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 第一册1 重力与弹力授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一册1 重力与弹力授课ppt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对力的理解,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思考与讨论,Gmg,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弹力大小,二弹簧弹力大小,①定性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思考:什么是力?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⑴ 力能够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吗?
⑵ 两个物体一定要相互接触才能产生力吗?
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子弹从枪口射出,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的作用。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C、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力不会施力。D、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练习2、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C.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思考:如何来表示一个力?思考:如何来表示一个力?
粗略表示(方向、作用点)(即表示这个物体在这个方向受到了力)
用一根带有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作力的图示的步骤、注意事项:
2.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它必须画在受力物体上
1.确定受力物体(研究对象)
[例]小车在A点受到大小为80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试画出力的图示。
3.线段的长度(包括箭头在内)要跟力的大小成比例,同时要标出单位线段表示的力的大小.
4.最后标上表示力的字母和数值
跳水运动员和雨滴为什么落向低处,最终落回地面?
因为都受到了地球的吸引
瀑布和蹦极运动员为什么总是向地面方向下落,而没有向上飞到空中?
问:关于重力,你知道多少?
注意:(1)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G≤F引)(2)地球上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3)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所处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是否接触无关
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重力的大小: G = mg
即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 m 成正比
重力的大小可以由弹簧秤测出
注意:(1)测量时物体必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二力平衡)(2)物体对测力计的拉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不能说成物体对测力计的拉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g是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一般情况下取g = 9.8 N/kg,粗略计算中取g = 10N/kg 。
弹簧秤测重力的原理是什么?
3.重力是矢量: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注意:(1)竖直向下指垂直于水平面向下,沿重锤线线方向,不是垂直于支持面或地面向下。(2)竖直向下≠指向地心,重力的方向只有两极和赤道处指向地心。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面)
例题:一个重200 N的物块沿滑梯下滑,关于物块所受重力的图示或示意图,下列所示的四个图中正确的是( )
物体上各部分都受到重力作用
思考: ①物体的重心跟什么有关?
②什么情况下,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重心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对于质量分布均匀且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就是其几何中心。
质量分布不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
局限性:一般只适用于薄板状的物体。 (空心壳体也适用)
悬挂法测重心的原理是什么?
如何寻找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
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作用点的等效点
你是否可以用刚才所学到的知识解释“锥体上滚”这一现象?
锥体上滚运用的原理是重心的运动。虽然看到的现象好像是锥体在上滚,但是从侧面观察的话锥体重心其实是下移的。造成错觉的原因是以为两条支撑杆虽然是向上抬起的,但是杆间距离在不断增大,也就是说杆支撑锥体的位置在向外移动。
跳高姿势的变化是不断刷新跳高成绩的关键之一,请你谈一谈背越式跳高与跨越式跳高相比有什么优点.
优秀跳高运动员都采用“背越式”技术
如果直立身体翻越,那么运动员需要把重心提高到杆子半个身长以上才能全身翻过去。(人的重心在身体中段)
而采用背越式,重心只要稍微高出杆子就可以翻越了。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每个力都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只有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才有力的作用.( )(3)两个力的大小都是5 N,则这两个力一定相同.( )(4)只有物体的重心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5)重心是物体重力的作用点,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
例1、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点B.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但有规则形状、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的一定在物体上C.用细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重心D.重心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及形状有关
例3.关于物体所受的重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 )A.物体只有在地面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B.物体在自由下落时所受的重力小于物体在静止时所受到 的重力C.物体在向上抛出时受到的重力大于物体在静止时所受到 的重力D.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不论其运动状态如何,它所受到 的重力都一样大
例6、如图所示为一辆洒水车及其剖面图,洒水车的水罐内装满了水,当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进行洒水作业时,水罐和水的共同重心将( )A.先上升后下降 B.一直上升C.一直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例7、把一个边长为 L 的正方形薄板绕C 点缓慢转动 45°,则物体的重心位置升高了多少?
3.1.2 弹力大小(第3节)
一 .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求解
①GA=10N,求地面对木块A的弹力?
②小球质量是5kg,求杆对小球的弹力?
