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 (2份,原卷版+解析版)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1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1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1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讲义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1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
考点一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3
考查角度 水土流失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3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6
考查角度 荒漠化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7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9
考查角度 湿地形成及功能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10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12
考查角度 森林作用及养护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13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15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17
考点二 资源跨区域调配 21
考查角度 能源跨区域调配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21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24
考点二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26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28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31
考点三 流域内协调发展 36
考查角度 调沙减淤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36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37
考查角度 流域水资源开发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37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38
考查角度 流域水运、水电开发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39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40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43
考点四 国际合作 47
考查角度 一带一路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47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49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51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考情分析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2023浙江6月,17-18题,4分
2023浙江6月,28(2)题,6分
2023浙江1月,17-18题,4分
2023福建卷,1题,3分
2023北京卷,19题,12分
2022浙江1月,2-3题,4分
2022浙江6月,9-10题,4分
2022海南卷,3-5题,13题,12分
2022山东卷,3-4题,6分
2022天津卷,10-11题,6分
2022湖北卷,18题,12分
【命题规律】对于生态脆弱区及其综合治理的主干知识,今年来全国卷及地方卷考查频繁。就考查方向而言,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和表现考查较少,侧重考查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治理措施等。联系生活实践情境设置问题,以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或其演变过程为背景材料,体现新高考的命题特点。考查方式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设问角度多是分析原因或探讨措施等。对于资源跨区域调配这一知识内容,近几年高考的考查频率较低。流域内协调发展知识往往结合水循环中河流知识进行考查,单独考查较少。
国际合作主要侧重于“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外合作项目,与产业转移联系比较密切。
【命题预测】生态环境问题侧重于考查生态环境问题发生发展的机制,包括成因、过程、影响、措施等。对于新教材增加的诸多新内容,知识层面要求不高,首先要求必须站在一定高度上形成框架结构,构建思维导图,能高
资源跨区域调配
2022湖北卷,17题,15分
2022江苏卷,26题,16分
2022浙江6月,29题,9分
2020浙江7月,28题,13分
流域内协调
2023全国乙卷,44题,10分
考点一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屋建瓴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次对于具体案例中的自然、人文地理相关知识和原理也要理解和把握好。
发展
2023海南卷,4题,3分
2023浙江6月,13-14题,4分
2023浙江6月,27(20)题,6分
2023北京卷,16(2)(3)题,6分
2022全国乙卷,36(3)(4),10分
2022湖南卷,19(3)题,6分
2022北京卷,16题,15分
国际合作
2023福建卷,5题,3分
2023海南卷,10题,3分
2023北京卷,17(4)题,6分
2022天津卷,18(3)题,8分
考查角度 水土流失
(2022·天津卷)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深受人类活动影响。下左图为1990~2019年黄河流域土壤侵蚀面积变化示意图,下右图为2000~2020年黄河流经省区土地利用转型方向及面积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据图分析,关于黄河流域土壤侵蚀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使土壤侵蚀强度减弱
B.气候变化导致各等级的土壤侵蚀面积均减少
C.受到重度侵蚀的土壤面积和比例无显著变化
D.1990~1999年间土壤侵蚀治理成效最为明显
2.据图推断,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最主要措施是( )
A.矿区生态修复B.退耕还林还草
C.沙漠裸地农垦D.生活环境治理
【分析】
1.
2.
【答案】1.A 2.B
(2021·福建卷)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地区考古挖掘出的古聚落遗址,遗址中有许多黄土烧制的陶器。仰韶文化晚期,我国亚热带-暖温带界线南移。在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双重影响下,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为避免坍塌,窑洞宽度须小于窑顶黄土厚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是由于( )
A.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B.人口增长迅速,耕地不足
C.蓄水技术提高,供水充足D.土壤肥力下降,作物减产
【分析】
【答案】 3.A
4.(2021·河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图1)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图2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长期的坡面耕作打破了生态平衡。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
(1)据图2分析该区自然植被空间分异的原因。
(2)说明该区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
(3)提出该区植被合理配置的原则与途径。
【分析】
(1)
(2)
(3)
【答案】(1)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地势起伏大,水热变化大;谷地蒸发量小,土壤含水率高,土壤肥沃,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坡面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蒸发量大,植被以疏林草原为主;坡顶海拔高,水热条件差,植被以低矮的灌木丛和草本植被为主。
(2)退耕还林还草导致该地植被覆盖率增加,森林大量吸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资源短缺;坡面含水量下降,林地稀疏,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增多,使蒸发加剧,土壤变干,森林退化,含蓄水源能力降低,加剧土壤的干燥化。
(3)植被合理配置应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水土资源分布的差异,谷底水土资源丰富以林地为主;山坡蒸发量大,水土流失严重,应以耐旱的草本植物为主;山顶水热较为缺乏,应发展耐寒、耐旱的草本和灌木为主。
考查角度 荒漠化
5.(2023·全国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蚀粗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其过程如图左所示,某科研小组通过比较地表松散层表层和浅层的粗、细颗粒物含量。构建了风蚀粗化指数。该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表层比浅层粗颗粒物含量越高。图右显示青藏高原南部(针对风蚀)采样点粗化指数的分布。
(1)说明风蚀粗化过程中地表松散层风蚀强度的变化。
(2)指出图右所示区域风蚀粗化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3)分析耕作对风蚀和风蚀粗化指数的影响。
(4)提出图右所示区域因地制宜的风蚀防治措施。
【分析】
(1)
(2)
(3)
(4)综合思维。从因地制宜角度可分解为西部、北部和东部、南部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把风蚀防治措施分解为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然后进行筛选综合即可。西部、北部与东部、南部风蚀粗化程度差异较大,所以要因地制宜采取措施。东部、南部粗化指数较小,可以采取砾石覆盖、耕地留茬、免耕、限制放牧等措施,保护地表,减轻风蚀。西部、北部粗化指数大,可维持自然状态。
【答案】(1)早期细颗粒物所占比例大,地表松散层风蚀强;(2分)随着细颗粒物所占比例减少,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2分)地表松散层风蚀强度逐渐减弱。(2分)
(2)分布特征:西部大,东部小;(2分)北部大,南部小。(2分)原因:西部、北部风力强劲,(2分)植被覆盖度小。(2分)
(3)耕作使表层和浅层充分混合(表层细颗粒物增多),疏松,(2分)强风蚀季节植被覆盖度小,风蚀强度大;(2分)表层和浅层粗颗粒物含量基本一致,风蚀粗化指数基本不变。(2分)
(4)东部、南部:可因地制宜采用砾石覆盖、耕地留茬、免耕、限制放牧等措施,保护地表,减轻风蚀。(2分)
西部、北部:地表砾石覆盖度高,风蚀强度小,可维持自然状态。(2分)
考查角度 湿地形成及功能
(2022·浙江6月卷)人工湿地是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主要利用微生物、植物等对污水进行自然净化的处理技术。下图为某人工湿地处理微污染水的流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与污水处理厂相比,该人工湿地系统可以( )
A.降低污水处理成本B.减少土地占用面积
C.不受季节变化影响D.加快污水处理速度
7.在湿地保护生态修复中,较为合理的途径是( )
A.引进外来物种,扩大滩涂种植B.河道种植芦苇,修复水生植物
C.增加水域面积,扩大养殖规模D.河道整治清游,清除全部河滩
【解析】
6.
