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下列各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B.C.D.
2、(4分)将四根长度相等的细木条首尾相接,用钉子钉成四边形ABCD,转动这个四边形,使它形状改变,当时,如图1,测得AC=2,当时,如图2,则AC的值为( )
A.
B.
C.2
D.
3、(4分)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x>-1B.x>1C.x≠-1D.x≠0
4、(4分)已知是关于的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且满足,则的值为( )
A.3B.3或C.2D.0或2
5、(4分) “凤鸣”文学社在学校举行的图书共享仪式上互赠图书,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的图书向本组其他成员赠送一本,某组共互赠了210本图书,如果设该组共有x名同学,那么依题意,可列出的方程是( )
A.x(x+1)=210B.x(x﹣1)=210
C.2x(x﹣1)=210D.x(x﹣1)=210
6、(4分)方程x(x-6)=0的根是( )
A.x1=0,x2=-6B.x1=0,x2=6C.x=6D.x=0
7、(4分)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8 cm,∠AOD=120°,则AB的长为( )
A.cmB.4 cmC.cmD.2cm
8、(4分)函数的图象经过点,的值是( )
A.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60°,则它的内角和是__________.
10、(4分)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x2﹣3=_____.
11、(4分)如图,函数与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轴于点C,轴于点D,则四边形ADBC的面积为___________.
12、(4分)直线与直线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为________________.
13、(4分)如图,矩形的边分别在轴、轴上,点的坐标为。点分别在边上,。沿直线将翻折,点落在点处。则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某校从初二(1)班和(2)班各选拔10名同学组成甲队和乙队,参加数学竞赛活动,此次竞赛共有10道选择题,答对8题(含8题)以上为优秀,两队选手答对题数统计如下:
(1)上述表格中,a= ,b= ,c= ,m= .
(2)请根据平均数和众数的意义,对甲、乙两队选手进行评价.
15、(8分)如图,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在的左侧),与轴交于点.
(1)求点,点的坐标;
(2)求的面积;
(3)为第二象限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求面积的最大值.
16、(8分)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到离学校15千米的青少年营地举行庆祝十四岁生日活动,先遣队与大部队同时出发,已知先遣队的行进速度是大部队行进速度的1.2倍,预计先遣队比大部队早0.5小时到达目的地,求先遣队与大部队的行进速度。
17、(10分)如图,把两个大小相同的含有45º角的直角三角板按图中方式放置,其中一个三角板的锐角顶点与另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于点A,且B,C,D在同一条直线上,若AB=2,求CD的长.
18、(10分)如图,已知∠AOB,OA=OB,点E在边OB上,四边形AEBF是平行四边形.
(1)请你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图中画出∠AOB的平分线.(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请说明你的画法的正确性.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函数中,当满足__________时,它是一次函数.
20、(4分)如图,已知函数y=x+b和y=ax+3的图象交点为P,则不等式x+b>ax+3的解集为_____.
21、(4分)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_
22、(4分)图1是一个地铁站人口的双翼闸机.如图2,它的双翼展开时,双翼边缘的端点与之间的距离为,双翼的边缘,且与闸机侧立面夹角.当双翼收起时,可以通过闸机的物体的最大宽度为______
23、(4分)如图,△ABC,∠A=90°,AB=AC.在△ABC内作正方形A1B1C1D1,使点A1,B1分别在两直角边AB,AC上,点C1,D1在斜边BC上,用同样的方法,在△C1B1B内作正方形A2B2C2D2;在△CB2C2内作正方形A3B3C3D3……,若AB=1,则正方形A2018B2018C2018D2018的边长为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某公司计划从两家皮具生产能力相近的制造厂选择一家来承担外销业务,这两家厂生产的皮具款式和材料都符合要求,因此只需要检测皮具质量的克数是否稳定,现从两家提供的样品中各抽取了6件进行检查,超过标准质量部分记为正数,不足部分记为负数,若该皮具的标准质量为500克,测得它们质量如下(单位:g)
(1)分别计算甲、乙两厂抽样检测的皮具总质量各是多少克?
(2)通过计算,你认为哪一家生产皮具的质量比较稳定?
25、(10分)我市某中学举行“中国梦•校园好声音”歌手大赛,高、初中部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组成初中代表队和高中代表队参加学校决赛.两个队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决赛成绩如图所示.
(1)根据图示填写下表;
(2)结合两队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析哪个队的决赛成绩较好;
(3)计算两队决赛成绩的方差并判断哪一个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
26、(12分)矩形ABCO中,O(0,0),C(0,3),A(a,0),(a≥3),以A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矩形ABCO得到矩形AFED.
