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第1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第2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警示了毒蘑菇的危害,其中的毒蝇伞含有的鹅膏孳碱(主要致幻毒素之一)是一种环状八肽,能有效抑制真核生物细胞核内RNA聚合酶的活性,使RNA合成受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鹅膏蕈碱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B.高温加热后的鹅膏蕈碱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C.鹅膏蕈碱是由8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
    D.若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则鹅膏草碱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98
    2.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形成,将来自细胞内的“区室”表面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内部的“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塑形蛋白的功能与其单体之间的结合方式无关
    B.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离不开细胞内的“区室”
    C.受损蛋白质进入“回收利用工厂”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D.“回收利用工厂”可合成多水解酶,有利于废物的降解
    3.酸奶由于口味独特、营养丰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为检测市场上销售的不同酸奶的营养价值,某兴趣小组对甲~戊5种品牌原味酸奶进行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品牌原味酸奶的还原糖、脂防和蛋白质含量不完全相同
    B.可利用双缩脲试剂来检测不同品牌原味酸奶中的蛋白质
    C.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后,可发现乙品牌酸奶的砖红色最浅
    D.高温加热后,酸奶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将不再出现紫色
    4.仙人掌的茎由内部薄壁细胞和进行光合作用的外层细胞等组成,内部薄壁细胞的细胞壁伸缩性更大。水分充足时,内部薄壁细胞和外层细胞的渗透压保持相等;干旱环境下,内部薄壁细胞中单糖合成多糖的速率比外层细胞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失水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增大
    B.干旱环境下,外层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内部薄壁细胞的低
    C.失水比例相同的情况下,外层细胞更易发生质壁分离
    D.干旱环境下内部薄壁细胞合成多糖的速率更快,有利于外层细胞的光合作用
    5.植物成熟叶肉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可以不同。现将a、b、c三种细胞液浓度不同的某种植物成熟叶肉细胞,分别放入三个装有相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中,当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观察到:①细胞a未发生变化;②细胞b体积增大;③细胞c发生了质壁分离。若在水分交换期间细胞与蔗糖溶液没有溶质的交换,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水分交换前,细胞b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
    B.水分交换前,细胞液浓度大小关系为细胞b细胞a细胞c
    C.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a的细胞液浓度
    D.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
    6.淹水胁迫对丝瓜幼苗的生长有一定影响,某小组对不同水淹条件下丝瓜幼苗呼吸相关酶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根淹是指仅根部水淹,半淹是指一半幼苗水淹),其中MDH表示苹果酸脱氢酶(参与有氧呼吸),LDH表示乳酸脱氢酶(参与无氧呼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淹水程度为自变量,对照组应不提供任何水分
    B.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及淹水程度的加深,两种酶的活性都升高
    C.解除胁迫7天后,T2组维持生存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于无氧呼吸
    D.淹水处理21天时,三组丝瓜幼苗根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会产生ATP
    7.钠-钾ATP酶(Na+/K+-ATPase)存在于大多数动物细胞膜上,能够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细胞内的Na+泵出细胞外,而相应地将细胞外K+泵入细胞内,从而维持膜内外一定的电化学梯度。该电化学梯度能驱动葡萄糖协同转运载体以同向协同转运的方式将葡萄糖等有机物转运入细胞内,然后由膜上的转运载体GLUT2转运至细胞外液,完成对葡萄糖的吸收。下图为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示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示细胞吸收和释放Na+的方式均属于主动运输
    B.图示细胞吸收和释放葡萄糖的方式均属于协助扩散
    C.图示细胞的膜蛋白有催化、运输、信息交流等功能
    D.图示的Na+/K+-ATPase也存在于神经元细胞膜上
    8.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在光照和黑暗条件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对该表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在连续光照的情况下,该植物在35℃条件下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
    C.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在恒温条件下,25℃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在恒温条件下,30℃与5℃条件下积累的有机物相等
    9.利用装置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将绿色植物E、F的叶片制成大小相同的叶圆片,抽出空气,进行光合作用速率测定。图乙是利用装置甲测得的数据绘制成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图乙可看出,F植物适合在较强光照下生长
    B.光照强度为1 klx时,装置甲中放置植物E的叶圆片进行测定时,液滴不移动
    C.光照强度为3 klx时,E、F两种植物的叶圆片产生氧气的速率相等
    D.光照强度为6 klx时,装置甲中E植物叶圆片比F植物叶圆片浮到液面所需时间短
    10.如图所示,装置1和装置2用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装置1中H2O2溶液和猪肝研磨液混合,可以为酵母菌提供氧气
    B.装置1中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色,说明酵母菌未发生无氧呼吸
    C.装置2应静置一段时间后,再将软管插入溴麝香草酚蓝溶液中
    D.装置1和装置2之间形成相互对照,因变量是CO2的产生速率
    11.水淹时,玉米根细胞较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导致能量供应不足,液泡膜上的H+转运速率减缓,引起细胞质基质内H+积累。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也使细胞质基质pH降低。pH降低至一定程度会引起细胞酸中毒,细胞可将无氧呼吸过程中的丙酮酸产乳酸途径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从而延缓细胞酸中毒。在无氧条件下,玉米根细胞经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a点前,玉米根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并产生乳酸
    B.a~b之间发生丙酮酸产乳酸途径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
    C.b点后,CO2释放速率降低可能是酒精浓度增大抑制了细胞呼吸
