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知识梳理精练(学生版+解析)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06《曹刿论战》知识梳理(学生版+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06《曹刿论战》知识梳理(学生版+解析),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作者作品,内容简介,朗读节奏,字音字形,词语汇总,特殊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文选自 。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 史书。
经典之一,叙述春秋时期各国的重要史实,相传是鲁国史官 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的。又称《 》《 》。《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 ”。 本文所写的战争是齐鲁两国间的一次战争,因战场在长勺,又“ ”。
二、内容简介。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
文章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
三、朗读节奏。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辙乱,望/旗靡,故/逐之。”
四、字音字形
曹刿( ) 又何间( )焉 弗( )小信未孚( ) 玉帛( ) 下视辙( )
登轼( ) 败绩( ) 遂( )逐( )齐师 旗靡( )
五、词语汇总
(一)重点词语释义
1.齐师伐我 师: 。
2.肉食者谋之 肉食者: 。
3.肉食者鄙 鄙: 。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 。专: 。
5.对曰 对: 。
6.小惠未徧 遍: 。
7.虽不能察 察: 。
8.必以情 情: 。
9.忠之属也 忠: 。属: 。
10.战则请从 从: 。
11.齐师败绩 败绩: 。
12.公将驰之 驰: 。
13.既克 既: 。
14.一鼓作气 作: 。
15.彼竭我盈 竭: 。盈: 。
16.难测也 测: 。
17.惧有伏焉 伏: 。
18.望旗靡 靡: 。
(二)通假字
小惠未徧 同 , 。
(三)古今异义
1.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2.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3.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
4.弗敢加也 古义: 今义:
5.再而衰 古义: 今义:
6.必以信 古义: 今义:
7.忠之属也 古义: 今义:
(四)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福: 。
2.公将鼓之 鼓: 。
3.小信未孚 孚: 。
4.忠之属也 忠: 。
5.下视辙 下: 。
(五)一词多义
1.师:①遂逐齐师( )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2.故:①故克之( ) ②公问故( )
3.从:①战则请从( ) ②民弗从也( )
4.请:①曹刿请见( ) ②战则请从( )
5.信:必以信( ) ②小信未孚( )
(六)虚词归纳
1.:乡人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吾视辙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可以一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以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以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之:小大之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与之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肉食者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将鼓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特殊句式
1.省略句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2.倒装句
何以战?(宾语前置,应为“以何战”)
3.判断句
夫战,勇气也。
七、重点句子翻译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文: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省略句)
译文: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省略句)
译文:
4.彼竭我盈,故克之。
译文:
5.吾视辙乱,望旗靡,故逐之。
译文:
6.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八、理解性默写:
1. 文中鲁庄公认为可以对齐国作战的三条理由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刿“下视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曹刿论战》中,具体描写曹刿小心谨慎地观察敌情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内容理解:
1.曹刿是一个深谋远虑,有卓越军事才能的人。 这表现在哪些方面?
2、鲁庄公形象分析。
3、本文的两条线索是什么?
《曹刿论战》知识梳理
一、作者作品。
课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儒家经典之一,叙述春秋时期各国的重要史实,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的。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本文所写的战争是齐鲁两国间的一次战争,因战场在长勺,又称“长勺之战”。
二、内容简介。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
文章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
三、朗读节奏。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辙乱,望/旗靡,故/逐之。”
四、字音字形
曹刿(ɡuì) 又何间(jiàn)焉 弗(fú)小信未孚(fú) 玉帛(bó) 下视辙(zhé)
登轼(shì) 败绩(jì) 遂(suì)逐(zhú)齐师 旗靡(mǐ)
五、词语汇总
(一)重点词语释义
1.齐师伐我 师:军队
2.肉食者谋之 肉食者:吃肉的人。这里指当权者。