(1)如图1,当点D落在边BC上时,求BD的长(用a的式子表示);
(2)如图2,当a=3时,矩形AFED的对角线AE交矩形ABCO的边BC于点G,连结CE,若△CGE是等腰三角形,求直线BE的解析式;
(3)如图3,矩形ABCO的对称中心为点P,当P,B关于AD对称时,求出a的值,此时在x轴、y轴上是否分别存在M,N使得四边形EFMN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M,N坐标,不存在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B
【解析】
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
A. ,分母出现根号,故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B. 为最简二次根式;
C. =2,故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D. ,根号内含有小数,故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最简二次根式的识别,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
2、D
【解析】
图1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正方形的边长,图2根据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即可求得.
【详解】
如图1,∵AB=BC=CD=DA,∠B=90°,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连接AC,则AB2+BC2=AC2,
∴AB=BC===,
如图2,∠B=60°,连接AC,
∴△ABC为等边三角形,
∴AC=AB=BC=.
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利用勾股定理得出正方形的边长是关键.
3、C
【解析】
该函数是分式,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2,故分母x+1≠2,解得x的范围.
【详解】
根据题意得:x+1≠2
解得:x≠-1.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能为2.
4、A
【解析】
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m+n=-(2b+3),mn=b2,变形后代入,求出b值,再根据根的判别式判断即可.
【详解】
解:∵m,n是关于x的方程x2+(2b+3)x+b2=0的两个实数根,
∴m+n=-(2b+3),mn=b2,
∵+1=- ,
∴+=-1,
∴=-1,
∴=-1,
解得:b=3或-1,
当b=3时,方程为x2+9x+9=0,此方程有解;
当b=-1时,方程为x2+x+1=0,△=12-4×1×1=-3<0,此时方程无解,
所以b=3,
故选:A.
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等知识点,能熟记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
5、B
【解析】
设全组共有x名同学,那么每名同学送出的图书是(x−1)本;
则总共送出的图书为x(x−1);
又知实际互赠了210本图书,
则x(x−1)=210.
故选:B.
6、B
【解析】
根据因式分解,原方程转化为x=0或x-6=0,然后解两个一次方程即可得答案.
【详解】
解:x(x-6)=0,
x=0或x-6=0,
∴x1=0,x2=6,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关键.
7、B
【解析】
利用对角线性质求出AO=4cm,又根据∠AOD=120°,易知△ABO为等边三角形,从而得到AB的长度.
【详解】
AC、BD为矩形ABCD的对角线,所以AO=AC=4cm,BO=BD=AC=4cm,
又因为∠AOD=120°,所以∠AOB=60°,所以三角形ABO为等边三角形,
故AB=AO=4cm,故选B.
本题考查矩形的对角线性质,本题关键在于能够证明出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8、A
【解析】
直接把点(1,m)代入正比例函数y=1x,求出m的值即可.
【详解】
解:∵正比例函数y=1x的图象经过点(1,m),
∴m=1.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一次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720°
【解析】
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可求出这个多边形的边数,进而,求出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
【详解】
∵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60°,
又∵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这个多边形的边数=360°÷60°=6,
∴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
故答案是:720°.
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以及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掌握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是解题的关键.
10、
【解析】
把3写成的平方,然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因式.
【详解】
解:x2﹣3=x2﹣()2=(x+)(x﹣).
本题考查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把3写成的平方是利用平方差公式的关键.
11、1
【解析】
解出AB两点的坐标,可判断出四边形ADBC是平行四边形,由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平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所以四边形ADBC的面积为.
【详解】
解:解二元一次方程方程组
解得 或
则A点坐标为(-2,2),B点坐标为(2,-2)
C点坐标为(0,2),D点坐标为(2,-2)
所以AC∥BD,AC=BD=2
所以四边形ADBC是平行四边形
则==2××2×4=1,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交点组成四边形求面积的问题,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2、;
【解析】
根据图形,找出直线l1在直线l2上方部分的x的取值范围即可.
【详解】
由图形可知,当x<−1时,k1x+b>k2x,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是x<−1.
故答案为x<−1.
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相交问题,根据画图寻找不等式的解集.
13、
【解析】
由四边形OABC是矩形,BE=BD=1,易得△BE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折叠的性质,易得∠BEB′=∠BDB′=90°,又由点B的坐标为(3,2),即可求得点B′的坐标.
【详解】
∵四边形OABC是矩形,
∴∠B=90°,
∵BD=BE=1,
∴∠BED=∠BDE=45°,
∵沿直线DE将△BDE翻折,点B落在点B′处,
∴∠B′ED=∠BED=45°,∠B′DE=∠BDE=45°,B′E=BE=1,B′D=BD=1,
∴∠BEB′=∠BDB′=90°,
∵点B的坐标为(3,2),
∴点B′的坐标为(2,1).
故答案为:(2,1).
此题考查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坐标与图形性质,解题关键在于得到△BE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8,8,7,;(2)见解析.
