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节 机械运动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节 机械运动随堂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甲乙两物体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B.4s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C.4s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D.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4m
2.一个木箱漂浮在河中,随平稳流动的河水向下游漂去。在木箱上游和木箱下游各有一条小船,两船到木箱距离相同,两船同时划向木箱。若两船在水中划行的速度相等,那么( )
A.上游的小船先到达木箱B.下游的小船先到达木箱
C.两船同时到达木箱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3.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后3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它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 )
A.等于4m/sB.小于5m/s而大于3m/s
C.等于5m/sD.大于5m/s
4.日常生活中,惯性现象既有利,也有弊。以下属于利用惯性“有利”的一面是( )
A.赛车在转弯时滑出赛道
B.高速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C.已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
D.人踩到西瓜皮上会滑倒
5.有一热气球正以8m/s的速度竖直上升,至某一高度时,从气球里掉出一个物体,问:这个物体离开气球后将( )
A.以原来速度永远上升
B.立即下落
C.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然后下落
D.以上说法均不对
6.下列描 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词语中,与速度的定义最接近的是( )
A.大步流星B.日行千里C.健步如飞D.朝发夕至
7.在站台前有甲、乙两列原来静止的火车,突然坐在乙车上的乘客发现站台和甲车都在以相同速度运动,那么,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甲车B.乙车
C.站台D.无法判断
8.小英家准备买新房,她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您步行只需5分钟。”据此你认为小英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
A.50米B.300米
C.2000米D.10000米
9.妈妈开车送小婷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婷“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
A.汽车上的座椅B.路旁的树木
C.路边的行人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
10.坐在行驶汽车中的小明,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
A.路面B.路旁的电线杆C.小明身旁的座椅D.迎面而来的汽车
11.2012年6月16日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搭载神九升空。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在这一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
B.以火箭为参照物刘洋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刘洋是静止的
D.以飞船为参照物刘洋是静止的
12.地铁开动后,在地下轨道上飞驰,小金在座位上;
①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②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③若选站台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④若选站台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3.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
A.28.33米/秒B.13.60米/秒
C.14.78米/秒D.14.17米/秒
二、填空题
14.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全程24米,前一半路程用时6秒,后一半路程用时4秒。该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 米/秒,在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 米/秒。
15.下图为送餐机器人在40秒内沿直线运动的路程一时间图像。据图可知,在前20秒内,机器人运动的路程为 ;机器人在第30秒时的运动速度为 。
16.正在修建的杭瑞高速公路通车后,铜仁到思南鹦鹉溪段的里程是162km。汽车按规定时速行驶,从铜仁到鹦鹉溪需1.5h,则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km/h,合 m/s。
17.如图所示为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据图回答:
(1)如图甲所示,2~4秒内,物体处于 状态;
(2)如图乙所示,2~4秒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米。
三、解答题
18.在苏州汽车站的一位旅客可选择普客或快客从苏州去上海:乘普客经机场路到达,从苏州到上海的路程为75千米;乘快客经沪宁高速公路到达,从苏州到上海的路程为80千米。下表是普客和快客的路程时刻表:
已知普客时速为60千米/时,快客时速为100千米/时,两车中途均不停车。
(1)从苏州到上海,普客和快客行驶的时间各为多少?
(2)若现在时刻是8:00,普客和快客均正点发车,而这位旅客想早点赶到上海,则他应选乘普客还是快客?说明原因。
19.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要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他用每隔相等时间拍照一次的相机(相机说明书上的相关描述如下:“每秒拍照2次,像成在同一底片上”),拍下如图所示的照片,请回答:
(1)从A到D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运动(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
(2)右侧为纸锥从E到F过程放大图,EF段纸锥下落的速度是 m/s。
普客
快客
路程/千米
75
80
班次
8:20
8:35
8:50
9:05
9:20
9:35
参考答案:
1.B
【分析】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运动的方向,结合物体的位移大小和时间比较平均速度。结合位移时间图线确定两者之间的最大距离。
【详解】A.在0~2s内,甲乙两个物体的路程都随时间而增大,为同向运动;2s后,甲的路程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与乙相反,此时为相反运动,故A错误;
B.甲在前2s内通过4m,在后2s内通过2m,那么甲的平均速度为
乙在前4s内通过2m,那么乙的平均速度
因此,故B正确;
CD.2s后,两人做相反运动,即二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因此两人之间距离最大的点在2s末,此时甲前进4m,乙前进1m,二者之间的距离为
故C、D错误。
故选B。
2.C
【详解】选河水为参考物,相对河水,漂浮的木箱静止不动,两船在水中划行速度大小相同,到木箱距离相同,两船将同时划到木箱处,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B
【详解】前2s内通过的路程
s1=v1t1=3m/s×2s=6m
后3s内通过的路程
s2=v2t2=5m/s×3s=15m
5s内通过的路程
s=s1+s2=6m+15m=21m
物体5s内的平均速度是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详解】A.赛车在转弯时滑出赛道,是因为赛车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故选项A是惯性带来的危害;
B.限速行驶是为了防止遇到紧急情况时,由于惯性无法及时让车停下来,故B选项是防止惯性带来危害;
C.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起跳前使自己处于运动状态,起跳后,人由于惯性会跳的更远,故C选项是利用惯性的;
D.正在行走的人,处于运动状态,当他踩在西瓜皮上时,由于摩擦力太小,所以脚不能立刻停下,由于具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就向滑倒。故选项D是惯性带来的危害。
5.C
【详解】由于物体在脱离气球前,是气球一起向上运动的,当物体脱落后,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上运动,又因为脱落后,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物体上升一段距离后又将下落,故只有C符合题意。
6.B
【详解】速度描述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一日千里”是说一天走一千里,这里的一天就是时间,一千里就是路程,它与物理学中的速度的定义是相近的;而“大步流星”、“健步如飞”、“朝发夕至”只是形容某个物体运动快,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7.B
【详解】他选择的参照物是乙车,乙车这个时候一定在开动,而站台和甲车相对于乙车的位置在发生变化。
故选B.
