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单元测试卷】《水》第一单元B卷
展开
这是一份【单元测试卷】《水》第一单元B卷,共10页。
小学三年级(上)科学测试卷(二)(第一单元 B卷)一、填空题1.温度是指物体的_______,通常用_______来测量物体的温度。2.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作_______,它的体积会变_______。3.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_______,小苏打的溶解能力比食盐_______。4.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个部分,_______的温度最高,_______温度最低。5.研究“溶解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时,每组实验只能改变_______个条件,如研究“水的温度能不能影响食盐溶解的快慢”时,只能改变_______。二、判断题1.水在自然界中有三种不同的形态:气态、液态和固态。 ( )2.白糖在水中溶解后,中间的地方最甜。 ( )3.为了过滤更多的液体,漏斗里的液体可以超过滤纸的边缘。 ( )4.橡皮泥经过揉捏之后还是原来的物质。 ( )5.水能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不能变成水。 ( )6.水蒸发的快慢与周围环境的温度有关。 ( )7.因为砂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制地溶解砂糖。 ( )8.酒精能在水中溶解,但水不能在酒精中溶解。 ( )9.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 )10.水烧开后冒出的白汽就是水蒸气,水蒸气没有固定体积。 ( )三、选择题1.教室里的空气中有水蒸气吗?( )。A.有B.没有C.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2.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的过程叫( )。A.融化B.凝固C.冷却3.我们常喝的饮料“可乐”中溶解了大量的( )。A.氧气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4.下列不能使水的蒸发速度加快的是( )。A.给水加热B.用风吹C.使空气湿润5.我们通过实验,50毫升的水大约能够溶解( )克食盐。A. 8B. 18C. 366.下列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方法正确的是( )。A.B. C. 7.在做实验时,万一有酒精洒出,并在灯外燃烧,我们该怎样做( )。A.用书本扇灭B.餐巾纸盖灭C.用湿抹布或用沙土扑灭8.将圆桶中的水倒入长方体的盒子里,水变成了长方体,这说明( )。A.水会蒸发B.水会结冰C.水没有固定的形状9.( )不能将海水中的食盐提取出来。A.把海水围在一个地方,然后在太阳下暴晒B.把海水放在一个容器中剧烈摇晃C.把海水放在一个容器中加热10.在蒸发实验中,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 )。A.让蒸发皿均匀受热B.加热得更快C.不让蒸发皿底部变黑11.用水能分离食盐和沙子,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能溶解食盐B.沙子不溶于水C.水能结冰12.下列问题中,我们可以直接研究的是( )。A.一杯水能溶解多少克砂糖B.20℃时,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砂糖C.以上均不可以13.常温下,用三只相同的玻璃杯,一只杯中装冰块,另一只杯中装自来水,第三只杯中什么也不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只杯子的外壁都会出现小水珠B.装自来水的杯子外壁会出现小水珠,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被自来水吸到杯壁上了C.装冰块的杯子外壁会出现小水珠,这是因为它使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凝结成了看得见的小水珠14.一杯饱和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我们可以用( )方法使杯底的盐溶解。A.往杯中加水B.加入食盐C.加入小颗粒食盐15.雪糕从冰箱拿出后,包装袋外面会出现小水滴,这些小水滴( )。A.可能是从袋子里渗出来的B.可能是袋子里的冰变成的C.可能是空气里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16.当我们在碎冰里加食盐并搅拌后,可以使碎冰周围的温度( )。A.变得更高B.变得更低C.不变17.夏天往地上洒一些水后就感到凉快些,是因为( )。A.水是凉的B.那是人的错觉C.地面的温度下降了D.水蒸发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18.下列自然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北极的冰块时时刻刻都在蒸发B.天空中飘浮的白云中没有水蒸气C.烧开的水变成了水蒸气1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注意使用酒精灯的安全B.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C.加热完后,立即用手把蒸发皿放在桌面上D.蒸发皿中的食盐颗粒十分细小20.纸剪成窗花、易拉罐压扁、橡皮泥捏成小人偶、水受冷凝固,这些物质都发生了变化,共同点是( )A.还是原来的物质B.不是原来的物质C.变得更漂亮了四、简答题1.小王清晨起床后,发现紧闭的玻璃窗内侧有很多水珠,他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了思考。(1)这些水珠此时的状态为________态(填“固”“液”或“气”),它们来自于________(填“室内”或“室外”),是由空气中的________遇冷形成的。(2)由此可以推断,这天清晨小明家室外的温度比室内更_______。(3)进一步可以推断,冬天的清晨,如果在紧闭的玻璃窗上有小水珠,这些水珠会出现在________(填“内侧”或“外侧”)。2.海水晒盐得到的食盐中含有很多沙粒,需要将它们分离,才能得到比较纯净的食盐。