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风娃娃免费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风娃娃免费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理念,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风娃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课文,它以小朋友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的。通过风娃娃既好心又傻气的可爱形象,生动地向学生们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使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辨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
本教学设计紧扣“读”,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熟悉文本内容;紧抓“说”,引导学生读中见悟,表达认识;巧用“演”,让学生驰骋想象体验角色,引领学生一步步从感性体验走向理性认识。
二、学情分析: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情节像和煦的春风吹进孩子们的心扉。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辨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
三、教学目标:
1、巩固识字,积累月好词,会写“吸、极”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懂得“做好事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理解内容,了解风娃娃被人们责怪的原因,从而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前诵读。
一、顺学而导,梳理事件
师:是啊,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今天,我们就去认识风的孩子——风娃娃。请热情地与它打个招呼吧!
课前大家读了几遍?
(生纷纷说自己读的遍数。)
师:预习单最后一题问大家喜不喜欢风娃娃,老师做了一次统计,我们班喜欢的人有15人,不喜欢的有18人。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风娃娃,都和它做过的事有关。打开书,自由读读课文,看看风娃娃做了几件事?分别是哪些事情?
(生自由读课文)
师:用手势告诉我到底几件事?
(生有的做4,有的做出5的手势)
师:意见有不同,不过没关系,我们一件一件来理一理。第一件事是什么?谁来说?
生:给秧苗浇水。(吹风车)
师:第一件事中,风娃娃吹动的是什么?(风娃娃一吹,风车就——转动起来了。)
生:转动风车
(板书:转动风车)
师:有一个词没读好。(有一个词很特别)
(给“转”注音,出示词卡:转动,抽学生读)
师做动作:像样围绕一个点,一圈一圈地运动就叫——转动。它还有一个读音你知道吗?(三声)是,当它读三声时是表示一个物体改变了方向或是改变了地方,比如,向左(转),向右(转),(转)身。
师:除了风车会转动,还有什么也会转动?
生:车轮会转动
生:轮盘会转动
……
师:风娃娃做的第二件好事是什么?能不能也用4个字来说一说?
生:吹动帆船
(板书:吹动帆船)
师:在这件事中,也有一个词也很难读,昨天做预习的时候有13个同学认为难读。
(出示:纤夫 词卡 “纤”注音)
师:谁来读?
生1:纤夫
生2:纤夫
师:一起读。
生齐读
师:这个词有35个同学认为难理解。这里的“夫”是个生字,谁能组词?
生:夫人
生:丈夫
师:打渔的人叫——
生:渔夫
师:种田的人叫——
生:农夫
师:拉车的人叫——
生:车夫
师:那看看图片,纤夫是干什么的?
生:拉船的。
(师简介纤夫)
师:纤夫拉船的绳子叫——
生齐说:纤绳
师:老师把这两个词放入句子中。
出示句子:
纤夫们笑了,一边收起纤绳,一边向风娃娃表示感谢。
(生自由读——齐读)
师:还做了哪些事?能不能照着黑板上的样子,同桌说一说。
(同桌说)
师:谁来说?
生:吹跑风筝,吹走衣服,吹断小树
(板书:吹跑风筝,吹走衣服,吹断小树)
二、串联事件,整体感知
师:这件事中,哪几件事好事?
生:转动风车和吹动船帆
(师给第一、二两件事打上五角星)
师:哪几件事坏事?
生:后面三件
师:你们有人喜欢风娃娃,有人不喜欢风娃娃,你们猜猜,老师喜不喜欢风娃娃。
(生自由猜)
师:我是这么做的。
出示:√喜欢 √不喜欢
师:你能用上黑板上的词来说说我为什么既喜欢又不喜欢吗?
生:因为风娃娃转动风车,给秧苗浇水,吹动船帆,帮助纤夫拉船,所以陆老师喜欢风娃娃,因为风娃娃吹跑风筝,吹走衣服,吹断小树,所以陆老师不喜欢风娃娃。
师:同桌说一说。
(同桌说)
三、抓住对比,精读第一件好事
师:这节课我们去学习风娃娃做的两件好事。
(出示第二自然段)
师:自由读一读,找一找风娃娃到底怎么做的?划出有关句子。
(生自由读,边读边划)
师:谁来说?
生: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向风车吹去。
(课件中在这句话下面划上红线)
师: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哪些词让你看出风娃娃做这件好事很不容易?
生:深深地
生:使劲
师:什么叫深深地吸一口气?谁来做做动作?
生做动作。
师:用嘴吸,所以“吸”是口字旁。
(板贴生字卡片:吸)
师:谁来深深地吸一口气,来吹动这个风车?
(出示风车实物)
(请两个学生分别吹动风车,很难吹动)
师:咱们的风娃娃要吹动大风车,要用什么样的力气?谁能带上这样的感觉,读好这句子?
生: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向风车吹去。
师:你使劲了。
生: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向风车吹去。
师:风车被你吹动了。
师: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你看风车前后是有变化的,刚开始是——
生:慢慢转动
师:现在呢?