7.
【答案】6.A 7.B
8.(2020·山东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西走廊西大河流域的永昌盆地介于永昌南山与永昌北山之间(下图),海拔1875~2106m,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盆地内分布有若干块湿地,这些湿地的形成是地形、地质条件及地表水、地下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金川峡水库位于盆地最低处,是当地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水源地。
(1)从地形、地质角度分析湿地的成因。
(2)说明永昌盆地内湿地对金川峡水库的意义。
【分析】
(1)
(2)
【答案】(1)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表水自西南向东北流动,补给湿地;盆地内有断层分布,地下水沿断层出露;位于永昌盆地低洼处,易于积水。
(2)湿地位于水库上游,在洪水期能削减洪峰;湿地受地下水补给,(枯水期)为水库提供较为稳定的水源;湿地可以对泥沙、污染物等进行过滤、沉淀、吸附、降解,净化入库水质。
考查角度 森林作用及养护
(2022·河北卷)华北某国家级新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于2017年启动“千年秀林”工程,营造异龄、复层、混交林2.9万公顷,并为每棵苗木发放专属二维码(图),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数字森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千年秀林”工程营造异龄、复层、混交林,主要是为了( )
A.提升森林生态功能B.提高林地利用率
C.提升苗木成活比例D.提高植被覆盖度
10.打造数字森林对“千年秀林”的意义重在( )
A.记录林木生长信息B.评估森林经济效益
C.降低风沙灾害程度D.研究森林演替规律
【解析】
9.
10.
【答案】9.A 10.D
(2021·辽宁卷)依据林区自然环境特点和林木状况进行间伐(有选择地砍伐部分树木)是林区管理的有效途径。20世纪90年代,甘肃省南部某林区对部分区域进行不同强度的间伐,而后继续封山育林。2011年研究人员在该林区选择自然环境相近的4个样地进行调查。下表为部分调查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依据表格信息可得( )
A.间伐强度强的林区,幼苗生长条件好
B.间伐强度强的林区,林间裸地面积大
C.无间伐区光照条件最弱,幼苗生长环境最好
D.重度间伐区枯枝落叶层最厚,土壤肥力最高
12.该林区间伐主要是为了( )
A.控制森林成林比例,节约水资源B.增加地表径流,防止土地沙化
C.促进森林更新,维护生物多样性D.增加土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
【分析】
11.
12.
【答案】11.A 12.C
样地
幼苗密度/株·hm-2
乔木蓄积量/m3·hm-2
无间伐区
1500
3935
轻度间伐区
1900
2721
中度间伐区
2300
2066
重度间伐区
5700
1983
3.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
(1)针对自然因素的措施
根据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从减弱或消除自然因素对环境问题产生影响的角度分析对策。例如,水土流失的产生与地形坡度有关,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筑梯田、平整土地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2)针对不合理人类活动的措施
改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顺应自然规律。例如,毁林开荒——退耕还林;围湖造田——退耕还湖;陡坡垦荒——立体农业;农业结构单一——多种经营。
(3)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把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治理环境问题。例如,我国南方丘陵山区,要治理水土流失,最好的措施就是发展立体农业;我国牧区的荒漠化治理,除了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外,还要加强人工草场建设;我国东北林区,除了保护森林外,还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等。
考向1 水土流失
排土场又称废石场,是指矿山采矿排弃物集中排放的场所,是一种巨型人工松散堆垫体,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下图示意鄂西山区某高岭土(一种非金属矿产)露天开采排土场治理工程。据此完成问题。
1.排土场治理前乡村道路面临的安全隐患主要是( )
A.土体崩塌B.碎石滑落C.岩层活动D.路况复杂
2.在乡村道路与排土场边缘修建截水沟的直接作用是( )
A.方便农田灌溉B.缩短坡面径流距离
C.改变径流方向D.加快坡面渗流速度
3.图中石格护坡内需种植植被,这些植被最宜选择( )
A.本地草类B.本地乔灌木结合
C.本地外地草类组合D.本地外地草木结合
【答案】1.A 2.C 3.A
【解析】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排土场治理前坡面(提示:注意观察图中原坡面线)较陡,土体松散,土体易崩塌掩埋道路,A正确;可能会存在碎石滑落现象,但碎石粒径、体量较小,对道路造成的危害较土体崩塌小,B错误;排土场位于板块内部,岩层不易活动,不会造成明显危害,C错误;由于靠近排土场,道路路况可能较复杂,但这主要还是土体崩塌引起的,D错误。故选A。
2.结合所学知识,当地位于鄂西山区,降水较多,排土场坡度较大,截水沟汇集径流,可以改变径流方向,防止道路被侵蚀,C正确;根据材料无法推知截水沟汇集地表径流用于农田灌溉,A错误;截水沟位于排土场边缘,未缩短坡面径流距离,对坡面渗流速度影响也不大,B、D错误。故选C。
3.结合所学知识,草类植株低矮,固结表土能力强,本地草类对当地环境适应性强,成活率高,A正确;排土场土层结构较松散,不宜栽植高大乔木,B错误;外地草木的环境适应性不如本地植被,且被引入后,可能带来生物入侵风险,C、D错误。故选A。
【点睛】排土场是一种巨型人工松散堆垫体,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排土场失稳将导致矿山土场灾害和重大工程事故,不仅影响到矿山的正常生产,也将使矿山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考向2 荒漠化
丘间地是镶嵌在流动、半流动沙丘之间的面积不等、形状不规整的地块。有人建议在科尔沁沙地翁牛特旗东部地区的丘间地构建起自底部至顶部的“三圈一带”,形成“水稻坐底、果树镶边、杨柳缠腰、沙障封顶”的沙区丘间地生态圈模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影响沙区丘间地生态圈模式中不同圈层分布位置的主要因素是( )
A.水分B.热量C.风速D.光照
5.与传统的工程固沙相比,沙区丘间地生态圈模式更注重( )
A.强化固沙效果B.改良土壤结构C.提高经济收入D.改善当地气候
6.推测采用该生态圈模式的地方( )