小朋友,你有好办法分离出干净的食盐吗?试试看。(1)我们把食盐和沙子的混合物放在水中并搅拌,利用水来分离食盐和沙,这是利用它们( )。A.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不同B.颜色不同C.颗粒大小不同(2)分离盐水和沙子可以用________(填“溶解”“过滤”或“蒸发”)的办法。(3)分离盐和水,可以用下图中的装置。请在下图括号中填写各实验仪器的名称。从上到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4)起均匀受热的作用的仪器是________(填字母)。A.石棉网B.三脚架C.蒸发皿D.酒精灯五、探究题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食盐,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将未溶解的食盐和浓盐水分开?浓盐水中的食盐可以重新分离出来吗?怎样分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答案:冷热程度 温度计解析:本题考查温度的概念和测量温度的仪器选择。2.答案:汽化 大解析:液体表面缓慢地变为气体称为蒸发;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点评:“蒸发”和“汽化”易混淆,本题是易错题。3.答案:不同的 弱4.答案:外焰 焰心解析:本题考查酒精灯的火焰温度高低的知识,是常考题。5.答案:一 水的温度解析:在做对比试验时,每次只能改变一个条件,才能得到科学的实验结论。二、判断题1.答案:√解析:一般情况下,物质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不同的形态。2.答案:×解析:溶解形成的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各部位一样甜。3.答案:×解析:漏斗里的液体应低于滤纸的边缘,防止从缝隙处漏下。4.答案:√解析:橡皮泥经过揉捏之后,只改变了形状,没有变成别的物质。5.答案:×解析: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汽化,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液化。6.答案:√7.答案:×解析:糖在水中的溶解是有限的。8.答案:×解析:酒精和水能以任何比例相互溶解。9.答案:√解析:温度计应该放在被测的水中读数。点评:读数时要注意: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内壁,视线要与温度计刻度液面齐平。10.答案:×解析:水蒸气没有固定体积这句话是对的,水烧开后冒出的白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点评:水蒸气是肉眼看不到的,本题为常考题、易错题。三、选择题1.答案:A解析:水蒸气是气态的水,存在于空气中。2.答案:B解析:同一种物质,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叫凝固。3.答案:B解析:“可乐”属于碳酸饮料,里面溶解了大量的二氧化碳。4.答案:C解析:增加空气的流动速度和升高温度可以加快蒸发速度,空气越湿润蒸发速度越慢。5.答案:B解析:100毫升的水中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6.答案:B解析: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温度计刻度液面齐平,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读数,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内壁。7.答案:C解析:酒精洒出燃烧,应该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用餐巾纸盖和用书本扇会加大火势。8.答案:C解析:液体的形状可以随着容器的变化而改变。9.答案:B解析:加热和放在太阳底下晒,都可以加快海水中水分的蒸发使食盐分离出来。10.答案:A解析:烧杯等玻璃仪器受热不均匀时易碎裂,需要石棉网使它们均匀受热。11.答案:C解析:水能不能结冰与水能分离食盐和沙子无关。12.答案:B解析:一杯水没有确定是多少水量,水量不同溶解的砂糖数量不同,所以不能直接研究。13. 答案:C解析: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小水珠。14.答案:A解析:加热饱和盐水或者往杯中加水,都可以使食盐继续溶解。点评:饱和盐水是指在当前条件(温度、水量不变)下,食盐无法再继续溶解。15.答案:C解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雪糕包装袋,凝结成小水滴。16.答案:B解析:加盐可以促使冰融化,吸收周围的热量,从而使碎冰周围的温度更低。17.答案:D解析: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点评:水蒸气变为水时,会放出热量。18.答案:B解析:天空中飘浮的白云是小水珠或小冰晶,它们中一定有水蒸气。19.答案:C解析:加热完后,要用坩埚钳夹取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20. 答案:A解析:这些物质还是原来的物质,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点评:物质这种形态上的变化,又称为物理变化。四、简答题1. 答案:(1)液 室内 水蒸气 解析:因为小水珠是液态的水,出现在玻璃窗户的内侧说明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结形成小水珠。(2)低 解析:水蒸气遇到冷玻璃冷却凝结形成小水珠。(3)内侧 解析:冬天室内温度比室外高,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结形成小水珠。2. 答案:(1)A(2)过滤(3)蒸发皿、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4)A解析:分离盐水和沙子用过滤的方法;石棉网可以使蒸发皿受热均匀。五、探究题答案:通过过滤将未溶解的盐和浓盐水分开。可以将浓盐水中的食盐重新分离出来。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里,放在三脚架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热将白色颗粒物烘干。这些白色颗粒就是食盐。
