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等边三角形B.等腰直角三角形
C.平行四边形D.菱形
2、(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5,0),B(0,4),则它们之间的距离为( )
A.B.C.D.
3、(4分)如图,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是斜边,将绕点逆时针旋转后,能与重合,如果,那么的长等于( )
A.B.C.D.
4、(4分)我们把宽与长的比值等于黄金比例的矩形称为黄金矩形.如图,在黄金矩形 ()的边上取一点,使得,连接,则等于( )
A.B.C.D.
5、(4分)某校开展“节约每一滴水”活动,为了了解开展活动一个月以来节约用水的情况,从八年级的400名同学中选取20名同学统计了各自家庭一个月约节水情况.见表:
请你估计这400名同学的家庭一个月节约用水的总量大约是( )
A.130m3B.135m3C.6.5m3D.260m3
6、(4分)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B.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D.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7、(4分)观察下列命题:
(1)如果a<0,b>0,那么a+b<0;
(2)如果两个三角形的3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同角的补角相等;
(4)直角都相等.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0B.1C.2D.3
8、(4分)图1长方形纸带,,将纸带沿折叠成图2再沿折叠成图3,图3中的的度数是 .
A.98°B.102°C.124°D.156°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如图,含有30°的直角三角板△ABC,∠BAC=90°,∠C=30°,将△ABC绕着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AMN,使得点B落在BC边上的点M处,过点N的直线l∥BC,则∠1=______.
10、(4分)如图,在中,,,,把绕边上的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交于点,若,则的长是________.
11、(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的边均平行于坐标轴,A点的坐标为(a,a).如图,若曲线 与此正方形的边有交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2、(4分)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AB=5,AE平分∠DAB交BC所在直线于点E,CE=2,则AD=_____.
13、(4分)每本书的厚度为,把这些书摞在一起总厚度(单位:随书的本数的变化而变化,请写出关于的函数解析式__,(不用写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如图1,在△ABC中,AB=AC,D、E是BC边上的点,连接AD、AE,以△ADE的边AE所在直线为对称轴作△ADE的轴对称图形△AD′E,连接D′C,若BD=CD′.
(1)求证:△ABD≌△ACD′;
(1)如图1,若∠BAC=110°,探索BD,DE,CE之间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时,△CD′E是正三角形;
(3)如图3,若∠BAC=90°,求证:DE1=BD1+EC1.
15、(8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过AB的中点E作AC的垂线EF,交AD于点M,交CD的延长线于点F.
(1)证明:;
(2)若,求当形ABCD的周长;
(3)在没有辅助线的前提下,图中共有_________对相似三角形.
16、(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矩形的折纸问题时,将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绕矩形ABCD(AB<BC)的对角线的交点O旋转(①→②→③),图中的M、N分别为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与矩形ABCD的边CD、BC的交点.
(1)该学习小组成员意外的发现图①中(三角板一边与CC重合),BN、CN、CD这三条线段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CN2=BN2+CD2,请你对这名成员在图①中发现的结论说明理由;
(2)在图③中(三角板一直角边与OD重合),试探究图③中BN、CN、CD这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3)试探究图②中BN、CN、CM、DM这四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17、(10分)如图,直线y=﹣x+3与x轴交于点C,与y轴交于点B,抛物线y=ax2+x+c经过B、C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点E是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当△BEC面积最大时,请求出点E的坐标和△BEC面积的最大值;
(3)在(2)的结论下,过点E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BC于点M,连接AM,点Q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动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P、Q、A、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8、(10分)如图,平行四边形AEFG的顶点G在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CD上,平行四边形ABCD的顶点B在平行四边形AEFG的边EF上.求证:□ABCD=□AEFG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已知直线y=kx+b与y=2x+1平行,且经过点(﹣3,4),则函数y=kx+b的图象可以看作由函数y=2x+1的图象向上平移__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的.
20、(4分)四边形ABCD中,AD∥BC,AD=BC,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CD=3cm,△BOC的周长比△AOB的周长大2cm,则四边形ABCD的周长=______cm.
21、(4分)已知一组数据1,5,7,x的众数与中位数相等,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_____.
22、(4分)如图,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DE平分∠ADO交AC于点E,把△ADE沿AD翻折,得到△ADE′,点F是DE的中点,连接AF、BF、E′F.若AE=2.则四边形ABFE′的面积是_____.