8.B
【详解】因为步行速度一般是每小时5千米左右,所以5分钟大概就是300米。故B正确,ACD错误。
9.A
【详解】小婷坐在车的座位上,妈妈的意思是让她相对于座位没有位置的变化,即相对静止。
小婷相对于路旁的树木、路边的行人、超越的汽车都有位置的变化,都是运动的,故BCD都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10.C
【详解】利用机械运动的定义可知,静止指的是两者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化。下面哪一个物体与小明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化,哪个物体就可选作参照物。
A. 由于小明是坐在行驶的汽车里,所以他相对于地面的位置要发生变化。若以它为参照物,则小明是运动的。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 由于小明是坐在行驶的汽车里,所以他相对于路旁电线杆的位置要发生变化。若以它为参照物,则小明是运动的。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小明相对于身旁的座椅位置没有变化,所以乙座椅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由于小明乘坐的汽车与对面驶来的汽车的位置在发生变化。若以它为参照物,则小明是运动的。所以选项D不符合题意。
11.D
【详解】A、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相对于火箭的位置没发生变化,此时飞船是相对静止的,故A错误;
B、以火箭为参照物,刘洋相对于火箭的位置没发生变化,此时刘洋是相对静止的,故B错误;
C、刘洋随飞船一起运动,刘洋和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以地面为参照物刘洋是运动的,故C错误;
D、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所以航天员和飞船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航天员相对于飞船是静止的,故D正确。
12.D
【详解】①②若选车厢为参照物,小金在座位上,相对于车厢的位置不发生变化,他是静止的,故②正确,①错误;
③④若选站台为参照物,地贴在运动,小金在座位上相对于站台的位置发生改变,他是运动的,故③错误,④正确;
由以上分析可知,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3.D
【详解】由图知:超声波第一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经过的时间为t1=X1=×0.32s=0.16s,由v=得,超声波通过的距离为:
s波1=v波⋅t1=340m/s×0.16s=54.4m;
超声波第二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经过的时间为t2=12X2=12×0.24s=0.12s,超声波通过的距离为s波2=v波⋅t2=340m/s×0.12s=40.8m,汽车行驶的距离为s=s波1−s波2=54.4m−40.8m=13.6m;测试仪发出的超声波两次间隔时间为1s,且测试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记为0时刻,则超声波第一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经过的时间为0.16s;
超声波第二次发出的时间为1s末,超声波第二次与车相遇的时刻应该是1s+0.12s=1.12s,
汽车行驶的时间是t=1.12s−0.16s=0.96s,所以汽车行驶的速度为v===14.17m/s.
故D正确
14. 2 3
【详解】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v1====2m/s;
物体通过后一半路程的速度:v2====3m/s;
15. 10m 0.5m/s
【详解】[1]由图像知,机器人在前10秒内运动了10m,在10s~20s内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在前20秒内,机器人运动的路程为10m。
[2]在20s~40s内的图像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则机器人在第30秒时的运动速度为
16. 108 30
【详解】汽车的平均速度:
v===108km/h=108×m/s=30m/s.
17. 静止 80
【详解】(1)[1]如图甲所示,2~4s内,物体通过的距离为0,故处于静止状态。
(2)[2]如图乙所示,2~4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为40m/s,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18.(1)1.25小时 0.8小时
(2)快客;若乘普客,所需时间为途中时间1.25小时加上等车时间20分钟,共需95分钟;若乘快客,所需时间为途中时间0.8小时加上等车时间35分钟,共需83分钟。
【详解】(1)从苏州到上海乘普客用时间t1===1.25h,
从苏州到上海乘快客用时间t2===0.8h,
(2)t1=1.25h=1h15min,t2=0.8h=48min,
若乘普客,所需时间为途中时间1h15min加上等车时间20分钟,共需95分钟;若乘快客,所需时间为途中时间48min小时加上等车时间35分钟,共需83分钟。,
所以旅客应选快客。
19. 加速 0.2
【详解】(1)[1]由图可知纸锥在相同的时间内,路程越来越大,则说明纸锥做加速运动。
(2)[2]图中EF段纸锥下落的路程为
EF段纸锥的速度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C
C
B
B
B
A
C
题号
11
12
13
答案
D
D
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科学七年级上册(2024)第1节 机械运动课后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节 机械运动课后测评,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第1节 机械运动综合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