所以只能将金属氧化为低价,所以将Cu、Ag、Fe氧化为+1、+1、+2,转化为Cu2S、Ag2S、FeS,所以选项B、C不可能、选项D有可能;
答案选D。
3. 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乙烯的结构简式:
B. 羟基的电子式:
C. 四氯化碳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D. 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
【答案】D
【解析】
【详解】A.乙烯的结构简式为,A错误;
B.羟基的电子式为,B错误;
C.氯原子比碳原子的原子半径要大,C错误;
D.乙酸的分子式为CH3COOH,球棍模型正确,D正确;
故选D。
4. 下列做法的目的与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
A. 高炉炼铁前先将铁矿石粉碎B. 食盐中添加碘酸钾
C. 在糕点包装内放置小包除氧剂D. 医护人员冷藏存放“新冠”疫苗
【答案】B
【解析】
【详解】A.高炉炼铁前先将铁矿石粉碎,可以增大铁矿石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加快反应速率,A不符合题意;
B.食盐中添加碘酸钾是为了防止碘缺乏病,与反应速率无关,B符合题意;
C.在糕点包装内放置小包除氧剂,可以除去食品包装袋中的空气,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降低食品氧化变质的反应速率,与反应速率有关,C不符合题意;
D.医护人员冷藏存放“新冠”疫苗,可以降低温度,防止“新冠”疫苗高温变质,与反应速率有关,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
5. 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对人类极其重要,下列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煤的气化B. 煤的干馏
C. 石油的分馏D. 石油的裂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A.煤的气化有新物质生成,A错误;
B.煤的干馏有新物质生成,B错误;
C.石油的分馏没有新物质生成,C正确;
D.石油的裂化有新物质生成,D错误;
故选C。
6. 化学与生活紧密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醇具有还原性,利用乙醇与酸性反应检验“酒驾”
B. 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游泳池的消毒
C. 葡萄糖可以使新制的氢氧化铜转化成砖红色沉淀,可以用来检测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
D. 广告标“品牌八宝粥用糯米、红豆、桂圆等制作,未加糖。”糖尿病患者可放心食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A.乙醇具有还原性,可被酸性K2Cr2O7氧化, 颜色变化明显,可用于检验“酒驾”,A正确;
B.是重金属盐,能够使蛋白质变性,B正确;
C.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可以使新制的氢氧化铜转化成砖红色沉淀,可以用来检测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C正确;
D.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人体内水解最终得到葡萄糖,该公告的真实性不可靠,D错误;
故选D。
7. 如图是某食品包装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谷氨酸钠是增味剂的一种B. 山梨酸钾是一种营养强化剂
C. 红曲红是一种着色剂D. 亚硝酸钠是一种护色剂和防腐剂
【答案】B
【解析】
【详解】A.味精化学名称为谷氨酸钠,能增加食品的鲜味,是一种常用的增味剂,A正确;
B.山梨酸钾能减少食品腐败变质,是常见的防腐剂而不是营养强化剂,B错误;
C.红曲红是一种着色剂,C正确;
D.亚硝酸钠能使肉制品保持鲜红色并且具有防止变质的作用,因此常做护色剂和防腐剂,D正确;
答案选B。
8. 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 )
A. 酸性B. 脱水性C. 强氧化性D. 吸水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浓硫酸和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被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碳化),并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反应过程分两步,浓硫酸吸收水,蔗糖(C12H22O11)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碳单质和水,这一过程表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第二步,脱水反应产生的大量热让浓硫酸和C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这一过程表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答案选A。
9. 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化学工作者已成功研制出碱金属与C60形成的球碳盐K3C60,实验测知该物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具有良好的超导性。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K3C60中含有离子键B. K3C60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C. 该晶体融化过程中破坏了离子键D. C60与12C互为同位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A.K3C60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C、C之间为非极性共价键,故A正确;
B.C、C之间为非极性共价键,故B正确;
C.K3C60晶体在熔融状态下破坏了离子键,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故C正确;
D.C60为单质,12C为原子,不互为同素异形体,故D错误;
故选D。
10.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与氯化氢,在试管口氨气与氯化氢化合生成氯化铵,不能制备氨气,应选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加热,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A错误;
B.漏斗口在液面下,不能防止倒吸,漏斗口应在液面上,B错误;
C.图中进气方向不合理,应短导管进气排二氧化碳收集NO,C错误;
D.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导管长进短出、洗气可分离,D正确;
故选D。
11. 目前国际空间站处理CO2废气涉及的反应为CO2+4H2 CH4+2H2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能减慢该反应的速率
