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八年级生物期中测试试卷集合
- 八年级生物期中模拟卷(全解全析)(海南专用) 试卷 0 次下载
- 八年级生物期中模拟卷(全解全析)(深圳专用) 试卷 2 次下载
- 八年级生物期中模拟卷(全解全析)(福建专用) 试卷 0 次下载
- 八年级生物期中模拟卷(全解全析)(苏科版) 试卷 0 次下载
- 八年级生物期中模拟卷(全解全析)(辽宁专用) 试卷 0 次下载
八年级生物期中模拟卷(全解全析)(湖南专用)
展开这是一份八年级生物期中模拟卷(全解全析)(湖南专用),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布氏姜片吸虫,背腹扁平,身体呈两侧对称,寄生在人体小肠内。下列关于该虫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运动器官发达 B.生殖器官发达
C.有口无肛门 D.与涡虫属同一类
【答案】A
【分析】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华支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涡虫等。
【详解】AB.布氏姜片吸虫一般寄生在人体小肠内。与寄生生活相适应,寄生虫的消化器官都很简单,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但生殖器官特别发达,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A错误,B正确。
CD.根据题干“布氏姜片吸虫,背腹扁平,身体呈两侧对称”的描述,结合分析可知,布氏姜片吸虫与涡虫属同一类,都属于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CD正确。
故选A。
2.如图是生活在海洋中的海毛虫,它属于环节动物,其特征不包( )
A.靠疣足辅助运动 B.身体由体节组成
C.体表有角质层 D.身体呈圆筒形
【答案】C
【分析】环节动物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代表动物有:蚯蚓、水蛭、沙蚕等。
【详解】A.海毛虫属于环节动物,疣足是某些环节动物特有的运动器官,用于辅助它们在泥沙或水中移动,A不符合题意。
B.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这使得它们能够灵活地弯曲和伸展身体,海毛虫作为环节动物,具备这一特征,B不符合题意。
C.环节动物的体表通常没有角质层,而是有一层湿润的表皮,这有助于它们进行呼吸和感知外界环境,C符合题意。
D.环节动物的身体通常呈长圆筒形,这使得它们在水中或泥沙中能够更顺畅地移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水母的刺细胞中有毒素,能够捕食猎物
B.蛔虫的体表有角质层,利于寄生在小肠
C.蜗牛的贝壳,能够保护内部身体结构
D.蚯蚓体表的黏液,能帮助蚯蚓消化食物
【答案】D
【分析】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详解】A.水母具有刺细胞的结构,故具备了捕食猎物的功能,故A正确。
B.蛔虫具有角质层的结构,使得它适于寄生在小肠,故B正确。
C.软体动物蜗牛的贝壳,能够保护内部身体结构,故C正确。
D.蚯蚓体表的黏液,有助于其进行气体交换,故D错误。
故选D。
4.当你看到醋瓶里出现小波浪时,说明醋瓶已经被醋鳗占领。醋鳗是一种线形动物,它们以醋中的醋酸杆菌为食,繁殖速度非常快。下列有关醋鳗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D.有口有肛门
【答案】C
【分析】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详解】A.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醋鳗是线形动物,具有此特征,故A正确。
B.线形动物体表有角质层,醋鳗也有此特征,故B正确。
C.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是环节动物的特征,线形动物没有此特征,故C错误。
D.线形动物有口有肛门,醋鳗具有此特征,故D正确。
故选C。
5.小铭在某国家湿地公园发现了下图所示的昆虫。根据下列检索表,可以将它归为(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分析】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有三对足,有外骨骼。
【详解】昆虫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身体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海珠珐轴甲属于昆虫,有三对足,体表有外骨骼;因此可将它归为表中的丙类,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6.在河蚌、扇贝、水蛭、蜗牛、乌贼、蟹这些动物中,不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水蛭、蟹 B.扇贝、乌贼
C.蜗牛、乌贼 D.蜗牛、河蚌
【答案】A
【分析】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常见的软体动物有河蚌、蜗牛、乌贼、章鱼、扇贝等。
【详解】A.水蛭属于环节动物,蟹节肢动物,A符合题意。
BCD.扇贝、乌贼、蜗牛、河蚌都属于软体动物,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有人说昆虫的身体是“骨包肉”,下列关于昆虫“骨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以保护体内柔软器官
B.“骨头”能随“肉”一起生长
C.可以支持内部结构
D.蝉的“骨头”蝉蜕可以制药
【答案】B
【分析】昆虫的“骨头”是外骨骼,昆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
【详解】昆虫的“骨头”实际上是指它们的外骨骼。外骨骼可以保护体内柔软器官,支持内部柔软的结构,蝉的外骨骼(蝉蜕)可以制药;因此,选项中,ACD都是正确的。但是,外骨骼不能随“肉”一起生长,昆虫需要通过蜕皮来生长,因此B选项是错误的。
故选B。
8.飞鱼是一类能在海面上滑翔的鱼,下列关于飞鱼结构和功能的叙述合理的是( )
A.体色背深腹浅能减小阻力B.流线型的身体利于捕食
C.有翼状的胸鳍有利于滑翔D.体表覆盖鳞片能保持体温
【答案】C
【分析】飞鱼的结构特点与其生活方式相关。需要分析各选项中描述的结构特点与相应功能的合理性。飞鱼生活在海洋中,具有一些独特的结构适应其在海面上滑翔的生活方式。
【详解】A.体色背深腹浅是一种保护色,主要是为了躲避敌害和便于捕食,而非减小阻力,故A错误。
B.流线型的身体主要是减小在水中游泳时的阻力,而非利于捕食,故B错误。
C.有翼状的胸鳍能够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滑翔,故C正确。
D.体表覆盖鳞片主要是保护身体和减少在水中游泳时的阻力,不能保持体温,故D错误。
故选C。
9.动物的生活离不开氧气,下列选项中动物与其呼吸结构相对应的是( )