小学三年级(上)科学测试卷(二)(第一单元 B卷)一、填空题1.温度是指物体的_______,通常用_______来测量物体的温度。2.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作_______,它的体积会变_______。3.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_______,小苏打的溶解能力比食盐_______。4.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个部分,_______的温度最高,_______温度最低。5.研究“溶解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时,每组实验只能改变_______个条件,如研究“水的温度能不能影响食盐溶解的快慢”时,只能改变_______。二、判断题1.水在自然界中有三种不同的形态:气态、液态和固态。 ( )2.白糖在水中溶解后,中间的地方最甜。 ( )3.为了过滤更多的液体,漏斗里的液体可以超过滤纸的边缘。 ( )4.橡皮泥经过揉捏之后还是原来的物质。 ( )5.水能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不能变成水。 ( )6.水蒸发的快慢与周围环境的温度有关。 ( )7.因为砂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制地溶解砂糖。 ( )8.酒精能在水中溶解,但水不能在酒精中溶解。 ( )9.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 )10.水烧开后冒出的白汽就是水蒸气,水蒸气没有固定体积。 ( )三、选择题1.教室里的空气中有水蒸气吗?( )。A.有B.没有C.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2.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的过程叫( )。A.融化B.凝固C.冷却3.我们常喝的饮料“可乐”中溶解了大量的( )。A.氧气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4.下列不能使水的蒸发速度加快的是( )。A.给水加热B.用风吹C.使空气湿润5.我们通过实验,50毫升的水大约能够溶解( )克食盐。A. 8B. 18C. 366.下列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方法正确的是( )。A.B. C. 7.在做实验时,万一有酒精洒出,并在灯外燃烧,我们该怎样做( )。A.用书本扇灭B.餐巾纸盖灭C.用湿抹布或用沙土扑灭8.将圆桶中的水倒入长方体的盒子里,水变成了长方体,这说明( )。A.水会蒸发B.水会结冰C.水没有固定的形状9.( )不能将海水中的食盐提取出来。A.把海水围在一个地方,然后在太阳下暴晒B.把海水放在一个容器中剧烈摇晃C.把海水放在一个容器中加热10.在蒸发实验中,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 )。A.让蒸发皿均匀受热B.加热得更快C.不让蒸发皿底部变黑11.用水能分离食盐和沙子,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能溶解食盐B.沙子不溶于水C.水能结冰12.下列问题中,我们可以直接研究的是( )。A.一杯水能溶解多少克砂糖B.20℃时,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砂糖C.以上均不可以13.常温下,用三只相同的玻璃杯,一只杯中装冰块,另一只杯中装自来水,第三只杯中什么也不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只杯子的外壁都会出现小水珠B.装自来水的杯子外壁会出现小水珠,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被自来水吸到杯壁上了C.装冰块的杯子外壁会出现小水珠,这是因为它使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凝结成了看得见的小水珠14.一杯饱和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我们可以用( )方法使杯底的盐溶解。A.往杯中加水B.加入食盐C.加入小颗粒食盐15.雪糕从冰箱拿出后,包装袋外面会出现小水滴,这些小水滴( )。A.可能是从袋子里渗出来的B.可能是袋子里的冰变成的C.可能是空气里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16.当我们在碎冰里加食盐并搅拌后,可以使碎冰周围的温度( )。A.变得更高B.变得更低C.不变17.夏天往地上洒一些水后就感到凉快些,是因为( )。A.水是凉的B.那是人的错觉C.地面的温度下降了D.水蒸发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18.下列自然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北极的冰块时时刻刻都在蒸发B.天空中飘浮的白云中没有水蒸气C.烧开的水变成了水蒸气1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注意使用酒精灯的安全B.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C.加热完后,立即用手把蒸发皿放在桌面上D.蒸发皿中的食盐颗粒十分细小20.纸剪成窗花、易拉罐压扁、橡皮泥捏成小人偶、水受冷凝固,这些物质都发生了变化,共同点是( )A.还是原来的物质B.不是原来的物质C.变得更漂亮了四、简答题1.小王清晨起床后,发现紧闭的玻璃窗内侧有很多水珠,他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了思考。(1)这些水珠此时的状态为________态(填“固”“液”或“气”),它们来自于________(填“室内”或“室外”),是由空气中的________遇冷形成的。(2)由此可以推断,这天清晨小明家室外的温度比室内更_______。(3)进一步可以推断,冬天的清晨,如果在紧闭的玻璃窗上有小水珠,这些水珠会出现在________(填“内侧”或“外侧”)。2.海水晒盐得到的食盐中含有很多沙粒,需要将它们分离,才能得到比较纯净的食盐。小朋友,你有好办法分离出干净的食盐吗?试试看。(1)我们把食盐和沙子的混合物放在水中并搅拌,利用水来分离食盐和沙,这是利用它们( )。A.