B. 钌催化剂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C. 达到平衡时,v(正)=v(逆)=0
D. 达到平衡时,CO2能100%转化为CH4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升高温度,活化分子数目增多,反应速率增大,选项A错误;
B.加入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反应速率,选项B正确;
C.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零,选项C错误;
D.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12. 沙子的主要成分是,属于酸性氧化物,部分性质与、类似。下列关于性质的预测正确的是( )
A. 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
B. 属于酸性氧化物,不与任何酸反应
C. 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和
D. 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答案】C
【解析】
【详解】A.SiO2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A错误;
B.常温下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B错误;
C.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故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C正确;
D. SiO2不能导电,不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D错误;
故选C。
13. 当运动员肌肉受伤时,医生会随即对准运动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氯乙烷(化学式为,沸点为12.3℃),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氯乙烷属于烷烃
B. 制取氯乙烷最好的方法是,乙烷与发生取代反应
C. 制取氯乙烷最好的方法是,乙烯与发生加成反应
D. 决定氯乙烷能用于冷冻麻醉应急处理的具体性质是,氯乙烷的沸点低,易汽化而吸收热量,使局部冷冻麻碎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氯乙烷中含有氯元素,烷烃只含C、H两种元素,A错误;
B.乙烷和氯气反应的产物为各种氯代乙烷的混合物,不纯净,所以不是最好的方法,B错误;
C.乙烯和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物为1,2-二氯乙烷,不是氯乙烷,C错误;
D.氯乙烷沸点为12.3℃,易汽化而吸收热量,使局部冷冻麻醉,D正确;
故选D。
14.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室温下用稀硝酸溶解Cu:
B. 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SO2:
C. 碱性亚硫酸钠溶液处理纸浆中的残氯:
D. 食醋除去瓶胆内的水垢: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反应原理不符合事实,Cu与稀硝酸反应产生Cu(NO3)2、NO、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错误;
B.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SO2,反应产生Na2SO3、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
C.反应符合事实,遵循物质的拆分原则,C正确;
D.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醋酸是弱酸,主要以电解质分子存在,应该写化学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该为:,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15. 四氯乙烯()是一种衣物干洗剂,聚四氟乙烯()是家用不粘锅内侧涂层的主要成分。下列关于四氯乙烯和聚四氟乙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它们都属于混合物
B. 四氯乙烯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C. 聚四氟乙烯的单体是
D. 它们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四氯乙烯是纯净物,聚四氟乙烯是高分子化合物,是混合物,A错误;
B.四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和氯原子两种官能团,B正确;
C.聚四氟乙烯的单体是,C错误;
D.四氯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聚四氟乙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错误;
故选B。
16. 空气吹出法是海水提溴的常用方法,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热空气吹出,利用了溴的挥发性
B. 通发生的主要反应均为
C. 溴水混合物1到溴水混合物2的目的是富集溴元素
D. 该流程体现出氧化性强弱:
【答案】D
【解析】
【详解】A.溴具有挥发性,工业上可以用热空气吹出,实现溴与母液的分离,A正确;
B.氯气氧化性比溴强,可以将Br—氧化为Br2,B正确;
C.Br2经还原再被氧化,目的是提高溴水浓度,实现富集,C正确;
D.SO2吸收Br2发生的反应为SO2+Br2+2H2O=H2SO4+2HBr,证明氧化性Br2>SO2,D错误;
答案选D。
17. 中科院研制出一种多功能催化剂,首次实现将转化为汽油,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是( )
A. 该技术能助力“碳中和”(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战略愿景
B. 汽油主要是的烃类混合物,其中b的沸点高于a
C. 产物中a和b互为同系物,b的一氯代物有4种
D. 反应②为加成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技术将转化为汽油,能助力“碳中和”(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战略愿景,A正确;
B.汽油主要是的烃类混合物,其中b分子中碳原子数大于a分子,所以b的沸点高于a,B正确;
C.产物中a和b为碳原子数不同的烷烃,互为同系物,b为,一氯代物有4种,C正确;
D.反应②,不属于加成反应,原子利用率不为100%,D错误;
故选D。
18. 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b为正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d溶解减重,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 )
A. a>b>c>dB. a>c>d>b
C. c>a>b>dD. b>a>d>c
【答案】B
【解析】