①草履虫——表膜
②蚯蚓——体壁
③蝗虫——气门
④鲫鱼——鳃
⑤青蛙——鳃和皮肤
⑥乌龟——鳃
⑦家兔——肺
A.①②④⑦B.①②③⑤ C.②⑤⑥⑦D.①③④⑥
【答案】A
【分析】不同动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不同的,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用肺或气管呼吸;生活在水中的动物,一般用鳃呼吸。
【详解】①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靠表膜呼吸,正确;
②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它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壁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正确;
③蝗虫生活在陆地上,用气管呼吸,错误;
④鲫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正确;
⑤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正确;
⑥乌龟属于爬行动物,用肺呼吸,错误;
⑦家兔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正确。
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0.青蛙和龟既能在水中游泳,也能在陆地生活.但龟比青蛙更适应陆地生活,其原因是( )
①体表有甲 ②完全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卵有坚韧的卵壳 ⑤皮肤裸露 ⑥体温恒定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答案】C
【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龟属于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皮肤辅助呼吸;爬行动物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生殖和发育完全摆脱了水的限制,卵有坚韧的卵壳保护。
【详解】①龟体表有甲,可以减少水分散失,适应陆地生活,故①正确。
②龟完全用肺呼吸,而青蛙肺不发达,需要皮肤辅助呼吸,龟更适应陆地生活,故②正确。
③龟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所以龟更适应陆地生活,故③正确。
④龟卵有坚韧的卵壳保护,适应陆地环境,青蛙卵没有卵壳,故④正确。
⑤青蛙皮肤裸露,龟体表有甲,龟更适应陆地生活,故⑤错误。
⑥龟和青蛙都是变温动物,体温不恒定,故⑥错误。
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1.“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以下关于该诗句中两种动物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鸟附着在胸骨龙骨突上的胸肌很发达,它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B.鸟飞行中,吸气时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呼气时在气囊进行气体交换
C.鱼鳃由又多又细的鳃丝组成,这有利于在水中进行呼吸
D.鱼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鳍起着协调作用
【答案】B
【分析】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多种多样。鸟类的胸肌发达,体内有许多气囊,可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详解】A.附着在龙骨突上的胸肌发达,它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A正确。
B.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鸟类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气囊本身并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气囊的功能是贮存气体,B错误。
C.鱼鳃呈鲜红色,由又多又细的鳃丝组成,这有利于在水中进行呼吸,C正确。
D.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鳍起着协调作用,D正确。
故选B。
12.水族馆里水生动物多种多样,可谓“鱼龙混杂”。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
①带鱼 ②鲍鱼 ③鲸鱼 ④章鱼 ⑤鳙鱼 ⑥ 鲨鱼 ⑦ 娃娃鱼
①②③B.①③⑦C.①⑤⑥D.②③⑥
【答案】C
【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心脏一心房一心室,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少数种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心脏两心房,一心室,血液为混合血,不完全的双循环。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依赖于湿润的环境,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柔软,无内外骨骼;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详解】①带鱼、⑤鳙鱼、⑥鲨鱼,它们的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属于鱼类;
②鲍鱼、④章鱼属于软体动物;
③鲸鱼属于哺乳动物;
⑦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
因此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习俗活动丰富多彩,如赛龙舟、吃粽子、系五色绳、挂蒲艾等。这些习俗既饱含人们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还蕴藏着对平安健康的追求。请完成下面小题:赛龙舟,运动员奋力划桨时,骨骼肌起的作用是( )
A.杠杆(支撑)B.支点(枢纽)C.保护D.动力
【答案】D
【分析】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与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与骨连结。骨连结有不活动的、半活动的和活动的三种形式,其中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
