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蔚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蔚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对于反应,水煤气变换反应为△H<0,0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第二章。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A.核能B.煤
C.石油D.天然气
2.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属于熵减小的是
A.与HCl气体混合B.的分解
C.固体溶于水D.1ml (l)→1ml (g)
3.在体积为4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合成氨,已知在时间t内,氨的物质的量增加了6.4ml,在此时间内,用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8,则时间t是
A.2minB.3minC.4minD.6min
4.下列选项不会对反应热效应产生影响的是
A.反应物的物质的量B.反应物的状态C.生成物的状态D.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5.对于可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时,体系达到动态平衡
B.动态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
C.只有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才能达到平衡状态
D.平衡常数K的值与反应物浓度相关
6.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的燃烧热为890,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H=-1780
B.△H=-890
C.△H=+890
D.△H=+445
7.将镁带投入盛放在敞口容器的盐酸里,产生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因素不会影响反应速率的是
A.盐酸的浓度B.镁带的表面积C.溶液的温度D.的浓度
8.对于反应:△H,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平衡转化率的是
A.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ml B.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ml
C.缩小容器的容积D.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
9.水煤气变换反应为△H<0。830℃时,浓度均为1.00的CO、发生上述反应,10min后反应达平衡状态,平衡时K=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强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B.反应达到平衡时
C.10min时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5
D.再充入少量CO(g),平衡正向移动,K值增大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
B.某反应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D.室温下,反应达平衡时,则其平衡常数K=1
11.硫酸工业中,通过下列反应使转化为:△H=-196.6。下列关于该过程实际生产中条件选择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选择温度为400~500℃是综合考虑了速率和平衡
B.选择压强为常压主要是出于控制成本角度考虑
C.通入过量空气可以提高、的转化率
D.回收利用尾气中的,可以防止环境污染,同时提高其转化率
12.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B.缩小容器体积,使的平衡体系颜色变深
C.加压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D.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13.中国科学家以为催化剂,在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实现常温电催化合成氨来对进行活化,其反应历程与相对能量模拟计算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更加有利于对的活化
B.两种电解质溶液环境下反应→的焓变不同
C.活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最多
D.的活化过程中只包含N≡N键断裂
14.在恒容密闭容器中,由CO合成甲醇()的反应为△H,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测得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平衡常数表达式
B.平衡常数:
C.CO合成反应的△H<0
D.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变到,达到平衡状态时减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7分)
金刚石和石墨在氧气不足时燃烧均生成一氧化碳,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互为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表示石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1ml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共放出394.5KJ的热量,则金刚石与石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4)已知CO的键能:,的键能:,则中碳氧键的键能: 。
(5)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①三种状态的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②催化剂对于该反应的焓变 (填“有”或“无”)影响。
16.(13分)
利用如图简易量热计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
①在量热计内筒中加入200mL 0.50 HCl溶液,插入温度计,记录初始温度为20.0℃;
②向250mL的烧杯中加入200mL 0.50 Na0H溶液,调节其温度,使之也为20.0℃;
③快速将烧杯中的碱液倒入量热计内筒中,盖好杯盖,匀速搅拌,记录体系达到的最高温度为23.3℃。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为 KJ[已知:稀溶液的密度均为1,水的比热容为4.2]。
(2)写出表示该反应反应热的离子方程式: 。
(3)精确实验测得中和反应生成1ml (l)的反应热△H=-57.3,本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Na0H溶液久置变质B.温度计读数不是最高温度
C.Na0H溶液一次性倒入量热计中D.量热计隔热效果差
(4)在实验中,如果用0.50的K0H溶液代替Na0H溶液,混合后最高温度与用Na0H溶液时的最高温度 (填“相同”或“不同”),说明理由: 。
17.(14分)
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为△H。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平衡向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H (填“>”或“<”)0。该反应在(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条件”) 下可自发进行。
(2)若仅改变某一反应条件,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在时刻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填字母)。
A.增大的浓度B.扩大容器体积C.加入催化剂D.升高温度
