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东方第二中学2024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监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关于▱ABCD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B⊥BC,则▱ABCD是菱形B.若AC⊥BD,则▱ABCD是正方形
C.若AC=BD,则▱ABCD是矩形D.若AB=AD,则▱ABCD是正方形
2、(4分)△ABC中,AB=20,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是 ( )
A.54B.44C.54或44D.54或33
3、(4分)下列函数中,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是( )
A.y=xB.y=2x–1C.y=D.y=–
4、(4分)如图所示的3×3正方形网格中,∠1+∠2+∠3+∠4+∠5等于( )
A.135°B.180°C.225°D.270°
5、(4分)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AB的中点,点P是对角线AC上一动点。设PC的长度为x,PE与PB的长度和为y,图②是y关于x的函数图象,则图象上最低点H的坐标为( )
A.(1,2)B.()C.D.
6、(4分)某校篮球队队员的年龄分布情况如下表,则该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为( )
A.13岁B.13.5岁C.13.7岁D.14岁
7、(4分)已知点在函数的图象上,则
A.5B.10C.D.
8、(4分)如图,在中,,,将绕点旋转,当点的对应点落在边上时,点的对应点,恰好与点、在同一直线上,则此时的面积为( )
A.240B.260C.320D.48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直线与直线平行,且经过,则直线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
10、(4分)如图,如果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两点,那么不等式的解为________.
11、(4分)一水塘里有鲤鱼、鲢鱼共10000尾,一渔民通过多次捕捞试验后发现,鲤鱼出现的频率为0.36,则水塘有鲢鱼________ 尾.
12、(4分)不等式-->-1的正整数解是_____.
13、(4分)菱形的面积是16,一条对角线长为4,则另一条对角线的长为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如图,要在长、宽分别为50米、40米的矩形草坪内建一个正方形的观赏亭.为方便行人,分别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修四条宽度相同的矩形小路与亭子相连,若小路的宽是正方形观赏亭边长的,小路与观赏亭的面积之和占草坪面积的,求小路的宽.
15、(8分)某工厂甲、乙两个部门各有员工400人,为了解这两个部门员工的生产技能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过程如下,请补充完整.
收集数据
从甲、乙两个部门各随机抽取20名员工,进行了生产技能测试,测试成绩(百分制)如下:
甲 78 86 74 81 75 76 87 70 75 90
75 79 81 70 74 80 86 69 83 77
乙 93 73 88 81 72 81 94 83 77 83
80 81 70 81 73 78 82 80 70 40
整理、描述数据
按如下分数段整理、描述这两组样本数据:
(说明:成绩80分及以上为生产技能优秀,70--79分为生产技能良好,60--69分为生产技能合格,60分以下为生产技能不合格)
分析数据
两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下表所示:
得出结论:
.估计乙部门生产技能优秀的员工人数为____________;
.可以推断出_____________部门员工的生产技能水平较高,理由为_____________.(至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推断的合理性)
16、(8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素养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我市某区招聘音乐教师采用笔试、专业技能测试、说课三种形式进行选拔,这三项的成绩满分均为100分,并按2∶3∶5的比例纳入总分.最后,按照成绩的排序从高到低依次录取.该区要招聘2名音乐教师,通过笔试、专业技能测试筛选出前6名选手进入说课环节,这6名选手的各项成绩见下表:
(1)写出说课成绩的中位数、众数;
(2)已知序号为1,2,3,4号选手的成绩分别为84.2分,84.6分,88.1分,80.8分,请你判断这6名选手中序号是多少的选手将被录用?为什么?
17、(10分)解不等式组并求其整数解的和.
解:解不等式①,得_______;
解不等式②,得________;
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________,
由数轴知其整数解为________,和为________.
在解答此题的过程中我们借助于数轴上,很直观地找出了原不等式组的解集及其整数解,这就是“数形结合的思想”,同学们要善于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去解决问题.
18、(10分)某中学为了预防流行性感冒,对教室采用药熏消毒法进行消毒,已知药物燃烧时,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与时间成正比例.药物燃烧后,y与x成反比例(如图所示),现测得药物6min燃毕,此时室内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为4mg,
(1)写出药物燃烧前后,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低于1.6mg时学生方可进教室,那么从消毒开始,至少需要经过多少分钟,学生方能回到教室?
(3)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不低于2mg且持续时间不低于9min时,才能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病菌,那么此次消毒是否有效?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以对角线AC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ACEF,再以对角线AE为边作第三个正方形AEGH,如此下去记正方形ABCD的边为,按上述方法所作的正方形的边长依次为、、、,根据以上规律写出的表达式______.
20、(4分)某学校为了解本校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从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统计表,如下表.已知该校学生人数为1200人,由此可以估计每周课外阅读时间在1~2(不含1)小时的学生有_________人.