【详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A.运动员奋力划桨时,骨起杠杆作用,A不符合题意。
B.运动员奋力划桨时,关节起支点作用,B不符合题意。
C.运动员奋力划桨时,骨骼肌表现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动力,而不是保护,C不符合题意。
D.运动员奋力划桨时,骨骼肌起动力作用,D符合题意。
故选D。
14.在自己戴口罩的过程中,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为( )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答案】A
【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例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详解】在自己戴口罩的过程中,手臂需要抬起并弯曲,这主要依赖于肱二头肌的收缩来实现。肱二头肌位于上臂前侧,负责屈肘动作;而肱三头肌位于上臂后侧,负责伸肘动作。在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A符合题意。
故选A。
15.下表是三种动物“走迷宫获取食物”实验的结果,从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A.动物的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B.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C.动物走迷宫取食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D.动物越高等, “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
【答案】B
【分析】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详解】A.动物的行为,包括学习行为,都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遗传为动物提供了行为的基础和潜能,而环境则对这些行为进行塑造和修饰,A错误。
B.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丙动物在“走迷宫获取食物”实验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仅为5次。这表明丙动物能够更快地学会如何找到食物,即其学习能力相对较强,B正确。
C.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而学习行为则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从题目描述中可以看出,“走迷宫获取食物”显然是一种需要学习和经验积累的行为,因此它属于学习行为而非先天性行为,C错误。
D.实际上,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动物等级的提高(从甲到乙再到丙),“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是逐渐减少的。这表明高等动物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够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D错误。
故选B。
16.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大量蝗虫成群结队地啃食农作物,说明其群体内部有明确的分工,具有社会行为
B.“蚯蚓走迷宫”说明较低等的动物也有学习行为,但低等动物的学习能力较差
C.蚂蚁觅食、大雁迁徙、黑猩猩钓取白蚁都属于先天性行为
D.学习行为可以不受遗传因素的限制,使动物适应更为复杂的环境
【答案】B
【分析】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详解】A.大量蝗虫成群结队地啃食农作物,但是蝗虫群体内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形成一定的组织,不是社会行为,A错误。
B.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不同。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大脑越发达,学习能力越强,尝试错误的次数就越少,学习行为越复杂;反之,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越弱,学习行为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所以“蚯蚓走迷宫”说明较低等的动物也有学习行为,但低等动物的学习能力较差,B正确。
C.蚂蚁觅食、大雁迁徙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黑猩猩钓取白蚁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C错误。
D.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D错误。
故选B。
17.仿生是科学家通过对动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下列应用不属于仿生的是( )
A.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雷达
B.长颈鹿的皮肤——飞行员的“抗荷服”
C.家蚕能吐丝——制造丝绸
D.蝴蝶的体温调节方式——人造地球卫星的控温系统
【答案】C
【分析】仿生学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工程技术之中,发明性能优越的仪器、装置和机器,创造新技术。
【详解】A.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被模仿用于雷达的发明。蝙蝠通过发出超声波并接收其回声来定位猎物或障碍物,这种原理被科学家应用于雷达技术中,使雷达能够探测并定位目标,A正确。
B.长颈鹿的皮肤结构被模仿用于设计飞行员的“抗荷服”。长颈鹿的脖子非常长,但其血管在颈部受到的压力却很小,这得益于其皮肤下层的特殊结构。科学家模仿这种结构设计了飞行员的“抗荷服”,以减少飞行员在高速飞行时受到的血液压力,B正确。
C.家蚕能吐丝,这一特性被人类利用来制造丝绸。但这里并没有涉及到对家蚕吐丝机制的模仿或发明创造新的仪器设备。丝绸的制造只是简单地利用了家蚕吐出的丝进行加工,没有涉及到仿生学的核心——模仿和创新,C错误。
D.蝴蝶的体温调节方式被模仿用于人造地球卫星的控温系统。蝴蝶的翅膀上有许多微小的鳞片,这些鳞片能够调节蝴蝶的体温。科学家模仿这种机制设计了人造地球卫星的控温系统,以维持卫星在太空中的适宜温度,D正确。
故选C。
18.为了提高大棚农作物坐果率,在其中放养蜜蜂,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哪种作用( )
