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闭合,这种现象可以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 生物能进行呼吸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答案】D
【分析】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除了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牵牛花清晨开放,这是因为生物体内存在着类似时钟的节律性,生物体通过它能够感受外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并且调节本身生理活动的节律,这说明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
故选D。
2. 下列诗句描绘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D.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答案】A
【分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诗中没有生物,诗中的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A正确。
B.莺、燕属于动物,树属于植物,诗中的现象属于生命现象,B错误。
C.小荷属于植物,蜻蜓属于动物,诗中的现象属于生命现象,C错误。
D.黄鹂、白鹭属于动物,柳属于植物,诗中的现象属于生命现象,D错误。
故选A。
3. 下列实际探究活动中,属于调查的是( )
A. 观察蜘蛛结网B. 人口普查
C. 测量操场的长度D. 进行水稻杂交
【答案】B
【分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详解】A.观察蜘蛛结网属于观察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A不符合题意。
B.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人口普查属于调查法,B符合题意。
C.测量操场的长度属于测量法,C不符合题意。
D.进行水稻杂交属于实验法,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处都是不毛之地,而云南的西双版纳却植物繁茂,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阳光B. 空气C. 温度D. 水分
【答案】D
【分析】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植物的分布.沙漠干旱缺水,不适宜植物生长,因此植物稀少,据此解答。
【详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沙漠干旱缺水,而水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分,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沙漠上到处都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而云南的西双版纳却植物繁茂,因此影响这些植物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分。故选D
5. 雷鸟羽毛在春天变为灰色,冬天变为白色。下列现象与此不相似的是( )
A. 蚯蚓使土壤变疏松
B. 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的颜色变化
C. 有些树木秋天落叶,有的四季常青
D. 枯叶蝶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
【答案】A
【分析】生物的适应性是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适应性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需要很长时间形成的。雷鸟羽毛在春天变为灰色,冬天变为白色,体现了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详解】A.蚯蚓在土中穴居生活,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CD.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的颜色变化;有些树木秋天落叶,有的四季常青;枯叶蝶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这些都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因此,A符合题意。
故选A。
6. 生物圈中的氧气主要产自( )
A. 森林生态系统B. 海洋生态系统
C. 草原生态系统D. 湿地生态系统
【答案】B
【分析】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海洋生态系统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
【详解】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是由藻类植物提供,藻类植物主要生活在海洋生态系统,因此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海洋生态系统。
7. 在操作显微镜时,如果物像不够清晰,一般应调节( )
A. 反光镜B. 细准焦螺旋
C. 遮光器D. 粗准焦螺旋
【答案】B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光、安放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
【详解】A、调节反光镜目的是对好光,看到白亮的视野,与物像是否清晰没有关系,不符合题意。
B、当视野中出现模糊的物像时,换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细准焦螺旋升降范围比较小,通过调节可看到清晰的物像,符合题意。
C、遮光器主要调节亮度,遮光器上的光圈大小可以调节,光圈大小是可以控制亮度的。光线弱用大光圈,光线强就用小光圈,不符合题意。
D、粗准焦螺旋升降范围比较大,转动它的主要目的是在显微镜的视野内看到物像,而不能看到清晰的物像,不符合题意。
8. 在显微镜下观察某一物像,发现它在视野的右上方,要使它移到视野中央,就将玻片标本向什么方向移动
A. 左下方B. 左上方C. 右下方D. 右上方
【答案】D
【分析】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
【详解】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不但上下倒,左右也倒,所以如果物像不再视野的中央,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把装片朝着物像相同的方向移动。即:物像在视野的右上方,应把玻片向着右上方移动才能到达视野的中央,D正确。
9.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所利用的染液是( )
A. 清水B. 生理盐水C. 葡萄糖溶液D. 碘液
【答案】D
【分析】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
【详解】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了便于观察细胞结构,要对细胞进行染色。对细胞进行染色时染色的正确方法是,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稀碘液就会从盖玻片下被吸过来,使稀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不用吸水纸吸稀碘液不会自己过去,直接滴在材料上可能会染色过浓,影响观察,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0. 植物细胞中可以将太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结构是( )
A. 细胞质B. 线粒体C. 细胞核D. 叶绿体
【答案】D
【分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是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详解】A.细胞质能不停流动,促进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A不符合题意。
B.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B不符合题意。
C.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C不符合题意。
D.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是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D符合题意。
故选D。
11. 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3对,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分裂产生了新细胞,那么它产生的新细胞所含染色体数为( )
A 23对B. 46对C. 23条D. 92条
【答案】A
【分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如图:
.
