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材分析
教材是根据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用电器,电路是用电器工作的基础,在学生已有的生活基础上,从基本电路的组成学起,要求学生知道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这些基本元件组成。对通路、开路和短路三种电路状态有所了解,特别是对短路的危害,要让学生有深刻的认识;要让学生掌握实际电路与电路图的区别,会用常用的电路器件符号按实际电路的结构画出电路图,会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本节的重点是电路元件的识别及电路的连接。难点是画电路图及电路状态的判断。
教法分析
本节包括三部分知识:电路的组成;通路、开路和短路;电路图。首先通过实验探究引出了电路的组成,学生能根据其生活经验,选择使灯发光的器材,并连接,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通过把电灯接亮了,感受成功的愉悦和学习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电源能使电路中保持持续的电流;电灯是用电器,它把电能转化为人们需要的其它形式的能量;电路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而组成的电流通路。了解电池正负极,通路、开路和短路部分,可让学生通过实物连接加深认识,特别是短路的危害。了解电流的形成及电路中的电流方向。电路图部分,首先要认识几种常用的电路元件及符号,让学生把符号、实物有机地联系起来。知道什么叫电路图,一定要让学生学会画电路元件符号,强调画规范的注意事项,让学生练习,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对电有一定的认识,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电器的实物连接,但真正要他们去自己连接电路还有一定的困难,这个阶段的学生对探究实验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帮助他们提高自主设计电路的能力。
学法分析
新课标要求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电路的组成、电路的状态和电路图的画法。本节一定要做好探究实验,大胆猜想,动手操作,增强分析归纳能力,同时要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在学习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通过亲历操作过程和观察,认识电路的四大组成部分及其作用。此外,还要更多的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各种新型开关和电源,认识电路短路的危害,进而学会确认电路的三种状态。对于画电路图,一定要规范、认真,要学会由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路的组成,电路的概念。
(2)了解通路、开路、短路,认识短路的危害。
(3)认识电路元件及其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电路的组成,形成电路的概念。通过实物认识电路元件及其符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以及安全操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会连接简单电路图。
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难点:短路的识别;电路图的画法。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电路板、干电池两个、单刀开关两个、灯座两个、小灯泡两个、导线若干、电路符号的挂图
学生用具(每组):干电池一个、单刀开关两个、灯座两个、小灯泡两个、导线若干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
流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5分钟左右)
图片展示:请同学们欣赏几幅美丽的图片,是什么点缀了它们?大家想知道五颜绿色的灯光是如何发光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让电灯发光。
探究活动:提供一个灯泡、电池、导体、开关。把它们连成一个电路,使这个灯泡亮起来。
议一议:什么是电路?
结论:一、1、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结起来组成的电流通路就称为电路。
尝试连接电路(比一比看谁先让小灯泡发光)
思考回答
创设情境、引起思考,激发兴趣点明本节课的内容
在实践中体会电路的组成
新课讲授一、电路组成(5分钟左右)
提问1:大家看看这个简单的电路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
板书:2、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源 用电器 开关 导线
提问2:在这个简单电路中,各部分起到什么作用?
分析:(1)电源:电源提供电能,使电路保持持续电流,有正负极。
提问3:大家熟悉的电源有哪些?
我知道的电源还有:干电池 蓄电池 发电机 太阳能电池 氧化银电池 镍氢电池 锂电池
提问4:大家熟悉的用电器有什么呢?它们在正常工作的时候要消耗电能吗?电能又转化为什么能?
(2) 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比如光能、内能。
我知道的用电器有:
电灯 电视机 电冰箱 电饭堡 电风扇 洗衣机 电熨斗 电脑 电磁炉
开关:控制电流(电路)的通断
提问5:大家熟悉的开关有哪些?
我知道的开关有:
拉线开关 按纽开关 拨动开关 声控开关 闸刀开关 触摸延时开关
导线:导线把用电器连接起来,是电流通过的路径。
提问6:导线可以有什么材料制成呢?
