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安县三盛玉中学2024-2025学年数学九上开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二次函数y1=ax2+bx+c与一次函数y2=mx+n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满足ax2+bx+c>mx+n的x的取值范围是( )
A.﹣3<x<0B.x<﹣3或x>0C.x<﹣3D.0<x<3
2、(4分)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CE∥BD,DE∥AC.若AC=4,则四边形CODE的周长是( )
A.4B.6C.8D.10
3、(4分)如图,在矩形纸片中,,,将纸片折叠,使点落在边上的点处,折痕为,再将沿向右折叠,点落在点处,与交于点,则的面积为( )
A.4B.6C.8D.10
4、(4分)下列各点中,在函数y=﹣2x的图象上的是( )
A.(,1)B.(﹣,1)C.(﹣,﹣1) D(0,﹣1)
5、(4分)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沿线某地区居民2017年人均收入为美元,预计2019年人均收入将达到美元,设2017年到2019年该地区居民年人均收入平均增长率为,可列方程为( )
A.B.
C.D.
6、(4分)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 )
A.B.
C.D.
7、(4分)某商场销售一批名牌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扩大销售,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釆取降价措施,调查发现,每件衬衫,每降价1元,平均每天可多销售2件,若商场每天要盈利1200元,每件衬衫应降价( )
A.5元 B.10元 C.20元 D.10元或20元
8、(4分)如图,矩形中,是边的中点,是边上一点,,,,则线段的长为( )
A.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8,E是BC的中点,点P是对角线AC上一动点,则PE+PB的最小值为_____.
10、(4分)若一次函数y=kx+1(k为常数,0)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11、(4分)在中,,则___.
12、(4分)某学生会倡导的“爱心捐款”活动结束后,学生会干部对捐款情况作了抽样调查,并绘制了统计图,图中从左到右各长方形高度之比为,又知此次调查中捐15元和20元的人数共26人.
(1)他们一共抽查了______人;
(2)抽查的这些学生,总共捐款______元.
13、(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的顶点A在y轴上,且点A坐标为(0,4),BC在x轴正半轴上,点C在B点右侧,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分别交边AD,CD于E,F,连结BF,已知,BC=k,AE=CF,且S四边形ABFD=20,则k= 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某电冰箱厂每个月的产量都比上个月増长的百分数相同.己知该厂今年月份的电冰箱产量为万台,月份比月份多生产了万台.
(1)求该厂今年产量的月平均増长率为多少?
(2)预计月份的产量为多少万台?
15、(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B(6,0)的直线AB与直线OA相交于点A(4,2),动点N沿路线O→A→C运动.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求△OAC的面积.
(3)当△ONC的面积是△OAC面积的时,求出这时点N的坐标.
16、(8分)如图,△ABC的边AB=8,BC=5,AC=1.求BC边上的高.
17、(10分)化简分式:.
18、(10分)如图,在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请解答:
(1)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在网格图中画出AD//BC,且AD=BC;
(3)连接CD,若E为BC中点,F为AD中点,四边形AECF是什么特殊的四边形?请说明理由.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如图,在△ABC中,∠C=90°,AB=10,AD是△ABC的一条角平分线.若CD=3,则△ABD的面积为_____.
20、(4分)如图,中, D是AB的中点,则CD=__________.
21、(4分)若实数a、b满足a+b=5,a2b+ab2=-10,则ab的值是_______.
22、(4分)已知一组数据,,的方差为4,那么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____.
23、(4分)如图△ABC中,∠BAC=90°,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得到△ADE,点B的对应点D恰好落在BC边上,若AC=4,∠B=60∘,则CD的长为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如图,根据要求画图.
(1)把向右平移5个方格,画出平移的图形.
(2)以点B为旋转中心,把顺时针方向旋转,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25、(10分)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E,点F在BC的延长线上,且CF=BC,连接DF,点G是DF中点,连接CG.
求证:四边形ECCD是矩形.
26、(12分)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底边长是腰长的函数.
写出这个函数关系式;
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A
【解析】
根据函数图象写出二次函数图象在一次函数图象上方部分的x的取值范围即可.