    D.d之间分于葡萄糖无氧呼吸产生的ATP不一样多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衰老是生命的基本现象。“黑发”与酪氨酸酶有关,酪氨酸酶催化产生的黑色素传递给毛发的角质细胞,使毛发着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的衰老造成了个体的衰老
    B.人体衰老的红细胞自由水含量降低,细胞核体积增大
    C.人随年龄的增长可能因缺乏酪氨酸酶导致头发变白
    D.人体细胞中线粒体体积随年龄增大而变小,呼吸速率变慢
    13.如图是某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一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按时期先后排序,正确的顺序是④①②⑤③
    B.细胞①中染色体数目最清晰,最便于辨认
    C.细胞③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其向内凹陷缢裂成两部分
    D.该动物细胞的中心体在间期复制,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四个中心体
    14.科学家把细胞周期划分为G1期、S期(DNA合成期)、G2期和M期(分裂期)。如表为体外培养的某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长(单位:h)。氨基蝶呤是一种DNA合成抑制剂,在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氨基蝶呤可使细胞处于同一时期(即细胞周期同步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所有具备分裂能力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B.S期DNA复制后,染色体数目也随之加倍
    C.加入氨基蝶呤后,M期细胞至少需要9h才能到达G1/S交界处
    D.若加入秋水仙素也可以使细胞同步化,则其作用机理同氨基蝶呤相同
    15.有一观赏鱼品系体色为桔红带黑斑,野生型为橄榄绿带黄斑,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养殖者在繁殖桔红带黑斑品系时发现,后代中2/3为桔红带黑斑,1/3为野生型性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桔红带黑斑品系的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该品系为杂合子
    B.突变形成的桔红带黑斑基因具有纯合致死效应
    C.自然繁育条件下,桔红带黑斑性状容易被淘汰
    D.通过多次回交,可获得性状不再分离的桔红带黑斑品系
    16.某植物的圆叶和尖叶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选用圆叶植株甲和尖叶植株乙进行杂交实验。下列有关显、隐性和基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若甲自交,后代均为圆叶,则圆叶为隐性性状
    B.若乙自交,后代尖叶:圆叶=3:1,则尖叶为显性性状
    C.若甲、乙杂交,后代均为圆叶,则甲为隐性纯合子
    D.若甲、乙杂交,后代圆叶:尖叶=1:1,则甲为杂合子
    17.某种植物有花的颜色(红、白)、果的形状(扁、圆)等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A/a、B/b、C/c……表示,某科研人员利用红花扁果纯合子和白花圆果纯合子进行杂交得F1,F1自交得F2,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根据表格可知,该种植物花的颜色的遗传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
    B.F1的基因型是AaBbCc,其测交后代中表现型与之相同的概率是1/8
    C.F2红花圆果中杂合子占8/9
    D.可以通过自交判断某红花圆果植株的基因型
    18.R基因是水稻的一种“自私基因”,它编码的毒性蛋白,对雌配子没有影响,但会导致同株水稻一定比例的不含该基因的花粉死亡,从而改变后代分离比,使其有更多的机会遗传下去。现有基因型为Rr的水稻自交,F1中三种基因型的比例为RR:Rr:rr=3:4:1,F1随机授粉获得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2中基因型为rr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16
    B.F1产生的雌配子的比例为R:r=3:5
    C.R基因会使同株水稻2/3的不含R基因的花粉死亡
    D.F2中基因型为Rr的个体所占比例大于1/2
    19.萤火虫的体色有红色、黄色、棕色,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C1、C2、C3控制。现用红色萤火虫与棕色萤火虫进行杂交,F1表现为红色:黄色=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1、C2、C3的显隐性关系是C1>C2>C3
    B.亲代红色萤火虫与F1中红色萤火虫基因型相同
    C.若让F1中的黄色萤火虫自由交配,则F2表型之比为3:1
    D.若子代表型之比为2:1:1,则亲代的杂交组合为红色×黄色
    20.某闭花传粉植物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由基因M、m控制;花的位置有顶生和腋生两种,由基因N、n控制。研究人员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用红花腋生植株人工传粉给白花顶生植株,F1表型及其比例为红花腋生:红花顶生=1:1,F1中红花腋生植株自花受粉,F2表型及其比例为红花腋生:红花顶生:白花腋生:白花顶生=6:3:2:1。
    实验二:从F1两种表型中各选取一株,对它们和两个亲本的两对基因(M、m和N、n)进行PCR扩增,然后进行电泳分离,结果如下图。已知:①条带1和2是一对等位基因的条带,条带3和4是另一对等位基因的条带;②图谱二为实验一中亲代红花腋生植株的电泳图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花、腋生
    B.条带1、4分别代表的基因是m、N
    C.F2表型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NN的个体完全致死
    D.F2表型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含有基因N的花粉50%致死
    21.豆粉蝶翅色有黄色、黄绿色和白色三种,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为AA的个体表现为黄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表现为白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雄性表现为黄色、雌性表现为黄绿色。若一个足够大的豆粉蝶种群中不同基因型个体中雌雄比例相同,AA、Aa、aa个体数之比为1:2: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3
    B.该种群黄色个体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2/3
    C.让该种群的黄色个体随机交配,子代黄色个体中纯合子占4/5
    D.A和a基因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中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22.某植物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E和e、F和f,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控制,基因E和F的作用相反,E基因控制色素合成(颜色的深浅与E基因的个数呈正相关),F基因淡化色素的颜色(淡化的程度与F基因的个数呈正相关)。该植物的花色有红色、粉色、白色三种,部分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如表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白色植株的基因型除了表中所给外,还有eeFF、eeFf、eeff三种
    B.若纯合红色植株与纯合白色植株杂交,后代全为粉色植株,则亲本中白色植株的基因型为EEFF或eeff
    C.基因型为EeFf的植株自交,后代红色︰粉色︰白色=1︰2︰1
    D.红色与白色植株杂交,后代不会出现白色植株
    23.某种名贵植株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后代F1全是紫花植株,该紫花植株自交后代F2出现紫花植株、红花植株、白花植株,且其比例为9:3: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控制该花色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F2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且比例为1:2:2:4
    C.F1的紫花植株测交,后代出现白花的概率为1/2
    D.子代红花植株自由交配,后代白花植株比例为1/6
    24.在家蚕遗传中,黑色(A)与淡赤色(a)是有关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B)与白茧(b)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有三对亲本组合,杂交后得到的数量比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组合一亲本基因型组合一定是AaBb×AaBb
