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金坛区2024年数学九上开学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金坛区2024年数学九上开学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后得到的方程是( )
A.B.C.D.
2、(4分)下列事件中,属于必然事件的是
A.如果都是实数,那么
B.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之和为13
C.抛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20次,有10次正面向上
D.用长为4cm,4cm,9cm的三条线段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3、(4分)如图,在△ABC中,D、E分别为AC、BC的中点,AF平分∠CAB,交DE于点F,若DF=3,则AC的长为( )
A.B.3C.6D.9
4、(4分)在中,,的中垂线交,于点,,的周长是8,,则的周长是( )
A.10B.11C.12D.13
5、(4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2,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在边AD、AB上,且OE⊥OF,则四边形AFOE的面积是( )
A.4B.2C.1D.
6、(4分)如图,菱形中,点为对角线上一点,且于点,连接,若,则的度数为( )
A.B.C.D.
7、(4分)一次函数 y 2x 2 的大致图象是( )
A.B.C.D.
8、(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列各点位于第四象限的是( )
A.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如图,点O(0,0),A(0,1)是正方形OAA1B的两个顶点,以对角线OA1为边作正方形OA1A2B1,再以正方形的对角线OA2作正方形OA2A3B3,…,依此规律,则点A10的坐标是_____.
10、(4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 AD 2 AB ;CF 平分 BCD 交 AD 于 F ,作 CE AB , 垂足 E 在边 AB 上,连接 EF .则下列结论:① F 是 AD 的中点; ② S△EBC 2S△CEF;③ EF CF ; ④ DFE 3AEF .其中一定成立的是_____.(把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在横线上)
11、(4分)已知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k2﹣2)x+2k+4=0的一个根,则k的值为_____.
12、(4分)等腰三角形的两条中位线分别为3和5,则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
13、(4分)当0<m<3时,一元二次方程x2+mx+m=0的根的情况是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直线 与 轴,轴分别交于点 ,点 。
(1)求点和点的坐标;
(2)若点 在 轴上,且 求点的坐标。
(3)在轴是否存在点 ,使三角形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5、(8分)直线过点,直线过点,求不等式的解集.
16、(8分)以四边形ABCD的边AB、AD为边分别向外侧作等边三角形ABF和ADE,连接EB、FD,交点为G.
(1)当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时(如图1),EB和FD的数量关系是 ;
(2)当四边形ABCD为矩形时(如图2),EB和FD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加以证明;
(3)四边形ABCD由正方形到矩形到一般平行四边形的变化过程中,∠EGD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改变,请说明理由;如果不变,请在图3中求出∠EGD的度数.
17、(10分)已知: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AB⊥AC,AB=1,BC=.
(1)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S□ABCD;
(2)求对角线BD的长.
18、(10分)解不等式组:,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已知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 +|a﹣1|=_____.
20、(4分)已知:线段AB,BC.
求作:平行四边形ABCD.
以下是甲、乙两同学的作业.
甲:
①以点C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弧;
②以点A为圆心,BC长为半径作弧;
③两弧在BC上方交于点D,连接AD,CD.
四边形ABCD即为所求平行四边形.(如图1)
乙:
①连接AC,作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M;
②连接BM并延长,在延长线上取一点D,使MD=MB,连接AD,CD.
四边形ABCD即为所求平行四边形.(如图2)
老师说甲、乙同学的作图都正确,你更喜欢______的作法,他的作图依据是:______.
21、(4分)若分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
22、(4分)如图,正方形中,点在边上,,把线段绕点旋转,使点落在直线上的点,则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
23、(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所示的两条直线,其中函数随增大而减小的函数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近几年购物的支付方式日益增多,某数学兴趣小组就此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支付方式有:A微信、B支付宝、C现金、D其他,该小组对某超市一天内购买者的支付方式进行调查统计,得到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一共调查了多少名购买者?
(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在扇形统计图中A种支付方式所对应的圆心角为 度.
(3)若该超市这一周内有1600名购买者,请你估计使用A和B两种支付方式的购买者共有多少名?
25、(10分)有甲、乙两个不透明的布袋,甲袋中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标有数字1和-1;乙袋中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标有数字-1、0和1.小丽先从甲袋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录下小球上的数字为x;再从乙袋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录下小球上的数字为y,设点A的坐标为(x,y).
(1)请用表格或树状图列出点A所有可能的坐标;
(1)求点A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的概率.
