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运用(29分)
1.默写古诗文。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3)蒙曰:士别三日,__________。(《孙权劝学》)
(4)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__________。(《卖油翁》)
(5)《春夜洛城闻笛》中抒发闻笛感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歌以咏志,诗以传情。”岑参《逢入京使》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了诗人远涉边塞时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王维的《竹里馆》中“__________,__________”传达出诗人与自然对话、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惬意;韩愈《晚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拟人手法借杨花、榆荚写出对春天的留恋。
【答案】 (1)随君直到夜郎西 (2)独坐幽篁里 (3)即更刮目相待 (4)公亦以此自矜 (5)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6)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926年3月18日,以北京大学生和中学生为主的2000多人的请愿团,向反动的段祺瑞执政府请愿。请愿队伍竟然遭到卫队开枪射击,死伤四十多人。
如今,“三·一八”烈士纪念碑静静地 _在圆明园内。这座纪念碑,和圆明园中那些知名的景观相比,实在是 。“三·一八”烈士的事迹,在当今也算不得fù rú jiē zhī( ),但他们反对卖国、qì chōng dǒu niú( )的呼喊声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学生铭记。当然,该纪念的不只有他们,还有无数为了祖国的命运zhòu yè( )奋战的英烈。清明祭英烈活动的意义是 _的。在此,我们郑重倡议,每个同学都应怀追思之心,发扬和继承先烈的遗志,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fù rú jiē zhī( )
(2)qì chōng dǒu niú( )
(3)zhòu yè( )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矗立 微乎其微 一目了然B.屹立 微乎其微 不言而喻
C.矗立 微不足道 不言而喻D.屹立 微不足道 一目了然
4.语段中画波浪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每个同学都应怀追思之心,继承和发扬先烈的遗志,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B.每个同学都应怀追思之心,继承和发扬先烈的精神,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C.每个同学都应怀追思之心,发扬和继承先烈的精神,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D.每个同学都应怀追思之心,发扬和继承先烈的品质,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答案】2.(1)妇孺皆知 (2)气冲斗牛 (3)昼夜 3.C 4.B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妇孺皆知:fù rú jiē zhī,妇女和小孩都知道。形容事情散播得非常广,大家都知道;
气冲斗牛:qì chōng dǒu niú,形容气势或怒气很盛;
昼夜:zhòu yè,白天和黑夜。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第一空,矗立:高耸地立着,侧重于物不用于人;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形容坚定不可动摇,多用于人或精神;句子中用来指烈士纪念碑高耸地立在圆明园中,故应该为“矗立”;
第二空,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少或非常小;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句子中指纪念碑和圆明园中的知名景观相比显得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故应该为“微不足道”
第三空,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一目了然:一眼就能看清楚;句中指清明祭英烈活动的意义是不用说就可以明白的;故应该选用“不言而喻”;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
语序不当,先“继承”后“发扬”;搭配不当,“遗志”是死者生前没有实现的志愿,可以“继承”,但不能与“发扬”搭配,可改为“继承和发扬先烈的精神”;
故选B。
班级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5.为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请你参照示例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活动一:配乐朗诵爱国诗文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配乐朗诵爱国诗文”活动中,小语搜集了下列爱国名言,请你任选一句为其匹配合适的背景音乐,并说明理由。
A.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左传》)
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
备选音乐:悠扬的乐曲欢快的乐曲慷慨悲壮的乐曲
我选__________句,应匹配的背景音乐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7.把下面六个词语(短语)组成一副对联,激励大家为祖国复兴而努力。
渐润 阅读路 难阻 书香 疫情 国民心
【答案】5.①爱国人物故事大会 ②爱国名言展示墙报
