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七年级上册(2024)第3章 广袤浩瀚的宇宙第1节 认识地球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科学观念: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漫长历史,初步掌握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一些现象和方法;知道地球是一个两级稍扁, 赤道略鼓的球体;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大小,加深对地球的 认识;科学思维:举例证明地球是球体;描述地球的形状、大小,培养 科学的发展观;探究实践:通过活动、读图、倾听等方式,了解地球是球体的实 例,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态度责任:激发探索地球与宇宙奥秘的兴趣,树立正确的物质观。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颗行星,与太阳系的其他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天体一起绕太阳运转。在太阳系以个更加空旷的空间,还分布着众多的天体,它们与太阳系一起构成了庞大的银河系。银河系也只是宇宙中上千亿个相互远离的星系中的普通一员。 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太阳系与宇宙的?对它们有着怎样的了解?
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舰队从西班牙南海岸港口出发,环绕地球航行一周,历时1082天,成功返回出发地。 出发时舰队由5艘船和260多名水手组成,回来时只剩下1艘船和18名水手。环球航行极其艰难。 那么,舰队的环球航行具有什么意义?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又经历了哪些过程? 一起开始今天的精彩课堂吧!
一、地球的形状1、古代关于地球形状的认识:(1)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历史由来已久: 地球人类的家园,很早就在探索地球,并提出过种种看法。现在我们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但是人类探索地球却经历了非常漫长的过程。(2)古代对地球的认识:
(3)古代中国的“盖天说”和“浑天说”: “盖天说”:盖天说主张“天圆地方”,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 “浑天说”认为:天是一整个圆球,地球在其中,有如鸡蛋黄在鸡蛋内部一样。就观察的星象范围而言,分南北二端,正南入地三十六度,谓之"南极"。近南极的星中原地区都看不到。今多以"南极"指地轴的南端,南半球的顶点。
(4)古代对地球的认识很肤浅的原因: 古时候,由于人们活动范围很小,认知能力非常有限,对地球形状产生了很多不同的认识。古人往往凭经验和直觉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绕着地球转动,而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地是平的,整个大地也是平的。 (5)对“天圆地方”质疑的声音: ① 既然地是平的,应该有“天涯海角”,为什么我们在地面上总是走不到边? ②为什么远去的船只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把篮球和木板置于同一水平视线上 ( 如图)。把铅笔的头竖直朝下, 分别由 A 向 B 和由 C 向 D 移动,观察铅笔的长度和铅笔头随位置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1)比较在篮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移动的铅笔,其长度和铅笔头随位置变化的不同是 。那是因为 。 (2)通过此活动,我们知道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的原因是 。
在球面上笔的下端先消失,在平面上的笔不消失
2、后人的新发现,改变了人们对地球的认识:(1)公元前 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提出了大地是球体的猜想。(2)过了2个世纪,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通过多次对月食的观察,发现大地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弧形的,由此,他推断地球是个球体。这是人类通过观察天象得出地球形状的推论,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
(3)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过长达3年的海上航行, 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体,结束了人们关于地“方”与地“圆”的争论,在人类的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20世纪,人类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器,从太空中拍到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照片上面有蓝色的海和白色的去。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太空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他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
3、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对地球的探索从未停止,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1) 你还能列举地球是个球体的现象和验证方法吗? 2)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能感悟到什么?
①离岸的船观察:先看到船身隐没,然后才是桅杆。②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我们能看到的最远距离是有限的,这进一步证明了地球的球形。③月食观察:月食期间,看到月球的一部分或全部变暗。通过观察地球的影子,我们可以知道地球是球形的。④激光射线传播距离有限:地球上的激光射线沿地面至多只能传播几百公里,这也说明了大地是球形的。⑤麦哲伦环球航行:麦哲伦舰队环绕了地球一周并回到了起点,这表明地球不是平面的。……
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 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也不断提高; ②科学探索的重要性和科学家们追求真理、不畏艰难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对知识的探索,更是对人类智慧和勇气的赞美,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传承。
二、地球的大小1、地球概念的确立: 自从人类知道自己居住的大地是一个巨大的圆球后,就有人试图测量地球的大小。 世界上第一个给地球测量周长的人,是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确立了地球的概念;并用几何学方法定量地测定了地球的大小。 尽管他的具体测量结果已经失传,但他的方法和贡献被后人所认可。
2、现代科技测量地球的大小: 现代科学技术测量表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1)地球赤道半径约为6371km,两极方向的半径约为6357km; 赤道半径与两极半径仅着0.33%;因此地球看上去是圆的。 (2)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104km。
地球的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地球不是一个规则的球体。它不是正球体,而是椭球体,准确地说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扁球体,且表面凸凹不平。
1)根据地球的极半径与赤道半径,想象一下,地球可能是什么形状的球体?