【详解】
由图可知,﹣3<x<1时二次函数图象在一次函数图象上方,
所以,满足ax2+bx+c>mx+n的x的取值范围是﹣3<x<1.
故选:A.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不等式,数形结合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2、C
【解析】
∵CE∥BD,DE∥AC,
∴四边形CODE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BD=4,OA=OC,OB=OD,
∴OD=OC=AC=2,
∴四边形CODE是菱形,
∴四边形CODE的周长为:4OC=4×2=1.
故选C.
3、C
【解析】
此题关键是求出CH的长,根据两次折叠后的图像中△GBH∽△ECH,得到对应线段成比例即可求解.
【详解】
由图可知经过两次折叠后,
GB=FG-BF=FG-(10-FG)=2
BF=EC=10-FG=4,
∵FG∥EC,
∴△GBH∽△ECH
∴
∵GB=2,EC=4,
∴CH=2BH,
∵BC=BH+CH=6,
∴CH=4,
∴S△ECH=EC×CH=×4×4=8.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矩形的折叠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4、B
【解析】
把四个选项中的点分别代入解析式y=-2x,通过等式左右两边是否相等来判断点是否在函数图象上.
【详解】
A、把(,1)代入函数y=-2x得:左边=1,右边=-1,左边≠右边,所以点(,1)不在函数y=-2x的图象上,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把(-,1)代入函数y=-2x得:左边=1,右边=1,左边=右边,所以点(-,1)在函数y=-2x的图象上,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把(-,-1)代入函数y=-2x得:左边=-1,右边=1,左边≠右边,所以点(-,-1)不在函数y=-2x的图象上,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把(0,-1)代入函数y=-2x得:左边=-1,右边=0,左边≠右边,所以点(0,-1)不在函数y=-2x的图象上,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用到的知识点是:在这条直线上的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这条直线的解析式.
5、B
【解析】
用增长后的量=增长前的量×(1+增长率),如果设1017年到1019年该地区居民年人均收入平均增长率为x,那么根据题意可用x表示1019年年人均收入,然后根据已知可以得出关系式.
【详解】
设1017年到1019年该地区居民年人均收入平均增长率为x,那么根据题意得1019年年人均收入为:300(x+1)1,则
1100=300(x+1)1.
故选:B.
考查了根据实际问题列二次函数关系式,对于平均增长率问题,一般形式为a(1+x)1=b,a为起始时间的有关数量,b为终止时间的有关数量.
6、C
【解析】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ax+b>0(或<0)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种:(1)从函数值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ax+b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在x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
【详解】
观察图像,可知在x轴的上方所有x的取值,都满足y>0,结合直线过点(-2,0)
可知当x>-2时,都有y>0
即x>-2时,一元一次不等式kx+b>0.
故选:C
此题考查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关键在于结合函数图象求解
7、C
【解析】
设每件衬衫应降价x元,则每天可销售(1+2x)件,根据每件的利润×销售数量=总利润,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较大值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设每件衬衫应降价x元,则每天可销售(1+2x)件,
根据题意得:(40-x)(1+2x)=110,
解得:x1=10,x2=1.
∵扩大销售,减少库存,
∴x=1.
故选C.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8、A
【解析】
延长﹑交于点,先证得得出,,再由勾股定理得,然后设,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得解.
【详解】
解:延长﹑交于点,
则,
∴,,
∵,
∴,
∴,
∴,
∴由勾股定理得,
设,
在和中,
则,
解得.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是解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
【解析】
连接DE,交AC于点P,连接BD,由正方形的性质及对称的性质可得DE即为所求,然后运用勾股定理在RT△CDE中求解即可.
【详解】
解:连接DE,交AC于点P,连接BD.
∵点B与点D关于AC对称,
∴DE的长即为PE+PB的最小值,
∵AB=8,E是BC的中点,
∴CE=4,
在Rt△CDE中,
DE=.
故答案为.
正方形的性质、对称的性质及勾股定理是本题的考点,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并确定DE即为所求是解题的关键.
10、k<1
【解析】
根据一次函数图象所经过的象限确定k的符号.
【详解】
解:∵一次函数y=kx+1(k为常数,k≠1)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k<1.
故填:k<1.
