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专项训练)-【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307490/0-173028824588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专项训练)-【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307490/0-173028824592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专项训练)-【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307490/0-173028824595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专项训练)-【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专项训练)-【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Ⅰ,选择题Ⅱ,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建议用时: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太原市(37°54'N,112°33'E)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校园的操场竖立一竹竿,通过观察竹竿影子朝向和长短的变化,印证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小组成员将日出到日落的观察记录绘制成图(如图),图中实线表示不同时刻竹竿的朝向和影长。据此完成1-2题。
1.当竹竿影长最短时,北京时间约( )
A.10时48分 B.11时30分
C.12时48分D.12时30分
2.由此推测,该日( )
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B.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C.昼短夜长 D.昼长夜短
2022年11月27日北京时间15:20,家住江苏H市某小区7楼的小明在家里正对电视拍摄了一张照片(图一),图二为7楼楼层户型图。据此完成3-5题。
3.小明家居住在( )
A.701B.702
C.703D.704
4.与图示光照现象最接近的日期是( )
A.1月17日B.3月27日
C.5月27日D.7月17日
5.未来一个月内,H市( )
A.正午日影先变短后变长 B.日出太阳方位不断南移
C.日落时间先推迟后提早 D.昼夜差值先变大后变小
某天文爱好者在同一地点连续3个月对太阳位置进行观测,记录了每月22日当地7时太阳位置并合成如下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观测者选择的月份可能是( )
A.11、12、1B.3、4、5
C.5、6、7D.8、9、10
7.该地最可能位于( )
A.上海B.悉尼
C.新加坡D.巴西利亚
8.6月份,该地影子朝向正西的时刻约为当地时间( )
A.6:00B.9:00
C.15:00D.18:00
(2023·沈阳模拟)摩尔曼斯克(69°N,33°E)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为高纬地区不冻港。悉尼(33°51'S,151°12'E)某摄影爱好者一个月内于M、N两日的同一时刻,在俄罗斯摩尔曼斯克朝正北方向拍摄太阳照片,且M日朝正北拍到了此地一年中太阳的最高位置。如图为合成后的照片。据此完成9-10题。
9.M、N两日的时间间隔约为( )
A.9天B.19天
C.23天D.29天
10.拍摄照片的时刻( )
A.该地适宜观赏极光B.天津学生放学回家
C.该地海域冰山广布D.悉尼日影朝向西南
小明在晴好天气中游览埃及开罗的金字塔群,游览中获悉胡夫金字塔(29°59'N,31°8'E)四个斜面分别正对东、南、西、北方向,倾角均为51°52'。下图为金字塔群景区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开罗时间15时整,小明想与在北京的好友即时视频分享美景。此时好友可能正在( )
A.公园晨练 B.午间小憩
C.欣赏日落D.仰望星空
12.小明发现当日胡夫金字塔北面全天不被阳光照射,推测小明游览的日期可能是( )
A.1月20日B.3月15日
C.6月22日D.10月15日
日晷是利用阳光下晷针影子的不同位置来指示时间的。赤道式日晷的晷盘与赤道平面平行,晷针垂直穿过晷盘中心,两头指向正北正南方向。晷盘朝上的一面叫正面,朝下的叫背面,两面都有均匀刻度,以保证冬夏半年都能读取到晷针影子的位置来完成计时。如图为北京故宫的赤道式日晷在某日的照片。据此完成13-15题。
13.照片中晷针影子指向( )
A.东北B.西南
C.东南D.西北
14.在照片所示时刻和季节,下列现象最可能发生的是( )
A.祁连山上红日东升B.西双版纳暮色深沉
C.洞庭湖中一碧万顷D.松花江畔千里冰封
15.4月20日该晷针影子移动方位示意图正确的是( )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3年3月21日,小明在路上看到一辆悬挂当地闽A车牌的新能源汽车停放在行道树下。据此完成16-17题。
16.该日,小明所处的城市( )
A.正午太阳高度大于60° B.日出时间略晚于前一天
C.正午太阳高度略小于前一天 D.昼长明显短于我国东北地区
17.该行道树最可能是( )
A.常绿硬叶树B.落叶阔叶树
C.针叶树D.常绿阔叶树
陕西某市中学生在学校附近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天文观测,下图示意观测期间前两个月内某日绘制的北极星光线和正午太阳光线位置关系。据此完成18-19题。
18.图示时刻,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纽约(40°N,74°W)日出东南
B.悉尼(34°S,151°E)影长达一年最短
C.巴西利亚(16°S,48°W)正值日落
D.全球新旧一天范围比大约是2∶1
19.下图最能反映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α这半年变化曲线的是( )
A B
C D
中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2'E)每年有50天的极夜期。为保护南极环境,中山站采用固定式太阳能光伏发电(如图),所发电力直接并入站区电网。该光伏阵列的倾角(光伏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根据当地光照条件欠佳的3月份确定。据此完成20-22题。
20.图示光伏阵列的倾角最接近( )
A.24° B.44° C.64° D.84°
21.极夜期过后,光伏组件开始工作。图示光伏阵列为站区供电大致始于每年( )
A.5月17日B.6月17日
C.7月17日D.8月17日
22.图示光伏阵列位于建筑物的( )
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
博物馆的光环境要兼顾藏品保护和展陈效果,天然光提供采光的同时,直接照射可能对展品造成损害。下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西大厅南区某时刻日影模拟图,正西侧立面是透明的玻璃幕墙,除周一外,每日开放时间为9:00—17:00。据此完成23-25题。
23.图中对应的节气和时间可能是( )
A.春分 15:30B.夏至 18:30
C.秋分 8:30D.冬至 9:30
24.天气晴朗的冬至日,展品最适宜放置的位置是( )
A.1号墙和2号墙B.2号墙和4号墙
C.3号墙和6号墙D.5号墙和6号墙
25.2022年7月6日北京时间20:30—21:30,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活动,直播时( )
A.莫斯科(56°N,38°E)红日西沉 B.开普敦(34°S,18°E)夏日炎炎
C.泰山站(73°S,76°W)晨曦初露 D.新加坡(1°N,103°E)灯火通明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左图为某日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阴影部分表示白天,M点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右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
(1)此日地球位于右图地球公转轨道的 (填序号)附近,此日过后1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变化为 。
(2)此时,太阳直射点坐标为 ,N地的地方时是 时。
(3)该日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值为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为 。指出该日北京日出到日落日影的运动轨迹 。
(4)该日B点的日出地方时为 时。简述该日南半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分布情况 。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2月21日开展研学旅游活动,当地正午在小区①号楼楼顶测得纬度为37°N,经度为116°E,高度为45m;并且发现此时①号楼阴影正好遮住②号楼前四层(下图)。
(1)若在①号楼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保证冬至日太阳能的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a应为 。
(2)指出该日后一周内太阳直射点的分布及移动特征。
(3)据材料推测①号楼在②号楼的哪个方位,并说明理由。
(4)分析22小时后①号楼阴影遮挡2号楼的位置,以及该日后半个月内①号楼正午阴影长度的变化情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知识清单)-【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解析版),共10页。
这是一份第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知识清单)-【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共9页。
这是一份第7讲 大气的运动(专项训练)-【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