    B.组合三亲本基因型组合可能是AaBB×AaBB
    C.若组合一和组合三亲本杂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与组合三的相同
    D.组合二亲本基因型组合一定是Aabb×aabb
    25.致死基因的存在可影响后代性状分离比。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但具有某种基因型的配子或个体致死,不考虑环境因素对表现型的影响,若该个体自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后代性状分离比为5:3:3:1,则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AABb个体致死
    B.后代性状分离比为6:3:2:1,则推测其原因可能是某一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
    C.后代性状分离比为4:1:1,则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组成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D.后代性状分离比为7:3:1:1,则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组成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26.青蒿植株是提取青蒿素的主要原料,研究发现青蒿植株中青蒿素的产量有高产、中产、低产三种,已知青蒿素的产量由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相关基因用A/a、B/b、D/d表示)。科研人员利用现有高产植株甲与低产植株乙进行如下实验,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实验1:高产植株甲×低产植株乙→F1高产植株:低产植株:中产植株=1:1:6;
    实验2:实验1的F1中产植株×低产植株乙→F2中产植株:低产植株=5:3。
    A.实验2中F2中产植株的基因型有8种
    B.若实验1所有中产植株自交,后代中低产植株的概率为1/32
    C.若实验1高产植株甲自交,子代中产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5/6
    D.若高产植株与中产植株杂交后代表型为9:7,则基因型组合有2种
    27.浙大医学院的研究团队,用小鼠的软骨细胞质膜封装纳米化的植物类囊体,进而实现类囊体进入软骨细胞内,衰老细胞的合成代谢得到恢复,从而抑制细胞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类囊体进入软骨细胞内,导致细胞的合成代谢减慢
    B.衰老细胞所有酶活性均下降,黑色素积累导致“老年斑”出现
    C.细胞凋亡不受自身基因调控,不会出现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D.凋亡细胞没有内容物释放,不会出现炎症反应
    28.某精原细胞(2N=4)的DNA分子双链均用³²P标记,在不含放射性的适宜条件下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得到4个子细胞并对子细胞进行检测。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4个子细胞中最多可能有2个具有放射性
    B.若进行有丝分裂,则有的子细胞中的4条染色体可能均没有放射性
    C.若进行减数分裂,则每个子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且均具有放射性
    D.若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均有放射性,则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互换
    29.人(2n=46)的性原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产生更多的性原细胞,也可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下图中的a~e表示人的性原细胞进行分裂时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丝分裂的过程,细胞的变化依次为:c→d→e→c
    B.减数分裂的过程,细胞的变化依次为:c→d→c→b→a
    C.a、b中一定不含同源染色体,d、e中一定含同源染色体
    D.核基因的转录可发生在c中,c不一定发生核基因的转录
    30.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五个品种及其体内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已知B、b和D、d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从理论上分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植株丙为纯合子,性状可以稳定遗传
    B.若要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Bbdd×bbDd杂交实验
    C.甲、乙、丁和戊植株进行自交均可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D.甲和丁杂交,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子代有4种基因型和3种表现型
    二、读图填空题
    31.植物叶肉细胞合成的蔗糖可以通过如图1所示的方式进入筛管-伴胞复合体(SE-CC)。该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①叶肉细胞中的蔗糖通过某结构运输到韧皮薄壁细胞;②韧皮薄壁细胞中的蔗糖由膜上的单向载体W顺浓度梯度转运到SE-CC附近的细胞外空间(包括细胞壁)中;③蔗糖从细胞外空间进入SE-CC中,SE-CC的细胞膜上有SU载体和H+泵,SU载体借助H+浓度梯度转运蔗糖,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阶段中,叶肉细胞中的蔗糖是通过_____________这一结构运输到韧皮薄壁细胞的,某些高等植物细胞可以通过该结构实现信息交流。
    (2)在②阶段中,蔗糖由韧皮薄壁细胞运输到细胞外空间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
    (3)SE-CC的细胞膜上的SU载体_____________(填“具有”或“不具有”)特异性。蔗糖经SU载体进入SE-CC中的跨膜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___,以该方式运输蔗糖的植物,其SE-CC中的蔗糖浓度___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其附近细胞外空间中的。若SE-CC细胞膜上的H+泵失去活性,则SE-CC中蔗糖浓度_____________(填“升高”“基本不变”或“降低”)。
    (4)研究发现,SU载体含量受蔗糖浓度的影响。随着蔗糖浓度的升高,叶片中SU载体含量减少,反之则增加,这体现了蔗糖具有_____________的功能。
    32.蜜蜂(2n=32)属于真社会性动物,蜂群中的蜂王(雌蜂可育)与工蜂(雌蜂不育)均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可育)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
    (1)蜜蜂的性别取决于_________。
    A.染色体数目B.XY性染色体
    C.ZW性染色体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2)在工蜂体细胞有丝分裂中,与纺锤体形成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AF能阻碍纺锤丝微管蛋白的聚合,使纺锤体无法形成。用AF处理分裂间期的细胞,会导致细胞分裂时_____________。
    (3)雄蜂产生精子的过程会进行特殊的“假减数分裂”,其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数字代表过程,字母代表细胞。
    雄蜂在减数分裂时是否会出现四分体?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
    (4)对比雄蜂的“假减数分裂”和蜂王的减数分裂过程,二者的相同点有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存在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②染色体复制③可能发生基因重组④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⑤形成的配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
    下图为蜂王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据图分析:
    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一般发生在图中的_____________段;会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发生在的图中_____________段;图中GH段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___。