【解析】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求得a、b、c、m的值;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从平均数和众数的意义,对甲、乙两队选手进行评价.
【详解】
解:(1)平均数.
中位数:共有10名同学,中位数为第5、第6的平均数,即b=8;
众数c=7,优秀率;
(2)甲乙两队的平均数都为8,说明两队的平均水平相同,甲队的众数为8,乙队的众数为7,说明出现人数最多的题数中,甲队大于乙队,若仅从平均数和众数分析,甲队优于乙队.
本题考查方差、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求出a、b、c、m的值,知道方差、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含义.
15、(1),;(2);(3)当时,最大面积4.
【解析】
(1)在抛物线的解析式中, 设可以求出A、B点的坐标
(2) 令,求出顶点C的坐标,进而能得出AB,CO的长度, 直接利用两直角边求面积即可
(3) 作交于,设解析式把A,C代入求出解析式, 设则,把值代入求三角形的面积,即可解答
【详解】
(1)设,则
,
,
(2)令,可得
,
(3)如图:作交于
设解析式
解得:
解析式
设则
当时,最大面积4
此题考查二次函数综合题,解题关键在于做辅助线
16、大部队的行进速度为5千米/时,先遣队的行进速度为6千米/时
【解析】
【分析】设大部队的行进速度为x千米/时,则先遣队的行进速度为1.2x千米/时.由“先遣队比大部队早0.5小时到达目的地”,即时间关系可以列出,求解可得.
【详解】设大部队的行进速度为x千米/时,则先遣队的行进速度为1.2x千米/时.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
.
解得 .
经检验, 是原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
当 时,
答:大部队的行进速度为5千米/时,先遣队的行进速度为6千米/时
【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解题关键点:根据时间差关系列出方程.
17、.
【解析】
过点A作AF⊥BC于F,先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C=4,BF=AF=CF=2,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F,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如图,过点A作AF⊥BC于F,
在Rt△ABC中,∠B=45°,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C=AB=4,BF=AF=CF=BC=2,
∵两个同样大小的含45°角的三角尺,
∴AD=BC=4,
在Rt△ADF中,根据勾股定理得,DF=,
∴CD=DF-CF=,
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本题的关键.
18、(1)射线OP即为所求,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1)连接AB、EF交于点P,作射线OP即可;
(2)用SSS证明△APO≌△BPO即可.
【详解】
解:(1)射线OP即为所求,
(2)连结AB、EF交于点P,作射线OP,
因为四边形AEBF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P=BP,
又 AO=BO,OP=OP,
所以,△APO≌△BPO,
所以,∠AOP=∠BOP.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据题作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 需要说明的是本题第(2)小题,也可由AO=BO和AP=BP,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到∠AOP=∠BOP.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k≠﹣1
【解析】
分析: 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解答即可,一般地,形如y=kx+b,(k为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详解:由题意得,
k+1≠0,
∴k ≠-1.
故答案为k ≠-1.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定义,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x>1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两直线的图象以及两直线的交点坐标来进行判断.
试题解析:由图知:当直线y=x+b的图象在直线y=ax+3的上方时,不等式x+b>ax+3成立;
由于两直线的交点横坐标为:x=1,
观察图象可知,当x>1时,x+b>ax+3;
考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21、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
【详解】
解:由题意得,x﹣1≥0,
解得:x≥1
故答案为:x≥1.
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掌握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是解题的关键.
22、
【解析】
过点A作AE⊥PC于点E,过点B作BF⊥QD于点F,根据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AE与BF的长度,然后求出EF的长度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过点A作AE⊥PC于点E,过点B作BF⊥QD于点F,
∵AC=56,∠PCA=30°,
由对称性可知:BF=AE,
∴通过闸机的物体最大宽度为2AE+AB=56+10=66;
故答案为:66cm.
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含30度的直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23、×()1.
【解析】
已知正方形A1B1C1D1的边长为,然后得到正方形A2B2C2D2的边长为
,然后得到规律,即可求解.
【详解】
解:∵正方形A1B1C1D1的边长为,
正方形A2B2C2D2的边长为
正方形A3B3C3D3的边长为,
…,
正方形A2018B2018C2018D2018的边长为.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正方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灵活应用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进行几何计算.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 (1)甲厂抽样检测的皮具总质量为3000克,乙厂抽样检测的皮具总质量为3000克;(2)乙公司生产皮具的质量比较稳定.
【解析】
(1)求出记录的质量总和,再加上标准质量即可;
(2)以标准质量为基准,根据方差的定义求出两公司的方差,相比即可.