弹簧伸长量增大时,弹力在增大
弹簧压缩量增大时,弹力在增大
同一根弹簧,形变量x越大,弹力F越大
弹力大小和形变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 铁架台、弹簧、钩码若干、刻度尺、坐标纸
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2、公式: ①④
劲度系数k:只与自身性质有关(粗细、长短、材料),弹簧越硬,k值越大;弹簧越软,k值越小(同一根弹簧K值不变)
3.变形式:△F=k△x
④F-x图像: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斜率为劲度系数。
思考2:如果画F-L(现长)图像应该是怎样的呢?
直线变曲:实验中所挂钩码越来越重,超出了弹簧的弹性限度
思考1:弹力和形变量F-x图像最后会弯曲是什么原因导致??
1.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生形变的物体才能有弹力,也一定有弹力B.物体的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C.弹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D.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大小有关,体积越大的物体能产生的弹力也越大【解析】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能产生弹力作用,A错误;弹簧弹力的大小是由形变量和劲度系数共同决定的,物体的形变越大,弹力不一定也越大,B错误;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无关,D错误;弹力的方向指向物体形变恢复的方向,一定与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C正确.【答案】 C
2.(多选)关于胡克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F=kx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力F 的大小与弹簧形变量x的大小成正比B.由k= 可知,劲度系数k与弹力F 成正比,与弹簧的形变量x成反比C.弹簧的劲度系数k是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弹力F的大小和弹簧形变量x的大小无关D.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弹力的数值
3、有一根弹簧的长度是15 cm,在下面挂上0.3 kg的重物后长度变成了18 cm,求弹簧的劲度系数?
根据胡克定律:F=kx
4.如图所示,重为20 N的物体静止悬挂在弹簧的下端时,弹簧伸长了4 cm。现换用另一个重为40 N的物体悬挂在弹簧的下端(形变仍在弹性限度内),待重物静止时弹簧的弹力大小、劲度系数分别是 ( )A.20 N,500 N/m B.20 N,1 000 N/mC.40 N,500 N/m D.40 N,1 000 N/m
5. 竖直悬挂的弹簧下端, 挂一重为4 N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2 cm,挂重为6 N的物体时,弹簧的伸长长度为13 cm,则弹簧原长为________cm,劲度系数是______N/cm .
解析:根据胡克定律:F=kx
k(L1-x0)=m1 g
k(L2-x0)=m2 g
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有什么关系呢?
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问题: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怎样测量?
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作出弹簧弹力F 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分析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斜率即为劲度系数k,其大小与弹簧性质(粗细和长短及硬软)决定
(1)弹簧在铁架台上自然下垂测原长。
(2)弹簧下端挂的钩码不要太多。
(3)钩码静止时测量弹簧长度
(4)读数:估读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的后一位,注意单位。
(区别弹簧原长l0、实际长度l及形变量x)
避免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
(1)弹簧原长及伸长量的测量都存在误差。
(3)系统误差: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当未放重物时,弹簧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已经有伸长量,这样在作图线时,图线在x轴有截距。
(2)描点、作图不准确也会引起误差,所以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适当大一些,从而使坐标纸上描的点尽可能分散,这样作出的图线更精确。
1、若将弹簧水平放置时自然伸长的长度作为原长,作出的F-x图线将如何?
3、若实验中所挂钩码越来越重,超出了弹簧的弹性限度,作出的图线又如何?
x轴上的截距: 弹簧自身的重力而引起
2、若误将弹簧的长度作为横坐标,作出的图线又如何?
1.由实验测得某弹簧所受弹力F和弹簧的长度x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求:(1)该弹簧的原长;(2)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答案 (1) 6 cm (2) 1 000 N/m
1.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弹簧弹力的大小为F,弹簧的形变量(伸长量或压缩量)为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劲度系数k的具体数值只能用逐个计算的方法求出来,而没有其他的方法B.如果没有测出弹簧原长,用弹簧长度l代替x,F-l图线也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C.利用F-x图线可求出劲度系数kD.实验时要把所有点连到线上,才能探索得到真实规律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重力与弹力精品课件ppt,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胡克定律,PART01,PART02,PART0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1 重力与弹力课堂教学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讲解,问题引入,知识讲解重力,重力的产生,重力的方向,重力的作用点,重心的位置,重心的意识,力的图示,弹力产生的原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重力与弹力精品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导入新课,相互作用,方向和作用点,发生形变,运动状态,力的图示,作用点,力的示意图,地球的吸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