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 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备课讲义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学案及答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实例,教学重难点实例,教学方法实例,课堂活动实例,教学资源实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实例
1.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
学生能够准确说出原始农业兴起的时间(约 10000 年前)和地点(中国、西亚、中南美洲等地是主要起源地)。例如,在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是原始农业起源的重要区域。考古发现,在距今约七八千年的河姆渡遗址中,有大量碳化稻谷,这表明长江流域的原始农业在那时已经有了一定发展。
理解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方面,学生要知道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如西亚地区最早种植大麦、小麦,中国黄河流域种植粟,长江流域种植水稻。例如,在半坡遗址中,粟的遗存十分丰富,这些粟粒保存完好,通过对它们的研究,可以了解当时半坡居民的农业生产水平。家畜饲养的出现也是重要标志之一,像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猪、狗等家畜骨骼,证明当时人们已经开始驯养家畜,为人类提供稳定的肉食来源和其他生活资料,如利用家畜的皮毛制作衣物等。
掌握原始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随着农业产量的增加,人口逐渐增多,村落开始形成。比如在姜寨遗址中,可以看到明显的村落布局,有居住区、制陶区、墓葬区等不同功能分区,这种村落生活方式改变了人类的居住和生活模式,促进了社会分工的产生。
2.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生活
详细描述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状况。学生要了解河姆渡居民生活在距今约 7000 年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他们居住的房屋是干栏式建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建筑形式与当地环境的关系,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低洼、潮湿温热,干栏式房屋可以防潮、通风,避免野兽和洪水的侵袭。河姆渡居民使用的工具以骨耜为代表,这种工具适合在江南水乡的水田中劳作,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特点。在农业生产方面,他们主要种植水稻,同时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稻谷和稻壳堆积,厚度可达数十厘米,这表明水稻种植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准确阐述半坡居民的生活。半坡居民生活在距今约 6000 年的黄河流域,居住的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这里冬季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可以保暖。半坡居民使用磨制石器,如石斧、石铲等,主要种植粟。教师可以通过对比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种植的农作物,让学生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半坡居民还会制作彩陶,彩陶上的图案丰富多样,有鱼纹、鹿纹等,这些图案不仅具有装饰性,还可能与他们的生活和信仰有关,比如鱼纹可能与半坡居民的捕鱼活动相关,反映了他们对生活中常见事物的观察和艺术表达。
3.史前社会的发展与分化
了解史前社会在原始农业发展基础上的演变。随着农业的发展,社会财富逐渐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在一些地区,出现了社会分工的萌芽,如有的氏族成员专门从事农业生产,有的则擅长制作陶器或其他手工业品。这种分工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也导致了社会地位的初步分化。例如,在一些较大规模的遗址中,可以发现部分墓葬中的随葬品数量较多、质量较好,而另一些墓葬则比较简陋,这可能暗示着社会成员之间财富和地位的差异。
理解原始宗教在史前社会中的表现。在原始农业社会中,人们对自然现象充满敬畏,产生了原始宗教信仰。比如,他们可能崇拜太阳、土地、祖先等,认为这些力量可以影响农作物的收成和人类的生活。在一些考古遗址中发现的祭祀遗迹,如特定的祭祀坑、祭祀用的器物等,都体现了原始宗教在史前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种宗教信仰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人们的行为,增强了氏族的凝聚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实例
1.分析与比较能力培养