从图中看出新形成的细胞和原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详解】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3对,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属于体细胞,它分裂一次所产生的每个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即23对,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2. 一株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器官是指它的( )
A. 根、茎、叶B. 果实和种子
C 花、果实、种子D. 种子
【答案】C
【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详解】A.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A错误。
B.果实和种子虽然是生殖器官,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故B不合题意。
C.花、果实和种子是全部的生殖器官,C正确。
D.种子虽然是生殖器官,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3. 枝条被剪去了顶尖将不能继续往上生长,这种现象与哪种组织有关?( )
A. 保护组织B. 营养组织
C. 分生组织D. 机械组织
【答案】C
【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营养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详解】A.保护组织一般都分布在植物体的表面,细胞排列紧密,没有细胞间隙,而且在与空气接触的细胞壁上有着角质,对内部各种组织起保护作用,A不符合题意。
B.营养组织分布在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 ,B不符合题意。
C.分生组织分布在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等,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所以枝条被剪去了顶尖将不能继续往上生长,这种现象与分生组织有关,C符合题意。
D.机械组织分布于茎、叶柄、叶片、花柄等部分,细胞壁厚壁,起支持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下列生物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 青蛙B. 草履虫C. 苹果D. 蘑菇
【答案】B
【分析】除病毒外,生物可根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身体只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单细胞生物。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草履虫、衣藻、变形虫、酵母菌。
【详解】A.青蛙属于多细胞动物,A不符合题意。
B.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结构简单,能完成呼吸,消化等生命活动,B符合题意。
C.苹果属于多细胞植物,C不符合题意。
D.蘑菇都是多细胞的真菌,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 下列植物不属于藻类的是( )
A. 海带B. 紫菜C. 裙带菜D. 侧柏
【答案】D
【分析】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详解】藻类植物结构很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如水绵、紫菜、石莼等,侧柏有根、茎、叶和种子,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6. 唐朝刘禹锡的诗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主要描述的植物类群是( )
A. 藻类植物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D. 被子植物
【答案】B
【分析】藻类植物多数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体;苔藓植物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无根,有茎叶;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比较高大,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花和果实,产生种子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受精方式是双受精,当完成传粉和受精作用后,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包被着种子,具有保护作用,使后代具有更广泛的适应能力。
【详解】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生活在阴湿处,如井台上。“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述的应该是苔藓植物,故选B。
17. 下列植物中,具有输导组织的是( )
A. 石花菜B. 墙藓C. 里白D. 衣藻
【答案】C
【分析】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更无输导组织;苔藓植物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也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所以,地球上最早出现输导组织的植物类群是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体内有输导组织,是较高等的植物类群。
【详解】AD.石花菜、衣藻属于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更无输导组织,故AD错误。
B.墙藓属于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故B错误。
C.里白是里白科、里白属陆生蕨类植物,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故C正确。
故选C。
18. 我们平时用来炒菜的大豆油是利用大豆种子的哪个部分加工而成的?( )
A. 胚芽B. 胚根C. 胚轴D. 子叶
【答案】D
【分析】一般双子叶植物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据此答题。
【详解】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其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种皮起保护作用;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胚根将来发育成根,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位,子叶肥厚,贮存营养物质。因此,用来炒菜的大豆油是利用大豆种子的子叶加工而成的,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9. 下列属于单子叶植物的是( )
A. 绿豆B. 花生C. 玉米D. 蚕豆
【答案】C
【分析】被子植物根据其种子中子叶数目的不同,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中有一片子叶的植物是单子叶植物,种子中有两片子叶的植物是双子叶植物。
【详解】玉米的种子有一片子叶,叶脉多为平行脉,是单子叶植物;绿豆、蚕豆、花生的种子有两片子叶,是双子叶植物。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0. 炒熟的种子种下去,即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也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
A. 空气不足B. 种子处在休眠期
C. 胚已经死亡D. 缺乏营养物质
【答案】C
【分析】种子在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足够的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详解】种子萌发的条件有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足够的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当炒熟的种子的胚已经死亡,因此将炒熟的种子种下去,即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也不能萌发,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1. 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 )
A. 胚根B. 胚芽C. 胚轴D. 胚乳
【答案】A
【分析】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体积膨大,种皮涨破。同时,胚内的生命活动活跃起来,从子叶得到营养物质和能量后开始分裂和生长:胚根最先突出种皮,发育成根,不久,从这条根的周围又生出一些细根;此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
【详解】由分析可知,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首先吸水,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植物的根,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2. 植物的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A. 根冠B. 分生区C. 伸长区D. 成熟区
【答案】C