    33.对水稻品种“淮稻7号”诱变,获得白叶枯病“类病变”突变体lmp2(基因型aa),它在没有病原菌侵染的情况下能自发形成类似白叶枯病表型。从突变体中克隆出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关键基因a(本题中如涉及更多的基因,名称依次按照B/b、C/c、D/d……命名)。回答下列问题:
    (1)将突变体与野生型(简称WT,表型正常,基因型AA)水稻1杂交,F1表型均为野生型,其基因型为______;F1自交,F2中野生型与突变体比例为______。
    (2)分析突变体的a基因全序列及其编码产物发现,突变体的a基因是野生型水稻1的A基因内插入654bp(碱基对)片段形成的,其编码的肽链长度比野生型A基因编码的肽链短,其原因是654bp片段的插入产生了新的_______。
    (3)比对水稻基因组发现,野生型水稻的3号染色体上也存在上述654bp序列。为探究突变体产生的原因,在野生型水稻的3号染色体和突变体水稻的9号染色体上654bp序列外侧各设计一对引物,对野生型、突变体基因组DNA进行PCR,产物的凝胶电泳结果如图(M为核酸分子量大小的标准参照物)。据图分析突变体lmp2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
    (4)若用该突变体与野生型水稻2杂交,F1全为野生型,F1自交,F2野生型和突变体比例为15:1,则该突变体与野生型水稻1、2杂交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突变体、野生型水稻1和野生型水稻2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5)为了解A蛋白(由基因A编码)在自然界的起源和进化,研究人员比较了生物甲、乙、丙⋯⋯的A蛋白序列与水稻A蛋白序列的差异氨基酸个数,并成功解析了各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结果如下表。如果水稻与上述各种生物的亲缘关系由近而远依次为甲、乙、丙⋯⋯,在下表中填写最合理的数字。
    34.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其显性基因决定花色的过程如图所示:
    (1)从图可见,紫花植株必须同时具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基因,才可产生紫色素。
    (2)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其表现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若这两个个体杂交,子代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__种,其中表现为紫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3)基因型AABB和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在F2中不同于F1的表现型比例是_____________;且在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种。若F1进行测交,后代的表型和比例应该是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35.盐胁迫是指生长在高盐度环境中的植物由于受到外界高渗透压溶液的影响而使生长受阻的现象,NaCl是引起该现象的主要物质。盐胁迫环境下,“齐黄34”大豆细胞质中积累的Na+会抑制胞质酶的活性,大豆根部细胞通过多种“策略”降低细胞质中Na+浓度,从而降低盐胁迫的损害,部分生理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大豆根部细胞受到盐胁迫后,可能发生质壁分离,从细胞结构上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盐胁迫条件下,Na+通过载体蛋白A运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这种运输方式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盐胁迫条件下,大豆根部细胞降低Na+毒害的“策略”有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2点)。
    (3)大豆能够吸收和积累丰富的硅。研究发现,外源施加硅可以降低盐胁迫状态下大豆细胞中的Na+水平,从而提高大豆的耐盐性。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证明上述结论。实验材料及用具:长势相同的大豆幼苗若干,原硅酸,NaCl,植物培养液,原子吸收仪(测定细胞内Na+的含量)。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鹅膏蕈碱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A错误;高温加热破坏的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会破坏肽键,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正确;鹅膏蕈碱是一种环状八肽,由8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N元素主要存在于一CO一NH一中,C错误;若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鹅膏蕈碱是一种环状八肽,8个氨基酸脱掉8个水分子,则鹅膏冀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8-18×8=880,D错误。
    2.答案:D
    解析:细胞膜塑形蛋白是蛋白质,而蛋白质的单体为氨基酸,其结合方式为依常肽键结合,与其功能无关,因此细胞膜塑形蛋白的功能与其单体之间的结合方式无关,A正确;细胞内的“区室”将细胞分成一个个互不干扰的区域,因此各种新陈代谢能在各个区域有序进行,B正确;细胞膜塑形蛋白要促进囊泡形成,才能将来自细胞内的“区室”表而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内部的“回收利用工厂”,囊泡形成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有关,C正确;“回收利用工厂”降解废物,需要酶去水解废物,但合成多种水解酶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D错误。
    3.答案:D
    解析:由题图可知,不同品牌原味酸奶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不完全相同,A正确;双缩脲试剂可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故可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不同品牌原味酸奶中的蛋白质,B正确;5个品牌原味酸奶中,乙品牌中的还原糖含量最少,故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后,乙品牌酸奶的砖红色最浅,C正确;高温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但肽键不会被破坏,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D错误。
    4.答案:B
    解析: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细胞失水过程中,主要失去了细胞液中的水,细胞液浓度增大,A正确。细胞中单糖合成多糖,溶质微粒数减少,渗透压降低。水分充足时,内部薄壁细胞和外层细胞的渗透压保持相等;干旱环境下,内部薄壁细胞中单糖合成多糖的速率比外层细胞快,渗透压降低速率比外层快,细胞液浓度比外层细胞低 B错误。由题意知,与外层细胞相比,内部薄壁细胞的细胞壁伸缩性更大,失水比例相同的情况下,外层细胞更容易发生质壁分离,C正确。干旱环境下内部薄壁细胞合成多糖的速率更快,渗透压降低更明显,更容易通过渗透作用将水分渗透到外层细胞,有利于外层细胞进行光合作用,D正确。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由“①细胞a未发生变化”可推出细胞a在该蔗糖溶液中的吸水量等于失水量,即水分交换前,细胞a的细胞液浓度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相等;由“②细胞b体积增大”可推出细胞b在该蔗糖溶液中的吸水量大于失水量,即水分交换前,细胞b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由“③细胞c发生了质壁分离”可推出细胞c在该蔗糖溶液中的失水量大于吸水量,即水分交换前,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
    A、综合上述分析可以推出,水分交换前,细胞b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A项合理;
    B、水分交换前,细胞液浓度大小关系为细胞b细胞a细胞c,B项合理;
    CD、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a和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都与各自所处的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相等,由于细胞c发生了质壁分离,有水进入蔗糖溶液中,故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小于细胞a的细胞液浓度,C项不合理、D项合理。
    故选C。
    6.答案:C