①以种植业为主②土地生产力较低③生态环境脆弱④土壤保水能力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4.A 5.C 6.C
【解析】4.水田开发圈需要水分最多,果树经济林和防护林保护圈需要的水分次之,草方格生物固沙带需要水分最少,因此水分是影响沙区丘间地生态圈模式中不同圈层分布位置的主要因素,A正确;影响热量的主要因素在于地势,不同的沙丘之间存在一定的海拔高度差异,但造成的气温垂直差异较小,不足以影响区丘间地生态圈模式中不同圈层分布位置,B错误;同圈层之间为沙丘,无高大地形,不同圈层的风速差异较小,C错误;沙丘地圈层的光照差异不成圈层变化,D错误。故选A。
5.与传统的工程固沙相比,该生态圈模式将防风沙(固沙带、防护林)与农业生产(水田、果树经济林)较好地结合起来,保护环境的同时发展了农业生产,提高经济收入,C正确;传统的工程固沙更注重强化固沙效果,A错误;传统的工程固沙和沙区丘间地生态圈模式都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并改善当地气候,BD错误。故选C。
6.根据图示信息,防护林保护圈和草方格生物固沙带,主要种植于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较脆弱,土地生产力较低,②③正确;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区,这些地区不会出现大面积沙丘,①错误;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保水能力较差,④错误;故选C。
【点睛】丘间地被沙丘环绕,水分相对充足,通常比周围的沙丘有更好的土壤条件,这也成为一些特有物种和稀有物种的“生命岛”。
考向3 土壤盐碱化
新疆尉犁县是塔里木盆地的一个汇盐区,为应对土壤盐渍化,当地推广“膜下滴灌”工程改良方法。读干旱区盐分输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与土壤积盐程度关系最密切的人类活动是( )
A.蒸发B.降水C.灌溉D.耕耘
8.“膜下滴灌”将覆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相结合,该技术的优势体现在( )
①节约水源②节省肥料③增产稳产④去除盐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7.C 8.A
【解析】7.当蒸发量远超降水量时,潜水向上输送盐分,盐分在地表集聚形成盐渍化,但蒸发与降水均为自然原因,AB错误;灌溉水渗入土壤,引起地下水位上升,盐分随水分蒸发上升至地表,形成盐渍化,C正确;深耕松土能起到改良盐碱地土壤的作用,能加速土壤里残留盐分排出,但并非与积盐程度最密切的人类活动,D错误。故选C。
8.“膜下滴灌”可进行精准滴灌,节约水源,①正确;还可精准地将肥料加在滴灌水里,可节省肥料,②正确;覆膜后将土壤与大气隔离,减弱蒸发引起的水分向上运动,有效抑制土壤表层盐分含量,达到增产稳产的目的,③正确;膜下滴灌不能真正去除土壤中的盐分,只是对盐分增长起一定的抑制作用,④错误。①②③组合正确,故选A。
【点睛】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可达95%。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
松嫩平原西部有大面积盐碱化湿地。平原深层地下水中含大量盐类物质。强烈的蒸发使地下水通过岩层松散空隙上升,引起土地的盐碱化。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当地的土地盐碱化。为了治理盐碱化湿地,科技人员研发了“稻-苇-鱼”系统,可有效改善土壤盐碱化问题。下图为盐碱湿地组成及利用方式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与沼泽区和湖泡区相比,草甸区盐碱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地下水多B.蒸发旺盛C.地势较高D.地表水少
10.轻、中度盐碱化草甸区种植水稻对抑制盐碱化的作用是( )
A.水稻根系吸收地下水降低水位B.水稻吸收表土中的盐分
C.水稻田抑制地下水上升D.水稻土可以中和盐分
【答案】9.D 10.C
【解析】9.由材料可知,与沼泽区和湖泡区相比,草甸区的地表水较少,当水分少而蒸发旺盛时,使得含盐量大的深层地下水进入表层土体,引起土壤盐分积累,进而导致草甸区盐碱化严重,因此D项正确,A项错误。沼泽区、湖泡区与草甸区的蒸发量都较大,但沼泽区和湖泡区由于地表水分较多,使得盐碱化较轻,B错误。地势较高对地表水分具有影响,但不是造成土壤盐碱化的主要原因,因此C项错误。故选D。
10.种植水稻需要大量引水灌溉,从而形成稳定的水层,与湖泡区类似,稻田里稳定的水层可以抑制地下水上升,从而减少地下盐分上移聚集,因此C项正确。水稻根系主要吸收的是土壤表层的水分,难以吸收地下水,因此A项错误。水稻对表土中的盐分的吸收作用有限,不能够起到土壤抑制盐碱化的效果,因此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水稻土不能够中和盐分,需要对稻田进行灌排水才将土壤中的盐分淋洗和排出,因此D项错误。故选C。
【点睛】 土壤盐碱化是土壤中积聚盐分形成盐渍(碱)土的过程。除在滨海地区,由于受海水浸渍影响而发生盐碱化外,一般的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带,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滞留排泄不畅且地下水位较高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地面蒸发作用强烈,土壤母质和地下水中所含盐分,随着土壤毛细管水上升而积聚于地表。此外,在极干旱地区,即使地下水很深,高矿化地表径流携带的盐分,也能使土壤发生盐渍化。
考点二 资源跨区域调配
考查角度 能源跨区域调配
(2023·浙江1月卷)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下图为部分清洁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三大能源基地共同的主要清洁能源是( )
A.核能 水能B.风能 火电C.水能 地热D.风能 太阳能
2.我国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可以( )
A.促进低碳能源发展B.改变能源资源分布
C.控制能源消费总量D.缩短能源输送距离
【解析】
1.
2.
【答案】1.D 2.A
3.(2022·浙江6月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方电网由广东等五省区电网构成,并与港澳电网相连,大规模的西电东送是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广东电网的调峰任务主要由西部送电承担,省内的火电、燃机采取昼启夜停的
方式参与调峰,其承担的调峰量在电力负荷高峰季节较为明显。从调峰、调频、电网安全稳定性及经济运行要求来看,广东建设适当的抽水蓄能电站是必要的。
材料二 下图为南方电网电力资源分布略图。下表为广东电网主要机组各类特性指标表。
(1)说出南方电网电力资源东西互补性强的主要原因。
(2)根据表中信息,指出广东电网建设适当的抽水蓄能电站的合理性。
(3)分析广东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对“西电东送”输电效益的有利影响。
【分析】
(1)
(2)
电源类别
占本网装机比例(%)
调节容量比例(%)
调节负荷升降速度
火电
59
40~100
慢
水电
10
0~100
较快
抽水蓄能
5
-100~100
较快
液化天然气燃机
