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分层作业)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 北师大版(含解析)
北师大版(2024)四年级上册1 买文具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24)四年级上册1 买文具同步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47个桃子,吃了5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一个数的6倍与这个数的和是84,这个数是 .
2.把下面两张卡片里的算式组合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28﹣24=4
5×4=20
3.用2、4、6、8这四个数,经过怎样的运算可以得到24?请写出综合算式: 。
4.张华有22支铅笔,李娜有30支铅笔。李娜给张华 支铅笔,他们两人的铅笔支数就同样多了。
二.选择题(共2小题)
5.与240÷6÷2的结果不相等的算式是( )
A.240÷3÷4B.240÷12C.240÷(6×2)D.240÷8
6.有47个桃子,吃了5个。剩下的每6个放一盘,可以放多少盘?列式为( )
A.47﹣5×6B.(47﹣5)÷6C.(47﹣6)÷5
三.判断题(共2小题)
7.计算32÷4﹣5时,先算32÷4=8,再算8﹣5=3。 (判断对错)
8.加法运算律只适用于整数运算和分数运算,不适用于小数运算。 (判断对错)
四.应用题(共2小题)
9.二(2)班共有54名学生,转走了5名,剩下的同学每7名分一组,可以分几组?
10.二(1)班开家长会需要78把椅子,已经搬来了22把。剩下的由8名同学搬完,平均每位同学需要搬多少把?(列综合算式解答)
四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4.1买文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4小题)
1.一个数的6倍与这个数的和是84,这个数是 12 .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文字叙述题;运算能力.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一个数的6倍与这个数的和就是这个数的(6+1)=7倍,用84除以7,即可求出这个数.
【解答】解:84÷(6+1)
=84÷7
=12
答:这个数是12.
故答案为:12.
【点评】解决本题根据和倍公式求解:两数和÷倍数和=1倍的数.
2.把下面两张卡片里的算式组合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5×(28﹣24)=20 。
28﹣24=4
5×4=20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乘加、乘减.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5×(28﹣24)=20。
【分析】先用28减去24求出差,再用5乘求出的差即可求解。
【解答】解:28﹣24=4
5×4=20
组合成一个综合算式是:5×(28﹣24)=20。
故答案为:5×(28﹣24)=20。
【点评】解决这类题目,要分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据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注意合理利用小括号。
3.用2、4、6、8这四个数,经过怎样的运算可以得到24?请写出综合算式: 6÷(4﹣2)×8=24 。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乘加、乘减.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6÷(4﹣2)×8=24。(答案不唯一)
【分析】把2、4、6、8这四个数加上合适的运算符号和小括号,计算出得数是24的算式。
【解答】解:用2、4、6、8这四个数,经过怎样的运算可以得到24?请写出综合算式:6÷(4﹣2)×8=24。
故答案为:6÷(4﹣2)×8=24。(答案不唯一)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4.张华有22支铅笔,李娜有30支铅笔。李娜给张华 4 支铅笔,他们两人的铅笔支数就同样多了。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运算能力;应用意识.
【答案】4支。
【分析】张华有22支铅笔,李娜有30支铅笔,那么李娜比张华多30﹣22=8(支),把多的8支铅笔平均分成2两份,其中一份送给张华,他们两人的铅笔支数就同样多了。据此解答。
【解答】解:(30﹣22)÷2
=8÷2
=4(支)
答:李娜给张华4支铅笔,他们两人的铅笔支数就同样多了。
故答案为:4。
【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减法的意义,求出李娜比张华多的数量,然后再根据除法的意义进行解答。
二.选择题(共2小题)
5.与240÷6÷2的结果不相等的算式是( )
A.240÷3÷4B.240÷12C.240÷(6×2)D.240÷8
【考点】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专题】数的运算.