6.①C ②慷慨悲壮的乐曲 ③理由:这句诗彰显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配以慷慨悲壮的乐曲更能突显诗人视死如归的决心。
示例:我选B句,其背景音乐应该匹配悠扬的乐曲。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所以用悠扬的乐曲更能凸显诗人对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7.疫情难阻阅读路,书香渐润国民心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主题活动的设计。此次活动主题为“天下国家”,结合“爱国诗词朗诵会”的例句内容及形式,围绕主题开展,并且易于操作即可。
示例:爱国人物书画展;爱国人物故事会等。
【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题干要求完成配乐朗诵爱国诗活动,在选项中任意选择一句名言或诗词,配乐合理,理由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一:我选B句,其背景音乐应该匹配悠扬的乐曲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豪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所以用悠扬的乐曲更能凸显诗人对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示例二:我选C句,其背景音乐应该匹配慷慨悲壮的乐曲。该诗句慷慨悲壮、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彰显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故配以慷慨悲壮的乐曲更能突显出诗人的视死如归的决心。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拟写对联。对联分上下两联,这两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相对应的同语词性相同。
本题应当以两个名词“书香”和“疫情”开头,其次是动词“渐润”和“难阻”。“书香”应与“渐润”搭配,再加上“阅读路”。“疫情”与“难阻”搭配,再加上“国民心”。再结合对联仄起平收的原则,“阅读路”中的“路”是仄声,应为上联;“国民心”中的“心”是平声,应为下联。故答案为:书香难阻阅读路,疫情渐润国民心。
阅读名著《骆驼祥子》,完成各题。
8.下面是小语做的读书笔记,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痛苦的活着,委屈的死去”是祥子命运的写照。
B.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曹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所以祥子只做四天就不干了。
C.《骆驼祥子》围绕着祥子的最大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突出当时社会人民的困难生活。
D.虎妞是老舍精心设计的一个人物,她和刘四爷彻底吵翻后就自己做主在外租房,与祥子结了婚。作者对她的态度既同情又批判。
9.小说常常通过细致的细节描写来表现写作目的,请给摘录原文加着重号的描写,做简要批注。
【答案】8.B
9.环境描写,作者巧妙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细致真切地描绘出柳树和枝条在烈日下的情态,不仅描绘出炎热无风的天气,还烘托出人们沉闷的心情。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与识记。
B.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杨先生,而不是曹先生,杨先生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曹先生对祥子很好;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的低垂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了柳树和枝条人的神态和动作,柳树“病了”似的打着卷,枝条“懒得动”“无精打采的低垂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炎炎烈日下柳树和枝条被晒的干瘪软绵无力的样子。此语段也为自然环境描写,联系语段中“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可知,不仅描绘出了环境的炎热与恶劣,反映了祥子拉车的辛苦,还烘托出人们沉闷的心情,为后文故事发展做铺垫。
二、阅读(41分)
(一)(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②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⑤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⑦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节选自《木兰诗》)
10.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问女何所忆( ) (2)关山度若飞( )
(3)愿驰千里足( )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乙】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因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选自《木兰从军》)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及其家穿井
B.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 次北固山下
C.少习骑,长而益精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D.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以我酌油知之
13.请用三条/线给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木 兰 乃 易 男 装 市 鞍 马 代 父 从 军 溯 黄 河
14.语段【甲】和语段【乙】都描写了木兰代父从军这件事,有什么异同点?
