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复习测试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323957/0-173058765930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复习测试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323957/0-173058765936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复习测试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323957/0-173058765938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复习测试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期中复习测试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对文学文化常识介绍有误的一项是,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谪守(zhé) 伛偻(lǚ) 投箸(zhù) 樯倾楫摧(qiáng)
B.汲取(jí) 坍塌(tān) 瞥见(pī) 抽丝剥茧(bō)
C.妖娆(rá) 娉婷(tín) 丰润(rùn) 红装素裹(guǒ)
D愕然(è) 别墅(shù) 折本(shé) 惘然(wá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禅师 姿睢 断章取义 一代天骄 与日俱增
B.渺茫 嬉闹 彬彬有礼 强聒不舍 质之不理
C.褴褛 萧索 根深蒂固 李代桃僵 歇斯底里
D.牡蛎 旁鹜 富丽堂皇 鸠占鹊巢 形销骨立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多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从中断章取义,反复斟酌,就一定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B.只有勤奋刻苦,才能在学习上取得丰功伟绩。
C.唐诗崇情,在如雷贯耳的唐诗背后,有大唐风范,有那个时代特有的风流和热情。
D.执法人员若舞文弄法,便宜行事,则司法正义将荡然无存。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只有守住底线,相关互联网企业就能把握好科技创新的风口,站在社会发展的潮头。
B.央视推出的《朗读者》《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以及《信·中国》等大型文化综艺节目,均获得不错反响。
C.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影响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
D.中国去年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递交的专利、商标和工业设计申请达110万份,而美国仅有58.9万份,几乎比中国少了一倍。
5.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A.亲爱的宝贝已在腹中8个月了,是个美丽的姑娘呢?还是个漂亮的小伙?
B.“没有老师来批评我的。”他微微一笑,又说,“只有这些树叶、小草,还有那朵紫豆角花,好像在批评我,说我以前太粗心大意,太不了解它们了。”
C.在这横跨中国南部的“户外采风”中,东方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酷暑、严寒、狂风、暴雨、沙尘等……越向西就越是人烟稀少。东方不得不经常风餐露宿。
D.种菜是我在狱中少有的能自主管理的事情。播下种子、观察生长、悉心照料、然后收获。成为这一方天地主人的感觉让我体会到一丝自由的滋味。
6.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他用这颗赤子之心上下求索。 ②哪怕他的生活窘迫潦倒,面容苍老干 枯,他的精神在备受折磨之后已然错乱。 ③读卢梭的《漫步思 想录》,内心始终处在一种最容易被触动的状态里。 ④从苦难和孤寂里寻找生命中点滴的甘美。⑤他饱尝过人世的辛酸,却依然留着一颗纯真、敏感、脆弱的心。
A.⑤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⑤③
C.③②⑤①④ D.③⑤①④②
7、对文学文化常识介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一更即晚上7点到9点。
B.《范文正公集》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文集,“文正”是他的谥号。
C.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惊艳世界。如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选择用唐代诗人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诠释白露节气。
D.艾青,原名蒋正涵,诗人。其代表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致橡树》《我爱这土地》等,大大推动了中国新诗的规范化和现代化进程。
8.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5分)
(1) ,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因思杜陵梦, 。(温庭筠《商山早行》)