【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最先端到着生根毛这一段幼嫩部分。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详解】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
故选C。
23. 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 )
A. 水和有机物B. 水和无机盐
C. 有机物和无机盐D. 有机物和维生素
【答案】B
【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
【详解】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体在水分充足时,植株才会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会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和运输,因此“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说明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4. 在营养物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玉米的籽粒仍是空瘪的。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 )
A. 温度过高B. 水分不足
C. 传粉不足D. 营养过多
【答案】C
【分析】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
【详解】异花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传粉的机会,如风媒传粉没有风,虫媒传粉因风大或气温低,而缺少足够昆虫飞出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在农业生产上常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以克服因条件不足而使传粉得不到保证的缺陷,以达到预期的产量。因此,在营养物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玉米的籽粒仍是空瘪的,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传粉不足,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5. 某棵桃树的枝上共开了四朵桃花,它们分别被害虫咬去了花瓣、花托、雌蕊和雄蕊。这棵桃树上最多可结几个桃子?( )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
【答案】B
【分析】一般当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进一步发育。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
【详解】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的发育情况为:
某棵桃树的枝上共开了四朵桃花,它们分别被害虫咬去了花瓣、花托、雌蕊和雄蕊。这棵桃树上最多可结3个桃子,因为雌蕊的子房发育为果实。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6. 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A. 茎B. 叶C. 根D. 花
【答案】B
【分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详解】A.茎主要起支持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其次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蒸腾少量的水分,也能进行一定的蒸腾作用,因此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故B符合题意。
C.根起固定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花与结出果实和种子有直接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7. 移栽树木的枝叶被大量剪去。其主要目的是( )
A. 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
B. 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
C. 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D. 减小质量,有利于搬运
【答案】C
【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的气孔是水蒸气外出的门户,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详解】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树木,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8.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将部分叶片用黑纸片遮住的目的是( )
A. 便于操作
B. 作为对照实验
C. 去掉部分叶片
D. 效果更好
【答案】B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此实验设计的是一个对照试验,实验中,遮光的部分叶片不能制造淀粉,所以脱色后滴加碘液叶片不变蓝;不遮光的部分制造了淀粉,所以脱色后滴加碘液叶片变蓝色,证明了光是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实验的对照组是未遮光叶片,实验组是黑纸片遮住的部分叶片。
故选B。
29. 人类生命活动中所利用的能量最初来自( )
A. 地球B. 植物C. 太阳D. 食物
【答案】C
【分析】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
【详解】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人和动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体内的有机物,而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因此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0. 我们提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目的是( )
A. 减少个人经济支出B. 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 减少固体垃圾D. 移风易俗
【答案】B
【分析】纸张、木筷等生产常要消耗大量木材,造成森林被毁坏,而且生产纸浆排放的污水使江河湖泊受到严重污染。
【详解】森林是“地球之肺”,每一棵树都是一个氧气发生器和二氧化碳吸收器;森林能涵养水源,增加大气湿度和降雨量,森林能够改良气候,降低空气温度,在水的自然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森林能防风固沙,控制水土流失等,因此我们要保护森林,一次性筷子需要使用大量的木材,砍伐和毁坏大片的森林,因此我们要“不用一次性筷子”,以节约木材,进而保护森林,B符合题意。
故选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31.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简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的太阳光、空气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部分。
(2)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存在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若生产者被有毒物质污染,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________。
(4)若蛇被捕杀,短期内黄雀的数量会________。若该生态系统中的任何一种动物遭到灭绝性的捕杀,该生态系统会被破坏。原因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答案】(1)非生物 (2)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蛇
(3)①. 绿色植物 ②. 蛇
(4)①. 上升 ②. 自动调节##自我调节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2)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高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详解】(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温度等、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图中的太阳光、空气属于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部分,提供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该生态系统中存在的一条食物链: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蛇。
(3)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蛇是食物链中最高级的消费者,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4)若蛇被捕杀,短期内黄雀的数量会增加。若该生态系统中的任何一种动物遭到灭绝性的捕杀,该生态系统会被破坏。原因是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32. 如图是动植物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动物细胞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
