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五单元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五单元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教学设计,共3页。
四年级下册《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精品课设计板块一:交流平台首先我们进入这节课的第一个环节:交流平台。这个单元我们围绕着“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的主题,学习了《海上日出》与《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两篇课文。它们在写景方法上很有特点,你发现了吗? 生1:通过这两篇课文的学习,我发现了描写景物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ppt有顺序)是啊!你们知道描写景物为什么要做到“有顺序”吗?今天咱们请来了蜘蛛老师,也许大家能从它的身上受到启发呢。视频再现:(播放蜘蛛织网的视频)看完视频后,你一定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吧。生2:我发现蜘蛛织网时,每一根丝都特别有顺序,纹丝不乱,由此我想到在描写景物时,只有讲究章法,做到“有顺序”,才能像蜘蛛织网一样把景物写清楚,读者在阅读时也就一目了然。是的,“按顺序写”对写好一篇文章至关重要,那怎么才能做到有顺序呢,我们梳理一下本单元的两篇课文,向大作家学习描写景物的几个小妙招。生3:我在阅读《记金化的双龙洞》这篇课文时,关注到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过程,还绘制了一张游览顺序导图。作者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依次介绍了去双龙洞的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以及出洞的情况。是啊!你按照游览的顺序来梳理文章内容,就能从整体上了解作者的游览经过,这是描写景物的第一个小妙招:“按照游览顺序写”,来,我们一起在这句话旁做上标记。(ppt写景小妙招1 按照游览顺序写)可是,老师发现不少同学虽然按照一定的游览顺序写了,但总给人一种“记流水账”的感觉,那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啊,“文似看山不喜平”,我们一定要在感受深刻处多用笔墨,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的第二个小妙招:吸引你的景物重点写。请同学们在书中的这句话旁做上标记。(ppt写景小妙招2 引人入胜处详细写)《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中哪些景物最吸引你呢? 生4:《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孔隙。第五自然段“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这些直观描写,突出了孔隙“狭小”的特点;“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挤压”“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这些切身感受,进一步感受到孔隙的“狭小”,我真想去亲自体验一回呢。(动画ppt)是啊,我们在写作文时,可以把吸引你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下面,我们再来梳理一下《海上日出》这篇课文的写景顺序。生1:(课文ppt)《海上日出》是按照日出时,太阳的变化顺序来写的,具体从颜色、光亮、位置三方面展开,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颜色的变化,一开始天空还是“一片浅蓝”;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通过这些描写,让我体会到海上日出的色彩变化真美啊!生2:我还从课文中太阳“出现小半边脸”,然后“努力上升”,最后“冲破了云霞”“跳出海面”。从这些描写中,我发现日出的位置在不断变化,与之相应的亮光也在不断增强,如“加强它的亮光”到“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这句话,让我的眼前仿佛也出现了一道夺目的亮光。难怪作者称其为“伟大的奇观”。你们善于抓住日出时颜色、光亮、位置三方面的变化来品读!不知不觉中,就透露了描写景物的第三个小妙招:按照景物变化顺序来写(ppt写景小妙招3 按照景物变化的顺序写)咱们在这句话旁做也上标记吧。同学们,除了这两种写景顺序之外,你们还知道哪些写景顺序呢?生3:我还知道本学期第二课《乡下人家》中,作者是按照空间顺序和季节顺序交叉来写景物的,依次介绍了乡下人家的屋前瓜藤图、门前鲜花图、屋后竹笋图、鸡鸭觅食图;还描写了乘凉晚餐图,与夜晚虫鸣图。这样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乡下人家生活的场景。板块二:初试身手通过梳理课文,我们对描写景物的方法有了更多的了解,古人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下面,咱们就进入初试身手环节,学以致用。请大家完成初试身手的第一个任务,咱们来读一读吧:本次学习任务向我们提出了这样的具体要求,一是根据示意图,画出参观路线图;二是按顺序说一说。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插图,在学习任务单上设计好自己的参观路线吧!下面,请两位同学来分享一下,在分享之前,老师提醒你们注意文中“泡泡”的提示:过了小桥往西,就来到了芍药园……它是在提醒我们,在介绍景物时,运用合适的动词,如“穿过、登上、沿着、坐在”,来说清楚位置的变化,在景点转换处还可以运用恰当的过渡句,让介绍更加流畅自然。请你先来分享。这两位同学的参观路线很清晰,运用了合适的动词来说清位置的变化,其中第二位同学的介绍更加更加巧妙,尤其是“穿过一片竹林间的鹅卵石小道,就登上了望湖亭”,将两处景点巧妙地连接起来,让我们觉得特别自然、真实。当然,由于每个人游览时关注的重点不尽相同,路线也会有区别。任务2:同学们,到目前为止,你们对有顺序写景物,是不是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接下来我们就要挑战“初试身手”的第二个任务:“观察附近的一处景物,和同学交流看到了什么,再试着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最美风景”片段大赛正式开始啦,请大家根据评价评价表要求来写一写。请同学们来分享、交流、评价这位同学写得好,你的评价也很到位,接下来请同学们对照评价表,评一评自己所写的片段,还可以读给家人、同伴听,吸收他们的意见后再改一改吧!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回顾了课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还将这些方法进行了初步运用,希望你们善于发现美,用上所学的方法表现美。再见吧!同学们。评价内容自评他评围绕一处景物写★按一定的顺序写★吸引人的景物重点写★巧妙运用过渡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