15
60~100
较慢
(3)
【答案】(1)西部常规能源丰富,东部能源需求量大;东西部电力负荷季节差异明显。
(2)抽水蓄能调峰能力强、速度较快,谷电转为峰电,提升价值;水电占比低,调节作用有限;火电、燃机调节速率慢。
(3)改善电源的运行环境,提高火电运行效率和水能利用率;增加西电东送电量,提高综合效益;提高输电线路的利用率,降低输电成本;促进节能环保,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性。
考查角度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2022·浙江1月卷)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与旧金山比,洛杉矶水资源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较高,蒸发量大B.山脉阻挡,降水量小
C.洋流影响,降温减湿D.河流短少,径流量小
5.从区域外调水对洛杉矶的影响有( )
A.减少城市水分蒸发B.减轻城市地质灾害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增加城市内涝风险
【分析】
4.
5.
【答案】4.D 5.B
6.(2022·湖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中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气候干旱,地表储水条件差,水资源极度贫乏。为了缓解区域缺水问题,国家在黄河支流一洮河上兴建水利枢纽工程,实施跨区域调水。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复杂性,输水管道多采用隧洞、暗渠和渡槽等方式,线路坡度小,且多呈直线布局。该工程于2021年9月全线通水,极大缓解了当地5市13县(区)用水短缺,600多万群众受益。图示意该调水工程。
(1)分析该区域地表储水条件差的原因。
(2)指出该工程输水管道多采用隧洞、暗渠和渡槽的优点。
(3)评价输水线路网状布局的积极意义。
【分析】
(1)
(2)
(3)
【答案】(1)植被稀少,涵养水源的能力差;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沙质土壤,下渗强。
(2)当地气候干旱,隧洞、暗渠和渡槽可以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水分蒸发;降低线路坡度,呈直线布局可以缩短线路长度;减少水体污染。
(3)增加输水线路覆盖面积,满足更多地区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完善沿线地区基础设施;带动沿线地区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沿线地区植被恢复。
南水北调
考向1 西氢东送
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取的氢气,生产过程中无伴随碳排放,故被称为“绿氢”。2023年4月,我国“西氢东送”首个绿氢长距离输送管道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起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终点位于北京市的燕山石化,沿线多地预留端口,便于接入潜在氢源。管道建成后,将用于替代京津冀地区现有的化石能源制氢。下图示意该“西氢东送”工程线路。完成下面小题。
1.“西氢东送”工程沿线多地预留端口,体现的交通运输线路布局原则是( )
A.因地制宜B.适度超前C.均衡发展D.市场最优
2.与传统长管拖车运氢相比,管道运氢的主要优点是( )
A.运输范围广B.短期收益高C.机动灵活性强D.受自然影响小
3.首条“西氢东送”管道运输工程的建设有利于( )
A.缓解我国绿氢供需错配问题B.实现东西各地协调发展
C.调整西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D.改善东部各地大气质量
【答案】1.B 2.D 3.A
【解析】1.依据材料“工程线路沿线多地预留端口,便于接入潜在氢源”可知线路设计考虑了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变化,符合适度超前原则,B正确,排除ACD,故选B。
2.传统长管拖车运输属于公路运输,运输范围可更广,机动灵活性更强(可点对点),A、C错误;管道运输因前期管道建设投入大,短期内收益不高,B错误;管道运输连续性强,运具和线路合为一体,比公路运输受自然影响小,D正确,故选D。
3.我国内蒙古地区绿氢生产条件优越,但需求主要在东部地区,依据材料“将用于替代京津冀地区现有的化石能源制氢”,可知该工程可以缓解我国绿氢供需错配问题,A正确;首条“西氢东送”管道运输工程可促进内蒙古到北京沿线地区的协调发展,但不能实现东西各个地区的协调发展,B错误;该工程将绿氢输送至京津冀地区,主要调整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结构,C错误;首条“西氢东送”管道可以改善京津冀地区的大气质量,并非东部各地区的大气质量,D错误,故选A。
【点睛】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1.依据运输需求: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标准、密度等都应依据运输需求来定;2.适度超前: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浪费;3.因地制宜: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4.尽量少占土地:交通线、站布局应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5.发挥综合运输优势: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其他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求等。
考向2 特高压输电
特高压输电技术是我国在西电东送工程建设中使用的自主创新技术,特高压技术可以长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送电力,发电厂发出的电先通过升压变压器将电压升高至1000(±800)千伏以上,然后到用电地区再通过降压变压器将电压降至220/380伏供用户使用。下图示意蒙西—天津南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该工程采用特高压输电,是因为( )
①两地距离远②输电容量大③城市等级高④技术水平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城市变电站的选址应该( )
A.设于城市低洼地带B.接近电力消费用户
C.较少考虑地质构造D.远离城市交通线
6.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的应用,可以( )
A.带动沿线地区的产业发展B.改变沿线地区人口的流动方向
C.节约沿线地区的土地资源D.减少沿线地区无线电通信干扰
【答案】4.A 5.B 6.C
【解析】4.特高压输电技术可以长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送电力,蒙西—天津距离远,输电容量大,①②正确;与城市等级无关,③错误;技术水平高只是保障,不是原因,④错误。①②组合正确,故选A。