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图象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与k、b的关系.解答本题注意理解:直线y=kx+b所在的位置与k、b的符号有直接的关系.k>1时,直线必经过一、三象限.k<1时,直线必经过二、四象限.b>1时,直线与y轴正半轴相交.b=1时,直线过原点;b<1时,直线与y轴负半轴相交.
11、.
【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C,∠A+∠B=180°;再根据∠A+∠C=120°计算出∠A的度数,进而可算出∠B的度数.
【详解】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
.
故答案为:.
本题是一道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题目,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12、1, 2.
【解析】
(1)设捐款5元,10元,15元,20元,30元的人数分别为3x人,4x人,5x人,8x人,2x人.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2)根据捐款人数以及捐款金额,求出总金额即可.
【详解】
解:(1)设捐款5元,10元,15元,20元,30元的人数分别为3x人,4x人,5x人,8x人,2x人.
由题意:5x+8x=26,
解得x=2,
∴一共有:6+8+10+16+4=1人,
故答案为1.
(2)总共捐款额=6×5+8×10+10×15+16×20+4×30=2(元).
故答案为:2.
本题考查频数分布直方图,抽样调查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3、
【解析】
由题意可设E点坐标为(,4),则有AE=,根据AE=CF,可得CF=,再根据四边形ABCD是菱形,BC=k,可得CD=6CF,再根据S菱形ABCD=S四边形ABFD+S△BCF,S四边形ABFD=20,从而可得S菱形ABCD=24,根据S菱形ABCD=BC•AO,即可求得k的值.
【详解】
由题意可设E点坐标为(,4),则有AE=,
∵AE=CF,∴CF=,
∵四边形ABCD是菱形,BC=k,
∴CD=BC=k,
∴CD=6CF,
∴S菱形ABCD=12S△BCF,
∵S菱形ABCD=S四边形ABFD+S△BCF,S四边形ABFD=20,
∴S菱形ABCD= ,
∵S菱形ABCD=BC•AO,
∴4k=,
∴k=,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由已知推得S菱形ABCD=6S△BCF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0%;(2)8.64万台.
【解析】
试题分析:
(1)设每个月的月平均增长率为x,则5月的产量为5(1+x)台,6月份的产量为5(1+x)2台,由此即可根据6月份比5月份多生产1.2万台可得方程:5(1+x)2﹣5(1+x)=1.2
,解方程即可得到所求答案;
(2)根据(1)中所得结果即可按7月份的产量为5(1+x)3,即可计算出7月份的产量了.
试题解析:
(1)设该厂今年产量的月平均增长率是x,根据题意得:
5(1+x)2﹣5(1+x)=1.2
解得:x=﹣1.2(舍去),x=0.2=20%.
答:该厂今年的产量的月增长率为20%;
(2)7月份的产量为:5(1+20%)3=8.64(万台).
答:预计7月份的产量为8.64万台.
15、(1)y=-x+6;(2)12;(3)或.
【解析】
(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函数的解析式;
(2)由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出点C的坐标,即OC的长,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3)当△ONC的面积是△OAC面积的时,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得N的横坐标,然后分别代入直线OA的解析式,即可求得N的坐标.
【详解】
(1)设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是y=kx+b,
根据题意得:,解得:,
∴直线AB的解析式是:y=-x+6;
(2)在y=-x+6中,令x=0,解得:y=6,
∴;
(3)设直线OA的解析式y=mx,把A(4,2)代入y=mx,得:4m=2,
解得:,即直线OA的解析式是:,
∵△ONC的面积是△OAC面积的,
∴点N的横坐标是,
当点N在OA上时,x=1,y=,即N的坐标为(1,),
当点N在AC上时,x=1,y=5,即N的坐标为(1,5),
综上所述,或.
本题主要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几何图形的特征,求三角形的面积和点的坐标,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16、BC边上的高AD=.
【解析】
作AD⊥BC于D,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出CD,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
【详解】
作AD⊥BC于D,
由勾股定理得,AD2=AB2-BD2,AD2=AC2-CD2,
∴AB2-BD2=AC2-CD2,即82-(5-CD)2=12-CD2,
解得,CD=1,
则BC边上的高AD=.