在讲解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时,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地区原始农业起源的条件。例如,对比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让学生分析为什么黄河流域种植粟而长江流域种植水稻。学生需要考虑气候、土壤、水源等因素,通过分析得出结论: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半干旱,土壤疏松,适合粟这种耐旱作物生长;长江流域气候湿润,水源充足,更适宜水稻种植。这种分析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比较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生活。教师可以列出表格,从居住房屋、使用工具、种植作物、饲养家畜、陶器制作等方面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两者的异同,理解不同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影响。例如,在陶器制作方面,河姆渡居民制作的陶器以黑陶为主,而半坡居民以彩陶闻名,这种差异与当地的原料、审美观念和生活需求都有关系。
2.史料解读与推理能力培养
在介绍原始农业发展的证据时,展示考古遗址中出土的实物资料,如碳化的农作物种子、农具等,让学生解读这些史料。例如,当学生看到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碳化稻谷时,引导他们思考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学生可以推理出当时这里已经种植水稻,而且水稻种植在居民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进而推测出当时的农业生产水平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对于史前社会的分化,展示不同墓葬的资料,包括墓葬的规模、随葬品的种类和数量等。让学生根据这些资料推理当时社会的情况。比如,如果一个墓葬中有大量精美的陶器、玉器等随葬品,而另一个墓葬只有少量简单的器物,学生可以推断出当时社会可能存在财富和地位的差异,前者可能是社会地位较高或者比较富裕的成员,后者则可能是普通成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例
1.对人类智慧的赞叹
通过讲述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让学生体会人类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的智慧。从最初对野生植物和动物的简单利用,到有意识地种植农作物和驯养家畜,人类不断探索和创新。例如,在原始农业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长期观察和实践,逐渐掌握了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懂得选择合适的种子、合适的种植时间和方法,这种智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值得学生赞叹和学习。
在介绍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建筑、工具制作等方面时,强调这些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河姆渡居民的干栏式建筑,其复杂的结构和精巧的设计,以及半坡居民制作的实用且美观的工具和彩陶,都展示了古代人类在面对不同环境挑战时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对人类祖先智慧的敬仰之情。
2.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强调原始农业和史前社会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等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化中蕴含的生活智慧、艺术审美等元素一直传承至今。比如,半坡彩陶上的图案所体现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可以在现代的民间艺术、设计等领域找到影子。让学生了解这些文化遗产的价值,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讲述史前社会的原始宗教信仰时,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信仰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它们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虽然现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古代有很大不同,但这种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探索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种表现,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形式的包容和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实例
(一)教学重点实例
1.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与影响
详细讲解原始农业兴起的标志,如农作物种植和家畜饲养的出现。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比如在世界不同地区最早种植的农作物种类,以及这些农作物如何改变了人类的食物结构。以玉米在中南美洲的起源为例,最初野生的玉米穗很小,经过人类长期的选育,玉米穗逐渐变大,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来源,这一过程展示了人类在农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阐述原始农业发展的影响,重点是村落的形成和社会分工的萌芽。以考古发现的村落遗址为依据,描述村落的布局和功能分区,如在一些遗址中发现的房屋围绕中心广场排列,周边有用于储存粮食的窖穴、制作陶器的作坊等。这些布局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分工的萌芽则体现在有专门从事农业、手工业的人员,这种分工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文化的发展。