A.维持生态平衡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答案】C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有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等作用。
【详解】A.维持生态平衡是指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题干中放养蜜蜂提高大棚农作物坐果率未体现该作用,故A错误。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题干中未体现该作用,故B错误。
C.蜜蜂在采蜜过程中可以帮助植物传粉,提高大棚农作物坐果率体现了动物帮助植物传粉的作用,故C正确。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是指动物把种子带到别处,题干中未体现该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19.如图所示的培养基上有两处菌斑:A处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B处为黑色,呈绒毛状。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A处可能是某种细菌的菌落
B.B处可能是某种真菌的菌落
C.A处可能是细菌或真菌的个体
D.B处可能是一个真菌繁殖后形成的
【答案】C
【分析】菌落表面或光滑黏稠或干燥粗糙的是细菌的菌落,体积较小;体积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的是真菌的菌落。
【详解】A.细菌菌落一般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根据题目描述,A处菌斑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这与细菌菌落的特征相符,因此A处很可能是某种细菌的菌落,A正确。
B.真菌菌落一般较大,有的呈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有的呈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题目中B处菌斑为黑色,呈绒毛状,这与真菌菌落的特征相符,B正确。
C.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集合体,而不是细菌或真菌的个体。因此,A处不可能是细菌或真菌的个体,而应该是由多个细菌繁殖后形成的菌落,C错误。
D.B处菌斑为黑色,呈绒毛状,符合真菌菌落的特征。因此,B处很可能是一个真菌在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菌落,D正确。
故选C。
20.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通过对化脓性链球菌的研究,开发出一种基因编辑技术。下列关于化脓性链球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可以用适当的抗生素抑制化脓性链球菌的繁殖
B.化脓性链球菌的细胞核是遗传物质DNA储存的场所
C.化脓性链球菌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细胞壁,有荚膜
D.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消费者
【答案】A
【分析】化脓性链球菌是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荚膜,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详解】A.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药物。化脓性链球菌作为一种细菌,其生长和繁殖过程会受到抗生素的干扰或破坏。因此,通过使用适当的抗生素,我们可以有效地抑制化脓性链球菌的繁殖,A正确。
B.化脓性链球菌是一种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它的遗传物质DNA并不储存在细胞核内,而是储存在细胞质中的拟核区域,B错误。
C.化脓性链球菌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确实存在显著差异,但最主要的区别并不在于细胞壁和荚膜的有无。实际上,化脓性链球菌和植物细胞都含有细胞壁。化脓性链球菌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化脓性链球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错误。
D.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多种多样的,并不都属于消费者。虽然有些细菌确实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扮演消费者的角色(如寄生在生物体内的细菌),但也有很多细菌能够通过化能作用或光合作用等方式自己合成有机物,从而扮演生产者的角色(如硝化细菌),D错误。
故选A。
21.平菇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蘑菇,医生公认的能够降低血压、血脂并且增加机体免疫力的食物。下列有关平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食用的是平菇子实体
B.地下菌丝主要吸收营养物质
C.细胞内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自养
D.从菌褶散落出的白色粉末是孢子
【答案】C
【分析】平菇属于真菌,真菌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
【详解】A.平菇可供食用的部分是子实体,子实体较大,一般由菌盖、菌柄等部分组成,人们通常食用的就是平菇的子实体部分,故A正确。
B.平菇的地下菌丝主要起吸收营养物质的作用。地下菌丝可以从土壤等环境中吸收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等营养物质,为平菇的生长和发育提供所需的养分,故B正确。
C.平菇属于真菌,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而自养生物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自身所需的有机物,一般具有叶绿体等结构,平菇不具备这些特点,故C错误。
D.从菌褶散落出的白色粉末是孢子。孢子是平菇等真菌的繁殖细胞,成熟后从菌褶处散落出来,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可以萌发形成新的菌丝体,进而生长发育成新的平菇个体,故D正确。
故选C。
22.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如图所示,下列对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碘液对酵母菌进行染色,细胞核与淀粉粒被染成蓝色