21、(4分)一组数据为5,7,3,,6,4. 若这组数据的众数是5,则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
22、(4分)如图,在菱形中,边长为.顺次连结菱形各边中点,可得四边形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可得四边形;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可得四边形;按此规律继续....四边形的周长是____,四边形的周长是____.
23、(4分)如图,所有阴影部分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B、C、D的面积依次为4、3、9,则正方形A的面积为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某花卉基地出售文竹和发财树两种盆栽,其单价为:文竹盆栽12元/盆,发财树盆栽15元/盆。如果同一客户所购文竹盆栽的数量大于800盆,那么每盆文竹可降价2元.某花卉销售店向花卉基地采购文竹400盆~900盆,发财树若干盆,此销售店本次用于采购文竹和发财树恰好花去12000元.然后再以文竹15元,发财树20元的单价实卖出.若设采购文竹x盆,发财树y盆,毛利润为W元.
(1)当时,y与x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W与x的函数解析式是_________;
当时,y与x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W与x的函数解析式是________;
(2)此花卉销售店应如何采购这两种盆栽才能使获得毛利润最大?
25、(10分)某种型号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从A地到B地燃油行驶需纯燃油费用76元,从A地到B地用电行驶需纯用电费用26元,已知每行驶1千米,纯燃油费用比纯用电费用多0.5元.
(1)求每行驶1千米纯用电的费用;
(2)若要使从A地到B地油电混合行驶所需的油、电费用合计不超过39元,则至少需用电行驶多少千米?
26、(12分)如图,,是上的一点,且,.
求证:≌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C
【解析】
选项C中,满足矩形的判定定理: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所以选C.
2、C
【解析】
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进行分析判断,然后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底边BC的长,最后求和即可.
【详解】
(1)
在直角三角形ACD中,有
在直角三角形ADB中,有
则CB=CD+DB=5+16=21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为CB+AC+AB=21+13+20=54.
(2)
在直角三角形ACD中,有
在直角三角形ADB中,有
则CB=DB -CD =16-5=11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为CB+AC+AB=11+13+20=44.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关键在于以高为突破点把三角形分为高在三角形内部和外部的两种情况.
3、C
【解析】
根据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依次判断即可.
【详解】
A、为一次函数,k的值大于0,y随x的增大而增大,不符合题意;
B、为一次函数,k的值大于0,y随x的增大而增大,不符合题意;
C、为反比例函数,k的值大于0,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符合题意;
D、为反比例函数,k的值小于0,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考查正比例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熟记各性质定理并熟练解题是关键.
4、C
【解析】
首先判定△ABC≌△AEF,△ABD≌△AEH,可得∠5=∠BCA,∠4=∠BDA,然后可得∠1+∠5=∠1+∠BCA=90°,∠2+∠4=90°,然后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在△ABC和△AEF中,
∴△ABC≌△AEF(SAS)
∴∠5=∠BCA
∴∠1+∠5=∠1+∠BCA=90°
在△ABD和△AEF中
∴△ABD≌△AEH(SAS)
∴∠4=∠BDA
∴∠2+∠4=∠2+∠BDA=90°
∵∠3=45°
∴∠1+∠2+∠3+∠4+∠5=90°+90°+45°=225°
故答案选C.
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能够根据全等将所求角转化是解题的关键.
5、C
【解析】
如图,连接PD.由B、D关于AC对称,推出PB=PD,推出PB+PE=PD+PE,推出当D、P、E共线时,PE+PB的值最小,观察图象可知,当点P与A重合时,PE+PB=3,推出AE=EB=1,AD=AB=2,分别求出PB+PE的最小值,PC的长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如图,连接PD.
∵B、D关于AC对称,
∴PB=PD,
∴PB+PE=PD+PE,
∴当D、P、E共线时,PE+PB的值最小,如下图:
当点P与A重合时,PE+PB=3,
,AD=AB=2
在RT△AED中,DE=
点H的纵坐标为
点H的横坐标为
H
故选C.
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正方形性质及计算法则.
6、C
【解析】
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可得.
【详解】
解:该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为:(岁)
故答案为:C.
本题主要考查加权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加权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7、B
【解析】
根据已知点在函数的图象上,将点代入可得:.
【详解】
因为点在函数的图象上,
所以,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特征,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特征.
8、A
【解析】
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因此可得为等腰三角形,故可得三角形的高,进而计算的面积.
【详解】
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
因此为等腰三角形
,
等腰三角形的高为: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旋转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难点在于根据题意求出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
【解析】
由直线与直线平行,可知k=1,然后把代入中即可求解.
【详解】
∵直线与直线平行,
∴k=1,
把代入,得
1+b=4,
∴b=1,
∴.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的平行问题:若两条直线是平行的关系,那么他们的自变量系数相同,即k值相同.例如:若直线y1=k1x+b1与直线y1=k1x+b1平行,那么k1=k1.也考查了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满足一次函数解析式.