(3) ,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东楼》)
(4)日出而林霏开, 。(欧阳修《醉翁亭记》)
(5)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
9、名著阅读(4分)
艾青是“土地的歌者”。请你从《艾青诗选》中列举出二首以“土地”为意象的诗歌,并分析其中一首诗中“土地”意象的作用。
10、综合性学习:(5分)
10月26日上午9时许,重庆市巴南区发生一起幼儿园伤害事件。是日下午,市公安局、市教委联合紧急召开全市学校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
结合这个事件,请你参与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为会议现场拟写一条有关校园安全的宣传标语。(2分)
、请你为加强校园安全为相关部门提3条合理化建议。(3分)
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共4分)
看叶① 罗与之
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
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累举不第归隐之后晚年的作品。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歌首句运用了借代的手法,用色彩来指代鲜花,“红紫”其实指的是花。
B.“始宜携杖向池塘”一句借助动作描写塑造了一位年迈蹒跚、行动不便的老者形象。
C.这首诗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展现了真切的生活、表现了丰富的情趣,令人回味无穷。
D.诗人以独特的视角、直白的笔法,表达了自己在累举不第之后而被迫归隐的人生感悟。
12、这首诗撷取自然界普通素材表现了深刻的哲理,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2分)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9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3.下列各组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上下一白/则一舸无迹
B.独往湖心亭看雪/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C.天与云与山与水/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湖中人鸟声俱绝/哀转久绝
14.翻译下列句子。(3分)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__
15.用原文填空。(3分)
作者到湖心亭看雪的情绪是一波三折的,作者不惧寒冷“□□□□□□□”,然后被眼前“□□□□,□□□□□□□,□□□□”的雪景所迷住,接着湖心亭的巧遇更让作者“□□”,化解了心中淡淡的愁绪。
16.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 作者写作此文时,已经是清朝初年,但作者仍然沿用明朝“崇祯”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怀念。
B.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写出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表现了悠远脱俗的精神。
C. 两个赏雪人见到志趣相投的作者,惊喜劝酒,作者被迫喝下三大杯酒后赶紧离去。
D. 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深化意境,反衬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三)阅读下面,完成各小题。(9分)
纺织娘子——圆网蛛
①在炎热的七月,距太阳落山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候,天气也凉爽了很多,圆网蛛们开始走出自己的隐蔽所,要工作了。先选好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可能是两朵花之间,也可能是一段矮树枝和一堆灌木丛之间,总之,只要圆网蛛觉得这个地方比较合意就行了。然后,它开始从这端走到那端,在很窄小的范围内,用后步足的剥棉栉从丝袋里拉出一根丝固定在上面,这个就是它们的准备工作。
②接下来,圆网蛛把一根丝横穿在框架的上方,在这根丝的中间,会有一个白点,这个白点是插在网子中心的一个标杆,非常重要,圆网蛛以后的织网工作都要以这个白点为参照点。
③看!圆网蛛开始工作了!它以这个白点为出发点,顺着那根丝来到框架的周边,然后再猛然一跳,从边上返回中心点,就把一根辐射丝拉好了。圆网蛛如此来来回回很多次,通过我们完全想不到的角度,更没有什么顺序和章法,就把一条条辐射丝铺设在框架上了。刚开始,这个中心点就是一个白点,当聚集的丝多了,就成了一个小线团,圆网蛛就把它当坐垫使用。为了使坐垫更坚固和耐用,圆网蛛在铺辐射丝时也对坐垫进行加工,一方面可以坐着更舒服,一方面还可以对辐射丝起到加固和支撑作用。
④圆网蛛铺设的这些辐射丝,看上去显得很杂乱,其实丝的疏密都很有讲究,铺的方法更体现了科学性。当圆网蛛从中心点向边上铺设了几条后,它会再从边上向中心点拉几条。它的动作看似很不经意,其实,这样做很有道理。如果圆网蛛总是从中心点向边上铺丝,这些辐射丝会因为没有相抗衡的辐射丝来调节张力,使整个框架发生变形,那样就会毁了圆网蛛前期的工作。所以,聪明的圆网蛛为了避免此类事情发生,会分别从中心点和边上铺丝,这样,两边的辐射丝互相对抗,整个框架就更加牢固而结实。现在,框架上已经有了许多辐射丝,这些辐射丝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组成了一个太阳形的图案。不同种类的圆网蛛织网时,辐射丝的数量也有所不同,多的有42根,少的则只有21根。反正不管数量多少,只要能织成牢固的网,多点儿少点儿都没关系。