26、(12分)在数学课上,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甲、乙两地相距1400km,乘高铁列车从甲地到乙地比乘特快列车少用9h,已知高铁列车的平均行驶速度是特快列车的2.8倍。求高铁列车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老师要求同学先用列表方式分析再解答.下面是两个小组分析时所列的表格:
小组甲:设特快列车的平均速度为xkm/h.
小组乙:高铁列车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为yh
(1)根据题意,填写表格中空缺的量;(2)结合表格,选择一种方法进行解答.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B
【解析】
先把常数移到等号右边,然后根据配方法,计算即可.
【详解】
解:,
,
,
,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法,注意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
2、A
【解析】
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判断相应事件的类型即可。
【详解】
A. 如果a,b都是实数,那么a+b=b+a,是必然事件;
B、同时抛掷两枚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之和为13,是不可能事件;
C、抛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20次,有10次正面向上,是随机事件;
D、用长为4cm,4cm,9cm的三条线段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是不可能事件;
故选:A
此题考查必然事件,难度不大
3、C
【解析】
首先根据条件D、E分别是AC、BC的中点可得DE∥AB,再求出∠2=∠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推知∠1=∠1,则∠1=∠2,所以由等角对等边可得到DA=DF=AC.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如图,∵D、E分别为AC、BC的中点,∴DE∥AB,∴∠2=∠1.
又∵AF平分∠CAB,∴∠1=∠1,∴∠1=∠2,∴AD=DF=1,∴AC=2AD=2.
故选C.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中位线的定理是: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4、D
【解析】
根据中垂线定理得出AE=BE,根据三角形周长求出AB,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DE是AB的中垂线
∴AE=BE
∵△BCE的周长为8
∴AB+BC=8
∵AB =5
∴BC=3
∵AB=AC
∴AC=5
∴△ABC的周长是:AC+AB+BC=5+5+3=13.
故选A.
本题考查了中垂线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中垂线定理得出AE=BE。
5、C
【解析】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OA=OB,∠OAE=∠OBF=45°,AC⊥BD,再利用ASA证明△AOE≌△BOF,从而可得△AOE的面积=△BOF的面积,进而可得四边形AFOE的面积=正方形ABCD的面积,问题即得解决.
【详解】
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OA=OB,∠OAE=∠OBF=45°,AC⊥BD,
∴∠AOB=90°,
∵OE⊥OF,
∴∠EOF=90°,
∴∠AOE=∠BOF,
∴△AOE≌△BOF(ASA),
∴△AOE的面积=△BOF的面积,
∴四边形AFOE的面积=正方形ABCD的面积=×22=1;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6、A
【解析】
依据菱形的性质求出∠DBC度数,再依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ECB度数,在Rt△ECH中,∠HEC=90°-∠ECH.
【详解】
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DBC=∠ABC=15°. 又∠DEC=∠EBC+∠ECB,即30°=15°+∠ECB,
所以∠ECB=15°. ∴∠HEC=90°-15°=75°.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解决菱形中角的问题,一般运用了菱形的对角线平分每一组对角的性质.
7、A
【解析】
先判断出k、b的值,再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可画出函数的大致图象.
【详解】
解:∵k=2,b=-2,
∴函数y=2x-2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故选:A.
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有四种情况:
①当k>0,b>0,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②当k>0,b<0,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③当k<0,b>0时,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④当k<0,b<0时,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8、D
【解析】
根据第四象限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第四象限点的坐标特点为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
只有选项D符合条件,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用到的知识点为:点在第四象限内,那么横坐标大于1,纵坐标小于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 (32,0)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形可看出每经过一次变化,都顺时针旋转45°,边长都乘以,所以可求出从A到A3的后变化的坐标,再求出A1、A2、A3、A4、A5,得出A10即可.
【详解】
根据题意和图形可看出每经过一次变化,都顺时针旋转45°,边长都乘以,
∵从A到A3经过了3次变化,
∵45°×3=135°,1×()3=2.
∴点A3所在的正方形的边长为2,点A3位置在第四象限.
∴点A3的坐标是(2,﹣2);
可得出:A1点坐标为(1,1),
A2点坐标为(2,0),
A3点坐标为(2,﹣2),
A4点坐标为(0,﹣4),A5点坐标为(﹣4,﹣4),
A6(﹣8,0),A7(﹣8,8),A8(0,16),
A9(16,16),A10(32,0).