②改变条件后,的平衡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20的和0.50的进行反应,达平衡时的转化率为50%,则该温度下平衡常数 。
(4)目前,我国的合成氨厂一般采用的压强为10Mpa~30Mpa。采用该压强的理由是
。
18.(14分)
反应△H>0在恒容条件下进行。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Ⅰ、Ⅱ、Ⅲ阶段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x∶y∶z为 。
(2)A的平均反应速率(A)、(A)、(A)中最大的是 ,其值是 。
(3)B的平衡转化率(B)、(B)、(B)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 。
(4)比较第Ⅱ阶段反应温度()和第Ⅲ阶段反应温度()的高低: (填“>”“<”或“=”),判断的理由是 。
(5)若达到第三次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假定10min后达到新的平衡,在图2中用曲线表示第Ⅳ阶段体系中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图2
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
核能属于新能源,A项符合题意;煤、石油、天然气均属于化石能源。
2.A
,为固体,属于熵减,A项正确;的分解属于熵增,B项错误;溶于水,生成、,混乱度增大,熵增大,C项错误;1ml (l)→1ml (g)为熵增过程,D项错误。
3.B
根据方程式可知,即,解得t=3min,B项正确。
4.D
反应热效应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A项不符合题意;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影响反应热效应,B、C两项不符合题意;催化剂能改变反应活化能,不能改变反应热效应,D项符合题意。
5.A
当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时,体系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此时虽然正反应和逆反应仍在进行,但它们的反应速率相等,且系统的各种宏观性质(如浓度、压强)都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A项正确;在平衡状态下,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并不为零,而是相等,B项错误;反应能否达到平衡状态与反应环境有关,如温度、压强等条件,而不仅仅是恒温恒压下才可能达到平衡状态,C项错误;平衡常数K的值只与温度有关,D项错误。
6.B
的燃烧热是指1ml 与反应生成(g)与(l)时所释放的热量,所以可知A、C项的热化学方程式的△H无法判断其大小,即A、C两项错误,B项正确;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其△H<0,D项错误。
7.D
锌和盐酸反应的实质:,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镁带的表面积、的浓度及反应体系的温度;没有参加离子反应,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D项符合题意。
8.A
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ml ,平衡转化率减小,A项符合题意;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ml ,可增大平衡转化率,B项不符合题意;缩小容器的容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项不符合题意;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项不符合题意。
9.B
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压强始终不变,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A项错误;反应达平衡时,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B项正确;化学反应速率为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C项错误;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D项错误。
10.D
增加压强只会影响气态反应速率,而固态和液态状态下无法改变物质的体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利用增大压强来加快反应速率,A项错误;不能自发进行并不一定意味着△H>0,有些反应需要外界条件的干预才能开始进行(例如点燃火柴),但它们可能仍然是放热的(△H<0),B项错误;催化剂不改变化学平衡,C项错误,D项正确。
11.C
温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高产率但速率会减慢,因此需要综合考虑速率和平衡,同时温度会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实际生产中,选择温度为400~500℃,该温度下催化剂的活性最大,A项不符合题意;常压下的转化率已经很高,增大压强时,转化率提升不明显,但对材料的强度和设备制造的要求均提高很多,因此实际生产中采用的压强为常压,B项不符合题意;通入过量空气可以提高的转化率,的转化率下降,C项符合题意;回收利用尾气中的,可以防止环境污染,同时提高其转化率,D项不符合题意。
12.B
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增大,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加深,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项不符合题意;平衡没有发生移动,只是浓度大了颜色加深,B项符合题意;加压使得合成氨的反应右移,C项不符合题意;氯水中的次氯酸在光照下会分解,次氯酸浓度减小,使得化学平衡向右移动,D项不符合题意。
13.C
根据图示可知在溶液中的相对能量较低,因此溶液更加利于对的活化,A项错误;反应物、生成物的能量不变,因此反应的焓变不变,与反应途径无关,B项错误;根据图示可知活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最多,C项正确;根据图示可知的活化包括N≡N键断裂与N-H键形成的过程,D项错误。
14.D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A项正确;由图像可知,反应从到,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大,则时的平衡常数比时的大,B项正确;由图像可知,在下反应先达到平衡,反应速率较快,则温度大于,温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H<0,C项正确;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变到的过程中,平衡逆向移动,则增大,而减小,达到平衡状态时应增大,D项错误。
15.(1)同素异形体;C(s,石墨)=C(s,金刚石)△H=+1.5(或其他合理写法,3分)
(2)C(s,石墨)△H=-393.5(或其他合理写法,3分)
(3)2∶1
(4)802
(5)①状态Ⅲ>状态Ⅰ>状态Ⅱ
②无
16.(1)5.544
(2)△H=-55.44
(3)ABD
(4)相同;KOH与NaOH属于同一类型强碱,它们的电离程度相同,其中和热相等,从而最高温度相同
17.(1)正反应;<;低温
(2)①C②不变
(3)50
(4)压强太低,反应速率慢且不利于平衡正向移动,压强太高,会大大增加生产投资并可能降低综合经济效益(每空2分)
18.(1)1∶3∶2
(2)(A);0.05
(3)(B)<(B)<(B)
(4)<;Ⅱ→Ⅲ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才能使平衡正向移动(或其他合理答案)
(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蔚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安徽省亳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满分分值,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卡,硫酸盐气溶胶是的成分之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