2.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特点
对于河姆渡居民,突出其干栏式房屋、骨耜等典型特征。教师可以通过描述干栏式房屋的建筑结构,如房屋底部用木桩支撑,上面铺设木板,有楼梯连接上下,让学生理解这种建筑如何适应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环境。同时,详细介绍骨耜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方式,骨耜是用大型哺乳动物的肩胛骨加工而成,有肩臼和凿孔,可以安装木柄,在水田中使用方便,体现了河姆渡居民利用自然资源的智慧。
针对半坡居民,强调半地穴式房屋、磨制石器和彩陶。讲述半地穴式房屋的保暖原理,其深入地下一定深度,入口有斜坡或台阶,屋内有灶坑,可以在寒冷的冬季保持室内温暖。磨制石器比打制石器更加精细和锋利,适合砍伐树木、开垦土地等农业生产活动。彩陶则是半坡文化的重要标志,教师可以展示彩陶上的图案,分析其可能的含义,如鱼纹、鹿纹等图案与半坡居民的生活和信仰的关系,让学生全面了解半坡居民的文化特点。
(二)教学难点实例
1.原始农业发展与史前社会分化的关系
深入分析原始农业发展如何导致社会分化。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粮食有了剩余,一部分人可以脱离农业生产,专门从事手工业或其他活动。这使得社会财富逐渐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导致社会成员之间出现了贫富差距。例如,在一些考古遗址中,发现部分墓葬中有大量珍贵的随葬品,这些随葬品可能是墓主人生前财富和地位的象征。但是,这种社会分化在原始农业社会早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很难从单一的考古资料中完全确定,需要综合多种因素进行分析,这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探讨社会分化对史前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影响。社会分化会改变原有的社会平等关系,形成不同的社会阶层。这可能导致社会矛盾的出现,同时也促使社会管理和文化规范的产生。比如,在一些地区可能出现了首领或贵族阶层,他们掌握着更多的资源和权力,对社会事务有更大的决策权。这种社会结构的变化又会影响到宗教信仰、艺术创作等文化领域,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种复杂的相互关系是教学的难点。
2.原始宗教在史前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解释原始宗教产生的原因。在原始农业社会中,人类对自然的依赖程度很高,但是自然现象又充满了不确定性,如洪水、干旱、雷电等灾害会对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人们无法科学地解释这些现象,于是产生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崇拜,认为有超自然的神灵在主宰世界。这种对原始宗教产生根源的理解需要学生从当时人类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环境出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阐述原始宗教在史前社会中的作用。原始宗教不仅是一种精神信仰,还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增强氏族成员的凝聚力,规范人们的行为。例如,在一些祭祀活动中,全体氏族成员共同参与,这种仪式可以强化成员之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原始宗教中的一些禁忌和规定,如禁止在特定的区域狩猎或采集,可能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但这些作用需要通过分析具体的考古证据和文化现象来理解,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方法实例
(一)讲授法实例
1.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部分
在讲解原始农业兴起的时间和地点时,教师可以系统地讲述:“同学们,大约在 10000 年前,在世界上的一些特定地区,人类开始了从采集和狩猎向原始农业的转变。中国是重要的起源地之一,在我们国家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黄河流域气候比较干旱,但土壤疏松肥沃,适合一种叫粟的作物生长;长江流域气候湿润、水源充足,为水稻的种植提供了优良环境。除了中国,西亚地区也是原始农业的重要发源地,那里最早种植了大麦、小麦等农作物。这些地区就像星星之火,点燃了人类农业文明的曙光。”
阐述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时,教师可以详细地说:“原始农业兴起有几个重要的标志,其中农作物种植是关键。就像我们刚才提到的,不同地区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另外,家畜饲养也是重要标志。比如说,在一些考古遗址中发现了猪、狗、牛等家畜的骨骼,这说明人类已经开始驯化动物了。这些家畜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肉食,还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作用,比如牛可以用来耕地。而且,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类的居住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村落开始形成,这为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生活部分