⑤下一步的工作很精细,不像铺辐射丝那样简单而没规律。圆网蛛从中心点出发,用一根非常细的丝绕着辐射丝铺设螺旋形。随着这项工作的全面展开,铺设螺旋形的丝会变得越来越粗。虽然圆网蛛是按着圆圈的形状来铺设的,但是铺出来的丝并不是曲线,都是直线,只是这种直线都是很短的,组成了一个不太规则的圆圈。圆网蛛用两只脚配合做这个工作,一只脚把丝拉出来,另一只脚根据实际的距离调整宽度,当丝与辐射丝接触后,就会黏合在一起。要是圆网蛛觉得两个横档的距离有些近,它会把认为没用的那一根边走边收回来,聚拢成一个小球,放在一个螺旋丝与辐射丝的连接点上。当这个球比较大时,我们在蛛网上可以看得出来,要是球比较小,就看不清楚了。螺旋丝大概铺三十到五十圈就可以了,不同的圆网蛛有不同的圈数。
⑥织网的工作全部完成后,圆网蛛终于可以休息了。它坐在网的中间,摆好捕猎的姿势,只等愿者上钩。
(节选自《昆虫记》,有删改)
17、结合第②到⑤段梳理圆网蛛织网的过程,用动宾短语概括填空。(3分)
参照白点—① —铺设螺旋形—② —③ —聚拢成小球
18、第⑤段画线句子不能删去,试分析理由。(2分)
第⑤段最后一句话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请具体分析。(2分)
20、巴金说:“《昆虫记》熔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请从“趣味、美感、思想”中任选一个关键词,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个词的理解。(2分)
(四)读下面的论述类文章,完成各题。(6分)
①大大小小的书店里都摆放着“名著缩印本”,据说是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制的。它只保留故事框架和主题,大量细节、对话和心理描写被删除。
②要知道,一本名著之所以伟大,从来不只是因为它的主题,更在于围绕这个主题,它有太多“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动人细节。比如,傅雷在翻译《约翰 克里斯朵夫》的时候,已经把主题“英雄不是没有脆弱的时候,只不过不被脆弱征服罢了”写在了五卷本的扉页上。人们还是热衷于读这部名著。又比如《水浒传》能位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不只因为它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更因为它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所以说,品读细节才能感受名著的魅力。
③这样看来,那些所谓的“浓缩版名著”,是对读者的欺骗。拿掉了最优美的文字和最值得回味的细节,只保留一个主题,孩子们就没有机会读到原汁原味的作品。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更不幸的是当他们以后有机会和真正伟大的原著相遇时,却不再看了,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看过了,而且可能不太喜欢。
④其实,阅读就像一段旅程,随着年龄的槽长,亲近文字慢慢会成为你的一种不可或缺的习惯。品读细节才能和书中人物的心灵产生共鸣,映照真实的自己。这样,你永远不会孤单,永远倍感踏实。
⑤每一本书中都蕴藏着你所期待的自己。读《战国策》,当唐雎拔剑而起的时候,你可以读到英勇无畏的自己;读《老人与海》,当老人紧紧拽住大鱼不放手的时候,你会读到永不言弃的自己;读《草房子》,当杜小康在暴风雨中寻找鸭子的时候,你可以读到逐渐变得坚强的自己……
⑥当你读书时,你会发现焦虑的心平息下来了。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正使阅读成为一种深刻而愉悦体验的,是你从中找到了自己,塑造了自己。而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蕴藏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⑦因此,当你再次捧读名著时,请记住:读书终是在细节中读自己。
21、给本文拟一个能概括中心论点的题目,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
A.我们应该如何读一本好书 B.读书使人不会感到孤单
C.读书终是读自己 D.每一本书中都蕴藏着自己
22、本文第②段画横线部分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2分)
A.举例论证 B.比喻论证 C.对比论证 D.道理论证
23、下列名言最适合作为本文第③段的论据的一项是()(2分)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C.爱书吧,它是你知识的源泉。(高尔基)
D.知识虽然可以带来幸福,但假如把它压缩成药丸子灌下去,就丧失了乐趣。(王小波)
(五)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①林海在大城市工作,去年春节终于抽出空回到老家跟爸妈欢聚一堂。一眨眼的工夫假期结束了,要返程的时候,林海心里不免难过起来,工作太忙了,路途太遥远了,或许下一次团聚又得是春节时。
②时候不早了,林海用力拥抱了一下妈,又向苍老的爸挥挥手,掉头大踏步就走了,再耽搁下去,他的眼泪会流出来。
③当到家的时候,妈打来一个电话,说:“海子,你走后你爸一直不开心,酒不肯喝不说,连饭也不想吃。”
④林海忙说:“妈,您告诉爸,一有空我就会回去的,那时候我一定多陪爸几天……”
⑤妈打断林海说:“不仅仅是这个,我偷偷告诉你原因,主要是你离开家时跟我拥抱了,没有跟他拥抱,他就有点伤心了。说儿子大了不亲热了、生分了,说他以前那么欢喜你,你小时候他天天把你搂在怀里,现在连个拥抱都不肯……嗨,这老头越过越像小孩儿了。”
⑥林海听了心里诧异,不就是一个拥抱吗?爸竟然需要这个!