    解析:分析题干及题图信息可知,本实验的淹水程度为自变量,对照组应给以常规(正常)的水分,并不是不提供任何水分,A错误;根据图示信息,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MDH活性下降,LDH活性先升高后下降,B错误;与第21天相比,解除胁迫7天后,T2组LDH活性明显升高,但MDH活性明显降低,说明此时T2组维持生存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于无氧呼吸,C正确;根细胞不含叶绿体,D错误。
    7.答案:D
    解析:A、图示细胞中释放Na+的过程由细胞内的低浓度梯度到细胞外的高浓度梯度,同时伴随着ATP水解并利用其释放的能量,因此释放Na+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但吸收Na+的过程需要载体并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转运,因此是协助扩散的方式,A错误;B、葡萄糖由肠腔转移到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通过Na+形成的电化学梯度驱动,由葡萄糖协同转运载体转运,是一种主动运输的方式,而通过GLUT2将细胞内的葡萄糖转移到细胞外液的内环境中的方式是协助扩散,B错误;C、图中所示的膜蛋白Na+/K+-ATPase能够催化ATP的水解,并同时转运Na+和K+,因此具有催化作用和运输作用,但图示过程并未提到具有信息交流功能的膜蛋白——受体蛋白,因此图中膜蛋白没有信息交流的作用,C错误;
    D、Na+/K+-ATPase存在于大多数的动物细胞中,负责转运Na+和K+,并同时水解ATP为其提供能量,维持细胞膜内外的电化学梯度,因此可推测该蛋白质也存在于神经元细胞膜上,D正确。故选D。
    8.答案:D
    解析:表中光照下吸收CO2量表示净光合速率,黑暗中释放CO2量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在35℃条件下净光合速率大于0,则连续光照的情况下,该植物在35℃条件下能生长,A错误;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处于生长的最适温度时,净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故最适温度在25℃左右,B错误;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在恒温条件下,植物处于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温度时,净光合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差值最大,由表中数据可知,25℃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不是最多的,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与5℃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相等,C错误,D正确。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以及相关探究实验。根据图乙可知,F植物叶圆片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比较低,适合在较弱光照下生长,A错误;光照强度为1 klx时,E植物叶圆片的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装置甲中E植物叶圆片会吸收装置中的氧气,使液滴左移,B错误;光照强度为3 klx时,E、F两种植物叶圆片的净光合强度相等,但E植物叶圆片的呼吸作用强度大于F植物叶圆片,故光照强度为3 klx时,E、F两种植物的叶圆片产生氧气的速率不相等,C错误;光照强度为6 klx时,E植物叶圆片净光合作用强度大于F植物叶圆片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故此光照强度下,E植物叶圆片释放的氧气多,故装置甲中E植物叶圆片比F植物叶圆片浮到液面所需时间短,D正确。
    10.答案:B
    解析:猪肝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可催化H2O2分解产生氧气,故装置1中H2O2溶液和猪肝研磨液混合,可以为酵母菌提供氧气,A正确;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用于检测二氧化碳的有无,酵母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可产生二氧化碳,装置1中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色,不能说明酵母菌未发生无氧呼吸,B错误;装置2用于检测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由于装置内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故装置2应静置一段时间后(耗尽装置中的氧气,确保检测产物来自无氧呼吸)再将软管插入溴麝香草酚蓝溶液中,避免酵母菌有氧呼吸的产物对检测结果造成干扰,C正确;装置1和装置2之间形成相互对照,属于对比实验,因变量是CO2的产生速率,D正确。
    11.答案:D
    解析:a点前无CO2产生,说明玉米根细胞进行的是产乳酸的无氧呼吸,A叙述正确;a点后有CO2产生,a~b时间内,植物根细胞存在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的过程,是植物通过改变呼吸代谢途径来适应缺氧环境的体现,B叙述正确;b点后CO2释放速率降低,可能是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浓度增大,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抑制了细胞呼吸,C叙述正确;无论是产生酒精还是乳酸的无氧呼吸,都只在第一阶段产生少量ATP,第二阶段无ATP产生,故O~b之间,每分子葡萄糖经无氧呼吸产生的ATP一样多,D叙述错误。
    12.答案:C
    解析:A、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不等于个体衰老,年轻人体内也会有衰老的细胞,A错误;B、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B错误;C、黑色素细胞衰老,使酪氨酸酶的活性下降,生成的黑色素减少,是白头发生成的根本原因,C正确;D、人体细胞中线粒体体积随年龄增大而变大,数目减少,呼吸速率变慢,D错误。故选C。
    13.答案:A
    解析:图中的细胞①处于分裂期前期,细胞②处于分裂期中期,细胞③处于分裂期末期,细胞④处于分裂间期,细胞⑤处于分裂期后期,因此按时期先后排序,正确的顺序是④①②⑤③,A正确;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时染色体的螺旋化程度最高,数目最清晰,最便于辨认,而细胞①处于有丝分裂前期,B错误;细胞③为动物细胞,不会出现细胞板,通过细胞质膜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C错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在间期复制,由于一个中心体包含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因此复制完成直到细胞分裂结束前,细胞中都有两个中心体、四个中心粒,D错误。
    14.答案:C
    解析:只有能够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A错误;S期DNA复制后,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B错误;加入氨基蝶呤后,M期细胞至少需要9h后才能到达G1/S交界处,C正确;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作用于有丝分裂的前期,而氨基蝶呤可抑制DNA合成,作用于S期,二者作用机理不同,D错误。
    15.答案:D
    解析:由桔红带黑斑品系的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该品系均为杂合子,且桔红带黑斑为显性性状,则控制桔红带黑斑的基因为显性基因,杂合桔红带黑斑鱼(Aa)相互交配,子代表型比例为2:1,可推得基因型为AA的个体死亡,即桔红带黑斑基因具有纯合致死效应,A、B两项正确;由于桔红带黑斑基因具有纯合致死效应,自然繁育条件下,该显性基因的频率会逐渐下降,则桔红带黑斑性状容易被淘汰,C项正确;桔红带黑斑基因显性纯合致死,即桔红带黑斑品系均为杂合子,D项错误。
    16.答案:B
    解析:若甲自交,后代均为圆叶,则甲可能为隐性纯合子,也可能为显性纯合子,即圆叶可能为隐性性状,也可能为显性性状,A错误;若乙自交,后代尖叶:圆叶=3:1,则乙为杂合子,即尖叶为显性性状,B正确;若甲、乙杂交,后代均为圆叶,则甲为显性纯合子,C错误;若甲、乙杂交,后代圆叶:尖叶=1:1,则甲或乙为杂合子,D错误。
    17.答案:D
    解析:A、依据信息可知,红花:白花=9:7,是9:3:3:1的变式,所以该种植物花的颜色的遗传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A正确;B、依据表格数据:红花扁果:红花圆果:白花扁果:白花圆果=27:9:21:7,可知:红花:白花=9:7,扁果:圆果=3:1,说明红花的基因型为A-B-,白花的基因型为A-bb、aaB-、aabb,扁果为显性,基因型为C-,圆果为隐性,基因型为cc,所以可推知,F1的基因型是AaBbCc,其测交后代中表现型与之相同的概率是1/8,B正确;C、F2红花圆果的基因为A-B-cc,纯合个体所占比例为1/41/41/4=1/64,该基因型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43/41/4=9/64,所以F2红花圆果中杂合子1-1/9=8/9,C正确;D、红花圆果植株的基因型为A-B-cc,共分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四种基因型,其中AABBcc自交均为红花圆果,AABbcc、AaBBcc自交后代红花圆果:白花圆果均为3:1,无法区分,AaBbcc自交红花圆果:白花圆果=9:7,综上,不可以通过自交判断某红花圆果植株的基因型,D错误。故选D。