【分析】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在构成原电池反应中,相对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不活泼的金属为正极,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b为正极,a为负极,则金属活动性:a>b;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则d为正极,c为负极,所以金属活动性:c>d ;a、c相连时,c上产生大量气泡,说明c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因此c为正极,a为负极,金属活动性:a>c;b、d相连时,d溶解减重,则d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因此b为正极,故金属活动性:d>b。综上所述可知: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c>d>b,故合理选项是B。
19. 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两个实验装置(图I、图Ⅱ中除连接的铜棒不同外,其他均相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I中锌棒溶解的速率比图Ⅱ的快
B. 图I中温度计的示数高于图Ⅱ的示数
C. 图I和图Ⅱ中温度计示数相等,且均高于室温
D. 图I和图Ⅱ的气泡均产生于锌棒表面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图I中锌棒直接与稀硫酸接触,发生置换反应产生ZnSO4和H2;图Ⅱ中Zn、Cu、硫酸构成原电池,锌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故图Ⅱ中锌溶解的速率比图I的快,A错误;
B.图I中锌和稀硫酸反应,为放热反应,图Ⅱ中构成原电池,化学能没有全部转化为热能,大多转化为电能,因此图I中温度计的示数高于图Ⅱ的示数,B正确;
C.图Ⅱ因构成原电池,温度计示数低于图I,C错误;
D.图I中锌棒直接与稀硫酸接触,Zn失去电子变为Zn2+进入溶液,H+在锌棒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产生H2,气泡产生于锌棒表面;而图Ⅱ构成了原电池,锌为负极,失去电子,电子由导线流向铜棒,在铜棒上H+得到电子被还原产生H2,可见图Ⅱ的气泡产生于铜棒表面,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20.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及“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
【详解】A.涂改液中含有氯代烃,不含氯离子,需要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冷却后加入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溶液检验溶液中的,A错误;
B.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溶液,发生反应:,过量,滴入几滴溶液,溶液变成红色,不能说明与的反应有一定限度,B错误;
C.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加热,应先加入溶液中和酸,再加入银氨溶液,才能检验蔗糖是否发生水解,C错误;
D.向某待测溶液中加入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产生,证明待测液中含有,D正确;
故选D。
21. 有机物R是金银花的一种成分,具有广谱抗病毒功效,键线式为(已知的键线式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R的分子式为
B.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确认R含碳碳双键
C. R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 R能发生加成、氧化、取代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R的结构可知其分子式为,A正确;
B.羟基和碳碳双键都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故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可以确认R含碳碳双键,B错误;
C.R中碳原子均位于碳碳双键形成的平面上,平面通过单键相连,单键可以旋转,则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C正确;
D.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氧化反应,含有羟基,可发生取代反应,D正确;
故选B。
22. 近年来电池研究领域涌现出纸电池,它像纸一样轻薄柔软,其结构如下图所示。某同学据此利用质量相同的铜片和镁片,电解液(溶液)和隔离膜制作简易电池。下列关于其放电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片为负极
B. 电子由镁片经隔离膜流向铜片
C. 导线中转移时,两极质量差为0.88g
D. 将铜片换为铝片,电解液换为NaOH溶液,负极为镁片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铜片、CuSO4溶液构成原电池,镁片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
B.电子不能进入电解质溶液,B错误;
C.放电过程中”时,负极镁失电子生成镁离子,正极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质量增加,两极质量差为0.64g+0.24g=0.88g;C正确;
D.将铜片换为铝片,电解液换为NaOH溶液,负极为铝片,D错误;
故选C。
23.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形成的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结构如图。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X核外电子总数相等。W的原子半径在周期表中最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简单离子半径大小:
B. 氢化物的沸点:
C. 化合物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 Y元素对应的单质与Z元素对应的单质在常温下能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W的原子半径在周期表中最小,W为H元素,根据题干,X形成四个共价键,Z形成两个共价键,另外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X核外电子总数相等,因此,X为C元素,Z为O元素,则Y只能为N元素,Q的原子半径最大,且形成+1价阳离子,推测Q为Na元素。
【详解】A.根据分析,简单半径大小顺序应为r(N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用胆矾配制溶液,正确的做法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化学与生活紧密相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