我知道的导线有:铜芯导线 铝芯导线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通过观察理解电路各部分的作用
物理走向
生活培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情感
二、三种电路(12分钟左右)
1、电流
指导:学生阅读P64第一段
归纳:电流的形成原因: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
电流的方向:电流的方向为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根据这规定,电路接通时,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导线、用电器等流入电源的负极。
跟踪练习:标出电路中的电流方向
再在课本P62图14—7 、P66图14— 15(a)、P75图14—31(a)、(b) 、(c)中用红箭头画出电流流过的路线。
2、通路
演示通路:连接图14-11
提问1:电路中有电流吗?电灯会亮吗?
归纳:定义:处处连通电路叫通路
特点:有电流,灯会亮。
开路
演示开路:连接图14-12 a
连接图14-12 b
提问2:电路中有电流吗?电灯会亮吗?
归纳:定义;在某处断开的电路叫开路。
特点:无电流,灯不亮。
短路
演示短路:连接图14-13a
连接图14-13b
提问3:有电流呢?电灯会亮吗?
归纳:定义: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这样电路叫短路。
短路的危害:短路时,电流很大,会烧坏电源和导线,在生产和生活中发生短路,轻则用电器不能工作,重则会引起火灾
强调:短路是非常危险的,容易把电源烧坏,是不允许的,以后连接电路定要注意。
视频播放:学习短路的危害。
阅读思考归纳
回答谈论
注意点: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打开
连接图11、
操作通路
连接图12、
操作开路
连接图13、
操作短路
学生去摸导线和电池发热来体会电流过大
培养自学能力加深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巩固知识观察能力
动手能力
观察能力
动手能力
观察能力
动手能力
让学生认
识短路的危害,在以后的电路图的设计中避免
出现短路现象
电路图
(15分钟左右)
投影资料:实际应用中的电路板
讲解:1、电路图:为了形象简单的表示实际电路的情况,我们常用规定简单的符号表示电源、开关、用电器等电路元件,用这些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电路图。
2、常用的电路元件符号:
投影电路的符号:
3、画电路图
讲解:演示电路图的画法。
重难点突破:组织学生讨论电路图的画法,纠正错误的画法,总结画电路图应注意的问题:
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
整个电路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
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导线横平竖直,交叉连接要画圆点。
④按顺序从正极依次画到负极,或从负极依次画到正极。
跟踪练习:1、P68图14---18
2、P68图14---19
学生认识记忆
学生画电路符号比赛
画电路图:根据电路板上的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让学生动手尝试,并通过交流合作发现错误、自行改错、自我总结
课堂练习
(5分钟左右)
课堂练习1、把____、_____、____用____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其中提供电能的是____,输送电能的是_____,消耗电能的是______,控制电路中电流有无的是______。
2.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是( )。
A.电路中必须有电源
B.电路是闭合的
C.电路中有电源,且有用电器
D.电路中有电源,且电路闭合
3.在避雷针的尖端不断向空中释放电子的过程中,避雷针中的电流方向是( )。
A.从地面流向尖端 B.没有电流
C.从尖端流向地面 D.无法确定
4.下列电路中,错误的是( )。
完成练习
反馈矫正
检测学习效果
课堂小结
(2分钟左右)
引导:(投影)1、什么是电路?
电路的组成?
什么是电流及方向?
电路的三种状态及特点?
怎样画电路图?
讨论归纳
形成知识链
作业布置
课本习题、练习册
巩固知识
一.电路的组成
1.电路
2.电路各元件的作用
3.电流
4.电流的方向
二、电路三状态
1.开路
2.通路
3.短路
三、电路图
1.电路元件符号
2.电路图
教学反思
指导教师
附课堂作业
初中沪科版(2024)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沪科版(2024)<a href="/wl/tb_c647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教案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电路的组成,完成表1的第1,电路的状态,局部短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最基本电路,电路各种情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