23、(4分)在中,平分交点,平分交于点,且,则的长为___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1)解不等式组:
(2)解方程:
25、(10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BC边上一点,连结AE、BD且AE=AB
(1)求证:∠ABE=∠EAD;
(2)若∠AEB=2∠ADB,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26、(12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D
【解析】
按照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
解:A、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B、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C、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D、菱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属于基础题型,熟知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A
【解析】
先根据A、B两点的坐标求出OA及OB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A(5,0)和B(0,4),
∴OA=5,OB=4,
∴AB=,即这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根据坐标得出OA及OB的长是解题关键.
3、A
【解析】
解:如图:根据旋转的旋转可知:∠PAP′=∠BAC=90°,AP=AP′=3,
根据勾股定理得:,故选A.
4、B
【解析】
利用黄金矩形的定理求出=,再利用矩形的性质得,代入求值即可解题.
【详解】
解:∵矩形ABCD中,AD=BC,
根据黄金矩形的定义可知=,
∵,
∴
故选B
本题考查了黄金矩形这一新定义,属于黄金分割概念的拓展,中等难度,读懂黄金矩形的定义,表示出边长比是解题关键.
5、A
【解析】
先计算这20名同学各自家庭一个月的节水量的平均数,即样本平均数,然后乘以总数400即可解答.
【详解】
20名同学各自家庭一个月平均节约用水是:
(0.2×2+0.25×4+0.3×6+0.4×7+0.5×1)÷20=0.325(m3),
因此这400名同学的家庭一个月节约用水的总量大约是:400×0.325=130(m3),
故选A.
6、D
【解析】
分析是否为真命题,需要分别分析各题设是否能推出结论,根据矩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定理判断即可.
【详解】
解:A、正确,符合矩形的判定定理;
B、正确,符合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C、正确,符合菱形的判定定理;
D、错误,例如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等腰梯形.
故选:D.
本题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
7、C
【解析】
根据不等式的运算、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补角的性质、直角的性质对各命题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1)如果a<0,b>0,那么a+b的值不确定,错误;
(2)如果两个三角形的3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错误;
(3)同角的补角相等,正确;
(4)直角都相等,正确;
故真命题的个数是2个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了命题的问题,掌握不等式的运算、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补角的性质、直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8、B
【解析】
由矩形的性质可知AD∥BC,由此可得出∠AFE=∠CEF=26°,再根据翻折的性质可知每翻折一次减少一个∠AFE的度数,由此即可算出∠DFE度数.
【详解】
解:∵四边形ABCD为长方形,
∴AD∥BC,
∴∠AFE=∠CEF=26°.
由翻折的性质可知:
图2中,∠EFD=180°-∠AFE=154°,∠AFD=∠EFD-∠AFE=128°,
图3中,∠DFE=∠AFD-∠AFE=102°,
故选择:B.
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以及矩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找出∠DFE=180°-3∠AFE.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翻折变换找出相等的边角关系是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30°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旋转图形的性质可得:AB=AM,∠AMN=∠B=60°,∠ANM=∠C=30°,根据∠B=60°可得:△ABM为等边三角形,则∠NMC=6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ANM=∠NMC=60°,则∠1=60°-30°=30°.
10、2
【解析】
在Rt△ACB中,,由题意设BD=B′D=AE=x,由△EDB′∽△ACB,可得,推出,可得,求出x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在中,,
由题意设,
∵,
∴,
∴,
∴,
∴,
∴,
故答案为2.
本题考查旋转变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理由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所以中考常考题型.
11、-1≤a≤
【解析】
根据题意得出C点的坐标(a-1,a-1),然后分别把A、C的坐标代入求得a的值,即可求得a的取值范围.
【详解】
解:反比例函数经过点A和点C.
当反比例函数经过点A时,即=3,
解得:a=±(负根舍去);
当反比例函数经过点C时,即=3,
解得:a=1±(负根舍去),
则-1≤a≤.
故答案为: -1≤a≤.
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关键是掌握反比例函数y=(k为常数,k≠0)的图象上的点(x,y)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即xy=k.
12、3或7
【解析】
分两种情况:
(1)当AE交BC于点E时;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则AD∥BC,DC=AB,AD=BC
∴∠AEB=∠EAD,
∵∠DAB的平分线交BC于E,
∴∠AEB=∠BAE,
∴∠AEB=∠BAE,∴AB=BE,
设AD=x,z则BE=x-2=5
∴AD=5+2=7cm,
(2) 当AE交BC于点E,交CD于点F
∵ABCD为平行四边形,
∴AB=DC=5cm,AD=BC,AD∥BC.
∴∠E=∠EAD,
又∵BE平分∠BAD,
∴∠EAD=∠EAB,
∴∠EAB=∠E,
∴BC+CE=AB=5,
∴AD=BC=5−2=3(cm).故答案为3或7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边平行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关键是要分两种情况讨论解答.