B.用显微镜观察到了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C.可观察到酵母菌的呼吸作用
D.酵母菌也可以用孢子繁殖
【答案】C
【分析】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条件适宜时一般进行出芽生殖,在营养物质和氧气不足时一般进行孢子生殖。
【详解】A.用碘液染色酵母菌后,酵母菌细胞中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和淀粉粒,故A正确。
BD.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条件适宜时一般进行出芽生殖,在营养物质和氧气不足时一般进行孢子生殖,视野中有的酵母菌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故BD正确。
C.呼吸作用是生理过程,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其呼吸作用,故C错误。
故选C。
23.一名同学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节后,用概念图的方式整理了本节内容。下列选项与概念图中的①②③④相对应的是( )
A.香菇、与动植物共生、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牛胃中的白色瘤胃球菌
B.霉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牛胃中的白色瘤胃球菌
C.霉菌、与动植物共生、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结核杆菌
D.香菇、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结核杆菌
【答案】B
【分析】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如霉菌;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如链球菌寄生在人体内,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等多种疾病;与植物共生,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等。
【详解】①这种微生物在自然界中能参与物质循环,且是清洁工,代表一种具体的真菌或细菌。
②描述的是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或人的不利影响,即引起疾病。链球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细菌,它们可以感染多种动物,包括人类,引起各种疾病。
③描述的是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
④代表具有共生关系的一种微生物。
综上所述,与概念图中相对应的是:①霉菌或香菇、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③与动植物共生、④牛胃中的白色瘤胃球菌,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4.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非常普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酿酒时要常开盖,以保证酵母菌的活性,有利于酒精的形成
B.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形成醋酸来制作醋
C.青贮饲料是利用酵母菌发酵作用加工而成的
D.家里自制米酒时要加入“酒药”,主要原因是“酒药”中有酵母菌
【答案】D
【分析】酿酒是利用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产生酒精;制醋是利用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发酵形成醋酸;青贮饲料是利用乳酸菌发酵作用加工而成。
【详解】A.酿酒时要先通气让酵母菌繁殖,然后密封进行无氧发酵产生酒精,不能常开盖,故A错误。
B.利用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发酵形成醋酸来制作醋,不是乳酸菌,故B错误。
C.青贮饲料是利用乳酸菌发酵作用加工而成的,不是酵母菌,故C错误。
D.家里自制米酒时要加入 “酒药”,主要原因是 “酒药” 中有酵母菌,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产生酒精,故D正确。
故选D。
25.甲流主要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下列关于该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繁殖方式为自我复制
B.属于噬菌体
C.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D.抗生素是治疗该病毒引起疾病的有效药物
【答案】A
【分析】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病毒分为三类:专门侵染植物细胞的病毒叫做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侵染动物和人体细胞的病毒叫做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侵染细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详解】A.病毒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即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A正确。
B.新冠病毒寄生在人体的活细胞中,因此属于动物病毒,B错误。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C错误。
D.抗生素只对细菌起作用,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对病毒不起作用,D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本部分共6小题,每空1分,共计50分)
26.下图是几种动物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有许多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如身体大多呈 ,其体表常有 覆盖。
(2)B动物的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用 呼吸, 能辅助呼吸,这是因为皮肤中密布着 ,能进行气体交换。
(3)C类动物的特征是身体呈 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 组成。