5.考虑到变电站的安全运行问题,站址场地应避免设于低洼地带,以防被洪水或暴雨的积水淹没,A项错误;变电站选址必须适应电力系统发展规划和布局的要求,尽可能接近主要电力消费用户,靠近负荷中心,从而减少输电线路的投资和电能的损耗,同时也利于缩短配电网的供电半径,从而降低线路建设的投资,B项正确;良好的地形、地质条件直接影响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行,故选择变电站站址时应充分考虑站区的地质条件,避开地震断裂带、断层、矿藏、滑坡、塌陷、溶洞等地质构造区域,C项错误;选址时不仅要考虑施工时设备、材料及变压器等大型设备的运输,还要考虑运行、检修时的交通运输条件,一般情况下,站址要靠近铁路、公路,进站道路要尽量短,以减少交通运输的困难,同时减少投资,D项错误。故选B。
6.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输送的电力电压高,不能直接用于生产,对沿线地区的产业发展影响较小,A项错误;对沿线地区人口的流动方向没有影响,B项错误;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占地少,节约沿
线地区的土地资源,C项正确;沿线形成由电场、磁场等组成的较为复杂的电磁环境,对邻近的无线电通信网络有干扰,D项错误。故选C。
【点睛】能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①对于资源调入区而言,资源的大规模调入,缓解了能源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能源资源的相对充足,又保障了社会的安定与繁荣,以及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等。②对于资源调出区而言,随着能源的开发和工程建设,将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考向3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引哈济党”跨流域生态调水工程从大哈尔腾河调水到党河水库(下图),由于调水线路长、年调水量小、工程区自然条件恶劣等因素,造成工程投资大,调水成本高,因此调水线路方案拟定比选及经济合理性是本工程的关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调水工程实施前,党河水库的主要水源是( )
A.大气降水B.河川径流C.积雪融水D.地下水
8.与调水方案①、②相比,③方案的主要优势是( )
A.工程建设难度小 B.调水距离较短C.水资源利用率高D.水质更有保障
9.调水工程实施后,为了节约用水,敦煌市应采取的发展措施有( )
①开垦荒地,大幅度提高耕地面积②补给生态用水,保护绿洲生态环境
③加大调水量,发展高耗水的工业④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地利用水资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7.B 8.A 9.C
【分析】7.结合材料和图分析,调水工程实施前,党河水库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党河等河流汇入,B正确;该区域气候干旱,大气降水稀少,地表积雪少,积雪融水补给量少,AC错误;地下水补给量小,不是主要的补给水源,D错误。故选B。
8.读图可知,③输水方案不需穿越党河南山山脉,工程建设难度小,而①、②输水方案穿越党河与大哈尔腾河两水系的分水岭,工程建设难度大,技术要求更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水距离、水质方面,
③方案没有优势,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 敦煌市地处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不适合开垦荒地,大幅提高耕地面积,①错误;调水工程实施后,敦煌市水资源增加,可以补给生态用水,保护绿洲生态环境,②正确;敦煌市地处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不适合加大调水量,发展高耗水工业,③错误;敦煌市水资源短缺,应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④正确。综上分析,②④正确,故选C。
【点睛】河流补给有雨水补给、冰川融水、积雪融水、湖泊水、沼泽水和地下水补给等多种形式。
考向4 东数西算
“东数西算”是我国继“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之后,启动的又一个大工程。“数”指的是数据(大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计算能力。“东数西算”就是在西部地区发展能耗高、耗水多的数据中心,把东部地区经济活动产生的数据和需求放到西部地区来计算和处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东数西算”工程带动作用较小的产业是( )
A.交通运输B.信息通信C.IT设备制造D.土建工程
11.西部地区发展算力最重要的优势条件是( )
A.技术水平高B.土地租金便宜C.协作条件好D.能源丰富廉价
12.就东部地区而言,“东数西算”将( )
A.缓解能源紧张局面B.导致科技人才流失
C.引起土地价格上涨D.促进新能源的开发
【答案】10.A 11.D 12.A
【解析】10.根据材料可知“东数西算”就是在西部地区发展能耗高、耗水多的数据中心,把东部地区经济活动产生的数据和需求放到西部地区来计算和处理,由于该工程需要处理数据,因此会带动信息通信的发展;同时也需要一些技术装备,会促进IT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在西部地区选址建设数据基地,会带动土建工程的发展;但是该工程对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影响不大,故选A。
11.由于数据计算和分析属于高耗能产业,西部地区有丰富廉价的资源,很适合发展算力,D正确,ACD错误。故选D。
12.对于东部地区而言,能源资源短缺,东数西算可以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局面,A错误;西部地区发展算力并不会对东部地区的人才造成很大影响,B错误;东部地区的土地价格不会上涨,C错误;发展算力,可以促进西部地区的新能源开发,与东部无关,D错误。故选A。
【点睛】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区位条件有: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科技人才丰富。
考点三 流域内协调发展
考查角度 调沙减淤
(江苏卷)下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 )
①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 ②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
③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 ④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2.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起伏B.流域面积
C.兴修水库D.水土保持
【分析】
1.
