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宜兴市和桥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宜兴市和桥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70分钟 满分分值:100分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歌曲《东方红》简谱中有如下片段:,其中的数字符号表示声音的(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2.下列光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
3.夏夜,萤火虫生态园内,月光皎洁,草丛里飞舞着亮莹莹的萤火虫,颇有“含明终不息,夜月空徘徊”的意境。此情景中( ▲ )
A.月亮不是光,萤火虫是光 B.月亮不是光,萤火虫不是光
C.月亮是光,萤火虫是光 D.月亮是光,萤火虫不是光
4.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是控制噪声的三种措施,在图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措施是( ▲ )
5.用力敲铜锣,铜锣发出声音,停止敲击,铜锣“余音未止”。下列关于“余音未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余音未止”是回声现象 B.有余音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C.铜锣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D.“余音未止”说明铜锣仍在振动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物体只要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超声波是传播速度大于340m/s的声波
C.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性质
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7.地震来临前,许多动物都有异常反应,其原因可能是( ▲ )
A.这些动物反应灵敏 B.这些动物能观察到地面的振动
C.这些动物能听到超声波 D.这些动物能听到次声波
8.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乙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B.甲、丙的音调不同和响度相同
C.乙、丁的音调响度都不同 D.甲、丁的音调、音色都相同
9.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
A.音调是否与声振动频率有关 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10.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在木板上钻了一个小孔,发现透过小孔的光能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孔成的像是正立的像,遵循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B.保持木板和墙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小
C.木板上的小孔必须是圆的 D.蜡烛在墙上成的像是虚像
11.在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中,老师做了“水中的蜡烛”实验,为了使学生看清水中的蜡烛( ▲ )
A.使用厚玻璃板
B.让学生在玻璃板左侧观察水中的蜡烛
C.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
D.点燃的蜡烛靠近玻璃板,盛水的玻璃杯也应靠近玻璃板
12.如图所示,小红正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棋子A、B完全相同。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选用茶色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B.茶色玻璃板应竖直放置在方格纸上
C.若B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等大 D.在B位置放上光屏能接收到A的像
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往往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要求被测者与视力表像的距离是5m,如图是小红同学在一次测量视力时的情景,关于这次视力测量说法正确的是( ▲ )
A.视力表中开口向上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向下
B.小红靠近平面镜1m时,她的像向她靠近1m
C.小红同学按要求进行视力测量,则L的大小应该是0.6m
D.小红同学按要求进行视力测量,则L的大小应该是0.3m
14.学习“光的直线传播”时,老师做了如下演示实验: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根据上述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能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15.一艘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18s、0.30s、0.18s、0.30s、0.12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
16.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发声喇叭前方,可以看到烛焰随着声音晃动,喇叭的纸盆由于 ▲ 产生声音,声音通过 ▲ 传播到烛焰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具有 ▲ 。
17.人耳能区分钢琴和长笛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所发出声音的 ▲ 不同。声呐是利用 ▲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具有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的。
18.如图(a)小明将衣架悬挂在细绳的中央,当同伴小华用铅笔轻轻敲击衣架时,小明听到了声音。小明又将细绳的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再用食指堵住双耳,如图(b)所示,当同伴再次用相同的力度敲击时,小明听到衣架发出的声音变大,说明 ▲ 。小华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3s后听到回声,则小华距山崖大约 ▲ m。
19.环保部门常在噪声较大的街头设置如图的噪声监测仪,该装置显示的数字单位是 ▲ ,它 ▲ (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其所处位置的噪声。
20.复读机的扬声器发声时,它的纸盆在一分钟内振动了300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 ▲ Hz;当复读机仅加速快放时,发出声音的响度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音调 ▲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1.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真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这是光的 ▲ 现象,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将红、 ▲ 、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它颜色的光。
22.如图乙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 ▲ 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 ▲ ,此时看见的烛焰 ▲ (选填“是”或“不是”)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
23.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应将茶色玻璃板 ▲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一个棋子A,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将另一个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使它与 ▲ 重合,记下两个棋子的位置,两个位置之间的连线与玻璃板 ▲ 。
24.如图所示,身高1.6m的小红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此时镜中的像距她 ▲ m.若她以0.5m/s的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时,镜中像的大小将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经1s以后,小明同学的像距平面镜为 ▲ 。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这时她 ▲ (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25.如图所示,日晷是古代人用来测量 ▲ (选填:“时间”或“长度”)的仪器,它是利用太阳光沿 ▲ 使晷针留下影子,通过影子的长短、指向来测定的。利用影子还可以辨别方向,中午前后,用描点的方法在地面上画出竖直杆顶端影子在地面上的运行轨迹,找出其中距O最近的点A,则OA就指示 ▲ (选填“南北”或“东西”)方向。