【详解】
解:(1)甲厂抽样检测的皮具总质量为500×6+(﹣3+0+0+1+2+0)=3000(克),
乙厂抽样检测的皮具总质量为500×6+(﹣2+1﹣1+0+1+1)=3000(克);
(2)∵=×(﹣3+0+0+1+2+0)=0,
∴=×[(﹣3﹣0)2+(0﹣0)2×3+(1﹣0)2+(2﹣0)2]≈2.33,
∵=×(﹣2+1﹣1+0+1+1)=0,
∴=×[(﹣2﹣0)2+3×(1﹣0)2+(﹣1﹣0)2+(0﹣0)2]≈1.33,
∵<,
∴乙公司生产皮具的质量比较稳定.
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差,用“先平均,再求差,然后平方,最后再平均”得到的结果表示一组数据偏离平均值的情况,这个结果叫方差.
25、(1)
(2)初中部成绩好些(3)初中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
【解析】
解:(1)填表如下:
(2)初中部成绩好些.
∵两个队的平均数都相同,初中部的中位数高,
∴在平均数相同的情况下中位数高的初中部成绩好些.
(3)∵,
,
∴<,因此,初中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
(1)根据成绩表加以计算可补全统计表.根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回答.
(2)根据平均数和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分析得出即可.
(3)分别求出初中、高中部的方差比较即可.
26、(1)BD=;(2)y=﹣x+6;(3)M(,0),N(0,)
【解析】
(1)如图1,当点D落在边BC上时,BD2=AD2-AB2,即可求解;
(2)分CG=EG、CE=GE、CE=CG三种情况分别求解;
(3)①由点P为矩形ABCO的对称中心,得到求得直线PB的解析式为,得到直线AD的解析式为:,解方程即可得到结论;②根据①中的结论得到直线AD 的解析式为,求得∠DAB=30°,连接AE,推出A,B,E三点共线,求得,设M(m,0),N(0,n),解方程组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1)如图1,
在矩形ABCO中,∠B=90°
当点D落在边BC上时,BD2=AD2﹣AB2,
∵C(0,3),A(a,0)
∴AB=OC=3,AD=AO=a,
∴BD=;
(2)如图2,连结AC,
∵a=3,∴OA=OC=3,
∴矩形ABCO是正方形,∴∠BCA=45°,
设∠ECG的度数为x,
∴AE=AC,∴∠AEC=∠ACE=45°+x,
①当CG=EG时,x=45°+x,
解得x=0,不合题意,舍去;
②当CE=GE时,如图2,
∠ECG=∠EGC=x
∵∠ECG+∠EGC+∠CEG=180°,
∴x+x+(45°+x)=180°,解得x=45°,
∴∠AEC=∠ACE=90°,不合题意,舍去;
③当CE=CG时,∠CEG=∠CGE=45°+x,
∵∠ECG+∠EGC+∠CEG=180°,
∴x+(45°+x)+(45°+x)=180°,解得x=30°,
∴∠AEC=∠ACE=75°,∠CAE=30°
如图3,连结OB,交AC于点Q,过E作EH⊥AC于H,连结BE,
∴EH=AE=AC,BQ=AC,
∴EH=BQ,EH∥BQ且∠EHQ=90°
∴四边形EHQB是矩形
∴BE∥AC,
设直线BE的解析式为y=﹣x+b,
∵点B(3,3)在直线上,则b=6,
∴直线BE的解析式为y=﹣x+6;
(3)①∵点P为矩形ABCO的对称中心,
∴,
∵B(a,3),
∴PB的中点坐标为:,
∴直线PB的解析式为,
∵当P,B关于AD对称,
∴AD⊥PB,
∴直线AD的解析式为:,
∵直线AD过点,∴,
解得:a=±3,
∵a≥3,
∴a=3;
②存在M,N;
理由:∵a=3,
∴直线AD 的解析式为y=﹣x+9,
∴∴∠DAO=60°,
∴∠DAB=30°,
连接AE,
∵AD=OA=3,DE=OC=3,
∴∠EAD=30°,
∴A,B,E三点共线,
∴AE=2DE=6,
∴,
设M(m,0),N(0,n),
∵四边形EFMN是平行四边形,
∴,
解得:,
∴M(,0),N(0,).
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正方形和等腰三角形性质、圆的基本知识,其中(2),要注意分类求解,避免遗漏.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答对题数
5
6
7
8
9
10
平均数()
甲队选手
1
0
1
5
2
1
8
乙队选手
0
0
4
3
2
1
a
中位数
众数
方差(s2)
优秀率
甲队选手
8
8
1.6
80%
乙队选手
b
c
1.0
m
厂家
超过标准质量的部分
甲
﹣3
0
0
1
2
0
乙
﹣2
1
﹣1
0
1
1
平均数(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初中部
85
高中部
85
100
平均数(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初中部
85
85
85
高中部
85
80
100
平均数(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初中部
85
85
85
高中部
85
80
1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中学2024-2025学年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广州中学2024-2025学年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固原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固原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恩施市重点中学2025届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恩施市重点中学2025届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