【答案】10.(1)思念 (2)越过 (3)赶马快跑
11.(1)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转战多年后胜利归来。(2)雄雌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12.A
13.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
14.同:都完整地写了木兰从军的过程,表达了对木兰、对女子的赞叹之情。异:甲文用诗歌形式,以描写为主,突出了木兰“女英雄”形象,辅以抒情。乙文以简洁的叙述为主,目的是引出议论: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问木兰在思念、惦记什么;忆:思念;
(2)句意: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度:越过;
(3)句意:希望骑上千里马;驰:赶马快跑。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归:返回,回来;互文修辞,翻译注意。
(2)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傍:靠近,临近;走:跑。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其:意思用法相同,代词,他,他的;
B.次:名词,次序/动词,停宿;
C.骑:动词,骑马/名词,战马;
D.之:助词,的/代词,这个道理;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木兰便女扮男装,给马在集市配好马鞍,替父亲出征,逆黄河而上;
“木兰乃易男装”主谓句,“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均省略主语“木兰”,是木兰一系列动作行为,成并列关系,期间需要断开;
故断为: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但它们的表达方式、内容细节和风格特点有所不同。
相同点:主题相同,两个语段都围绕木兰代父从军的主题展开,都表现了木兰的英勇、孝顺和爱国情感,都表达了对木兰、对女子的赞叹之情;两个语段都详细叙述了木兰代父从军的经过,包括买装备、离开家人、征战沙场等。
不同点:表达方式不同,甲文是诗歌形式,以韵律和修辞手法展现故事情节,以描写为主辅以抒情,更加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木兰“女英雄”形象;乙文是散文形式,以简洁的叙述和议论为主,更加客观、直接,目的是引出议论“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内容细节不同,甲文更侧重描写木兰的情感变化和心理活动,以及家人对木兰的思念和担忧;乙文则更强调木兰的英勇善战和数建奇功的事迹;风格特点不同,甲文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学色彩,语言质朴、生动,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乙文则更加注重文字的逻辑性和思辨性,语言简洁、明快。
参考译文:
〔甲〕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梭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
问木兰在想什么?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在想什么,也没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了征兵的文书,君主在大规模征兵,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我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从此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骏马、马鞍、鞍下的垫子、马嚼子、缰绳和马鞭。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叫女儿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水奔腾流淌的声音。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叫女儿的声音,只听见胡人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隘,越过一座座的山峰。夜晚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得胜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了很大的功勋,赏赐了很多的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能骑着千里马,快马加鞭送我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开我东阁、西阁的门,坐在我的床上。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的女儿装,面对窗户和镜子梳理像云一样柔美的头发,额上贴上花黄。出门去见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征战同行这么多年,竟然不知木兰是个女子。
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雄雌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乙〕
木兰是古时候的一位民间女子。从小练习骑马,随着年龄的增长技术不断精深。时值可汗点兵,她的父亲也在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在此次出征中。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便女扮男装,给马在集市配好马鞍,替父亲出征。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男子可做的事女子未必不能做,我看到木兰从军之事后便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
(二)(1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①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
②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
③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流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减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激战整整持续了8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们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虽然这个连伤亡很大,但他们却打死了300多敌人,更重要的是,他们使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
④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及用刺刀和敌人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他们的名宇是:王金传、邢玉堂、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⑤这个营的营长向我叙说了以上的情形,他的声调是缓慢的,他的感情是沉重的。他说在阵地上掩埋烈士的时候,他掉了眼泪。但是,他接着说:“你不要以为我是为他们伤心,不,我是为他们骄傲!我觉得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太可爱了,我不能不被他们感动得掉下泪来。”