介绍河姆渡居民时,教师可以这样讲授:“河姆渡居民生活在距今约 7000 年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他们的生活非常有特色。他们住的房子是干栏式建筑,这种房子就像我们现在的吊脚楼一样。为什么要这样建呢?因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低、湿度大,还有很多洪水,这种房子可以防潮、防洪,还能防止野兽侵袭。他们使用的工具中有一个很特别的叫骨耜,是用动物的骨头做成的,这种工具在水田劳作中特别好用。他们主要种植水稻,你们看,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碳化稻谷,这说明水稻种植在他们的生活中多么重要啊!他们还饲养了很多家畜,像猪、狗、水牛等。”
讲解半坡居民时,教师可以说:“半坡居民生活在距今约 6000 年的黄河流域,和河姆渡居民有很多不同。他们住的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这种房子一半在地下,冬天的时候特别暖和。他们使用的是磨制石器,这些石器比以前的打制石器更加精细。半坡居民主要种植粟,这和黄河流域的环境是相适应的。他们还会制作彩陶,彩陶上的图案可漂亮啦,有鱼纹、鹿纹等,这些图案可能和他们的生活有关,也许他们经常捕鱼、打猎,就把这些常见的东西画在了陶器上。”
(二)讨论法实例
1.原始农业发展与社会分化的关系讨论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知道原始农业发展后,社会出现了分化,那你们觉得这种分化是怎么产生的呢?” 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小组讨论时,有的学生可能会从农业产量的角度出发,认为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有了剩余粮食,一部分人不用再种地,可以去做其他事情,比如制作陶器、管理村落等,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分工,导致了社会分化。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到工具的改进,使得一些人在农业生产中更有优势,积累了更多财富,从而产生了贫富差距。
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代表可能会说:“我们小组认为,社会分化是因为农业发展带来的剩余产品。有了多余的粮食,就可以养活更多的人,这些人可以去从事其他行业,比如手工业。时间长了,从事手工业的人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他们的财富就会增加,和只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就不一样了,社会就开始分化了。” 另一个小组代表可能会说:“我们觉得工具很重要,先进的工具可以提高农业产量,拥有先进工具的人就会有更多的粮食,他们可以用粮食去交换其他东西,财富越来越多,就和其他人有了差距,社会也就分化了。”
2.原始宗教的作用讨论
教师提出问题:“原始宗教在史前社会中有什么作用呢?大家可以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对社会关系的影响等方面来思考。” 学生分组讨论,有的小组可能会从精神寄托的角度出发,认为原始宗教给当时的人们提供了一种面对自然灾害和生活困难时的心理安慰,让他们觉得有神灵保佑,生活有希望。有的小组可能会从社会规范的角度考虑,认为原始宗教中的一些禁忌和祭祀仪式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比如规定不能在某个地方砍伐树木,这样可以保护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
小组代表发言时,有的可能会说:“原始宗教对人们来说是一种精神支持,当遇到洪水、干旱这些灾难的时候,人们不知道怎么办,宗教信仰让他们相信神灵会帮助他们,这样他们就有了继续生活的勇气。” 有的代表可能会说:“原始宗教可以让氏族成员团结在一起,像祭祀活动,大家都参加,感觉自己是一个集体,这样可以增强凝聚力。而且宗教里的一些规定可以保护环境,比如规定不能在某个神圣的地方打猎,这对整个部落的生存是有好处的。”
(三)演示法实例
1.原始农业工具使用演示
教师可以描述河姆渡居民骨耜的使用方法:“同学们,我们来看看河姆渡居民的骨耜是怎么使用的。骨耜就像我们现在的铲子,但它是用大型动物的肩胛骨制成的。使用的时候,先把木柄安装在骨耜的肩臼和凿孔处,安装要牢固。然后,人们手持木柄,把骨耜插入水田的泥土中,用力向前推或向下挖,就可以轻松地翻起泥土。这种设计很巧妙,因为长江流域的水田比较松软,骨耜的形状和材质能很好地适应这种环境,而且使用起来比较省力,能帮助河姆渡居民更高效地开垦土地、种植水稻。”
对于半坡居民使用磨制石器的演示,教师可以说:“半坡居民使用的磨制石器,比如石斧,和我们之前讲的打制石器不一样。打制石器比较粗糙,而磨制石器是经过精心打磨的。石斧有一个比较锋利的刃部,使用的时候,人们用手握住斧柄,将刃部对准树木或其他需要砍伐的物体,通过手臂的力量挥动石斧,一下一下地砍。由于刃部锋利,能更有效地砍伐树木,这对于开垦黄河流域的土地非常有用。还有石铲,它的使用方法和骨耜有些类似,不过石铲更适合在相对干燥、质地稍硬一点的土地上使用,人们可以用它来挖土、翻地,为种植粟做准备。”
2.河姆渡和半坡居民房屋建造演示
演示河姆渡居民干栏式房屋建造时,教师可以这样描述:“同学们,河姆渡居民建造干栏式房屋是一个很有智慧的过程。首先,他们要在地面上打下很多木桩,这些木桩要打得牢固,就像我们现在盖房子打地基一样。这些木桩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它们是房屋的支撑结构。然后,在木桩上铺设木板,形成一个平台,这就是房屋的地面。接着,在平台上搭建房屋的墙壁和屋顶。墙壁可以用树枝、竹片等编织而成,屋顶则用茅草覆盖,这样可以防雨。房屋还有楼梯,方便人们上下。这种房屋的设计可以让河姆渡居民在潮湿多雨、常有洪水和野兽出没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安全舒适地生活。”