    18.答案:C
    解析:据题意:R基因编码的毒性蛋白对雌配子没有影响,基因型为Rr的水稻自交,雌配子中R:r=1:1,F1中三种基因型的比例为RR:Rr:rr=3:4:1,推知雄配子中R:r=3:1,Rr型中R基因会导致同株水稻一定比例的不含该基因的花粉死亡,判断亲代Rr的r花粉有2/3死亡;
    F1中三种基因型的比例为RR:Rr:rr=3:4:1,F1自交获得F2,雌配子R=5/8,雌配子r=3/8。Rr型会导致同株水稻一定比例的不含该基因的花粉死亡,雄配子R=5/8,雄配子r=1/8+1/3×1/2×4/8=5/24,有r=2/3×1/2×4/8=4/24死亡,因此雄配子R=3/4,雄配子r=1/4。
    A、由分析可知:雌配子R=5/8,雌配子r=3/8;雄配子R=3/4,雄配子r=1/4。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中基因型为rr的个体所占比例为3/8×1/4=3/32,A错误;
    B、由分析可知:雌配子R=5/8,雌配子r=3/8,即R:r=5:3,B错误;
    C、由分析可知:亲代Rr的r花粉有2/3死亡,C正确;
    D、由分析可知,F1自交,雌配子R=5/8,雌配子r=3/8,雄配子R=3/4,雄配子r=1/4,F2中基因型为Rr的个体所占比例为5/8×1/4+3/4×3/8=14/32=7/16,D错误。
    故选C。
    19.答案:B
    解析:红色萤火虫(C1_)与棕色萤火虫(C3_)杂交,F1表现为红色:黄色=1:1,无棕色出现,说明控制体色的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是C1>C2>C3,A正确;根据分析可知,亲代红色萤火虫的基因型为C1C2,亲代棕色萤火虫的基因型为C3C3,F1中红色萤火虫的基因型为C1C3,B错误;F1中黄色萤火虫的基因型为C2C3,其自由交配,则F2表现为黄色:棕色=3:1,C正确;若子代表型之比为2:1:1,同时出现三种性状,则亲代的杂交组合为红色(C1C3)×黄色(C2C3),D正确。
    20.答案:D
    解析:A、由实验一:F1中红花腋生植株自花受粉得F2,两对相对性状均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因此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花、腋生,A正确;B、实验一中F2表型及其之比为9: 3: 3: 1的变形,两对等位基因满足自由组合定律,F1红花无刺植株的基因型为MmNn,由“用红花腋生植株人工传粉给白花顶生植株,F1表型及其比例为红花腋生:红花顶生=1:1”,可知,亲代红花腋生植株的基因型为MMNn,白花有刺植株的基因型为mmnn。由“图谱二为实验一中亲代红花腋生植株(MMNn)的电泳图谱”和“条带1和2是一对等位基因的条带,条带3和4是另一对等位基因的条带”可知,条带1为m,条带2为M。亲代和F1的基因型中仅含M/m和N/n中各一种基因的个体为亲代白花有刺植株(mmnn),因此由图谱一可知,条带3为n,条带4为N,B正确;C、F2表型及其比例为红花腋生:红花顶生:白花腋生:白花顶生=6:3:2:1,可知,腋生:顶生=2:1,若F2表型出现的原因是某一基因型的个体完全致死所致,则当且仅当致死个体的基因型为NN时才能出现F2四种表型对应的比例,C正确;D、若F2表型出现的原因是某一基因型的配子部分致死所致,则由F2中“腋生:顶生=2:1”和“F1表型及其之比为红花腋生:红花顶生=1 : 1”可知,含有基因N的卵细胞50%致死,含有基因n的卵细胞和含有基因M、m的花粉均存活,D错误。故选D。
    21.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豆粉蝶的基因型与表型及数量的对应关系为:
    A基因频率为1/6+2/6×1/2=1/3,A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种群中黄色个体的基因型及其所占比例为1/6AA、1/6Aa,因此该种群黄色个体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2,B错误。该种群中黄色雄豆粉蝶的基因型为1/3AA、2/3Aa,黄色雌豆粉蝶基因型均为AA,故雄豆粉蝶产生的配子比例为A:a=2:1,雌豆粉蝶产生的配子均为A,子代黄色个体中纯合子占2/3÷(2/3+1/3×1/2)=4/5,C正确。A和a基因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中核苷酸排而序不同,D正确。
    22.答案:B
    解析:白色植株的基因型除了表中所给外,还有eeFF、eeFf、eeff、EeFF,A项错误;若纯合红色植株与纯合白色植株杂交,后代全为粉色植株,则亲本中白色植株的基因型为EEFF或eeff,B项正确;基因型为EeFf的植株自交,后代红色︰粉色︰白色=1︰4︰11,C项错误;基因型为EEff的红色植株与基因型为eeFF的白色植株杂交,后代全为白色植株,D项错误。
    23.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假设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是A、a和B、b,已知子一代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紫花植株、红花植株、白花植株,且其比例为9∶3∶4,是9∶3∶3∶1的变式,说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子一代紫花的基因型为AaBb,若红花的基因型为A_bb,则白花的基因型为aa__(本题只以这一种情况进行分析),因此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控制该花色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由分析可知,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故F2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且比例为1AABB:2AaBB:2AABb:4AaBb,B正确;
    C、F1的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其测交后,后代出现白花aa__的概率为1/2,C正确;
    D、子代红花植株(1/3AAbb、2/3Aabb)自由交配后代出现白花植株(aa--)的比例为2/3×2/3×1/4=1/9,D错误。
    故选D。
    24.答案:C
    解析:A、组合一的杂交后代表型比例为9∶3∶3∶1,所以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一定为AaBb×AaBb,A正确;
    B、组合三杂交后代只有黄茧,且黑蚁与淡赤蚁比例为3∶1,所以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或AaBB×AaBb或AaBB×Aabb,B正确;
    C、只有组合一中AaBb和组合三中AaBB杂交,子代表型及比例才与组合三相同,C错误;
    D、组合二杂交后代只有白茧,且黑蚁与淡赤蚁比例为1∶1,所以亲本基因型组合一定为Aabb×aabb,D正确。
    故选C。
    25.答案:A
    解析:A、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性状分离比应为9:3:3:1。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5:3:3:1,推测原因可能是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死亡,A错误;B、当AA(或BB)纯合致死时,后代表现型比例为(2:1)×(3:1)=6:3:2:1,B正确;C、若AaBb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则配子组合为(AB:Ab:aB)×(AB:Ab:aB:ab),统计后代分离比为4:1:1,C正确;D、若AaBb产生的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则配子组合为(AB:aB:ab)×(AB:Ab:aB:ab),统计后代分离比为7:3:1:1,D正确。故选A。
    26.答案:C
    解析:A、已知青蒿素的产量由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相关基因用A/a、B/b、D/d表示),说明三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验1的F1高产植株的比例为1/8=(1/2)×(1/2)×(1/2),说明实验1可能是高产植株甲的测交实验,高产植株甲的基因型为AaBbDd,低产植株乙的基因型为aabbdd,高产植株基因型为A_B_D_,低产植株基因型为aabbdd,其余基因型为中产植株,则得到的F1中产植株中的基因型有:1/6AaBbdd、1/6aaBbDd、1/6AabbDd、1/6Aabbdd、1/6aaBbdd、1/6aabbDd;实验2是实验1的F1中产植株×低产植株乙,得到F2中产植株:低产植株=5:3,实验2的F2中产植株的基因型与实验1的F1中产植株的基因型相同,有6种,A错误;B、若实验1所有中产植株全部自交,产生基因型为aabbdd(低产植株)的概率为1/6×1/4×3+1/6×1/16×3=5/32,B错误;C、若实验1高产植株甲(基因型为AaBbDd)自交,子代中纯合子有14种,概率为(1/4)×(1/4)×(1/4)×14=1/6,子代中产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5/6,C正确;D、若高产植株与中产植株杂交后代只有两种表型=9:7,即高产植株的比例为9/16=(3/4)×(3/4)×1,则基因型组合有(AABbDd×aaBbDd、aBBDd×AabbDd、AaBbDD×AaBbdd)3种,D错误。故选C。