13、
【解析】
依据这些书摞在一起总厚度y(cm)与书的本数x成正比,即可得到函数解析式.
【详解】
解:每本书的厚度为,
这些书摞在一起总厚度与书的本数的函数解析式为,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实际问题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找到所求量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见解析;(1)BD=DE=CE的数量关系时,△CD′E是正三角形;(3)见解析.
【解析】
(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到AD=AD`,即可证明△ABD≌△ACD′
(1)由(1)可得∠BAD=∠CAD′,∠B=∠ACD′,再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到∠EAD′+∠CAE=∠BAD+∠CAE=∠DAE=∠BAC=60°,得到△CD′E是正三角形,即可解答
(3)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答
【详解】
(1)证明:∵△ADE与△AD′E是关于AE的轴对称图形,
∴AD=AD′,
在△ABD和△ACD′中, ,
∴△ABD≌△ACD′(SSS);
(1)解:∵△ABD≌△ACD′,
∴∠BAD=∠CAD′,∠B=∠ACD′,
∵△ADE与△AD′E是关于AE的轴对称图形,
∴∠DAE=∠EAD′,DE=ED′,
∴∠EAD′+∠CAE=∠BAD+∠CAE=∠DAE=∠BAC=60°,
∵△CD′E是正三角形,
∴CE=CD′=ED′,
∵BD=CD′,DE=ED′,
∴BD=DE=CE;
(3)证明:∵∠BAC=90°,AB=AC,
∴∠B=∠ACB=∠ACD′=45°,
∴∠ECD′=90°,
∴ED′1=CD′1+EC1,
∵BD=CD′,DE=ED′,
∴DE1=BD1+EC1.
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在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解答
15、 (1)详见解析;(2)16;(3) 5.
【解析】
(1)连接BD,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可得AC⊥BD,然后求出EM∥BD,再判断出M是AD的中点,从而得证;
(2)判断出四边形FDBE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求出BE,再求出AB,然后根据菱形的周长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3)根据两平行直线所截得到的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找出相似三角形即可.
【详解】
(1)连接BD,
∵菱形ABCD
∴
∵
∴
∵E为AB中点,
∴M为AD中点
∴
(2)菱形ABCD的周长为16;
(3)图中共有5对相似三角形.
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菱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菱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16、 (1)见解析;(1)BN1=NC1+CD1;(3)CM1+CN1=DM1+BN1,理由见解析.
【解析】
(1)连结AN,由矩形知AO=CO,∠ABN=90°,AB=CD,结合ON⊥AC得NA=NC,由∠ABN=90°知NA1=BN1+AB1,从而得证;
(1)连接DN,在Rt△CDN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ND1=NC1+CD1,再根据ON垂直平分BD,可得:BN=DN,从而可证:BN1=NC1+CD1;
(3)延长MO交AB于点E,可证:△BEO≌△DMO,NE=NM,在Rt△BEN和Rt△MCN中,根据勾股定理和对应边相等,可证:CN1+CM1=DM1+BN1.
【详解】
(1)证明:连结AN,
∵矩形ABCD
∴AO=CO,∠ABN=90°,AB=CD,
∵ON⊥AC,
∴NA=NC,
∵∠ABN=90°,
∴NA1=BN1+AB1,
∴NC1=BN1+CD1.
(1)如图1,连接DN.
∵四边形ABCD是矩形,
∴BO=DO,∠DCN=90°,
∵ON⊥BD,
∴NB=ND,
∵∠DCN=90°,
∴ND1=NC1+CD1,
∴BN1=NC1+CD1.
(3)CM1+CN1=DM1+BN1
理由如下:延长MO交AB于E,
∵矩形ABCD,
∴BO=DO,∠ABC=∠DCB=90°,AB∥CD,
∴∠ABO=∠CDO,∠BEO=∠DMO,
∴△BEO≌△DMO(ASA),
∴OE=OM,BE=DM,
∵MO⊥EM,
∴NE=NM,
∵∠ABC=∠DCB=90°,
∴NE1=BE1+BN1,NM1=CN1+CM1,
∴CN1+CM1=BE1+BN1 ,
即CN1+CM1=DM1+BN1 .
此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
17、(1);(2)点E的坐标是(2,1)时,△BEC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1;(1)P的坐标是(﹣1,)、(5,)、(﹣1,).