对于半坡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建造,教师说:“半坡居民的半地穴式房屋建造也有独特之处。他们先在地上挖一个圆形的坑,这个坑有一定的深度,这就是房屋的主要空间。然后,在坑的周围和底部用泥土涂抹,使其更加坚固。在坑的一侧会挖出一个斜坡或者台阶,作为房屋的入口。房屋内部会有一个灶坑,用于取暖和做饭。在坑的上方,用树枝、茅草等搭建屋顶,屋顶有一定的坡度,便于排水。这种半地穴式房屋在冬季能很好地保暖,适合黄河流域寒冷的气候。”
四、课堂活动实例
(一)模拟考古活动实例
1.原始农业遗址模拟考古
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一个模拟考古现场,在地面上铺上一层沙子和泥土,模拟考古地层。事先在 “地层” 中埋入一些代表原始农业遗址遗物的物品,如仿制的碳化稻谷、粟粒模型、小型的骨耜和磨制石器模型、家畜骨骼模型等。将学生分成考古队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些简单的考古工具模型,如小铲子、刷子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真实但安全的工具)。
各小组进入考古现场后,按照考古发掘的基本流程操作。首先,对现场进行观察和记录,判断 “地层” 的情况,比如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纸条标记不同的模拟地层。然后,使用小铲子小心地挖掘,当发现遗物模型时,停止挖掘,用刷子轻轻刷去周围的泥土,仔细观察遗物的特征。如果发现碳化稻谷模型,小组要记录其位置、数量、分布情况等信息,推测这里可能是储存粮食的地方或者是农田附近。如果找到骨耜模型,要观察其形状、磨损情况,推测它的使用方式和使用频率。
发掘结束后,每个小组要对发掘成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根据发现的遗物模型,推测这个原始农业遗址居民的生活状况,比如种植的农作物种类、使用的工具特点、是否饲养家畜等。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体验考古工作的乐趣和艰辛,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二)原始村落规划活动实例
1.河姆渡或半坡风格村落规划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设计河姆渡风格或半坡风格的村落。如果选择河姆渡风格,小组学生要考虑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环境特点,如潮湿、多雨、常有洪水等。他们要规划出合适的房屋布局,将干栏式房屋建在地势较高、靠近水源但又能避免洪水的地方。可以用纸张或简单的材料(如纸盒、竹签等)制作房屋模型,并在村落中设置一些稻田的模拟区域,因为水稻种植是河姆渡居民的重要生产活动。还要考虑设置家畜饲养的区域,比如在房屋周边合适的地方圈养家猪、水牛等家畜。
如果是设计半坡风格村落,要依据黄河流域的环境,如冬季寒冷、比较干燥等。村落以半地穴式房屋为主,房屋围绕一个中心广场或公共活动区域分布,因为这样有利于氏族成员的交流和集体活动。在村落中规划出粟田的模拟区域,体现粟的种植在半坡居民生活中的地位。同时,设置制作彩陶的工坊区域,因为彩陶制作是半坡文化的重要部分,可以用彩泥或彩色纸张制作彩陶模型放在工坊内。每个小组完成村落规划后,向全班展示并讲解自己的设计思路,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生活环境与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资源实例
(一)学术研究资源实例
1.原始农业起源研究
教师可以参考一些国际上著名考古学家关于原始农业起源的研究著作,如美国考古学家布鲁斯・史密斯(Bruce Smith)的相关研究。他对全球原始农业起源地的环境分析、农作物驯化过程的研究等内容,可以为教学提供更深入的视角。例如,他对美洲地区原始农业起源的研究,详细阐述了玉米、豆类等作物是如何从野生植物逐步被人类驯化的过程,包括人类在这个过程中对植物基因的影响、驯化的技术手段等。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向学生解释原始农业起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国内考古学家关于中国原始农业起源的研究报告也是重要的资源。比如,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原始农业起源的年代测定、考古遗址中植物遗存的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像通过对磁山遗址粟的遗存研究,进一步确定了粟在黄河流域种植的年代和当时的种植规模,这些详细的研究资料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准确地了解中国原始农业的发展历程。
2.史前社会发展研究
有关史前社会结构和文化发展的学术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教学难点。例如,英国考古学家科林・伦福儒(Clin Renfrew)对欧洲史前社会的研究,他通过对大量考古遗址的分析,探讨了社会分化、文化传播等问题。在他的研究中,提到了如何从墓葬形式、随葬品等考古证据来推断史前社会的阶层分化情况,以及不同地区史前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些研究方法和观点可以启发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史前社会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国内学者对中国史前社会如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中社会发展的研究也很有价值。比如,对河姆渡文化中干栏式建筑所反映的社会结构、家庭形态的研究,以及半坡文化彩陶图案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的分析。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为教师在讲解史前社会生活和文化方面提供更丰富的素材,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和深入。
