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前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题上答卷;
2.答卷前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和运用(24分)
为了培养同学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班级开展以“妙趣横生·欢乐学习”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自然趣味】下面语段,摘自小语的生活日记,请你帮忙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问题。
原野上的麦苗沐欲在暖阳下,迸发着蓬勃的生命力,碧绿透亮。果园里朵朵绽放的桃花,远远望去宛如天上的落虹。田野里的油菜花正开得烂慢,蝴蝶在花丛里翩翩飞舞,蜜蜂在花丛里欢快地酿蜜。河堤的杨柳吐翠,枝条旖旎,在微风里轻轻飘拂。人们脱去厚衣服,在田野里劳作,一片繁忙的景象。
在微温的春夜里,孩子们聆听着草丛中虫儿的鸣唱;在和煦的阳光下,孩子们细数着冲向云霄的鸟儿。他们在麦田上奔跑着、欢笑着,将各式花样的风筝放入澄澈辽远的天空。
1.请阅读语段,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2分)
(1)绽放( ) (2)云霄( )
2.校对语段时发现其中有错别字,请改正。(2分)
(1)沐欲 (2)烂慢
【妙笔诗意】小文整理了学过的诗文,并串写成下面的片段,请你将空缺处补充完整。
3.在诗人笔下,我们能看见世间万物;在无数人传诵的诗文中,我们不仅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还能体悟哲理。曹操的《观沧海》借(1)“ , ”在动静相衬间描绘出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2)“ , ”选取两种富有季节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论语·为政》中(3)“ , ”两句揭示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用(4)“回乐烽前沙似雪, ”描绘凄神寒骨的边城夜色,表现诗人内心的凄凉;朱自清在《春》中写(5)“ ,嫩嫩的,绿绿的”,突出春草旺盛的生命力。(11分)
【哲思之蕴】小文给同学们分享了下面一段文字,请你阅读并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立身百行,以学为基。②青少年时期的学识基础厚实不厚实,决定甚至影响自己的一生。③广大青少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地学习,保持一股持之以恒的韧劲,在学习阶段把基础打深、打牢,才能为青春蓄满能量。④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要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⑤ 多读有字之书, 多读无字之书,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
4.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5.第③句中加点的“保持”“能量”,按照词性划分,分别是 词、 词。(2分)
6.请在第⑤句中的横线上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语意完整连贯。(2分)
【欢乐阅读】下面是此次活动中的阅读专题,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7.在《朝花夕拾》里,鲁迅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生活经历。对这部文学作品,有下面两种理解,你赞成哪一种? 请结合书中的相关内容阐述理由。(3分)
第一种:《朝花夕拾》拾起的是真情 第二种:《朝花夕拾》拾起的是反思
二、阅读(46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8~10题。(9分)
【材料一】随着春天的到来,公园的长椅上“长”出了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他们把自己融入到大自然之中,将公园作为临时的“快充站”。这种全新的放松方式在社交平台上被称为“公园20 分钟效应”。
“公园20分钟效应”最早起源于《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每天只需抽出短暂的时间来到户外,无需任何运动,就可以感受到放松。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人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公园20分钟效应”。对于易过敏体质的人群,花粉过敏、空气污染、蚊虫叮咬等问题可能使他们在享受“20分钟效应”时也受到伤害。对于这部分人群,可以选择远距离欣赏和观看公园,避免直接接触可能引发不适的自然环境。
【材料二】近年来,各地在推进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一些小而美的绿色空间逐渐增多,像小微公园、“口袋公园”等,都成为城市生活与自然生活的过渡带。开门见景、下楼入园,让年轻人多了治愈的场所。近年来,中国城市公园绿地建设长足发展且成效卓著,多数城市采取的“建筑优先、绿地填空”的发展方式使得城市公园绿地供给总规模得到显著提升。此外,一些原本收费的公园免费对公众开放,还因地制宜增设了锻炼、休闲设施。相比出门旅游、住民宿、健身等疗愈方式,清净整洁的公园对人们来讲无疑更经济实惠。
这看似简单的公园短暂停留,究竟蕴含着怎样的魔力,能让现代人在忙碌之余得以快速“充电”?