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不同B.颜色不同C.颗粒大小不同(2)分离盐水和沙子可以用________(填“溶解”“过滤”或“蒸发”)的办法。(3)分离盐和水,可以用下图中的装置。请在下图括号中填写各实验仪器的名称。从上到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4)起均匀受热的作用的仪器是________(填字母)。A.石棉网B.三脚架C.蒸发皿D.酒精灯五、探究题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食盐,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将未溶解的食盐和浓盐水分开?浓盐水中的食盐可以重新分离出来吗?怎样分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答案:冷热程度 温度计解析:本题考查温度的概念和测量温度的仪器选择。2.答案:汽化 大解析:液体表面缓慢地变为气体称为蒸发;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点评:“蒸发”和“汽化”易混淆,本题是易错题。3.答案:不同的 弱4.答案:外焰 焰心解析:本题考查酒精灯的火焰温度高低的知识,是常考题。5.答案:一 水的温度解析:在做对比试验时,每次只能改变一个条件,才能得到科学的实验结论。二、判断题1.答案:√解析:一般情况下,物质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不同的形态。2.答案:×解析:溶解形成的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各部位一样甜。3.答案:×解析:漏斗里的液体应低于滤纸的边缘,防止从缝隙处漏下。4.答案:√解析:橡皮泥经过揉捏之后,只改变了形状,没有变成别的物质。5.答案:×解析: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汽化,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液化。6.答案:√7.答案:×解析:糖在水中的溶解是有限的。8.答案:×解析:酒精和水能以任何比例相互溶解。9.答案:√解析:温度计应该放在被测的水中读数。点评:读数时要注意: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内壁,视线要与温度计刻度液面齐平。10.答案:×解析:水蒸气没有固定体积这句话是对的,水烧开后冒出的白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点评:水蒸气是肉眼看不到的,本题为常考题、易错题。三、选择题1.答案:A解析:水蒸气是气态的水,存在于空气中。2.答案:B解析:同一种物质,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叫凝固。3.答案:B解析:“可乐”属于碳酸饮料,里面溶解了大量的二氧化碳。4.答案:C解析:增加空气的流动速度和升高温度可以加快蒸发速度,空气越湿润蒸发速度越慢。5.答案:B解析:100毫升的水中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6.答案:B解析: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温度计刻度液面齐平,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读数,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内壁。7.答案:C解析:酒精洒出燃烧,应该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用餐巾纸盖和用书本扇会加大火势。8.答案:C解析:液体的形状可以随着容器的变化而改变。9.答案:B解析:加热和放在太阳底下晒,都可以加快海水中水分的蒸发使食盐分离出来。10.答案:A解析:烧杯等玻璃仪器受热不均匀时易碎裂,需要石棉网使它们均匀受热。11.答案:C解析:水能不能结冰与水能分离食盐和沙子无关。12.答案:B解析:一杯水没有确定是多少水量,水量不同溶解的砂糖数量不同,所以不能直接研究。13. 答案:C解析: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小水珠。14.答案:A解析:加热饱和盐水或者往杯中加水,都可以使食盐继续溶解。点评:饱和盐水是指在当前条件(温度、水量不变)下,食盐无法再继续溶解。15.答案:C解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雪糕包装袋,凝结成小水滴。16.答案:B解析:加盐可以促使冰融化,吸收周围的热量,从而使碎冰周围的温度更低。17.答案:D解析: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点评:水蒸气变为水时,会放出热量。18.答案:B解析:天空中飘浮的白云是小水珠或小冰晶,它们中一定有水蒸气。19.答案:C解析:加热完后,要用坩埚钳夹取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20. 答案:A解析:这些物质还是原来的物质,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点评:物质这种形态上的变化,又称为物理变化。四、简答题1. 答案:(1)液 室内 水蒸气 解析:因为小水珠是液态的水,出现在玻璃窗户的内侧说明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结形成小水珠。(2)低 解析:水蒸气遇到冷玻璃冷却凝结形成小水珠。(3)内侧 解析:冬天室内温度比室外高,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结形成小水珠。2. 答案:(1)A(2)过滤(3)蒸发皿、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4)A解析:分离盐水和沙子用过滤的方法;石棉网可以使蒸发皿受热均匀。五、探究题答案:通过过滤将未溶解的盐和浓盐水分开。可以将浓盐水中的食盐重新分离出来。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里,放在三脚架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热将白色颗粒物烘干。这些白色颗粒就是食盐。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