(二)多媒体资源实例
1.纪录片资源
《农业文明起源之谜》是一部很好的纪录片,它以全球视角探索了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其中有对世界不同地区原始农业起源地的实地拍摄和考古学家的现场讲解,展示了原始农业兴起的环境条件、最早种植的农作物种类以及农业发展对人类生活的改变。例如,纪录片中有对西亚地区考古遗址中大麦、小麦种植遗迹的拍摄,通过对这些遗迹的分析,观众可以直观地了解原始农业在当地的发展情况。教师可以选取其中关于中国原始农业部分的内容,如黄河流域粟的种植、长江流域水稻种植相关内容,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原始农业的魅力。
《史前一万年:人类大迁徙与文明起源》这部纪录片涵盖了史前社会的多个方面,包括人类从狩猎采集向农业社会的转变、史前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发展等内容。其中对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生活有一定的描述,通过动画和实景拍摄相结合的方式,重现了他们的居住环境、生产活动和文化特色。比如,在介绍河姆渡居民的干栏式房屋时,纪录片通过动画展示了房屋的建造过程和内部结构,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片段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特点。
2.在线数据库资源
国际考古学数据库中有关原始农业和史前社会的资料非常丰富。例如,“古代世界农业数据库”(Ancient Wrld Agriculture Database),这个数据库收录了世界各地考古遗址中与农业相关的信息,包括农作物遗存、农具、家畜骨骼等资料,并且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分类和分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查询并展示其中关于中国原始农业遗址的信息,比如查询河姆渡遗址的相关记录,向学生介绍国际上对河姆渡农业发展水平的研究情况。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课后自主探索这些数据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国内一些考古学数据库,如中国考古网的数据库,有大量关于中国史前社会考古的新成果。教师可以关注其中关于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等研究的最新信息,包括新的考古发现、对遗址的重新解读等内容,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国内考古学领域的前沿动态。
(三)科普读物资源实例
1.《万物简史》中的相关内容
《万物简史》这本书虽然涵盖内容广泛,但其中有关于地球生命起源和人类早期发展的部分,对原始农业和史前社会有一定的描述。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人类从原始状态向农业社会迈进的过程,包括原始农业兴起的偶然因素和必然趋势。例如,书中提到了人类在长期的采集活动中,如何偶然地发现某些植物的种子可以生长出新的植株,从而开始有意识地种植。在描述史前人类生活时,涉及到了居住环境、社会关系等方面,如提到早期人类如何根据环境选择居住地点,以及氏族成员之间如何分工合作。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这些内容,或者在课堂上选取部分内容进行讲解,作为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
2.《人类的故事》中的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章节
《人类的故事》对原始农业和史前社会的阐述更加详细,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讲述了原始农业兴起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书中有对不同地区原始农业发展特点的描述,比如对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原始农业的介绍,对比了粟和水稻种植的不同环境和技术要求。在讲述史前社会时,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和例子,展现了史前人类的生活百态,如他们的劳动、娱乐、信仰等。例如,书中可能会描述半坡居民制作彩陶的过程,以及彩陶图案所反映的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这些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原始农业和史前社会的相关知识。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原始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史前社会的特征与发展,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的关系,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的启示,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合作探究,课后练习,食物见变迁,住宅现差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合作探究,课后练习,食物见变迁,住宅现差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