2.
【答案】1.B 2.C
黄河的调沙减淤
实施背景: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含沙量大;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坡度变小,流速缓慢,泥沙沉积使下游河床不断抬高,形成“地上河”。
黄河沙患的解决,需要流域内综合协调:
侵蚀区需要减少入河泥沙量,
堆积区需要减少河道淤积。
①中游的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的主要侵蚀区,水土保持是减少入黄泥沙的根本措施。在黄土高原,由政府投资、补偿,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进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
②利用水库对黄河调水调沙是一种有效的工程措施,其中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对遏止下游河道淤积具有重要作用。每年在黄河汛期到来之前,应用调水调沙的原理对上下游水库进行联动调度,同时调动上中游的水库向下游放水,在小浪底形成“人造洪峰”,提高下游行洪输沙能力,实现对黄河下游河床全线冲刷,将淤积的泥沙送入大海。
考查角度 流域水资源开发
(2022·江苏卷)埃布罗河是西班牙第一大河,流域内修建了多座大坝,用以调节流量的季节分配。下图为“埃布罗河流域位置及其某支流上水文站月平均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支流大坝调节流量季节分配的主要目的是( )
A.灌溉B.航运C.防洪D.发电
4.多座大坝调节了埃布罗河下游的流量,这有利于下游地区种植( )
A.茶叶B.水稻C.咖啡D.甜菜
【解析】
3.
4.
【答案】3.A 4.B
流域水资源协作开发
1.流域水资源状况分析
(1)流域内水资源的功能:农业灌溉、淡水养殖、提供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发展航运、水能发电、生态保护、旅游等。
(2)流域水资源状况
流域水资源丰富程度主要看径流量的大小;径流量大,说明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小,则流域水资源贫乏。
(3)流域内水资源供给状况分析
流域内水资源的供给状况主要看流域内水资源的需求量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而流域的需求量则取决于流域内的人口、城市及产业的分布状况。人口、城市密集,产业发达,水资源需求量大,则会表现出水资源紧张状况。此外,流域内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也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污染,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
2.流域水资源的调配措施
(1)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
①修建水库蓄水→解决季节性用水不足。
②修建引水工程、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③修建治污工程→治理水污染,提高利用率。
考查角度 流域水运、水电开发
5.(2021·北京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斯洛文尼亚西南地区年降水量达1000-1500毫米。
若在雷卡河修建一座水电站,请评价选址的自然条件。
【分析】
【答案】有利条件:降水较丰富,河流径流量大;地势起伏,河流有落差,水能丰富。
不利条件: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夏季流量小,水能不稳定;位于喀斯特地貌区,地质条件复杂,易渗漏。
内河航运开发条件评价
分析时可从影响航运的因素如径流量、水位季节变化、河道特点(宽、深)、通航里程、地势起伏、干支流分布与水系的发达程度、通航时间长短(结冰期有无、长短)、经济腹地的大小及其经济的发达程度、航运条件等方面入手。
考向1 调沙减淤
水库排沙比是指一定时段内出库沙量与入库沙量之比。排沙比越大,水库排沙效果越好。三峡水库采用“蓄清排浊”方式运行,水库淤积和排沙比受进出库流量、含沙量、泥沙粒径、坝前水位等因素影响。图示意2013——2018年三峡水库月排沙比、入库沙量及平均水位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据图推测三峡水库淤积量最大的月份是( )
A.2月B.6月C.7月D.10月
2.三峡水库在6-8月保持较低水位主要是为了( )
A.预留防洪库容B.确保发电稳定C.降低航运风险D.缓解下游旱情
3.导致三峡水库11月至次年3月“蓄清”期排沙比高的原因是( )
①库区水位高②入库沙量少③泥沙粒径小④出库水量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1.C 2.A 3.B
【解析】1.依据图中信息可知,7月入库沙量约为4500万吨,排沙比在30%左右,据此可知库区泥沙淤积量=4500万吨*(1-30%)=3150万吨,故7月泥沙淤积量最大,C正确;2月入库沙量少,且2月排沙比高,库区泥沙淤积量小,A错误;与7月相比,6月的排沙比虽小于7月,但6月入库沙量远小于7月,库区泥沙淤积量没有7月大,B错误;10月,入库沙量显著降低,水库泥沙淤积少,10月库区泥沙淤积量没有7月大,D错误。故选C。
2.6-8月正值长江流域的汛期,三峡水库保持较低水位,主要为了预留防洪库容,以应对季风气候下该时段降水突然增多时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A正确;水位降低,水位落差减少,发电能力可能变弱,并不是为了确保发电稳定,B错误;库区水位较低,库区航行水深相对较浅,并不一定能降低库区航运风险,反而可以容易导致航运能力下降,C错误;三峡水库在6-8月保持较低水位,并不能缓解下游旱情,D错误。故选A。