⑦不过爸说得对,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父子之间开始变得生分了。平日里总是本能地打给妈电话,打给爸总觉得无话可说。而一旦父子面对面,更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句话,跟妈倒有无穷无尽的话要说。有时吧跟爸不像是父子,倒像是陌生人,甭说拥抱了,连拉下手都觉得别扭。或许天底下所有的父子全是这样吧?
⑧无论怎么说,下次回去时,一定要狠狠拥抱爸一下。
⑨城里日月飞快,一晃半年过去了,林海一直忙;再一晃又过年了,林海还是忙。老家就像天上的月亮,美丽万分,却又遥不可及。好在来日方长,等忙过这阵子一定回去,还欠爸一个拥抱哩。
⑩时间跑啊跑,又不知跑了多远。这天忽然接到电话:爸突发疾病,不行了!
⑪林海一听之下就像身后的一座可以依靠的大山塌了,一棵遮天蔽日的大树倒了,心脏像给一只巨手一下子摘了去,空荡荡的,除了疼,还是疼。
⑫这一路风雨无阻日夜兼程,原来回趟老家并不算太难,也不会耽搁太长时间,只要愿意挤,总会挤出时间的,可自个儿以前怎么就那么望而生畏呢?
⑬当一脚踏进家门的时候,正看到爸静静地躺着,妈和亲戚全围着。
⑭妈说:“你爸老早就感觉不舒服了,可不让跟你说,说你太忙,他还说,海子说要拥抱我哩,我得好好活着……”
⑮林海好容易才脱下鞋爬上床,坐在爸的脚底下,然后虔诚地伸出双手托住爸的后背,轻轻一用力,爸便坐了起来,啊,什么时候爸变得这么轻?
