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1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2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3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4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5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6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7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8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课文内容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边塞诗家国情,边塞诗,学习任务,初读诗歌感知乡愁,真正的边塞诗人,再读诗歌品读意象,读懂诗人比较情感,过去有酒喝,过去有菊赏,因为过去是大唐盛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初读诗歌,感知乡愁二、再读诗歌,品读意象三、读懂诗人,比较情感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 岑参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并小组合作说说两首诗的大意
    行军:军营(介绍背景:在外征战)九日:重阳节(介绍时间:为抒情做铺垫)思:思念(表明情感:思念什么?)长安故园:(交代地点:发生了什么事?)
    (九月九日重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在战乱中)没有人能送酒来。
    我在远方怜爱故园长安中的菊花,(它们)应该靠近战场开放了。
    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
    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惹得出征的将士整夜都在(眺望)思念家乡。
    岑参 唐 绝句 乡愁?
    李益 唐 绝句 乡愁
    这两首诗中,哪些诗句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
    岑参的乡愁体现在 。
    李益的乡愁体现在 。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请同学们找出两首诗中的意象并完成表格。
    思乡、同情百姓、渴望和平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公元775年,安禄山起兵叛变,次年长安被攻陷。公元757年二月肃踪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
    《夜上受降城闻笛》: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深秋或初冬,李益再到灵州,依附朔方节度使崔宁,期间写下这首诗。
    处于军旅之中,又遭遇战乱,诗人强欲登高,却无人送酒,惆怅中联想到故乡菊在沦陷的长安城的断壁残垣中孤寂开放,更寄托了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夜晚登城远望,大漠沙似雪,月如霜,凄神寒骨,亘古苍茫,夜风送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一切崇高悲壮化作绵绵乡愁,在这样凄清的夜晚,集体失眠不可避免。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诗人通过想象故园菊花盛开的画面来表达乡愁。“怜”的是“故园菊”,更是故园人。是在战争中饱受摧残的乡亲,诗中流露出的是对百姓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诗人通过描绘笛声以及征人所处的环境——“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大漠如雪如霜,写出征人所处环境的苍凉旷远,他们在这种处境之下因听到悠悠笛声而生发的思乡之情是沉重而哀伤的。
    1.写自己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等渴望 的诗句是: , 。 2.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也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 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的句子: , 。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一诗中写自己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等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等渴望等诗句是: 。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遥怜故园菊  , 应傍战场开  
    4.诗中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句是: , 。 5.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 。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6.这两首诗都写到“月”,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2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把月亮人格化,赋予月亮人的情思,希望月亮把自己对友人的关心、牵挂带到友人身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
    诗人采用比喻的修辞,把月亮比作霜,渲染悲凉的氛围,突出边塞的荒凉、空寂,衬托征人思乡的愁绪。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课文配套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第一部分,认识诗人,边塞诗,第二部分,读通诗意,第三部分,欣赏诗句领悟诗情,第四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直接抒情,烘托铺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