【解析】
解:(1)∵直线y=﹣x+1与x轴交于点C,与y轴交于点B,
∴点B的坐标是(0,1),点C的坐标是(4,0),
∵抛物线y=ax2+x+c经过B、C两点,
∴,解得,
∴y=﹣x2+x+1.
(2)如图1,过点E作y轴的平行线EF交直线BC于点M,EF交x轴于点F,
,
∵点E是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设点E的坐标是(x,﹣x2+x+1),则点M的坐标是(x,﹣x+1),∴EM=﹣x2+x+1﹣(﹣x+1)=﹣x2+x,∴S△BEC=S△BEM+S△MEC==×(﹣x2+x)×4=﹣x2+1x=﹣(x﹣2)2+1,
∴当x=2时,即点E的坐标是(2,1)时,△BEC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1.
(1)在抛物线上存在点P,使得以P、Q、A、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①如图2,
,
由(2),可得点M的横坐标是2,∵点M在直线y=﹣x+1上,∴点M的坐标是(2,),又∵点A的坐标是(﹣2,0),∴AM=
,∴AM所在的直线的斜率是:;∵y=﹣x2+x+1的对称轴是x=1,
∴设点Q的坐标是(1,m),点P的坐标是(x,﹣x2+x+1),
则,
解得或,
∵x<0,∴点P的坐标是(﹣1,﹣).
②如图1,
,
由(2),可得点M的横坐标是2,∵点M在直线y=﹣x+1上,∴点M的坐标是(2,),
又∵点A的坐标是(﹣2,0),∴AM=,
∴AM所在的直线的斜率是:;
∵y=﹣x2+x+1的对称轴是x=1,
∴设点Q的坐标是(1,m),点P的坐标是(x,﹣x2+x+1),则,
解得或,
∵x>0,∴点P的坐标是(5,﹣).
③如图4,
,
由(2),可得点M的横坐标是2,∵点M在直线y=﹣x+1上,
∴点M的坐标是(2,),
又∵点A的坐标是(﹣2,0),∴AM=,
∵y=﹣x2+x+1的对称轴是x=1,
∴设点Q的坐标是(1,m),点P的坐标是(x,﹣x2+x+1),
则
解得,
∴点P的坐标是(﹣1,).
综上,可得在抛物线上存在点P,使得以P、Q、A、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点P的坐标是(﹣1,﹣)、(5,﹣)、(﹣1,).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综合题.
18、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连接BG,作AM⊥EF,垂足M,作AN⊥CD,垂足N.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证明ABCD=△ABG,AEFG=ABG 即可证明结论.
详解:连接BG,作AM⊥EF,垂足M,作AN⊥CD,垂足N.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B=CD.
∵ ,
,
∴,
∴ABCD=△ABG,
同理可证:AEFG=ABG,
∴□ABCD=□AEFG.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正确作出辅助线,证明ABCD=△ABG,AEFG=ABG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1
【解析】
依据直线y=kx+b与y=2x+1平行,且经过点(-3,4),即可得到直线解析式为y=2x+10,进而得到该直线可以看作由函数y=2x+1的图象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的.
【详解】
∵直线y=kx+b与y=2x+1平行,
∴k=2,
又∵直线经过点(-3,4),
∴4=-3×2+b,
解得b=10,
∴该直线解析式为y=2x+10,
∴可以看作由函数y=2x+1的图象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的.
故答案为:1.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解析式.
20、16
【解析】
根据条件可得: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得,根据△BOC的周长比△AOB的周长大2cm,可得的长,求解即可.
【详解】
∵四边形ABCD中,AD∥BC,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A=OC,AB=CD=3
∵△BOC的周长比△AOB的周长大2cm
∴OB+OC+BC=OB+OA+AB+2
∴BC=AB+2=5
∴四边形ABCD的周长:5+5+3+3=16(cm)
故答案为:16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边长的问题,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1、4.1
【解析】
分别假设众数为1、1、7,分类讨论、找到符合题意得x的值,再根据平均数的定义求解可得.
【详解】
若众数为1,则数据为1、1、1、7,此时中位数为3,不符合题意;
若众数为1,则数据为1、1、1、7,中位数为1,符合题意,
此时平均数为=4.1;
若众数为7,则数据为1、1、7、7,中位数为6,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4.1.
本题主要考查众数、中位数及平均数,根据众数的可能情况分类讨论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22、12+4.