10、
【解析】
先求出m,n的值,再观察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方,写出x的取值范围即可.
【详解】
∵点A(m,6)、B(n,3)在函数图象上,
∴m=1,n=2,
∴A点坐标是(1,6),B点坐标是(2,3),
观察图象可知,x的取值范围是1<x<2.
故答案为:1<x<2.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待定系数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学会利用图象解决问题,学会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1、1
【解析】
由于水塘里有鲤鱼、鲢鱼共10000尾,而鲤鱼出现的频率为0.36,由此得到水塘有鲢鱼的频率,然后乘以总数即可得到水塘有鲢鱼又多少尾.
【详解】
∵水塘里有鲤鱼、鲢鱼共10000尾,
一渔民通过多次捕捞实验后发现,鲤鱼出现的频率为0.36,
∴鲢鱼出现的频率为64%,
∴水塘有鲢鱼有10000×64%=1尾.
故答案是:1.
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思想,首先通过实验得到事件的频率,然后即可估计事件的概率.
12、1,1
【解析】
首先确定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再找出不等式的特殊解.
【详解】
解:解不等式得:x<3,
故不等式的正整数解为:1,1.
故答案为1,1.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正确解不等式,求出解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不等式应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3、8
【解析】
【分析】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进行计算即可求得.
【详解】设另一条对角线的长为x,则有
=16,
解得:x=8,
故答案为8.
【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面积,熟知菱形的面积等于菱形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小路的宽为2米.
【解析】
根据“小路与观赏亭的面积之和占草坪面积的”,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设小路的宽为x米,
由题意得,(5x)2+(40+50)x﹣2×x×5x=×40×50
解得,x=2或x=﹣8(不合题意,舍去)
答:小路的宽为2米.
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读懂题目,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5、a.240,b.乙;理由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由表可知乙部门样本的优秀率为: ,则整个乙部门的优秀率也是,因此即可求解;
(2)观察图表可得出结论.
试题解析:如图:
整理、描述数据
按如下分数段整理 按如下分数段整理数据:
a.估计乙部门生产技能优秀的员工人数为400× =240(人);
b.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可以推断出甲部门员工的生产技能水平较高,理由如下:
①甲部门生产技能测试中,测试成绩的平均数较高,表示甲部门生产技能水平较高;
②甲部门生产技能测试中,没有生产技能不合格的员工.
可以推断出乙部门员工的生产技能水平较高,理由如下:
①乙部门生产技能测试中,测试成绩的中位数较高,表示乙部门生产技能水平优秀的员工较多;
②乙部门生产技能测试中,测试成绩的众数较高,表示乙部门生产技能水平较高.
16、(1)中位数是1.5分;众数是1分;(2)序号是3,6号的选手将被录用,见解析.
【解析】
(1)利用中位数、众数的定义求解;
(2)先求出序号为5号的选手成绩和序号为6号的选手成绩,再与序号为1、2、3、4号选手的成绩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将说课的成绩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78、1、1、86、88、94,
∴中位数是(1+86)÷2=1.5,
1出现的次数最多,
∴众数是1.
(2)这六位选手中序号是3、6的选手将被录用.原因如下:
序号为5号的选手成绩为:(分);
序号为6号的选手成绩为:(分).
因为88.1>86.9>86.4>84.6>84.2>80.8,
所以序号为3、6号的选手将被录用.
此题考查了中位数、众数与加权平均数,用到的知识点是极差公式与加权平均数公式,熟记各个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7、详见解析.
【解析】
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找出其中的整数相加即可.
【详解】
,
解:解不等式①,得x≥-5;
解不等式②,得x<2,;
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5≤x<2,
由数轴知其整数解为-5,-4,-3,-2,-1,0,1,和为-5-4-3-2-1+0+1=-14.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先分别解两个不等式,求出它们的解集,再求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不等式组解集的确定方法是: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无解. 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时,空心圈表示不包含该点,实心点表示包含该点.
18、(1)药物燃烧时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药物燃烧后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2)至少需要15分钟后学生方能回到教室;(3)此次消毒有效.
【解析】
(1)药物燃烧时,设出y与x之间的解析式y=k1x,把点(6,4)代入即可;药物燃烧后,设出y与x之间的解析式,把点(6,4)代入即可;
(2)把y=1.6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相应的x即可判断;
(3)把y=2代入正比例函数解析式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相应的x,两数之差与9进行比较,不小于9就有效.
【详解】
解:(1)设药物燃烧时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y=k1x (k1≠0),
代入(6,4)得:4=6k1,解得:,
∴药物燃烧时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
设药物燃烧后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
代入(6,4)得,解得:k2=24,
∴药物燃烧后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
(2)将y=1.6代入,解得:x=15,
所以从消毒开始,至少需要15分钟后学生方能回到教室;
(3)把y=2代入,得:x=3,
把y=2代入,得:x=12,
∵12−3=9,
所以此次消毒有效.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应用,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成反比例函数的两个变量,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是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它们的关系式.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
【解析】
根据正方形对角线等于边长的倍得出规律即可.