(选自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不能不被他们感动得掉下泪来。”这是双重否定句,从语义上可以换成“我难道能被他们感动得掉下泪来?”这样的反问句式。
B.上文出自小说《谁是最可爱的人》,其中的战斗场面可谓惊心动魄,令人肃敬、动容。
C.“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句中“谦逊”一词可以理解为“谦和、逊色”。
D.上文描述的是松骨峰战斗,作者以正面、侧面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战场的惨烈、战士们的英勇。
16.请根据选文的内容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
17.新时代,社会赋予了“最可爱的人”更为丰富的内涵,你觉得新时代还有哪些人也可以称作“最可爱的人”?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15.D
16.这是环境描写(场景描写),32、10等具体的数字引用及“汹涌”“卷”“打翻”“烧红”等词语的准确运用,暗示了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事实,再现了松骨峰战斗的残酷、壮烈,烘托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坚韧顽强、伟大高尚。
17.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还可以包括人民解放军、武警、公安、治病救人的医护人员、扶贫战线上的基层干部、传道授业的老师、勤劳忙碌的环卫工人、疼爱照顾我们的父母等等。他们为祖国、为人民、为我们无私奉献着,有美好的品质,是最可爱的人。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分析。
A.题干中的双重否定句改成反问句“我难道能不被他们感动得掉下泪来?”,题干修改错误;
B.《谁是最可爱的人》是报告文学,不是小说,故题干说法错误;
C.“谦逊”意思是谦虚恭谨;“逊色”的意思是不及之处,不能用来解释“谦逊”,该项错误;
D.第③段“敌人的死尸像谷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是侧面描写,通过敌人的死尸数量多,写战士们的英勇;第③段“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是正面描写,直接写战场的惨烈和战士们的英勇,正侧结合,故D正确;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作答时先判断描写方法,再进行内容作用分析
划线句具体描写了飞机坦克的数量、整个战争画面,故可判断这里是环境描写(场景描写)。句中“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可知,用两个数字写出了敌人武器的先进、强大;“汹涌卷来”“打翻了”“烧红了”等词,准确描绘了敌人武器的数量之多,攻势之猛,以及给志愿军战士们带来的绝对的压力,虽然没写志愿军的武器装备,但是无形中形成对比,暗示了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现实。志愿军们面对的是拥有大量精良武器装备的敌人,同时“烧红了”“打翻了”等词也写出了战斗的残酷、场面的壮烈。面对这样的敌人,志愿军战士们没有退缩,而是顽强战斗,用敌人的强大烘托了志愿军战士的英雄无畏、坚韧顽强、伟大高尚。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作答时要首先理解“最可爱的人”的特质,他们是具有奉献、牺牲精神的人,是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贡献的人,选择社会上具有这些特质的人们,说出理由即可。
示例:新时代,我认为“最可爱的人”是工作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们,是奔跑在火灾现场的消防员们,是舍生忘死战斗在禁毒第一线的缉毒警察们等等,他们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着自己的一切,用爱和责任支撑起每一个美好的今天,他们是今天“最可爱的人”。
(三)(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传递
①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战。
②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怂恿,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本来红红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
③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面,竟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拿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
④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吗?”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竟睡着了。
⑤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一个人在这儿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
⑥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的时间出来捡废品。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面放着几个饮料瓶子。她忽然想起来,放在汽车后备厢里的空饮料瓶还在。她赶快从后备厢里搬出来,又找出车内散落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男孩开心地笑了。
⑦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店。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男孩能自食其力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尝试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他都会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户中。她把那些钱又重新汇给男孩,并打电话告诉他不必这样做,因为她出资援助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善良,根本不求回报。
⑧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付不起房租。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小城电视台的记者忽然跑来采访她。原来当地的小学收到一笔捐款,捐款人正是她。她沉思了片刻,很快就明白,这件事的幕后策划者一定是男孩。这条新闻播出后,很多人被她的善良感动了,宁肯绕很远的路,也要到她的店里来吃饭,火锅店的生意很快又好转起来。
⑨重新赚到钱的她,十分感激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继续资助贫困孩子。每次捐款,她总写下那个男孩的名字。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原文有改动)
18.通读全文,根据下面的提示找出表现“她”的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