【解析】
连接EB、EE′,作EM⊥AB于M,EE′交AD于N.易知△AEB≌△AED≌△ADE′,先求出正方形AMEN的边长,再求出AB,根据S四边形ABFE′=S四边形AEFE′+S△AEB+S△EFB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连接EB、EE′,作EM⊥AB于M,EE′交AD于N,如图所示: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BC=CD=DA,AC⊥BD,AO=OB=OD=OC,
∠DAC=∠CAB=∠DAE′=45°,
在△ADE和△ABE中,
,
∴△ADE≌△ABE(SAS),
∵把△ADE沿AD翻折,得到△ADE′,
∴△ADE≌△ADE′≌△ABE,
∴DE=DE′,AE=AE′,
∴AD垂直平分EE′,
∴EN=NE′,
∵∠NAE=∠NEA=∠MAE=∠MEA=45°,AE=2,
∴AM=EM=EN=AN=2,
∵ED平分∠ADO,EN⊥DA,EO⊥DB,
∴EN=EO=2,AO=2+2,
∴AB=AO=4+2,
∴S△AEB=S△AED=S△ADE′=×2×(4+2)=4+2,S△BDE=S△ADB﹣2S△AEB=×(4+2)2﹣2××2×(4+2)=4,
∵DF=EF,
∴S△EFB=S△BDE=×4=2,
∴S△DEE′=2S△AED﹣S△AEE′=2×(4+2)﹣×(2)2=4+4,S△DFE′=S△DEE′=×(4+4)=2+2,
∴S四边形AEFE′=2S△AED﹣S△DFE′=2×(4+2)﹣(2+2)=6+2,
∴S四边形ABFE′=S四边形AEFE′+S△AEB+S△EFB=6+2+4+2+2=12+4;
故答案为:12+4.
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翻折变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添加辅助线,学会利用分割法求四边形面积,属于中考填空题中的压轴题.
23、或
【解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DF=∠DFC,由DF平分∠ADC,得到∠ADF=∠CDF,等量代换得到∠DFC=∠FD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得到CF=CD,同理BE=AB,根据已知条件得到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AB=CD,AD=BC,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①如图1,在▱ABCD中,∵BC=AD=8,BC∥AD,CD=AB,CD∥AB,
∴∠DAE=∠AEB,∠ADF=∠DFC,
∵AE平分∠BAD交BC于点E,DF平分∠ADC交BC于点F,
∴∠BAE=∠DAE,∠ADF=∠CDF,
∴∠BAE=∠AEB,∠CFD=∠CDF,
∴AB=BE,CF=CD,
∵EF=2,
∴BC=BE+CF−EF=2AB−EF=8,
∴AB=1;
②在▱ABCD中,∵BC=AD=8,BC∥AD,CD=AB,CD∥AB,
∴∠DAE=∠AEB,∠ADF=∠DFC,
∵AE平分∠BAD交BC于点E,DF平分∠ADC交BC于点F,
∴∠BAE=∠DAE,∠ADF=∠CDF,
∴∠BAE=∠AEB,∠CFD=∠CDF,
∴AB=BE,CF=CD,
∵EF=2,
∴BC=BE+CF=2AB+EF=8,
∴AB=3;
综上所述:AB的长为3或1.
故答案为:3或1.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出AB=BE,CF=CD.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1);(2)是原方程的解.
【解析】
(1)先分别解两个不等式,再求其解集的公共部分即可;
(2)先去分母化成整式方程,再检验,即可判断整式方程的解是否为原分式方程的解.
【详解】
(1)
由①得:
由②得: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2)
去分母得: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
本题分别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求法及分式方程的求解问题,两题均为基础题型.
25、(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解析】
(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可得AD∥BC,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AEB=∠EAD,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ABE=∠AEB,即可得证.
(2)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ADB=∠DBE,然后求出∠ABD=∠ADB,再根据等角对等边求出AB=AD,然后利用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证明即可.
【详解】
证明:(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BC,
∴∠AEB=∠EAD.
∵AE=AB,
∴∠ABE=∠AEB.
∴∠ABE=∠EAD.
(2)∵AD∥BC,
∴∠ADB=∠DBE.
∵∠ABE=∠AEB,∠AEB=2∠ADB,
∴∠ABE=2∠ADB.
∴∠ABD=∠ABE-∠DBE=2∠ADB-∠ADB=∠ADB.
∴AB=AD.
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BCD是菱形.
26、;
【解析】
首先将括号里面的分式进行通分,然后将各分式的分子和分母进行因式分解,然后进行乘除法计算,最后将a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进行计算.
【详解】
解:原式=
当a=时,原式=.
本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节水量/m3
0.2
0.25
0.3
0.4
0.5
家庭数/个
2
4
6
7
1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旗舰2024-2025学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旗舰2024-2025学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郡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郡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教育集团第十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教育集团第十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