生:转得飞快
(出示词卡:慢慢转动 转得飞快)
师:谁能读出变化?
生:慢慢转动 转得飞快
(“转得飞快”没读好)
师:转得飞快好像还不够快,谁再来?
生:慢慢转动 转得飞快
(读得非常好)
师:除了大风车有变化,水也有变化,谁找到了?
生:水刚开始是断断续续,现在是奔跑。
师:这儿有个词——断断续续,昨天有28人觉得难理解,什么叫水断断续续地流着?
生:就是水一会儿流,一会儿不流。
师:一起读这个词。
生齐读
师:平时我们的读书声——断断续续
爸爸的呼噜声——断断续续
师:我们一起合作着来读读这段话,这两组同学读前面部分,这两组同学读后面部分,老师来读中间风娃娃吹风车的句子。
(师生合作读)
出示句子: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风娃娃也高兴极了。
师:风娃娃不是一点点高兴,而是——高兴极了
(出示生字卡片:极)
师:平时我们还说——
生:快乐极了
生:伤心极了
生:好极了
师:那谁能来读读这个句子,读出风娃娃的高兴?
生: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风娃娃也高兴极了。
生: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风娃娃也高兴极了。
生齐读
四:小组合作,学习第二件好事
师:下面我们小组合作来学习第二件事。
出示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1.小组讨论:从第三自然段的哪些变化看出风娃娃做了件大好事?把词语标出来。
2.分工合作: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出变化,让听的人感觉到风娃娃做了一件大好事!
(小组合作学习)
师:下面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在风娃娃的努力下什么发生了变化?
生:船发生了变化,刚开始船是走得很慢,后来它是在水面上飞快地行驶。
(出示:驶)
师:驶为什么要用马字旁?
生:因为古时候是靠马来行驶的。
(出示词卡:飞快地行驶)
师:谁来读?
生:飞快地行驶
师:“地”读得又轻又短,非常好,谁再来?
生:飞快地行驶
师:一起读
师:你们能读出船的变化吗?
请两个小组合作读: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喊着号子,船却走得很慢。他急忙跑过去,对着船帆吹起来。船在水面上飞快地行驶。
师:这儿还有一组变化,纤夫的变化,谁来说?
生:刚开始是弯着腰,流着汗,喊着号子,现在是笑了,收起纤绳。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读出变化。
生齐读。
书写指导
过渡:风娃娃用它的热情和力气为人们办了两件漂亮的好事,真是一个好孩子。那么同样作为好孩子的我们,能写好这两个字吗?
师: 这两个字读什么?你是怎么区分它们的。
生:用嘴吸,所以吸是口字旁,余下的就是极了。
师:你能给他俩组组词吗?
生组词。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他们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小)右(大)。瞧,虽然右边都是一个“及”字,但有什么不一样?
生:大小不一样,“吸”的“及”大一点,“极”的“及”小一点。
师:你很会观察,还有吗?
生:高低不一样,“吸”的“及”比口字旁高,“极”的“及”比木字旁低。
师:我们一起来写一写。
师范写,生书空。
师:请同学们在学习单上描一个,写一个。
结束全文
可爱的风娃娃有着一颗多么善良的心啊!老师相信它一定会将好事做到底,可是,为什么接下来它却连办了几件错事?人们又为什么会责怪它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板书设计:
24.风娃娃
田野→吹动风车 ×
河边→吹动船帆 ×
吹走风筝 √
广场 吹跑衣服 √
吹折小树 √
好的愿望 对人有用
教学反思:
在语文学习中,应该充分进行语文思维的培养。本课的设计指向“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在教学时,应该通过“讲故事”,挖掘到文本的育人价值,再到发展学生的语言,起到“以文化人”的作用。
在设计教学时,采用以一个核心问题,来贯穿教学的始终。
1.扎实教好字词,在初读课文之后,我主要抓住与本课时教学有关的难读词以及数量词语和“地”字短语,在检查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是否把字音都读准确了,把句子读通顺了,反复地让学生练习,争取把字词学到位,为后面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作好铺垫。
2.让学生有个整体感知的过程。虽然这节课只教学做好事的部分,但是在研读之前我让学生找出风娃娃做的事情,进行板书,区分好事和坏事,这样让学生能了解课文大概的资料。
3.抓“事情发展”的脉络,持续学生学习的新鲜感,注重句子训练。
需要改进的地方有: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还要更加扎实。只要在课堂上出现,就要将词句的运用落到实 处,多读,多体会,多运用。
2.朗读的指导要更灵活、有梯度。要交会学生朗读的技巧,通过声音的变化,达到有感情表达的目的。
3.教师的评价不够及时,虽然,课堂上我注意到了关注后进生,对他们不断地鼓励。但是,对于优秀的学生,显然我的赞扬是不够的,以至于使他们的用心性不高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风娃娃教案设计,共7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24 风娃娃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24 风娃娃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