十分痛苦→①____________→重拾希望→②____________→十分感激
19.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20.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第⑦段“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一句中加点词语“温暖”的含义。
21.在杨绛的《老王》一文里,我们感受到了老王与杨绛一家之间“以善良体察善良”的美好关系。读了本文之后你能否感受到同样的美好?请结合本文和《老王》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8.①非常感动(或感到温暖) ②心急如焚
19.从“捡到手机归还失主”可见小男孩是一个善良(拾金不昧)的人;从“以她的名义给学校捐款”来帮助“她”可见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从“利用放学时间捡废品减轻家庭负担”可见其懂事、勤劳、坚强乐观。
20.既指风停了,“她”的身体感到暖和;也指小男孩的善良、懂事使“她”内心倍感温暖。(或小男孩的乐观坚强使“她”深受鼓舞,重拾希望。)
21.能。本文中的小男孩因为善良,受到“她”的资助读完大学;“她”因为善良,火锅店的生意因男孩的感恩回报由冷清又好转起来。《老王》里杨绛一家因为善良,得到老王亲人般的爱,临死前给他们送来香油鸡蛋;老王因为善良,得到了杨绛一家的尊重和关心。我感受到当我们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善良就会传递下去,不仅温暖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本题是开放性问题,要结合自己的理解作答,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注意语言流畅,表达准确。围绕中心,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即可。示例:①善良不仅能温暖了别人,也能帮助自己。②为人要善良、诚实,乐于助人。③要正确面对困难,顽强、有毅力。)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是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考查。
找到相应段落,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等语句,分析作者的心理或找出表达感情的词语即可,注意尽量用原句原词回答。
第一空,结合第⑤段“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第⑦段“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可知,她被小男孩的善举感染,非常感动;
第二空,结合第⑧段“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付不起房租。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小城电视台的记者忽然跑来采访她”可知,她再次面临生意危机时,感到心急如焚。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从具体的人物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从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结合第④段“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吗?’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可以看出,小男孩善良(拾金不昧);
结合第⑥段“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的时间出来捡废品”可以看出,男孩懂事、勤劳、乐观;
结合第⑦段“男孩能自食其力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尝试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他都会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户中”,第⑧段“原来当地的小学收到一笔捐款,捐款人正是她。她沉思了片刻,很快就明白,这件事的幕后策划者一定是男孩”可以看出,男孩知恩图报。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理解词语的含义,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作答。首先分析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明确词语的本义;其次找到原文语句,联系上下文推敲词语具体的语境义(特殊义、临时义)。另外解题时还要注意把握词语的修辞义(比喻、拟人、借代等)、双关义(注意词语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一些含有褒贬的词语隐含着作者的情感倾向。
句中的“温暖”,原意指暖和,在文中一语双关,一方面指风停了“她”的身体感到暖和;另一方面指“她”因被朋友抛弃,生意萧条而心生寒意,小男孩的善良懂事、坚强乐观却使“她”内心倍感温暖,重新振作,重拾希望。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开放性问题。
要结合自己的理解作答,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可以围绕以下观点展开:善良不仅能温暖了别人,也能帮助自己;为人要善良、诚实,乐于助人;要正确面对困难,顽强、有毅力等。
文章《老王》以作者与老王的交往为主线,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虽然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文章中作者一家因为善良对老王关心和帮助,得到老王亲人般的爱。如老王送冰并坚持只收半价,免费送作者丈夫去医院,以及老王在临终前还给作者家送去香油和鸡蛋等。作者一家因为善良,得到了老王的关心和爱;老王因为善良,得到了杨绛一家的尊重和关心。
在本文中,“她”丢失手机,小男孩归还给她;“她”又资助小男孩上学;在“她”困难期,小男孩又帮助火锅店起死回生。他们的你来我往间,就是“以善良体察善良”。这种美好关系基于彼此的善良和理解,在这种关系中,人们能够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善良和美好,也能够激发人民将更多的善良和关爱传递下去,这样不仅能够温暖别人,有一天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从而让这个世界充满爱。无论是“她”和小男孩,还是杨绛一家与老王,他们之间的互动都传递着善良的力量,温暖着彼此的心。这两篇文章都让我们看到了善良的力量和美好,它们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多关注他人,以善良之心去对待周围的人。
三、作文(50分)
22.作文
定格瞬间的美,凝聚成永恒。对于袁隆平爷爷,我们记住了他田间端详稻穗的样子,对于张桂梅校长,我们记住了她拿起喇叭给学生鼓劲的样子……平凡你我他,也有一帧帧让人动容的画面,也有一个个值得被铭记的样子。
请以“我记住了你的样子”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出人物的精神;
(2)书写端正规范,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答案】略
原文
批注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的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