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电信诈骗,守护财产安全”主提题班会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80/16287085/0-172977157369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警惕电信诈骗,守护财产安全”主提题班会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80/16287085/0-172977157374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警惕电信诈骗,守护财产安全”主提题班会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警惕电信诈骗,守护财产安全”主提题班会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延伸,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和手段,提高对电信诈骗的识别能力。
2. 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掌握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在遇到电信诈骗时能够冷静应对,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和手段。
- 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
- 如何让学生将防范电信诈骗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警惕电信诈骗。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引起兴趣,导入主题)
-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电信诈骗的新闻视频或讲述一个真实的电信诈骗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今年国庆假期,周宁一名16岁学生在某短视频APP与陌生网友交易徽章时,对方发送转账截图告知学生已经成功付款,并让其联系“客服”确定订单。学生按照对方的要求扫码进入“客服”的聊天页面,“客服”提示账号实名异常,导致订单出现卡单限制,并告知买家已经下单,但双方不能正常查询到订单信息,需要其配合专员进行下一步处理。
随后,学生便在对方的要求下与一个昵称为“某某专员”的QQ网友联系,“某某专员”通过语音通话了解到学生为未成年,并告知订单被限制,微信无法正常收钱,需要用家长的手机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不需要家长本人参与。
于是学生在对方的引导下使用妈妈的手机登录到微信“生活缴费”页面,先后向对方提供的电费缴费户号和手机号充值近7000元。“客服”称缴费户号是虚拟号,钱会原路返还,按照要求操作才可以解除微信的限制,二手平台的订单才能交易。
“转账完以后,对方就让我等待他的退款,结果等了很久对方都没有动静,我就问对方什么时候把钱还我,对方直接把我拉黑了……”学生意识到自己被骗后随即报警求助。
- 提问学生对电信诈骗的了解和认识,引出本次主题班会的主题“警惕电信诈骗,守护财产安全”。
2. 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和手段(知识讲解,提高认识)
- 网络诈骗
- 网络购物诈骗:犯罪分子通过假冒购物网站、虚假交易等方式,骗取消费者的钱财。
- 网络兼职诈骗:以“轻松赚钱”为诱饵,吸引学生和求职者参与网络兼职,如刷单、刷信誉等,然后以各种理由要求缴纳费用,最终骗取钱财。
- 网络游戏诈骗:犯罪分子在网络游戏中以低价出售游戏装备、游戏币等为诱饵,骗取玩家的钱财。
- 电话诈骗
- 假冒公检法诈骗:犯罪分子假冒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工作人员,以涉嫌犯罪为由,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移到“安全账户”进行审查,从而骗取钱财。
- 电话诈骗:犯罪分子通过拨打受害人电话,以中奖、退税、欠费等为由,要求受害人转账汇款。
- 电话推销诈骗:以推销假冒伪劣产品、虚假理财产品等为手段,骗取受害人的钱财。
- 短信诈骗
- 中奖诈骗:以短信形式通知受害人中奖,要求受害人缴纳手续费、税费等费用,才能领取奖金。
- 虚假链接诈骗:发送含有虚假链接的短信,受害人点击链接后,手机被植入病毒或被引导至钓鱼网站,从而泄露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 银行短信诈骗:假冒银行名义发送短信,通知受害人账户存在异常,要求受害人登录指定网站进行操作,从而骗取钱财。
3. 案例分析(深入剖析,增强理解)
- 选取一些典型的电信诈骗案例,如网络购物诈骗、假冒公检法诈骗、电话推销诈骗等,进行详细分析。
案例一:7月10日,群众吕先生拨打110报警称,其儿子购买游戏皮肤被骗,涉案金额达12000元。民警抵达吕先生家了解得知,吕先生的孩子在玩某款手游时,看到一条低价出售游戏账号的信息,于是添加了对方好友后,多次向多方发来的陌生“链接”转账,直到被拉黑才发现被骗,急忙报警。
案例二:7月22日,特警支队机动43号车接到指令称,有群众疑似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车组成员抵达现场了解得知,放假在家的小宵同学在某网络交易平台售卖游戏账号时,被一名自称“平台客服”的人以交保证金为由,骗其转账2000元,转账后才发现自己已被对方拉黑,于是急忙报警。
案例三:07月22日,特警支队机动44号车接到指令,前往某小区处置一起求助警情。民警现场了解得知,群众阮阿姨的孙女小静接到一个自称“公安机关”的电话,称其有违法行为需要配合调查。就在小静将微信账户中的3万元提现至银行卡,打算按照对方要求转账时,被阮阿姨及时发现,并报警求助。
案例四:近日,小梁同学在家刷短视频时,一名陌生网友联系小梁让其加入某QQ群,小梁入群不久就收到一条消息,对方称自己是“警察”,因小梁加入非法群即将对其处罚,如果不想被罚可以进行申诉。于是,在对方的一步步诱导下,小梁用父母的手机扫描对方提供的二维码转账26000余元。
案例五:近日,放假在家的小代同学在上网时,看到一条陪玩赠送游戏皮肤的信息,小代马上添加了对方的微信好友,并向其转账792元“陪玩费”,转账后小代在对方的威胁下用父亲的手机以代充宽带费、代充电话费、代充燃气费等方式,向对方提供的指定账户充值9100元。
案例六:近日,小篝同学在上网时看到一个自称是明星“宋雨琦”的微信号,于是添加了该微信号好友。随后,对方以“私人信息泄露,要求小篝配合律师检查”为由,要求小篝添加“律师”微信,在对方的诱导下,小篝先后向对方转账共计9万余元。
- 分析案例中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受害人的心理状态以及造成的后果,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受害人为什么会被骗,以及如果自己遇到类似情况应该如何应对。
4. 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和技巧(方法指导,提高防范能力)
- 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电话、短信和网络信息。
-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
- 核实信息真伪,对于涉及钱财交易或重要事项的信息,要通过正规渠道核实。
- 拒绝诱惑,不贪图小便宜,不参与非法的网络兼职和投资。
- 安装防诈骗软件,及时拦截诈骗电话和短信。
- 遇到电信诈骗要及时报警,保存好相关证据。
5. 角色扮演(实践演练,巩固知识)
-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电信诈骗的场景。
- 一部分学生扮演诈骗分子,运用各种诈骗手段进行诈骗;另一部分学生扮演受害人,运用所学的防范知识进行应对。
- 角色扮演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分析在角色扮演中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6. 总结(总结归纳,强化主题)
- 对本次主题班会进行总结,强调电信诈骗的危险性和防范电信诈骗的重要性。
- 再次提醒学生要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防范电信诈骗知识传播给身边的人,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社会环境。
五、教学延伸
1.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的知识。
2. 组织学生制作防范电信诈骗的手抄报或宣传海报,在学校内进行展示。
3. 邀请公安民警或银行工作人员来学校进行防范电信诈骗的专题讲座。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生对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和手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了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够高、案例分析不够深入等。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加强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防范电信诈骗的知识和技能。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筑牢安全防线,防范电信诈骗安全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防范电信诈骗安全主题班会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个人信息,电信诈骗认知,防范意识,宣传教育,经历与建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