26.Phyphx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物理实验手机软件,其中的AcusticStpwatch功能能够自动记录下所接收到的两次响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当手机接收到第一次响声时便自动计时,当再次接收到响声时计时自动停止(类似于使用秒表时的启动和停止),由于对声音的响应非常灵敏,计时可精确到0.001s。
甲、乙两人使用手机在空旷安静的广场上测量声音的传播速度。他们分别站于间距测量值为s的A、B两处,打开手机软件做好计时准备。甲先在手机边击掌一次,乙听到击掌声之后,也在手机边击掌一次。查看甲、乙两手机均有效记录下了两次掌声的时间间隔,分别为t甲、t乙。
(1)若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0.001s内声音的传播距离为 ▲ m;
(2)本实验中两手机所记录的时间大小关系是t甲 ▲ t乙(选填“>”“=”或“<”);
(3)测得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v声= ▲ 。(用s、t甲、t乙表示)
27.如图所示,夜晚,小华通过可左右推拉的竖直窗户玻璃观察发光吊灯的像和自己的像。增大吊灯的亮度,观察到吊灯的像更 ▲ (选填“清晰”或“模糊”)。小华靠近玻璃窗观察,她像的大小 ▲ ,她与像之间的距离 ▲ 。向右推动玻璃窗,吊灯像的位置 ▲ 。(本题后3空填变化情况)
三.解答题(共36分)
28.(6分)按要求作图
(1)如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的小灯泡,P、Q为不透光的挡板,试作出在挡板右侧发光灯泡能照亮的范围。
(2)在图中作出物体ABC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
(3)请在图中用光路图作出井底之蛙“观天”的最大范围。
29.(6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小球弹开,说明 ▲ 。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振动,为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 ▲ 。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把泡沫塑料球弹
起。该实验说明 ▲ 可以传声,还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选填“能量”或“信息”)。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铃声越来越 ▲ ,并由此推理可知: ▲ 。
(10分)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将茶色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沿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MN,取两枚相同的棋子E和小明将棋子E放在玻璃板前,移动玻璃板后面的棋子F,直到它看上去与棋子E的像完全重合,记下E和F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应选在 ▲ 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效果好
A. 几乎无光的实验室 B. 有阳光的实验室
(2)该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方便确定 ▲ ;用两个相同的棋子E和F,是为了比较 ▲ 。
(3)在实验中,小明观察到棋子E有两个像,为了让这两个像靠得更近些,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选填序号;
A.较薄的玻璃板 B.换用较厚的玻璃板 C.调整观察的角度,使像重合
(4)实验中小明看到的棋子E的像偏暗,可以用 ▲ 方法使看到的像亮些.
A.用手电筒直接照亮棋子E
B.电筒直接照亮棋子F
C.换用无色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
(5)实验中,小明改变 ▲ ,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多次实验.分析数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6)小明放学乘地铁时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看到了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粗略测量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如图乙所示。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
①小明站在站台上,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小明在玻璃屏蔽门后所成的 ▲ (填“虚”或“实”)像落在 ▲ 上;
②小明记录下自己的位置,然后用直尺量出 ▲ 的距离;
③根据“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的原理,上述步骤中量出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
(7)测量结束后,小明在玻璃屏蔽门外候车。地铁到站后,安全门向两侧打开,小明在原地等候,此时小明在左右两侧安全门中成像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
在两侧安全门中成的像越来越小,直至不成像
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个完整的像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的位置与原来像的位置重合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两个像的距离等于两侧安全门之间的间距
31.(6分)小明注意到,爸爸在拉二胡前总要把二胡的两个手把来回扭动,
仔细调试(如图甲所示)。爸爸说这是在调“音准”,小明结合本学期所
学知识认为这是在调“音调”。影响琴弦音调高低的因素有哪些?小明通
过观察思考,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线的材料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线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线的粗细有关;
猜想4: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线的松紧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明使用如图乙所示
的实验装置,将琴弦的一端固定在桌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钩码,使琴弦在桌面上拉紧。再用a、b两个小木块将琴弦支起,拨动琴弦发出声音。
(1)小明将正在发声的的琴弦用手按住,则琴弦 ▲ (选填“立即停止”或“继续”)振动。
(2)小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逐步右移b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小明这是在验证猜想 ▲ ;若想验证猜想4,利用图示现有器材可以通过仅改变 ▲ 来进行实验。
(3)小明通过反复实验,发现对于弦乐器,音调的高低跟弦的材料、长短、粗细、松紧都有关,爸爸“把二胡的两个手把仔细调试”是通过改变琴弦的 ▲ 来改变音调;弹奏时,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的相同部位,是为改变声音的 ▲ ;弦乐器分别采用尼龙丝、钢丝做弦,用相同的力度弹奏相同的曲子时,听者轻易就能分辨,这是由于不同材料做成的弦所发出声音的 ▲ 不同。
32.(8分)如图所示,小明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甲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烛焰倒立的像。
(1)该实验现象可以用 ▲ 来解释;
(2)在图乙中利用光线作出烛焰AB在塑料薄膜上像A’B’(保留作图痕迹)。
(3)若将点燃的蜡烛向上移动,则塑料薄膜上的像向 ▲ (选填“上”或“下”)方移动;若将蜡烛靠近小孔少许,蜡烛的像将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 (选填“改变”或“不变”)。
(5)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我们学校茂盛的樟树下,你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是 ▲ (选填“太阳”、“树叶的缝隙”或“树叶”)的 ▲ (选填“像”或“影子”)。
(6)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符合探究要求的是图中的( ▲ )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C
A
B
D
C
D
C
A
B
D
D
C
D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宜兴市宜城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草桥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江阴市陆桥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限时作业物理试卷(月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简答题(每空1分,共3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