故答案为(32,0).
此题考查规律型:点的坐标,解题关键在于找到规律
10、①③④.
【解析】
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证得CD=DF,进一步可证得F为AD的中点,由此可判断①;延长EF,交CD延长线于M,分别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①的结论可得△AEF≌△DMF,结合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判断③;结合EF=FM,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判断②;在△DCF和△ECF中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外角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可得出∠DFE=3∠AEF,可判断④,综上可得答案.
【详解】
解:∵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D∥BC,
∴∠DFC=∠BCF,
∵CF平分∠BCD,∴∠BCF=∠DCF,
∴∠DFC=∠DCF,∴CD=DF,
∵AD=2AB, ∴AD=2CD,
∴AF=FD=CD,即F为AD的中点,故①正确;
延长EF,交CD延长线于M,如图,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
∴∠A=∠MDF,
∵F为AD中点,∴AF=FD,
又∵∠AFE=∠DFM,
∴△AEF≌△DMF(ASA),
∴FE=MF,∠AEF=∠M,
∵CE⊥AB,∴∠AEC=90°,
∴∠ECD=∠AEC=90°,
∵FM=EF,∴FC=FM,故③正确;
∵FM=EF,∴,
∵MC>BE,
∴<2,故②不正确;
设∠FEC=x,则∠FCE=x,
∴∠DCF=∠DFC=90°-x,
∴∠EFC=180°-2x,
∴∠EFD=90°-x+180°-2x=270°-3x ,
∵∠AEF=90°-x,
∴∠DFE=3∠AEF,故④正确;
综上可知正确的结论为①③④.
故答案为①③④.
本题以平行四边形为载体,综合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一半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思维量大,综合性强.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作出辅助线,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思考;本题中见中点,延长证全等的思路是添辅助线的常用方法,值得借鉴与学习.
11、﹣1
【解析】【分析】把x=2代入kx2+(k2﹣2)x+2k+4=0得4k+2k2﹣4+2k+4=0,再解关于k的方程,然后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确定k的值即可.
【详解】把x=2代入kx2+(k2﹣2)x+2k+4=0得4k+2k2﹣4+2k+4=0,
整理得k2+1k=0,解得k1=0,k2=﹣1,
因为k≠0,
所以k的值为﹣1.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12、22或1.
【解析】
因为三角形中位线的长度是相对应边长的一半,所以此三角形有一条边为6,一条为10;那么就有两种情况,或腰为10,或腰为6,再分别去求三角形的周长.
【详解】
解:∵等腰三角形的两条中位线长分别为3和5,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6,10,
当腰为6时,则三边长为6,6,10;周长为22;
当腰为10时,则三边长为6,10,10;周长为1;
故答案为:22或1.
此题涉及到三角形中位线与其三边的关系,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分类讨论,不要漏解.
13、无实数根
【解析】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断即可
【详解】
一元二次方程x2+mx+m=0,则△=m2-4m=(m-2)2-4,当0<m<3时,△<0,故无实数根
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b2-4ac有如下关系: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两个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两个实数根;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3)在 轴上存在点 使为等腰三角形
【解析】
(1)分别代入y=0,x=0,求出与之对应的x,y值,进而可得出点A,B的坐标;
(2)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结合S△BOP= S△AOB,可得出OP=OA,进而可得出点P的坐标;
(3)由OA,OB的长可求出AB的长,分AB=AM,BA=BM,MA=MB三种情况,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点M的坐标.
【详解】
解:(1)当y=0时,-2x+4=0,解得:x=2,
∴点A的坐标为(2,0);
当x=0时,y=-2x+4=4,
∴点B的坐标为(0,4).
(2))∵点P在x轴上,且S△BOP= S△AOB,
∴OP=OA=1,
∴点P的坐标为(-1,0)或(1,0).
(3))∵OB=4,OA=2,
∴AB=
分三种情况考虑(如图所示):
①当AB=AM时,OM=OB=4,
∴点M1的坐标为(0,-4);
②当BA=BM时,BM=2,
∴点M2的坐标为(0,4+2 ),点M3的坐标为(0,4-2);
③当MA=MB时,设OM=a,则BM=AM=4-a,
∴AM2=OM2+OA2,即(4-a)2=a2+22,
∴a=,
∴点M4的坐标为(0,).