当我们身处城市环境时,身边的人、事、物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制造“信息噪音”,消耗我们的主动性注意力。而公园中有着潺潺流淌的水声、此起彼伏的蛙鸣等自然音,它们只消耗人的非主动性注意力而让主动性注意力得到恢复。聆听自然音后,高速运转的大脑得以小憩,注意力资源也终于得以重新分配。
接触自然环境还能让人在心率、肌肉紧张程度、血压等生理层面均达到一个更放松的状态。同时,
在心理层面,有研究显示,78.3%的参与者在游园后皮质醇水平显著下降,显示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并伴随积极情绪的增加和唤醒水平的降低,这进一步解释了公园环境对人的积极影响。
中国城市公园绿地面积及增速
【材料三】如何让我们身边的自然景观也具备“公园20分钟效应”呢? 我们可以参考生态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生态心理学认为,通过自然疗愈的方法,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结”,对人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作用。为了更好的使用自然处方来达到身心疗愈,相关研究者提出让自然景观具有疗愈功能的三种方法:首先,自然景观要与日常工作区域有一定的距离感,使个体远离压力源、实现“短逃离”的目的。其次,自然环境要注重植物的排列组合,关注不同植物之间的生态联系,充分考虑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外观特性,进而实现四季皆景的艺术配置效果。最后,自然环境要让个体体验到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例如体验植物栽培和动手劳作、在树林里散步等都能改善个体负面情绪。
8.请根据【材料二】,概括“公园20分钟效应”流行并有效的原因。(4分)
9.下图是某中学校园的绿化平面图,为使校园自然景观也具备“公园20分钟效应”,请结合上述材料,给校园绿化设计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3分)
10.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易过敏体质的人群,可以选择远距离欣赏和观看公园来享受“20分钟效应”。
B.由【材料二】中的图表可知,从2018年到2023年,中国城市公园绿地面积逐年增加。
C.公园中产生的“自然音”和城市环境的“信息噪音”,会消耗人的主动性注意力。
D.自然疗愈法可以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结”,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1分)
树上的童年
王春鸣
①我看了一下那些意大利杨,它们直插云霄。我有点怀疑二十多年前是不是我,躲在这些树上。我不能确定我是怎样上去的,笔直的杨树和水杉,它们看起来并不适合攀爬。当然,还有水边的卧柳,屋后的苦楝,沟沿的桑树,在它们身上我度过了更多的时光。
②我躺在粗大而又凹凸的树干上,手心里攥着一小团钓鱼线,连着鱼钩,从爸爸的钓鱼竿上扯下来的。裤子口袋里是捂得发热的一毛钱,有时是五分,那是从妈妈的钱包里偷来的纸币。这不奇怪,作为一个孩子,我一无所有,可是我需要游戏。我试过钓鱼,因为看不见它们怎样从水里过来,看不见它们的表情,所以,不好玩。
③我把绿色的纸币扎在鱼钩上,沿灰色的树干,小心地放下去,放在半开的马兰花丛里或是草旁边,使它们容易发现又显得神秘。我知道这是大人们喜欢的东西,而且,他们和小孩不同,不会走路抬头看天,而是习惯看看四处的庄稼长得如何,地上有没有掉落的玉米籽可以捡回家,然后,咦!居然给我捡到一毛钱!
④我钓到的第一个人是个驼背,他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发现这张钱,正好一阵风吹来,我没有听清他的喃喃自语,我从碧绿的水杉树枝上探下头去,笑得枝叶有点抖,钓鱼线有点抖,线上拴着的五分钱有点抖。他的手背上青筋毕露,食指和大拇指指甲是灰的,它们毫不犹豫地靠近了那张纸币。我猛地一收线,五分钱立刻离地三尺,碰了一下他的鼻子,他头昂起来有点困难,但是他还是昂起来了,生气地昂起来了。
⑤能想出这样的游戏,使我觉得我从小就是个孤独的智者,我利用了树的高度和隐蔽,还深刻地理解成人的心理。长大以后我学哲学,看黑格尔、海德格尔的书,我就想,我是应该叫王格尔的。
⑥我爬在树上是怕被父母发现后喊我回家,我不喜欢那个屋里屋外贴满了毛笔唐诗的家,那些诗折磨了我几十年,直到现在,我吃饭走路,脑子里还会忽然蹦出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一句“隔叶黄鹂空好音”什么的,然后为记起它们的上下句煞费心思。那些诗也使我特别孤独又特别虚荣,看见我的人都会指着我说:“看,这就是那个会背诗的小孩。”会背诗使我成了异类,一株长在田埂外的秧苗,我即使结出果实也是不能算在那浩浩荡荡的丰收里的。开始我不懂,有一天,在学校的走廊里玩,看见几个花布女孩从我身边走过去,我当即在黑板上写了一句新会的诗:“野渡无人舟自横”,歪扭的笔迹斜斜地上去,只连到:“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那几个大字标语。我企图引起她们的敬仰,因为我是一个才一年级的孩子啊,她们竟然很不屑,把一分钱十粒的鱼皮花生相互往嘴里扔,还说,蜡笔写上去擦不掉的,我们告诉校长去。
⑦真可恶。
⑧我就蹭蹭蹭地爬上操场边上的歪脖子柳树,扯过一根柳条围在脖子里,看她们跳皮筋、丢沙包。
⑨“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这些才是童年该说的话。可是我不会说,我就这样呆在树上,连课也不去上了。
⑩凭借树上的童年,我就像阿恩海姆虚拟的古埃及人,始终从上方看到方方的池塘,列成矩阵的树林。还听到从高空里传来的鸟儿飞过的声音。那些年代很安静,我始终和自己在一起。所以到了今天,只要你让我到密林里,即使我已经爬不上树,我还是能够迅速地让灵魂回到躯壳,让自己和自己在一起。
(有删改)
11.阅读文章,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作者的童年生活,并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依据。(5分)
12.请结合语境,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语句或加点字的表达效果。(4分)
(1)我有点怀疑二十多年前是不是我,躲在这些树上。我不能确定我是怎样上去的,笔直的杨树和水杉,它们看起来并不适合攀爬。(2分)
(2)我从碧绿的水杉树枝上探下头去,笑得枝叶有点抖,钓鱼线有点抖,线上拴着的五分钱有点抖。(2分)
13.“那些诗也使我特别孤独又特别虚荣,看见我的人都会指着我说:‘看,这就是那个会背诗的小孩。’”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我特别孤独又特别虚荣”的理解。(4分)
14.文章第⑦段只有“真可恶”一句话,这句话蕴含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3分)