【详解】
由题意得,a1=1,
a2=a1=,
a3=a2=()2,
a4=a3=()3,
…,
an=an-1=()n-1.
=[()n-1]2=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熟记正方形对角线等于边长的倍是解题的关键,要注意的指数的变化规律.
20、1
【解析】
试题分析:先求出每周课外阅读时间在1~2(不含1)小时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再乘以全校的人数,即可得出答案.
解:根据题意得:
1200×=1(人),
答:估计每周课外阅读时间在1~2(不含1)小时的学生有1人;
故答案为1.
考点:用样本估计总体.
21、5
【解析】
首先根据众数的定义: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即可得出,进而可求得该组数据的平均数.
【详解】
解:根据题意,可得
则该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故答案为5.
此题主要考查众数的理解和平均数的求解,熟练掌握,即可解题.
22、, .
【解析】
根据菱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求出四边形各边长,得出规律求出即可.
【详解】
解:∵菱形ABCD中,边长为10,∠A=60°,顺次连结菱形ABCD各边中点,
∴是等边三角形,四边形是矩形,四边形是菱形,
∴,,,
∴四边形的周长是:,
同理可得出:,
, …
所以:,
四边形的周长,
∴四边形的周长是:,
故答案为:20; .
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菱形的性质以及矩形的性质和中点四边形的性质等知识,根据已知得出边长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
23、1
【解析】
根据勾股定理的几何意义:得到S正方形A+S正方形B=S正方形E,S正方形D﹣S正方形C=S正方形E,求解即可.
【详解】
由题意:S正方形A+S正方形B=S正方形E,S正方形D﹣S正方形C=S正方形E,∴S正方形A+S正方形B=S正方形D﹣S正方形C.
∵正方形B,C,D的面积依次为4,3,9,∴S正方形A+4=9﹣3,∴S正方形A=1.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要熟悉勾股定理的几何意义,知道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1)当时,(或填),;当时, (或填),;(2)采购文竹900盆,发财树200盆,毛利润最大为5500元
【解析】
(1)根据题意,可直接列出关系式;
(2)根据题意,分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得出采购文竹900盆,发财树200盆,毛利润最大为5500元.
【详解】
(1)根据题意,可得
当时,
(或填),
即;
当时,
(或填),
即;
(2)当时,
∵,W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当x取400时,,W有最大值3600,
当时,
∵,W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当x取900时,,W有最大值5500,
综上所述,采购文竹900盆,发财树200盆,毛利润最大为5500元
此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即可解题.
25、(1)每行驶1千米纯用电的费用为0.26元.(2)至少需用电行驶74千米.
【解析】
(1)根据某种型号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从A地到B地燃油行驶纯燃油费用76元,从A地到B地用电行驶纯电费用26元,已知每行驶1千米,纯燃油费用比纯用电费用多0.5元,可以列出相应的分式方程,然后解分式方程即可解答本题;
(2)根据(1)中用电每千米的费用和本问中的信息可以列出相应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解答本题.
【详解】
(1)设每行驶1千米纯用电的费用为x元,根据题意得:
=
解得:x=0.26
经检验,x=0.26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答:每行驶1千米纯用电的费用为0.26元;
(2)从A地到B地油电混合行驶,用电行驶y千米,得:
0.26y+(﹣y)×(0.26+0.50)≤39
解得:y≥74,即至少用电行驶74千米.
26、证明见解析.
【解析】
此题比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利用直角三角形的HL可以证明题目结论.
【详解】
证明:∵∠1=∠2
∴DE=CE
∵∠A=∠B=90°
∴AE=BC
∴Rt△ADE≌Rt△BEC(HL)
此题考查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判定定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成绩
人数
部门
40≤x≤49
50≤x≤59
60≤x≤69
70≤x≤79
80≤x≤89
90≤x≤100
甲
0
0
1
11
7
1
乙
部门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甲
78.3
77.5
75
乙
78
80.5
81
序号
1
2
3
4
5
6
笔试成绩/分
66
90
86
64
65
84
专业技能测试成绩/分
95
92
93
80
88
92
说课成绩/分
85
78
86
88
94
85
每周课外阅读时间(小时)
0~1
1~2(不含1)
2~3(不含2)
超过3
人 数
7
10
14
19
成绩
人数
部门
甲
0
0
1
11
7
1
乙
1
0
0
7
10
2
河南省洛阳市东方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东方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方程的解为,抛物线过三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东方二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5届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东方二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河南省洛阳市实验中学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洛阳市实验中学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