2)假如一个中学生的两臂平展时长 1.5米,让他们手牵手合抱地球,需要多少个中学生?
4万千米÷0.0015千米≈ 26666667(个)
测量地球的大小 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假定地球是一个球体,同一时间在地球的不同地方,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是不同的。那么,只要测出两地的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的差和两地之间的距离,就可算出地球的周长。
他听人说,在埃及的塞尼城(今为阿斯旺),夏至这天正午的阳光可以直射到井底,表明太阳光正好直射在该处的地面。他又测出夏至日正午亚历山大一根垂直的杆长和影长,可算出太阳光与标之间的夹角,再测出塞印城到亚历山大的距离,这样他就算出了地球的周长。 如图所示,埃拉托色尼算出这个夹角等于圆的 ,所以地球的周长应该等于两座城市之间的距离乘50。他算出的地球周长的数值为25万希腊里,约合4×104km,与我们现在测得的数值非常接近。
科学记数法
1、在中学生科普知识交流会上,小强这样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你认为有误的是( ) A. 哥伦布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B.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C. 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D.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下列关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卫星照片--麦哲伦环球航行--天圆地方 B.天圆地方--卫星照片--麦哲伦环球航行 C.卫星照片--天圆地方--麦哲伦环球航行 D.天圆地方--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照片
3、下列各项可以作为支持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是( ) ①日食时,月球投射在地球上的阴影呈弧形 ②铅笔在篮球表面前移时笔尖先消失③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④地球仪上每一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⑤ 登高望远 ⑥麦哲伦环球航线 A. ①③⑥ B. ③⑤⑥ C. ②③④⑥ D. ①③④⑤⑥
4、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他认为天与地的关系就如同鸡蛋中的蛋清与蛋黄的关系一样,地被包在当中,大地是一个圆球,宇宙以地球为中心。下列对于张衡这一理论的说法,你认为最确切的是( ) A.这一理论完全错误,应彻底否定 B.这一理论基本符合现代科学的观点 C.这一理论与“地心说”一样,应该遭到批评 D.这一理论虽很不科学,但也是人类认识宇宙的一大飞跃
5、分析粉笔在水平板上和球面上远去的现象:(1)粉笔在水平板上由近及远移动时,你看到的现象是 。(2)粉笔在球面上由近及远移动时,你看到的现象是 。(3)在大洋上航行的船只离开远去,观察到的现象应与上述 (填“球面”或“水平板”)上的现象相似,说明大洋面是 。
粉笔由下端开始变短
1、关于地球的形状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2、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球体-不规则球体3、地球球体的重要证据: ①亚里士多德观察月食 ②麦哲伦环球航行 ③地球卫星照片 ④现代科学测量数据4、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5、地球的大小: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约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1 认识地球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认识地球的形状过程: 天圆地方→球体→不规则球体2、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 登高望远、月食形状、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现代测量数据3、地球的大小 赤道半径378km;极半径:6357km、赤道周长:40000km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3、完成学案中“课后巩固”;4、预习“地球仪”的相关内容。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3章 广袤浩瀚的宇宙第3节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kx/tb_c4049389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3章 广袤浩瀚的宇宙第3节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图片ppt课件</a>,文件包含新课标浙教版科学七上33《人类对宇宙的探索2》课件pptx、新课标浙教版科学七上33《人类对宇宙的探索2》教学设计doc、新课标浙教版科学七上33《人类对宇宙的探索2》学案doc、宇宙有多大mp4、银河系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第3节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a href="/kx/tb_c4049389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3节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授课ppt课件</a>,文件包含新课标浙教版科学七上33《人类对宇宙的探索1》课件pptx、新课标浙教版科学七上33《人类对宇宙的探索1》教学设计doc、新课标浙教版科学七上33《人类对宇宙的探索1》学案doc、宇宙爆炸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节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kx/tb_c404938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2节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集体备课ppt课件</a>,文件包含新课标浙教版科学七上32《太阳系的组成和结构1》课件pptx、新课标浙教版科学七上32《太阳系的组成和结构1》教学设计doc、新课标浙教版科学七上32《太阳系的组成和结构1》学案doc、太阳系wmv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