(4)F动物的体表有坚韧的 ,既保护内部结构,又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5)D类动物的呼吸特点是有 辅助肺呼吸。
(6)对六类动物进行分类,将ABDE归为一类,CF归为一类,分类依据是它们体内有无 。
【答案】
(1)流线型 鳞片 (2)肺 皮肤 毛细血管 (3)圆筒 体节
(4)外骨骼 (5)气囊 (6)脊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分析】图中A鱼属于鱼类,B青蛙属于两栖动物,C蚯蚓属于环节动物,D野鸭属于鸟类,E兔属于哺乳动物,F蝗虫属于节肢动物。
【详解】(1)A鱼类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主要特点是:靠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能够在水中呼吸。
(2)B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皮肤中密布着毛细血管,能进行气体交换。
(3)C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辅助运动。
(4)F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内部结构,又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适应陆地生活。
(5)D野鸭等鸟类飞行时,当两翼举起气囊扩张,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和气囊,在肺内进行一次气体交换。当两翼下垂时,气囊收缩,气囊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第二次气体交换后排出体外,所以每呼吸一次进行气体交换两次,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在肺,气囊只是暂存气体的作用,辅助肺呼吸。
(6)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图A、B、D、E都属于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如图C、F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27.根据图1、图2回答有关问题
(1)当人们游泳做出图1所示的动作时,肱二头肌处于 状态,肱三头肌处于 状态。骨骼肌是由 和 组成的。
(2)图2是关节的结构模式图。关节灵活,这与结构⑤ ,以及结构③关节腔中的 有关,它们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同时,由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的[ ] 和韧带使关节牢固。
(3)游泳时用力不当,有时会导致肩部脱臼,即[ ] 从[ ] 里滑脱出来。运动前适度热身有助于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4)一个游泳动作是由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有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而运动的过程中需要能量,下列与能量来源有关的是 。
A.呼吸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生殖系统
D.消化系统
E.循环系统
【答案】
(1) 收缩 舒张 肌腹 肌腱 (2) 关节软骨 滑液/关节液 ②关节囊
(3) ①关节头 ④关节窝 (4) ADE
【分析】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既具有牢固性又有灵活性。图2中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据此解答。
【详解】(1)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图1表示屈肘,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组成。
(2)图中⑤关节软骨,其主要功能是减少运动时两骨的关节之间的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图中③是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起着润滑的作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具有灵活。[②]关节囊由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包裹在关节周围,对关节有加固作用。
(3)关节中的①关节头从④关节窝中滑脱出来的现象叫做脱臼。
(4)骨骼肌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利用氧,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能量供给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需要。氧通过呼吸系统获得,有机物通过循环系统获得,氧和有机物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因此与能量来源有关的是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循环系统,ADE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选ADE。
28.近些年,研究发现葡萄酒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有很好的作用。兴趣小组开展了葡萄酒和酿酒微生物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请分析回答:
(1)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图A所示的发酵酿酒设备。他们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左侧充气管向瓶内充气,目的是 。然后不再充气,并且每隔一段时间排气1次。你认为上述三位同学设计的装置最合理的是 。
(2)酿酒师在发酵快结束时将发酵罐密封,这样的酒开瓶后会有少量气泡冒出。为了证明这些气体的成分,可以将酒瓶中的气体通入 中进行检测。为防止糖类消耗以获得甜葡萄酒,酿酒师将未发酵完的酒液通入浸泡在50℃-60℃的热水中的螺旋形管道内来杀死其中的微生物,这种杀菌方法称为 。
(3)酒厂排放的废水会造成水体污染。为了调查污水处理,同学们来到污水处理厂(图B)参观,工人师傅说可通过向池内通入大量空气来净化污水,原因是在有氧条件下水中微生物可 ,使污水得到净化。
(4)家庭饮用葡萄酒经常存在整瓶酒喝不完的情况。为防止未喝完的葡萄酒变质,应采取怎样的保存措施? 。
【答案】
(1)酵母菌 使酵母菌在有氧环境中大量繁殖 乙 (2)澄清的石灰水 巴氏消毒法