3.水库排沙比是指一定时间段内出库沙量与入库沙量之比,读图可知11月至次年3月,库区排沙比较高,主要是由于入库沙量少,②正确;结合因示信息可知,11月至次年3月入库沙量少。同时,该时间段河流处于枯水期,径流量相对较小,搬运能力较弱,水中泥沙粒径小,小粒径沙粒更易排泄,排沙比较高,③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水库淤积和排沙比受到坝前水位的影响,但不一定和库区水位有关,①错误;如考虑出库水量,则出库水量小,排泄的泥沙相对较小,不利于排沙比的提高,④错误。②③正确。故选B。
【点睛】流域的综合治理,三峡库区蓄清排浑的一般方法,在每年5-9月排出浑水,10月水库开始蓄
水,11月蓄满水。
考向2 流域内水能资源开发
田湾河是大渡河中游的一级支流(见图),从巴王海至河口河道全长48千米,天然落差2120米。田湾河流域梯级水电站是将田湾河干流的水引入支流环河,在环河仁宗海湖口建坝形成水库集中调节,从上至下串联布置仁宗海、金窝和大发3个水电站。这3个水电站按照“清水不下河”的原则进行设计,即上一级发电站的泄水直接进入下一级电站发电。“一库三级”梯级水电站实行统一调度管理,在同一节点接入四川省电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对田湾河流域梯级水电站运行起到龙头调节作用的是( )
A.仁宗海水电站B.金窝水电站C.大发水电站D.仁宗海水库
5.田湾河流域“一库三级”梯级水电站统一调度管理的突出意义是( )
A.改善航运条件 B.提升防洪灌溉能力
C.避免弃水浪费 D.稳定并增加发电量
【答案】4.D 5.D
【解析】4.由图可知,仁宗海水库位于最上游,因此金窝、大发水电站发电量的多少受仁宗海水电站下泄水量的制约,而仁宗海水电站的发电量取决于仁宗海水库的水量,故仁宗海水库起到龙头调节作用,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由材料信息可知“从巴王海至河口河道全长48千米,天然落差2120米”,故“一库三级”水电站的主要作用是引水发电,统一调度管理对航运、防洪和灌溉基本没有影响,AB错;统一调度管理可减少弃水浪费,但难以避免弃水浪费,C错;“一库三级”水电站的运行,保证了以最小的水量产生最大的电量,提高了水电站的总效率,也增加了枯水期发电量,减小了发电量的季节波动,D正确。故选D。
【点睛】梯级水电站着重是指水能资源开发中,相邻联系比较紧密、互相影响比较显著、地理位置相对比较靠近的水电站群。
考向3 流域内综合治理
新安江是安徽省三大水系之一,横跨安徽省和浙江省,是中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试点
区域,于2012年正式启动。以两省交界处水域为考核标准,上游安徽提供水质优于基本标准的,由下游浙江对安徽给予补偿,劣于基本标准的,由安徽对浙江给予补偿。研究表明,水污染的综合治理也会对当地起到放氧固碳、净化大气的作用。下图示意2006~2019年新安江流域及其上游黄山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实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目标是( )
A.发展地区经济B.降低碳排放C.净化大气环境D.治理水污染
7.新安江流域实施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后( )
A.新安江流域碳排放呈下降趋势B.黄山市碳排放呈下降趋势
C.新安江流域碳排放为先升后降D.黄山市碳排放为先升后降
8.据图判断,2012年后黄山市可能( )
①为生态给予区②为生态受偿区③降低环境准入门槛④培育壮大绿色产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6.D 7.B 8.D
【解析】6.根据材料,流域生态补偿是针对水污染治理所设计的政策机制,故D正确;实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减少当前某些重化工企业的发展,制约地区经济发展,A错误;由材料可知,水污染的综合治理也会对当地起到放氧固碳、净化大气的作用,故降低碳排放、净化大气环境是治理水污染带来的影响,而不是核心目标,BC错误。故选D。
7.阅读图表,生态补偿机制于2012年正式启动,2012年后新安江流域碳排放规模呈波动状况,A、C错误;黄山市碳排放有所下降,B正确,D错误。故选B。
8.结合材料中补偿机制的内容,黄山市作为上游地区,碳排放的减少可以反映环境治理的效果明显,水质上升,位于下游的新安江流域应给予经济补偿,①错误,②正确;在这一过程中,黄山市应该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培育壮大环境友好产业,③错误,④正确。故②④正确,故选D。
【点睛】注意生态补偿机制于2012年正式启动,而图示意2006~2019年新安江流域及其上游黄山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变化。
考点四 国际合作
考查角度 一带一路
(2021·河北卷)加强中国与欧洲的经贸联系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海运是中欧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根据1995年、2005年和2015年中欧港口的节点度(以港口吞吐量和航线数量等指标衡量)及联系强度(反映港口间货物流量),确定各年份分级标准,绘制中欧航运网络核心组织结构图(下图)。在中欧海运贸易量总体增长的背景下,中国港口的相对地位明显提高,枢纽节点从无到有,形成了以南方港口为枢纽的网络组织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5〜2015年中欧航运网络系统中( )
A.欧洲枢纽节点货物吞吐量减少 B.欧洲枢纽节点间联系强度减弱
C.中国枢纽节点网络辐射力增强 D.中国枢纽节点的数量持续增长
2.2015年中国一端的一级-二级枢纽节点的组合是( )
A.上海港-宁波港、深圳港 B.上海港-天津港、宁波港
C.香港港-深圳港、广州港 D.香港港-广州港、厦门港
【解析】
1.