(2)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③]________。(填结构)
(3)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________。(填结构)
(4)动植物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填结构)
(5)挤压水果可以得到果汁,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⑤]________。(填结构)
【答案】(1)甲 (2)细胞膜
(3)细胞核 (4)线粒体
(5)液泡
【分析】观图可知:①细胞质、②细胞核、③细胞膜、④细胞壁、⑤液泡、⑥叶绿体。
【详解】(1)动植物细胞的不同点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有④细胞壁、⑤液泡和⑥叶绿体,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①细胞质、②细胞核、③细胞膜,从图示可知:乙图比甲图多了④细胞壁、⑤液泡和⑥叶绿体,因此乙图是植物细胞,甲图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2)③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3)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4)线粒体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动植物细胞内共同的能量转换器。
(5)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水果里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⑤液泡。
33. 如图中A~E表示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
(2)A细胞通过________形成B。在此过程中,________经过复制后分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3)在B形成C的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这个过程称之为________,该过程最终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细胞群,这样的细胞群叫做________。
【答案】(1)细胞 (2)①. 分裂 ②. 染色体
(3)①. 分化 ②. 组织
【分析】图中:A是受精卵;B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群;C组织;D器官;E(消化)系统。
【详解】(1)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A→B,细胞数目增多,是细胞分裂过程。细胞的分裂的过程中变化最大的是细胞核,细胞核内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分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3)在B形成C的过程中,一些失去分裂能力的细胞、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了变化,这一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组织是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34. 如图表示被子植物从开花发育形成果实的过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一朵花中最重要的部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花的结构)
(2)传粉和________是植物从开花到结果必须经历的两个重要过程。
(3)图乙表示桃的果实,其中A是由[⑤]________发育而来的,B是由[⑥]________发育而来。
【答案】(1)①. 雄蕊 ②. 雌蕊
(2)受精 (3)①. 子房 ②. 胚珠
【分析】一朵花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过程,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图中①花药,②花丝,③柱头,④花柱,⑤子房,⑥胚珠,A果实,B种子。
【详解】(1)一朵花的最主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雌蕊和雄蕊合称花蕊,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花药中含有花粉,雌蕊和雄蕊与结出果实和种子有直接的关系。
(2)雄蕊花药里的花粉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花粉落在雌蕊柱头上,在柱头上粘液的作用下,花粉开始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穿过柱头和花柱,到达子房的胚珠,在花粉管萌发的过程中,花粉管中的生殖核进行有丝分裂并形成两粒精子,花粉管通过珠孔进入胚珠内部后,顶端破裂,释放出两粒精子,其中一粒与卵细胞结合,另一粒与中央的两个极核融合,完成双受精过程。因此,传粉和受精是植物从开花到结果必须经历的两个重要过程。
(3)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的发育情况为:
图乙表示桃的果实,其中A果实是由⑤子房发育而来的,B是种子由⑥胚珠发育而来。
35. 如图表示某种树叶的外形,图中①②③④等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①②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若此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①②分别________和________。
(3)若此图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②是________。
【答案】(1)①. 二氧化碳 ②. 氧气
(2)①. 氧气 ②. 二氧化碳
(3)水蒸气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图中①②是气体,③是植物吸收的水分或者无机盐,④是有机物。
【详解】(1)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若此图表示光合作用,则①②分别是二氧化碳、氧气。
(2)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若此图表示呼吸作用,则①②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
(3)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形成的蒸腾拉力,使得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到叶,若此图表示植物的蒸腾作用,则②是水蒸气。
36.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环境因素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时:五个研究小组在野外各自收集了10只鼠妇,并把他们分成两份,放在阴暗处5只,然后观察鼠妇的分布。
如下表是各小组在几分钟后观察到的鼠妇分布数及平均值。
(1)提出问题:________?
(2)A装置与B装置形成________实验。
(3)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4)这个实验中不用1只鼠妇做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对照 (3)光##光照
(4)1只鼠妇做实验存在偶然因素,会影响实验结果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图中,黑纸板不透光,玻璃板透光,因此本实验的变量是光,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且适宜,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本实验“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形成明暗两种环境。因此,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或光)。设计黑暗和明亮两种不同的环境是为了形成对照。有光的一侧为实验组,阴暗的一侧为对照组,起到对照作用。
(3)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图中A侧与B侧形成了以光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4)本实验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一些,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排除偶然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这个实验中不用1只鼠妇做实验的原因是:1只鼠妇做实验存在偶然因素,会影响实验结果。
组别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平均值
阴暗处(只)
7
8
9
8
9
8
明亮处(只)
3
2
1
2
1
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选项中属于动物组织的是, 果实中种子的多少取决于, 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观察物体时,形成物像的结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期末]云南省昭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7月期末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