(3)分解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 (4)低温保存(无氧保存)
【分析】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地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利用青霉发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详解】(1)结合分析可知,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
酵母菌是一种兼性厌氧生物,在有氧气的环境中,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并大量繁殖;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酿酒主要用到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图A所示发酵酿酒设备。发酵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左侧充气管向瓶内充气,目的是使酵母菌在有氧环境中大量繁殖。上述三位同学设计的装置最合理的是乙,因为甲只有一个控制夹子,丙的液体太多,堵塞了排气孔。
(2)酿酒过程中会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是常用的检测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所以为了证明这些气体成分,可以将酒瓶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进行检测。
将未发酵完的酒液通入浸泡在热水中的螺旋形的管道内来杀死其中的微生物,这是巴斯德发明的巴氏消毒法。
(3)可通过向池内通入大量空气来净化污水,其原理是有氧条件下水中微生物大量繁殖,彻底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从而净化了污水。能在无氧环境中分解有机物产生一种清洁能源的是甲烷菌,产生的清洁能源是甲烷,也就是沼气。
(4)防止食物腐败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为防止未喝完的葡萄酒变质,应低温保存(或无氧保存、抽真空保存)未喝完的酒。
29.下面是五种常见种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生物共同的营养方式是 。其中, 属于多细胞真核生物。
(2)图中甲能够通过 快速产生新个体,并且能形成芽孢,故能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生物乙和丁常通过 快速繁殖新个体。
(3)今年春节以来,在全球持续暴发的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状病毒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侵入患者细胞后,能靠自己的 和寄主细胞中的 ,不断制造出新病毒,给患者造成危及生命的伤害。
(4)青霉素可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自被发现以来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图中可用于提取青霉素的原材料是[ ] ,该生物属于多细胞真菌。
【答案】
(1) 异养 乙 (2) 分裂生殖 孢子
(3) 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 蛋白质等物质(物质) (4)乙青霉
【分析】如图所示甲是细菌,a是鞭毛,b遗传物质,c是细胞质,乙是青霉,d是孢子,e是直立菌丝,f是营养菌丝,丙和戊是病毒,丁是酵母菌,酵母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大液泡,没有叶绿体。
【详解】(1)细菌、真菌、病毒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的营养方式均为异养。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甲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乙是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丁是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真菌都有细胞核,是真核生物。因此,乙属于多细胞真核生物。
(2)甲细菌通过分裂生殖快速产生新个体。生物乙和丁都属于真菌,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
(3)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4)青霉素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青霉素是从乙青霉菌孢子中提制的一种抗生素。
30.2023年2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明确指出“严厉打击盗挖黑土、电捕蚯蚓等破坏土壤行为”。蚯蚓俗称“地龙”,又有“生态系统工程师”的美誉,某校课外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蚯蚓的运动和对土壤的影响,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请分析回答:
实验一:探究蚯蚓的运动
将两条长短、粗细、体重相同、个体粗壮的蚯蚓分别放在玻璃板上(图甲)和硬纸板上(图乙),观察两条蚯蚓在两分钟内各自的爬行速度,重复做三次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1)本实验中,对重复实验得到的数据,应该取 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3)在观察蚯蚓运动的过程中,为保证蚯蚓的正常呼吸应采取的措施是 。
实验二:探究蚯蚓对土壤的影响。选取A、B两个圆柱形的器皿,进行如下操作:
(4)表中的操作有一项不合理,请指出并改正 。
(5)请完善上表①处的实验操作 。
(6)蚯蚓被中央文件点名保护,与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密不可分。请举例说明蚯蚓为自然界和人类做出的贡献: (至少答出两点)。
【答案】
(1)平均 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
(2)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硬纸板上运动速度慢(或蚯蚓在硬纸板上爬得快)
(3)可以用棉球蘸水给蚯蚓体壁滴水,保持体壁湿润
(4)步骤2中放入1条蚯蚓存在偶然性,应改为放入10条
(5)放一定的腐烂叶片,放在阴暗处3天,观察记录