15.本文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内容和主题思想上有哪些相同点? 请简要分析。(5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2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茂,元帝时学于长安,习《诗》《礼》及历算,性宽仁恭爱。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茂问曰:“子亡马几何时?”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①,嘿②解与之,挽车而去,顾曰:“若非公③马,幸④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⑤府送
马,叩头谢之。
(选自范晔《后汉书》,有删改)
【注】①谬:差错。②嘿:同“默”,沉默不语。③公:对人的敬称。④幸:希望。⑤诣:前往。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期日中 ( ) (2)太丘舍去 ( )
(3)幸至丞相府归我 ( ) (4)叩头谢之 ( )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挽车而去”中的“而”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温故而知新 B.俄而雪骤 C.博学而笃志 D.人不知而不愠
18.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分)
(2)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2分)
19.两则材料中出现了许多人物,如陈太丘、友人、元方、卓茂和马主。你愿意和他们中哪一位成为朋友? 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2分)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0~21题。(4分)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2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句作者回忆重阳节在长安登高的情景,紧扣诗题中的“九日”和“思”。
B.第二句化用了有关陶渊明的典故,流露出惆怅、凄凉、难以言表的思绪。
C.第三句诗人从自我感伤走出来,联想到沦陷的都城中的菊花。
D.第四句为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余味深长,耐人咀嚼。
21.读完这首诗,你认为诗中的“故园菊”负载了哪些意义? (2分)
三、作文(5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写作任务。(50分)
平凡而普通的生活,是生命的常态。不过,日常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个人、一件事让你产生了新的体验、新的感悟、新的收获,从而感觉“超越了平常的自己”。
请以“是你,让我超越了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600 字左右;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 (1) zhàn (2) yún
2. (1) 沐浴(2) 烂漫
3.(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 受降城外月如霜(5)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4.将“决定甚至影响”改为 “影响甚至决定”
5.动词、名词
6. 既要……也要……
7.赞成第一种:《朝花夕拾》拾起的是真情。书中通过回忆童年生活和青年时代求学的历程,表达了对家人、朋友、师长的深切怀念。例如,《藤野先生》中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展现了真挚的师生情谊。
8.(1)接触自然环境可以恢复人的主动性注意力; (2) 自然环境让人在生理层面达到更放松的状态; (3) 公园环境能有效缓解心理压力,增加积极情绪。
9.(1) 在校园中增加绿色植物,注重植物的排列组合和生态联系,实现四季皆景; (2) 在校园中设置远离教学楼的安静区域,让学生能够短暂逃离学习压力; (3) 增设互动设施,如植物栽培区,让学生能够体验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
10. C
11.孤独、富有创意。文章中提到作者童年时常常独自一人在树上度过,通过自己设计的游戏来消磨时光,体现了他孤独和富有创意的特点。
12.(1)“我不能确定我是怎样上去的”表达了对童年记忆的模糊和不确定感,同时也流露出对那段时光的怀念。(2) 通过“笑得枝叶有点抖,钓鱼线有点抖,线上拴着的五分钱有点抖”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和期待。
13. “我特别孤独”是因为作者会背诗使他成了异类,与其他孩子不同; “特别虚荣”是因为作者希望通过展示自己的才华引起别人的敬仰和关注。
14.“真可恶”这句话蕴含了作者对那些女孩的不屑和不满,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无法融入同龄人中的无奈和失落。
15.(1) 两篇文章都描写了作者童年时期的趣事,如《树上的童年》中作者在树上的游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在百草园中的玩耍。(2) 两篇文章都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热爱。(3) 两篇文章都通过描写童年经历,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16. (1) 约定 (2) 离开(3) 希望(4) 道歉
17. B
18.(1) 朋友感到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家门。(2) 有一次,卓茂外出,有人指认他的马是自己的。
19.我愿意和卓茂成为朋友。因为他性格宽厚仁慈,为人谦和。当别人误认他的马时,他没有计较,而是默默地把马给了对方。这种宽容和善良的品质值得我学习和尊敬。
20. D
21.(1) 故园菊象征着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2) 通过写故园菊在战火中开放,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
21.略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7页。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7页。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