综上所述:在y轴上存在点M,使三角形MAB是等腰三角形,点M坐标为(0,-4),(0,4+2),(0,4-2)和(0,).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1)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点A,B的坐标;(2)利用两三角形面积间的关系,找出OP的长;(3)分AB=AM,BA=BM,MA=MB三种情况,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点M的坐标.
15、
【解析】
将代入,可解得k的值,将代入,可解得m的值,再将k和m的值代入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
【详解】
解:将代入得:,解得:k=1;
将代入得:,解得:;
∴,
则可得
解得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以及不等式的解法,,比较简单,应熟练掌握
16、(1)EB=FD,(2)EB=FD,证明见解析;(3)不变,等于60°.
【解析】
(1)EB=FD,利用正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方法可证明△AFD≌△ABE,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EB=FD;
(2)当四边形ABCD为矩形时,EB和FD仍旧相等,证明的思路同(1);
(3)四边形ABCD由正方形到矩形到一般平行四边形的变化过程中,∠EGD不发生变化,是一定值,为60°.
【详解】
解:(1)EB=FD,
理由如下: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B=AD,
∵以四边形ABCD的边AB、AD为边分别向外侧作等边三角形ABF和ADE,
∴AF=AE,∠FAB=∠EAD=60°,
∵∠FAD=∠BAD+∠FAB=90°+60°=150°,
∠BAE=∠BAD+∠EAD=90°+60°=150°,
∴∠FAD=∠BAE,
在△AFD和△ABE中,
,
∴△AFD≌△ABE,
∴EB=FD;
(2)EB=FD.
证:∵△AFB为等边三角形
∴AF=AB,∠FAB=60°
∵△ADE为等边三角形,
∴AD=AE,∠EAD=60°
∴∠FAB+∠BAD=∠EAD+∠BAD,
即∠FAD=∠BAE
∴△FAD≌△BAE
∴EB=FD;
(3)解:
同(2)易证:△FAD≌△BAE,
∴∠AEB=∠ADF,
设∠AEB为x°,则∠ADF也为x°
于是有∠BED为(60﹣x)°,∠EDF为(60+x)°,
∴∠EGD=180°﹣∠BED﹣∠EDF
=180°﹣(60﹣x)°﹣(60+x)°
=60°.
17、 (1)S□ABCD=2,(2)BD=2
【解析】
(1)先求出,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进行计算即可.
(2)在中求出,继而可得的长.
【详解】
(1) ∵AB⊥AC,∴∠ABC=90°
在中,
则
(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O=OC,BO=OD,
∴AO=1,
在中,
18、不等式组的解集是,数轴表示见解析.
【解析】
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
【详解】
,
解不等式,得,
解不等式,得,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
.
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1﹣2a.
【解析】
利用数轴上a的位置,进而得出a和a-1的取值范围,进而化简即可.
【详解】
由数轴可得:﹣1<a<0,
则+|a﹣1|=﹣a+1﹣a=1﹣2a.
故答案为1﹣2a.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绝对值得意义,正确化简二次根式是解题关键.
20、乙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我更喜欢乙的作法,他的作图依据是: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故答案为:乙;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本题主要考查尺规作图-复杂作图,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掌握尺规作线段的中垂线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1、x≠1
【解析】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零.
【详解】
∵分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x−1≠0,
解得:x≠1.
故答案为:x≠1.
此题考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解题关键在于分母不等于零使得分式有意义.
22、或
【解析】
分两种情况:点F线段BC上时或在CB的延长线上时,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及旋转的性质证明△ABF≌△ADE得到BF=DE,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90°,AB=AD=BC=CD=DE+CE=2+1=3,
由旋转得AF=AE,
∴△ABF≌△ADE,
∴BF=DE=2,
如图:当点F线段BC上时,CF=BC-BF=3-2=1,
当点F在CB延长线上时,CF=BC+BF=3+2=5,
故答案为:1或5.
此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旋转的性质,正确理解题意分情况解题是关键.
23、;
【解析】
观察图象,分析函数图象随增大而减小的,说明向x轴的正方向移动,y成下降趋势.
【详解】
观察图象,分析函数图象随增大而减小的,说明向x轴的正方向移动,y成下降趋势.因此可分析的的图象随着随增大而减小的.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单调性,当k>0是,随增大而增大,当k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姜堰实验2025届九上数学开学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四象限B.第一,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淮安市经济开发区2024年数学九上开学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海安2024-2025学年九上数学开学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