(6)改良土壤结构,蚯蚓是优质的蛋白质,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的误差,需要对实验设置重复组,或进行多次实验,取其平均值,作为实验的最后结果。因此,本实验中,对重复实验得到的数据,应该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
(2)对比实验结果“蚯蚓在硬纸板的平均速度是8cm/min,在玻璃板的平均速度是3cm/min”可得出的结论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硬纸板上运动速度慢(或蚯蚓在硬纸板上爬得快)。
(3)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因此,在观察蚯蚓运动的过程中,为保证蚯蚓的正常呼吸应采取的措施是可以用棉球蘸水给蚯蚓体壁滴水,保持体壁湿润。
(4)A培养皿中放入的蚯蚓数量过少,这样会造成偶然性过大,应该改为10条蚯蚓。表中的操作有一项不合理是步骤2中放入1条蚯蚓,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应改为放入10条。
(5)对照实验除了变量不同之外,其他量应该相同且适宜,所以表格中①应该是放入一定的腐烂叶片,放在阴暗处3天,观察记录,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6)举例说明蚯蚓为自然界和人类做出的贡献:蚯蚓能够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蚯蚓是优质的蛋白质,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等。
31.麻雀,又叫树麻雀,体长约为14厘米左右,是我国最常见,分布最广的一种鸟类。
(1)树麻雀有许多适于飞行的特点,其身体呈 型,这种体形可以减小飞行时的阻力,胸骨有高耸突出的龙骨突,其上附着发达的胸肌,有利于扇动双翼飞行。
(2)树麻雀在飞翔时,速度甚快,需依靠独特的呼吸方式来供给充足的氧气。每呼吸一次,再 进行气体交换 次。
(3)树麻雀飞行生活中,体内的气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下属于气囊作用的是 。
①储存食物②辅助呼吸③产生热量④减轻身体比重
(4)树麻雀在全球大范围内都有分布,因为它们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为研究高温环境对树麻雀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多只体重相近的树麻雀在实验室常温(25℃)条件下饲养一周,预处理备用。
②如下表所示,将预处理过的树麻雀随机分为4组,表中a处应填写 。
③将分组后的树麻雀转移至相应的培养箱中,处理相应的时间后,统计各组的摄食量和饮水量,结果如下表:
由上结果可知,树麻雀在高温环境刺激下单位时间摄食量和单位时间饮水量均发生了变化,推测其原因是为 (填“增加”或“减少”)热量的产生而降低对食物的摄取,高温情况下可以通过呼吸道水分的蒸发而 (填“增加”或“减少”)散热。
④为进一步验证实验结论,科研人员对树麻雀的单位体重代谢率(每小时每克体重耗氧量)进行了统计:由图2可知,在高温条件下,树麻雀的 ,从而产热减少。由此可见,树麻雀能通过适应性产热调节体温,以保证体温 。
【答案】
(1)流线 (2)肺 2 (3)②④
(4)高温0小时/常温条件/不做处理 减少 增加 单位体重代谢率减少 恒定/稳定/正常
【分析】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着羽毛,鸟的前肢变成翼,翼是鸟的飞行器官,有喙无齿,鸟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为双重呼吸,鸟的心脏有四腔,两条循环路线,循环能力强,生殖方式为卵生,体温恒定。
【详解】(1)麻雀属于鸟类,其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其胸骨有高耸突出的龙骨突,其上附着发达的胸肌,胸肌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2)鸟的呼吸器官是肺,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主要功能是贮存空气,使鸟类每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现象称为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是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一种呼吸方式,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才能分解更多的有机物,释放出较多的能量,满足飞行的需要。
(3)鸟类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气囊本身并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气囊的功能是贮存空气,使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气囊有减轻身体比重和散发热量、调节体温等作用,气囊还可以减轻器官间的摩擦,故②④正确。
(4)②将预处理过的树麻雀随机分为4组,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表中a处应填写:常温条件。
③由表中数据可知:树麻雀在高温环境刺激下单位时间摄食量和单位时间饮水量均发生了变化,推测其原因是为减少热量的产生而降低对食物的摄取,高温情况下可以通过呼吸道水分的蒸发而增加散热。
④在高温条件下,树麻雀的单位体重代谢率减少,从而产热减少。由此可见,树麻雀能通过适应性产热调节体温,以保证体温恒定。
动物种类
甲
乙
丙
直接奔向食物存放点前“尝试与错误”的次数
43
25
5
爬行速度/(cm/min)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玻璃板
2
4
3
硬纸板
8
10
6
器皿
A器皿
B器皿
步骤1
向容器内装入三种不同颜色且有一定湿度的土壤,每装一层均稍加按压,三层土的总体积约占容器的2/3
步骤2
放入1条生长健壮的蚯蚓
不做处理
步骤3
容器口处盖一盖板,并留出一点的空隙
容器口处盖一盖板,并留出一点的空隙
步骤4
放一定的腐烂叶片,放在阴暗处3天,观察记录
①
现象
三层土壤混合在一起
三层土壤没有混合在一起
组别
处理方式
单位时间摄食量(克/小时)
单位时间饮水量(克/小时)
甲
a
0.28
0.55
乙
高温2小时
0.26
1.42
丙
高温4小时
0.16
1.28
丁
高温6小时
0.12
1.1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八年级生物期中模拟卷(全解全析)(长沙专用),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中的生物不属于昆虫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生物期中模拟卷(全解全析)(深圳专用),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生物期中模拟卷(全解全析)(成都专用),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