    27.答案:A
    解析:A、光照刺激使得软骨细胞内的ATP和NADPH水平显著提升,衰老细胞的合成代谢也得到恢复,A错误;B、衰老细胞大部分酶活性下降,并不是所有酶活性均下降,皮肤衰老细胞内色素逐渐积累,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会导致皮肤上出现”老年斑",B正确;C、细胞凋亡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受自身基因调控,细胞凋亡发生在整个生命进程中,包括胚胎期,C正确;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的过程,是细胞正常的生命历程,在凋亡过程中细胞内容物并不释放到细胞外,不会影响其他细胞,因而不会引起炎症反应,D正确。故选:A。
    28.答案:A
    解析: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第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得到2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均有4条染色体,且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均由一条32P标记的单链和一条含31P的单链组成。第二次有丝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每条染色体中的一个DNA形成2个DNA分子,其中一个DNA由一条32P标记的单链和一条含31P的单链组成,另一个由2条含31P的单链组成。这两DNA分子分别在一条染色体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在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随机移向细胞两级,因此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的DNA含有32P标记的DNA单链的染色体条数可能4条、0条、1条、2条、3条。故B正确、A错误。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该过程中DNA只复制1次,由于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因此得到的4个子细胞均含有2条染色体,且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均由一条32P标记的单链和一条含31P的单链组成。故C、D正确。
    29.答案:B
    解析:A、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的变化为2n→4n(间期复制)→4n(前期、中期、后期)→2n(末期),染色体的变化为2n→2n(间期、前期、中期)→4n(后期)→2n(末期),细胞的变化依次为:c→d→e→c,A正确;B、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核DNA的变化为2n→4n(间期复制)→4n(减Ⅰ前期、中期、后期)→2n(减Ⅰ末期、减Ⅱ前期、中期和后期)→n(减Ⅱ末期),染色体的变化为2n→2n(间期、减Ⅰ前期、中期、后期)→n(减Ⅱ前期、中期)→2n(减Ⅱ后期)→n(减Ⅱ末期),故细胞的变化依次为:c→d→b→c→a,B错误;C、由图可知,a细胞中有n条染色体,n个核DNA分子,处于减数分裂的末期。b细胞中有n条染色体,2n个核DNA分子,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这两个细胞中都不含同源染色体。而d细胞中有2n条染色体,4n个核DNA分子,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e细胞中有2n条染色体,4n个核DNA分子,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d、e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C正确;D、由图可知,c细胞中有2n条染色体,2n个核DNA分子,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末期或者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核基因的转录可发生在c中,但c中不一定发生核基因的转录,D正确。故选B。
    30.答案:B
    解析:A、据图可知,丙的基因型为bbdd,为纯合子,性状可以稳定遗传,A正确; B、B/b和D/d为两对等位基因,选择Bbdd ×bbDd杂交不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为Bbdd与bbDd中只含有一对等位基因,另一对为相同的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自由组合过程,B错误; C、甲、乙、丁和戊中都含有等位基因,均可通过自交,观察F1是否出现性状分离及性状分离比,从而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C正确; D、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甲可以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BD:bd=1:1,丁可以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Bd:bD=1:1,故甲和丁杂交,子代有4种基因型和3种表现型,D正确。
    故选:B。
    31.答案:(1)胞间连丝
    (2)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转运且需要载体蛋白
    (3)具有;主动运输;高于;降低
    (4)信息传递
    解析:(1)由题图可知,叶肉细胞中的蔗糖通过胞间连丝进入韧皮薄壁细胞。
    (2)蔗糖由韧皮薄壁细胞运输到细胞外空间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且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W,所以该方式属于协助扩散。
    (3)SE-CC的细胞膜上的SU载体特异性转运H+和蔗糖,具有特异性。H+泵逆浓度梯度转运H+,形成跨膜H+浓度差,H+顺浓度梯度经SU载体进入SE-CC的同时蔗糖逆浓度梯度进入SE-CC,说明蔗糖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所以SE-CC中的蔗糖浓度高于其附近细胞外空间中的。若SE-CC细胞膜上的H+泵失去活性,则SU载体转运葡萄糖减少,SE-CC中蔗糖浓度降低。
    (4)结合题意"叶片中SU载体含量受昼夜节律、蔗糖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呈动态变化。随着蔗糖浓度的提高,叶片中SU载体减少,反之则增加"可知,蔗糖能调节SU载体的含量,即蔗糖可以调节一些生命活动,体现了蔗糖的信息传递功能。
    32.答案:(1)A
    (2)中心体;染色体无法向两极移动
    (3)不会,雄蜂产生的初级精母细胞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在减I前期时不会形成四分体
    (4)①②④⑤;AB;CD、DE、FG;64
    解析:(1)由题干信息可知,蜂群中的蜂王(雌蜂可育)与工蜂(雌蜂不育)均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可育)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受精卵和未受精的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不同,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在动物细胞中,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AF能阻碍纺锤丝微管蛋白的聚合,使纺锤体无法形成,因此AF处理分裂间期的细胞,会导致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无法向两极移动。
    (3)图中①过程为减数分裂做准备,但是还没有进行减数分裂,并且雄蜂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细胞内形成四分体个数为0,雄蜂产生的初级精母细胞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在减I前期时不会形成四分体。
    (4)对比雄蜂的“假减数分裂”和蜂王的减数分裂过程,雄蜂的“假减数分裂”经历的一次不均等分裂后,形成一个生殖细胞,而蜂王的减数分裂过程经历的两次不均等分裂后,形成一个生殖细胞,①符合题意;分裂前均进行染色体复制,②符合题意;蜂王的减数分裂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因基因重组发生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分离,雄蜂中无同源染色体,所以不能发生基因重组,③不符合题意;细胞分裂过程中,蜂王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雄蜂减数分裂Ⅱ后期也存在着丝粒分裂,④符合题意;二者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数均为16,⑤符合题意,综上,雄蜂的“假减数分裂”和蜂王的减数分裂过程,二者的相同点有①②④⑤。AB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CD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DE表示受精作用,EI表示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一般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在图中的AB段;会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受精作用以及有丝分裂后期,对应CD、DE、FG,GH段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中的二倍,为64。
