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297858/0-173006958360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297858/0-173006958364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297858/0-17300695836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荷叶·母亲/冰心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荷叶·母亲/冰心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作者及有关散文诗的知识,积累重点字词。
2.反复朗读,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品味作者在作品中寄寓的情感。
3.学习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体会诗歌中想象的作用。
4. 培养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
(1)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2. 难点
(1)理解诗歌中想象的作用,学习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深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对母爱的深刻感悟。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课前导读
投影出示泰戈尔的经典语录,如“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 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等,让学生感受泰戈尔诗歌的魅力。
介绍泰戈尔的生平及代表作品,如《新月集》《飞鸟集》等,让学生对泰戈尔有初步的了 解。
讲述《金色花》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 2.字词学习
投影出示本课的生字词,如“匿笑”“祷告”“衍”“膝”等,让学生朗读并书写。 讲解重点字词的含义,如“匿笑”是偷偷地笑,“祷告”是向神祈求保佑等。
进行形近字的辨析,如“梗”“哽”“埂”等,帮助学生加深对字词的理解。 3.课文赏析
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文中写了几个人物?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2)“我”与妈妈进行了几次嬉戏?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
(3)“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
(4)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为金色花?
(5)篇末,妈妈见到孩子为什么说“你这坏孩子”?这是什么口吻?
(6)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你发现诗歌美在哪里? 学生分组讨论以上问题,教师巡视并指导。
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明确:
(1)文中写了“我”(一个孩子)和妈妈两个人物,写了“我”突发奇想,变成金色花,与 妈妈嬉戏的事。
(2)“我”与妈妈进行了三次嬉戏,分别是在妈妈做祷告时、读书时和拿灯去牛棚时。
(3)“我”变成金色花是为了能给妈妈做点事,比如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等。
(4)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
(5)妈妈说“你这坏孩子”是因为妈妈找孩子找了很久,非常着急担忧,一 见到孩子又惊又 喜,嗔怪孩子一声不说就走,把妈妈急死了。这是嗔怪、惊喜的口吻。
(6)这首诗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爱,表现了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诗歌美在 亲情美、人性美、奇妙的想象、真挚的情感和质朴的语言。
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作者介绍、字词学习和课文赏析。 强调诗歌中所表达的母爱主题,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5. 作业布置
(1)背诵《金色花》。
(2)仿照《金色花》的写法,以“假如我变成了……”为题,写一篇短文,表达对母亲 的爱。
第二课时
1. 新课导入
投影出示冰心的名言“母亲是鲜花旁的叶子;母亲,是大海上的帆船;母亲,是灵魂的真 谛”,让学生感受冰心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讲述孟郊的《游子吟》,引导学生回忆母爱的温暖。
提问:怎样写母爱才有新意?引出《荷叶 ·母亲》这篇散文诗。 2.字词学习
投影出示本课的生字词,如“菡苕”“亭亭”“徘徊”“荫蔽”等,让学生朗读并书写。
讲解重点字词的含义,如“菡苕”是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徘徊”是在一个地方来回 地走,比喻犹豫不决等。
进行词语造句练习,让学生用所学字词造句,加深对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3. 课文赏析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从父亲的朋友送我们的莲花写起?
(2)作者引用祖父的话有什么作用?
(3)文章四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红莲呢?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 (4)找出文章的主旨句,并分析其含义和作用。
(5)读完本诗,你觉得哪个画面最让你感动?试着说说理由。 (6)作者通过对荷叶的描绘,刻画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
学生分组讨论以上问题,教师巡视并指导。
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明确:
(1)两缸莲花是宁静生活中的一朵浪花,引人注目,为下文做了铺垫,是巧妙的伏笔。
(2)插叙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的谈话,表现了大家庭因增添了三姊妹而欢喜的情 景,同时也为下文的借花喻人蓄势。
(3)文章四看红莲的情况如下:
第一次:环境是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红莲开满、亭亭(白莲已经凋谢),作者的心境是 烦闷。
一第二次:环境是雷声作了、雨愈下愈大,红莲左右鼓斜,作者的心境是不适意。
一第三次:环境是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红莲不摇动,作者的心境是不宁的心绪散尽。
-第四次:环境是雨势并不减退,勇敢慈怜的荷叶上聚了些水珠(雨肆意地下着),红莲在大 荷叶的覆盖下,作者的心境是深深地受了感动。
(4)文章的主旨句是“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 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句话的含义是:“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和坎坷磨
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 时得到安慰,在孤独时得到快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中得到幸福。这句话在文章结构 上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
(5)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哪个画面最让自己感动,如荷叶护莲图或红莲盛开图等, 并说明理由。
(6)作者通过对荷叶的描绘,刻画了一个勇敢慈怜、为孩子遮风挡雨、关爱呵护孩子的母亲 形象。
4. 比较阅读
投影出示表格,让学生从思想内容、感情基调、艺术手法、语言风格、人物形象等方面对 《金色花》和《荷叶 ·母亲》进行对比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并填写表格。
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明确:
比较维度
相同点
不同点
思想内容
赞美母爱的神圣与 伟大
《金色花》既有母爱的光辉,
又有孩子的爱心;《荷叶 ·母亲》赞 颂母爱的伟大
感情基调
明朗圣洁
《金色花》明朗圣洁;《荷叶 · 母亲》凄清含蓄
艺术手法
借物喻人、借景抒 情
《金色花》缘情造景;《荷叶 · 母亲》触景生情
语言风格
质朴秀丽
《金色花》质朴秀丽;《荷叶 · 母亲》淡雅清婉
人物形象
既有慈爱善良 温柔的母亲,又有
《金色花》塑造了调皮、活泼、 可爱的孩子形象;《荷叶 ·母亲》塑
5. 课堂小结
(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字词学习、课文赏析和比较阅读。
(2)强调两首散文诗所表达的母爱主题,让学生深入体会母爱的伟大。 6.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阅读冰心的其他作品,如《寄小读者》等,感受冰心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
比较维度
相同点
不同点
调皮、活泼、可爱 的孩子
造了为孩子遮风挡雨,关爱呵护孩 子的母亲形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金色花/泰戈尔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核心素养,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金色花/泰戈尔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过程与方法,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课时,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金色花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