⑯爸身上暖呼呼的,有一种熟悉的味道。那是自个儿小时候爬在爸背上时闻到的味道,是寒夜里躺在爸怀中闻到的味道。太熟悉了,又太陌生了。
⑰然后,林海把爸的头轻轻靠在自个儿的肩膀上,就像他小时候靠在爸的肩膀上。
⑱林海再用力搂住爸的腰,说:“爸,我拥抱你了……”
⑲爸没有回答,在几分钟之前爸已走了。
(选自《2016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改动)
24、请从林海的角度,围绕“拥抱”梳理本文的情节脉络,在下列两处横线上填写有关的情节内容。(2分)
①去年春节回老家,没有给爸拥抱→② →③ →④爸去世时,给了爸拥抱
25.林海的爸为什么如此在意儿子的一个拥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试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⑪段。(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结合本文具体内容分析林海这一人物形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细读全文,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并联系实际说说你怎样孝敬父亲。(3分)
【材料一】 单身父亲身患重病,襄阳18岁的曾智威毅然决定休学侍父,守候身旁悉心照料。一年多来,他为父亲擦脸、翻身,对父亲细心照顾。他还和父亲同睡一张床,亲手为父亲灌肠通便,他的孝行也感动了邻里。
【材料二】 为救患白血病的父亲,8岁的他决定为父捐髓。为达捐献要求,他两个月里增重20斤!父亲治病过程中,曾经调皮的他既照顾父亲又安慰母亲,成为家里的支柱。最终移植手术完成,父亲得救!江苏男孩曹胤鹏被推选为2016年度“最美孝心少年”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29、根据要求作文。(50分)
月光曼妙,苏轼欣然起行;天地一白,张岱痴情独往……背影蹒跚,朱自清潸然泪下;繁花如瀑,宗璞释然领悟……我们总是就这样被生活中的种种所打动。请以“就这样被打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
1.A 2.C 3.D 4.B 5.B 6.D 7.D
8.(1)汉文有道恩犹薄
(2)凫雁满回塘
(3)鸟下绿芜秦苑夕
(4)云归而岩穴暝
(5)何事长向别时圆
9.示例:《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在《我爱这土地》一诗中,“土地”象征贫穷落后、多灾多难的祖国。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对人民最深沉的爱。
10、(1)、示例:加强校园安全,保障师生平安。
(2)、示例、加强安全宣传;落实安全措施;强化安全管理。
11、D 12、示例:诗人在大自然中捕捉一个极为普通的意象“绿叶”,表现出一位回归于平淡生活的老人独特的感受:人生不必像春花璀璨而短暂,应如绿叶生命顽强而长远。
13、D(A.全/数词,一 B.独自/老而无子的人C.跟、和/参与。这里指欣赏 D.动词,消失)
14、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15、“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大喜“
16.C (“被迫”是对“强”的误解,文中也没有赶紧离去之意)
17、①铺设辐射丝 ②调整宽度 ③回收没用的丝
18、从结构上来说这一句引出下文,即下一步的工作,通过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铺设螺旋形比铺设辐射丝更精细,也体现了作者观察得很仔细。
19、准确、严密性。“大概”表估计,说明不同的圆网蛛铺设螺旋丝的圈数是不同的,不能完全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20、示例:趣味——比如⑥段“它坐在网的中间,摆好捕猎的姿势,只等愿者上钩”,写出了圆网蛛织好网后的自得情态,让人们读起来兴味盎然。
21、C 本文题目“读书终是读自己”就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也可以从最后一段提取“读书终是在细节中读自己”为中心论点。22、A 第②段画横线部分列举了傅雷在翻译《约翰 克里斯朵夫》和《水浒传》能位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语言的例子,属于举例论证的方法。23、D
24、②接到母亲的来电,决意给爸一个拥抱 ③很久未回老家,欠爸一个拥抱 25、①“拥抱”这个动作在本文中表达的是爱,传递的是亲情;②爸在林海小时候天天将他搂在怀里,表达的是父亲对儿子的爱,林海长大后却与爸越来越生分,连话都少,别说拥抱了;③林海在去年春节离开老家时,拥抱了妈,却只向爸挥挥手。 26、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爸比作大山、大树,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爸在林海心中的分量和爸对林海的重要性,表现了林海在得知爸病重时内心极大的震惊和痛苦。 27、①林海盼望回老家与父母团聚,可见他是一个比较重亲情的人;②接到妈电话决定给爸一个拥抱,说明他是一个懂得反思的懂事的孝顺的孩子;③得到爸病危的消息时林海的心理感受和回老家后的表现,反映出他内心深处对父亲的挚爱之情。 28、示例:我往往更加亲近母亲,而忽视父亲,因此,我要多关注父亲,多和父亲沟通、交流,多了解父亲的所欲所求和喜怒哀乐,父亲遇到困难、生了病,我也要像他关心我一样关心他、帮助他。
29、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苏州期中测试模拟练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字体工整,笔迹清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测试试卷 河南省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乡愁余光中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中考链接,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