    33.答案:(1)Aa;3:1
    (2)终止密码子
    (3)3号染色体上的654bp序列移接到了9号染色体上,形成了突变体
    (4)野生型水稻1的3号染色体上的654bp序列从3号染色体移除,但没有插入9号染色体上;aabb;AAbb;AABB
    (5)3
    解析:(1)突变体的基因型为aa,野生型水稻1的基因型为AA,两者杂交,则F1的基因型均为Aa,表型均为野生型。F1自交,所得F2的基因型为1/4AA、1/2Aa、1/4aa,即F2中野生型(AA,Aa)与突变体(aa)的比例为3:1。
    (2)由题中信息“突变体的a基因是野生型水稻1的A基因内插入了大小为654bp(碱基对)的片段形成的,其编码的肽链长度比野生型水稻的A基因编码的肽链短”可知,a基因在表达时翻译提前终止,可能是因为大小为654bp的片段的插入产生了新的终止密码子,使a基因在表达时翻译提前终止,形成了较短的肽链。
    (3)根据电泳图可知,野生型水稻的3号染色体上的相关片段大小为754bp,突变体3号染色体上的相关片段大小为100bp,减少了654bp;野生型水稻的9号染色体上的相关片段的大小为200bp,突变体9号染色体上的相关片段大小为854bp,增加了654bp。由此推测,3号染色体上的大小为654p的相关序列移接到了9号染色体上,形成了突变体lm2。
    (4)若用该突变体与野生型水稻2杂交,F1全为野生型;F1自交,F2野生型和突变体的比例为15:1,为9:3:3:1的变式,说明相关性状至少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假设位于3号染色体上的相关基因为B/b,只有当A/a、B/b这两对基因均为隐性时表现为突变型,则突变体的基因型为aabb,野生型水稻2的基因型应为AABB。由题中信息知,突变体与野生型水稻1杂交得F1,F1自交,所得F2中野生型与突变体的比例为3:1,说明野生型水稻1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可推测,该突变体与野生型水稻1、2杂交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是野生型水稻1的3号染色体上的太小为654bp的相关序列从3号染色体上移除,但没有插入9号染色体中。
    (5)由表可知,差异氨基酸个数越少亲缘关系越近,如果水稻与上述各种生物的亲缘关系由近而远依次为甲、乙、丙……,则水稻与乙的差异氨基酸个数应介于水稻与甲差异氨基酸个数和水稻与丙差异氨基酸个数之间,所以水稻与乙最合理的差异氨基酸个数为3。
    34.答案:(1)A;B
    (2)白花;紫花;4;AABb、AaBb
    (3)7/16;5;紫花∶白花=1∶3
    解析:(1)根据题图可知,甜豌豆要产生紫色物质表现紫花必须有酶A和酶B的催化,而酶A和酶B分别由基因A和基因B控制,因此紫花植株必须同时具有A和B基因,才可产生紫色素表现为紫花。
    (2)基因型为A_B_才表现为紫色,其余基因型都表现为白色,因此,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其表现型分别是白花和紫花,这两个个体杂交,子代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有4种,其中表现为紫色的基因型是AABb、AaBb。
    (3)基因型AABB和aabb的个体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得到F2,F2表现型比例为紫花(A_B_)∶白花(aaB_+A_bb+aabb)=9∶7,在F2中不同于F1(紫花)的表现型为白花,所占比例为7/16。在F2中aaB_、A_bb、aabb都表现为白色,共有2+2+1=5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有aaBB、AAbb和aabb,F2白花植株纯合子的概率为3/7。若F1(AaBb)进行测交,后代基因型以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因此F1进行测交,后代的表型和比例应该是紫花∶白花=1∶3。
    35.答案:(1)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该过程需要依赖细胞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产生的电化学势能;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2)通过载体蛋白A将Na+从胞质运输到胞外;通过载体蛋白B和囊泡将细胞质中的Na+运输到液泡中储存;将细胞质中的Na+储存在囊泡中
    (3)实验思路:将大豆幼苗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并置于植物培养液中,甲组不作处理,乙组添加适量NaCl,丙组添加等量NaCl和一定量的原硅酸,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细胞内Na+的含量;细胞内Na+的含量:乙组>丙组>甲组
    解析:(1)大豆根部细胞受到盐胁迫后,可能发生质壁分离,从细胞结构上分析,其原因是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由图中H+出细胞需要消耗ATP,可以知道外面H+浓度更高,所以结合图示可以得知Na+通过载体蛋白A运出细胞需要消耗能量,其能量来源是为H+浓度梯度产生的电化学势能,所以Na+通过载体蛋白A运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的意义是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2)结合图示可知,盐胁迫条件下,通过载体蛋白A将Na+从细胞质运输到胞外;通过载体蛋白B和囊泡运输将细胞质中的Na+运输到液泡中储存;将细胞质中的Na+储存在囊泡中,都可以降低Na+毒害作用。
    (3)要验证外源施加硅可以降低盐胁迫状态下高粱细胞中的Na+水平,可以将高粱幼苗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不作处理,乙组添加适量NaCl,丙组添加等量NaCl和一定量的原硅酸,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细胞内Na+的含量;若硅能降低细胞内Na+水平,则细胞内Na+的含量乙组>丙组>甲组。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
    3.00
    黑暗中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细胞周期
    G1
    S
    G2
    M
    时长(h)
    9
    6
    2.5
    1.5
    表现型
    红花扁果
    红花圆果
    白花扁果
    白花圆果
    比例
    27
    9
    21
    7
    基因型
    EEff
    Eeff、EEFf
    EEFF、EeFf
    表型
    红色
    粉色
    白色
    项目
    黑蚁黄茧
    黑蚁白茧
    淡赤蚁黄茧
    淡赤蚁白茧
    组合一
    9
    3
    3
    1
    组合二
    0
    1
    0
    1
    组合三
    3
    0
    1
    0
    生物名称





    ……
    差异氨基酸个数
    2
    _______
    4
    6
    8
    ……
    AA
    Aa
    aa
    雌性
    黄色(1/12)
    黄绿色(1/6)
    白色(1/4)
    雄性
    黄色(1/12)
    黄色(1/6)
    白色(1/4)

    相关试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文件包含教师卷--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生物第2次月考试卷9月docx、学生卷--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生物第2次月考试卷9月docx、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生物第2次月考答题卡9月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文件包含教师卷--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生物第2次月考试卷9月docx、学生卷--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生物第2次月考试卷9月docx、答题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生物第2次月考答题卡9月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石河子市石河子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石河子市石河子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生物学试卷(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