2.
【答案】1.C 2.A
3.(2020·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伊朗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近年来,中伊两国合作领域日益广泛。
交通运输业在伊朗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该国计划在现有铁路网络基础上进行大规模建设和改造。
(1)说明伊朗铁路路网的建设和改造对促进该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中伊两国签订了渔业协议,共同开发伊朗附近海域的渔业资源,实现了互惠共赢。
(2)中伊开展渔业合作,说明两国各自有哪些优势条件。
甲湖和乙湖所在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两湖都是内流湖,且湖面海拔相近,但甲湖为淡水湖,乙湖为盐湖。
(3)分析甲湖为淡水湖,乙湖为盐湖的原因。
【分析】
(1)
(2)
(3)
【答案】(1)加强对外运输联系;完善本国交通网络,提高运力(促进本国客货运输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2)伊朗渔业资源丰富:中国市场广阔;资金充足(技术先进)。
(3)甲湖有多条河流汇入,丰水期水位升高;甲湖湖水顺河道流向乙湖,带走盐分。乙湖只有河流汇入,但无河流流出;湖水蒸发强烈,使盐分积累。
考向1 “一带一路”与海外工程项目建设
印度尼西亚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首倡之地。2023年10月17日,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它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第四大城市万隆,全长142公里,桥隧比71%,最高设计时速350公里。这是我国高铁首次“整体出口”——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建设项目,也是“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下图为雅万高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雅万高铁修建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地形B.水文C.技术D.经济
2.我国高铁能够“整体出口”,成为“国家名片”的前提是( )
A.国家政策支持B.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C.国内市场优势D.制造价格比较优势
【答案】1.D 2.B
【解析】1.雅万高铁沿线途经多个城市并连接机场,可见影响雅万高铁修建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D正确;图中高铁多沿沿海区域分布,地形较为平坦,但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沿海较为平坦地区的城市较多,而不只是因为地形较为平坦,A错误;雅万高铁穿越众多河流,说明水文不是主要因素,B错误;技术是高铁修建的保障性因素,不作为主要因素,C错误。故选D。
2.我国高铁首次“整体出口”——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建设,说明中国在高铁装备制造、线路建设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是高铁能够“整体出口”,成为国家名片的首要条件,B正确;出口的主要前提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故国家政策支持、制造价格的比较优势均不是首先条件,AD错误;我国高铁在国内市场具有优势,但对国外影响相对有限,难以做到能够“整体出口”,成为“国家名片”,C错误。故选B。
【点睛】交通运输线布局的自然区位因素有地形、水文、地质、气候等;社会经济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客货运输需求量、巩固国防和加强民族团结等社会因素以及资金、技术等。
考向2 “一带一路”与合作工业园区建设
海外园已成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白俄罗斯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进入欧洲的门户,位于首都明斯克近郊的中白工业园占地91.5km2,是目前中国对外合作层次最高、占地面积最大的海外园。左图示意中白工业园位置,右图示意高水平海外园区具备的关键优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中白工业园采用产业链招商模式,其基本做法是选择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设计产业链,依据产
业链选择投资企业。采用产业链招商的主要好处有( )
①促进园区企业生产分工协作②推进园区循环经济发展③促进园区产业结构的多元化④提高园区的专业化水平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4.中白工业园建设面临的最大困境是( )
①产业规划不合理②融资渠道不畅通③文化和制度差异③政治经济风险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5.建设中白工业园的战略意义有( )
①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新机遇②具有“一带一路”建设的示范效应③为中欧班列运营提供重要支点④为白俄罗斯创造众多就业机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3.D 4.B 5.A
【解析】3.采用产业链招商,选取主导产业后围绕主导产业设计产业链,企业之间具有投入——产出联系,会促进园区内企业生产分工协作,①正确;循环经济是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与环境和谐经济发展为模式,采用产业链招商主要目的不是推进园区循环经济发展,②错误;采用产业链招商围绕主导产业设计产业链,产业之间具有投入——产出联系,主导产业设计产业链,企业之间围绕主导产业进行生产,企业之间的关联性较强,采用产业链招商对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的影响不大,③错误;采用产业链招商围绕主导产业设计产业链,产业之间围绕主导产业进行生产,因此可以提高园区的专业化水平,④正确。①④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根据材料信息,海外园区的关键优势在于政策支持、良好的投资环境、共享信息和资源及集聚经济效应,中国海外园区建设采用的是共商共建模式,产业规划合理,①错误。园区实行信息和资源贡献,得益于集聚经济效应,融资渠道畅通,②错误。对外投资面临着制度和文化的差异以及政治经济风险,所以建设高平海外园区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政治经济风险大和文化、制度差异,③④项正确。故选:B。
5.建设中白工业园的战略意义: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新机遇;具有“一带一路”建设的示范效应;为中欧班列运营提供重要支点,①②③正确,④是有利影响,但不是战略意义,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为什么要到中白工业园投资:1、中白工业园地理区位优势明显。2、白俄罗斯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法律健全,最重要的是,中白世代友好。3、工业基础好,机械制造突出。4、投资环境日益完善。5、综合交通运输便捷。6、政策优惠:税收优惠至2062年;土地租用年限99年。7、金融服务政策好,金融管制宽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1 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1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讲义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1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1 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1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练习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1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知识大盘点【讲通练透】专题19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共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