【答案】D
【分析】根据除以两个数,就相当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与240÷6÷2的结果不相等的算式是240÷8。
故选:D。
【点评】熟练掌握运算律和简便运算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有47个桃子,吃了5个。剩下的每6个放一盘,可以放多少盘?列式为( )
A.47﹣5×6B.(47﹣5)÷6C.(47﹣6)÷5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用47个减去吃的5个,求出剩下的个数,然后再除以6即可。
【解答】解:(47﹣5)÷6
=42÷6
=7(盘)
答:可以放7盘。
故选:B。
【点评】考查了运用整数除法和减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判断题(共2小题)
7.计算32÷4﹣5时,先算32÷4=8,再算8﹣5=3。 √ (判断对错)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
【分析】计算32÷4﹣5时,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据此解答。
【解答】解:计算32÷4﹣5时,先算32÷4=8,再算8﹣5=3。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8.加法运算律只适用于整数运算和分数运算,不适用于小数运算。 × (判断对错)
【考点】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
【分析】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分数同样适用,依此即可判断。
【解答】解:加法运算律适用于整数运算和分数运算,也适用于小数运算,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加法运算定律、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整数、小数、分数同样适用。
四.应用题(共2小题)
9.二(2)班共有54名学生,转走了5名,剩下的同学每7名分一组,可以分几组?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7组。
【分析】先用54减去5,求出剩下的同学人数;再除以7,即可求出可以分几组。
【解答】解:(54﹣5)÷7
=49÷7
=7(组)
答:可以分7组。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表内除减混合运算解决问题,需准确理解题意。
10.二(1)班开家长会需要78把椅子,已经搬来了22把。剩下的由8名同学搬完,平均每位同学需要搬多少把?(列综合算式解答)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
【答案】7把。
【分析】用椅子总数减去已经搬来的22把,求出还剩多少把,再除以8,即可求出每位同学需要搬多少把。
【解答】解:(78﹣22)÷8
=56÷8
=7(把)
答:平均每位同学需要搬7把。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100以内减法以及表内除法的实际应用,先求出剩下多少把椅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考点卡片
1.带括号的表内乘加、乘减
【知识点归纳】
一、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规则:
1、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两级运算时,先乘除后加减。
3、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方法总结】
1、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算式里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常考题型】
计算。
答案:54;20;4
小明有35元钱,买一个魔方用了3元,剩下的钱买8元一个的笔袋,可以买几个?
答案:(35﹣3)÷8=4(个)
2.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知识点归纳】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规则:
1、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两级运算时,先乘除后加减。
3、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方法总结】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常考题型】
口算题。
答案:20;12;14
3.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知识点归纳】
1、加法运算: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如a+b=b+a
②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如:a+b+c=a+(b+c)
2、乘法运算:
①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如a×b=b×a.
②乘法结合律: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如a×b×c=a×(b×c)
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可以拆开来算,积不变.如a×(b+c)=ab+ac
④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一个数乘另一个数的积加它本身乘另一个数的积,可以把另外两个数加起来再乘这个数.如ac+bc
=(a+b)×c
3、除法运算:
①除法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相除.如a÷b÷c=a÷(b×c)
②商不变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商不变.如a÷b=(an)÷(bn)=(a÷n)÷(b÷n) (n≠0 b≠0)
4、减法运算:
减法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如a﹣b﹣c=a﹣(b+c)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0.65×201=0.65×(200+1)=0.65×200+0.65运用了乘法的( )
A、交换律 B、结合律 C、分配律
分析: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为:两个数的和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得数不变,用字母表示:(a+b) c=ac+ac.据此可知,0.65×201=0.65×(200+1)=0.65×200+0.65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解:根据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可知,
0.65×201=0.65×(200+1)=0.65×200+0.65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选:C.
点评:本题利用具体的算式考查了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例2:125×25×32=(125×8)×(25×4),这里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分析:在125×25×32=(125×8)×(25×4)中,是把32看作8×4,然后用乘法交换律变成125×8×25×4,再运用乘法结合律计算,即(125×8)×(25×4).
解:125×25×32=(125×8)×(25×4),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故选:C.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掌握与运用情况.
(24﹣18)×9=
5×(28÷7)=
36÷(3×3)=
(36÷3)+8=
(24÷8)+9=
(56÷8)+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上册2 摸球游戏课时训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图回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四年级上册七 生活中的负数1 温度课时作业,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温度越低就越冷,比﹣3℃冷的是,小融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上册3 秋游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竖式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