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17、.
【解析】
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法则进行运算,最后化成最简分式即可.
【详解】
,
=,
=
=.
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加减运算,分工的化简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地进行有关分式的运算是解此题的关键.
18、(1)是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2)图见解析;(3)四边形是菱形,理由见解析.
【解析】
(1)先结合网格特点,利用勾股定理求出三边长,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得;
(2)先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到点D,再连接AD即可;
(3)先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等量代换可得,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可得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最后根据菱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即可得.
【详解】
(1)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
即
是直角三角形;
(2)由平移的性质可知,先将点B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右平移4个单位可得点C
同样,先将点A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右平移4个单位可得点D,然后连接AD
则有,且,作图结果如下所示:
(3)四边形是菱形,理由如下:
为中点,为中点
,
,即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又为中点,是的斜边
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不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与BC不垂直,即
菱形不是正方形
综上,四边形是菱形.
本题考查了作图—平移、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菱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等知识点,较难的是题(3),熟练掌握特殊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2
【解析】
解:作DE⊥AB于E.
∵AD平分∠BAC,DE⊥AB,DC⊥AC,
∴DE=CD=1.
∴△ABD的面积为×1×10=2.
20、6.1
【解析】
首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B=13,然后由“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来求CD的长度.
【详解】
∵Rt△ABC中,,
∴AB===13,
∵D为AB的中点,
∴CD=AB=6.1.
故答案为:6.1.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
21、-1
【解析】
先提取公因式ab,整理后再把a+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解:a+b=5时,
原式=ab(a+b)=5ab=-10,
解得:ab=-1.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提取公因式后整理成已知条件的形式是解本题的关键,也是难点.
22、4
【解析】
设数据,,的平均数为m,据此可得数据a+2,b+2,c+2的平均数为m+2,然后根据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
【详解】
设数据,,的平均数为m,
则有a+b+c=3m,=4,
∴a+2,b+2,c+2的平均数为(a+2+b+2+c+2)÷3=(3m+6)÷3=m+2,
方差为:
==4,
故答案为:4.
本题考查了方差的计算,熟练掌握方差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3、4
【解析】
先在直角三角形ABC中,求出AB,BC,然后判断出BD=AB=4,简单计算即可
【详解】
在Rt△ABC中,AC=4,∠B=60°,
∴AB=4,BC=8,
由旋转得,AD=AB,
∵∠B=60°,
∴BD=AB=4,
∴CD=BC−BD=8−4=4
故答案为:4
此题考查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旋转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求出AB,BC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1)答案见解析;(2)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分别作出点A、B、C向右平移5个方格所得对应点,再顺次连接可得;
(2)分别作出点A、C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得对应点,再顺次连接可得.
【详解】
解:如图所示,(1)即为平移后的图形;
(2)即为旋转后的图形.
本题主要考查作图旋转变换、平移变换,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旋转变换和平移变换的定义作出变换后的对应点.
25、见解析
【解析】
首先利用中位线定理证得CG∥BD,CG=BD,然后根据四边形ABCD是菱形得到AC⊥BD,DE=BD,从而得到∠DEC=90°,CG=DE,即可得到四边形ECGD是矩形.
【详解】
证明:∵CF=BC,
∴C点是BF中点,
∵点G是DF中点,
∴CG是△DBF中位线,
∴CG∥BD,CG=BD,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DE=BD,
∴∠DEC=90°,CG=DE,
∴四边形ECGD是矩形.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菱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牢记矩形的判定方法,难度不大.
26、(1);(2);(3)见详解.
【解析】
(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表示即可;
(2)根据构成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即可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可取两个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连线即可.
【详解】
解:(1)这个函数关系式为;
(2)由题意得,即,
解得,
所以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
(3)当时,;当时,,函数关系式()的图象如图所示,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关系式、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及函数的图象,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吉林省农安县三盛玉中学2025届数学九上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吉林省农安县三盛玉中学2025届数学九上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农安县三盛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吉林省农安县三盛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如图,是的直径,点、、在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农安县三盛玉中学2023-2024学年数学八上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吉林省农安县三盛玉中学2023-2024学年数学八上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如图,△ABC的面积计算方法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