3.肉食者鄙 鄙: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安身 专:独自享有
5.对曰 对:回答。一般用于下对之的回答
6.小惠未徧 遍:遍及、普遍
7.虽不能察 察:明察
8.必以情 情:实情
9.忠之属也 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属:类
10.战则请从 从:跟随
11.齐师败绩 败绩:大败
12.公将驰之 驰:驱车追赶
13.既克 既:已经
14.一鼓作气 作:振作
15.彼竭我盈 竭:衰竭 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16.难测也 测:推测,估计
17.惧有伏焉 伏:埋伏
18.望旗靡 靡:倒下
(二)通假字
小惠未徧 徧 同 遍 , 遍及、普遍 。
(三)古今异义
1.小大之狱 古义:诉讼事件 今义:监狱
2.牺牲玉帛 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3.又何间焉 古义:参与 今义:中间
4.弗敢加也 古义:虚夸,夸大今义:增加
5.再而衰 古义:第二次 今义:又一次
6.必以信 古义:实情 今义:书信
7.忠之属也 古义: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今义:忠诚。
(四)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2.公将鼓之 鼓: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
3.小信未孚 孚:使动用法,使……信服
4.忠之属也 忠:名词作动词,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5.下视辙 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五)一词多义
1.师:①遂逐齐师( 军队 )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老师 )
2.故:①故克之(因此,所以) ②公问故(缘故,原因)
3.从:①战则请从(跟随) ②民弗从也(服从、听从)
4.请:①曹刿请见(请求) ②战则请从(请让我)
5.信:必以信(实情) ②小信未孚(信用)
(六)虚词归纳
1.:乡人曰 代词,他,这里指曹刿
吾视辙乱 代词,他们,指齐军
2.以:可以一战 凭借
必以信 按照
必以分人 把
3.之:小大之狱 助词,的
公与之乘 代词,代曹刿
肉食者谋之 代词,代这件事
公将鼓之 音节助词,不译
六、特殊句式
1.省略句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2.倒装句
何以战?(宾语前置,应为“以何战”)
3.判断句
夫战,勇气也。
七、重点句子翻译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省略句)
译文: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弄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省略句)
译文: “祭祀用的牛羊、玉帛等祭祀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如实向神禀报。”4.彼竭我盈,故克之。
译文:对方没有士气了,而我方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5.吾视辙乱,望旗靡,故逐之。
译文:我看到他们的车印凌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6.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打仗,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
八、理解性默写:
1. 文中鲁庄公认为可以对齐国作战的三条理由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视辙乱,望旗靡
4.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曹刿“下视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6.在《曹刿论战》中,具体描写曹刿小心谨慎地观察敌情的语句是:下视辙,登轼而望之。
九、内容理解:
1.曹刿是一个深谋远虑,有卓越军事才能的人。 这表现在哪些方面?
(1)他非常重视战前要有可靠的政治准备。他认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重要保证。(2)他指挥作战谋虑周密,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他深知军队士气在战争中的作用(“夫战,勇气也”),他慎重初战,善于选择有利的时机发动的反攻(“彼竭我盈,故克之”),他知彼知己,既不畏强敌,又步步谨慎,终于战胜齐军(“吾视辙乱,望旗靡,故逐之”)。另外,曹刿还是一个有爱国之心的杰出平民知识分子。
2、鲁庄公形象分析。
《曹刿论战》一文中,以表现曹刿这个形象为主,鲁庄公是个起到对比衬托作用的形象。
缺点:(1)平庸无能,表现在“鄙”和无“远谋”。 (2)军事之的急躁轻进。
优点:(1)不高高在之。不因曹刿是一个平民而拒绝接见; (2)善于纳谏。不仅见,还有问必答,有求必应。(3)礼贤下士。打仗时还让他同乘一辆战车。(4)尽职尽责。平时详细了解大大小小的案件,为百姓排忧解难,打仗时又身先士卒,亲临前线。(5)他不固执己见,能从谏如流。他提出的迎战条件前两条遭到否定,他不气恼,继续提。打仗时要反攻,要追赶又连遭制止。(6)不耻下问,认真求实。没有掩饰自己的无知,战后虚心向曹刿请教致胜之道,学习战争经验。 他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有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智,用人不疑,放手让曹刿施展才干,可谓虽鄙不顽犹大智。可以说,没有庄公的允许和支持,曹刿怎样有志有才,也得不到施展。
3、本文的两条线索是什么?
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
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34《狼》知识梳理(学生版+解析),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作者作品,字音字形,词语汇总,特殊句式,课文翻译,理解性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32《马说》知识点梳理(学生版+解析),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作者作品,文章体裁,内容概括,字音字形,词语汇总,重点语句翻译,理解性默写,内容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27《小石潭记》知识点梳理(学生版+解析),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作者作品,文章体裁与背景,课文内容概括,字音字形,词语汇总,重点语句翻译,理解默写,内容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