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摇篮曲(杨存德)》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摇篮曲(杨存德)》教学设计,共3页。
《摇篮曲(杨存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摇篮曲》。2、通过学唱《摇篮曲》,聆听《只要妈妈露笑脸》,感悟到母亲对孩子真挚的爱,真正理解“爱”的意义。3、通过感受、体验、理解、表演、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摇篮曲的特点,感受摇篮曲的风格。学情分析 摇篮曲是抒情性声乐去或器乐曲,原是母亲抚慰婴儿入睡的歌曲,后来演变成一种音乐体裁。本课选编了三首中外著名的摇篮曲,如勃拉姆斯《摇篮曲》、舒伯特《摇篮曲》、汪玲和杨存德《摇篮曲》,可以让学生在体验摇篮曲的风格特征时,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那种深深的母爱。在小学阶段,学生在前几册的学习中陆续感受了进行曲、小夜曲、船歌、变奏曲等不同体裁的音乐,这将为他们今后的近一部分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打下基础。本课结合歌曲的学唱,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编排了4/4拍和6/8拍拍号的学习内容,并通过演唱、声势律动等,感受4/4拍和6/8拍的强弱规律,体会它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本课安排的三首摇篮曲拍号各不相同,分别是4/4、3/4和6/8拍,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复习所学4/4、3/4拍知识,体验他们的不同特点,学习4/4拍的新知识,还通过乐曲聆听和哼唱旋律感受6/8拍的特点,为五年级上册学习6/8拍知识作预设。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学会用轻柔、甜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2、在学习过程中,对孩子爱的传递、对音乐美的感悟。教学难点:1、歌曲《摇篮曲》中附点音符的唱法及结束句的唱法。2、理解“大爱”的意义,学会珍惜、感恩、更富爱心3、指导学生通过演唱声音、力度、情绪,来感受8/6拍子的风格特点。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听音乐,走进教室 组织教学。随音乐进教室,《左手右手》。活动2【导入】复习勃拉姆斯和舒伯特《摇篮曲》两首 一、歌曲表演。复习歌曲《摇篮曲》(勃拉姆斯曲)生在歌曲一、二段表演,师在歌曲三段表演芭蕾舞。二、律动表演。萨克斯演奏《摇篮曲》(舒伯特曲)1、复习3/4拍的强弱规律。2、教师用降B萨克斯为学生伴奏,引导学生用柯达伊体态律动来感受三拍子的特点。活动3【讲授】歌曲教学 一、新课教学《摇篮曲》(汪玲曲)1、播放歌曲范唱,你想到了什么?2、讲解6/8拍的强弱规律,强 弱 弱 次强 弱 弱。3、师范唱歌曲,生感受6/8拍的强弱规律。4、师演奏陶笛,生感受旋律特点。5、用“lu”音模唱歌曲旋律,生用手划出旋律线。6、再听范唱,生找到自己喜欢的歌词。7、学生分小组自行填词演唱。8、在师的指挥下,生进行歌曲处理。活动4【活动】分析《摇篮曲》体裁风格特点 一、分析《摇篮曲》的风格特点1、播放速度变化的《摇篮曲》2、分析《摇篮曲》,教师让学生对“摇篮曲”这种体裁的音乐风格特征进行总结。活动5【练习】小组演绎歌曲 歌曲拓展根据《摇篮曲》的体裁特点,“演唱的速度,演唱的力度,演唱的音色”分小组进行演绎。“优美组”、“动听组”和“出彩组”。活动6【作业】课堂延伸 “父母的爱”主题“老照片”1、教师讲述一段发生在自己身上“真实的故事”。2、播放学生婴儿时期与父母们的合影。活动7【作业】课堂小结 天底下最无私的爱就是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在母亲节和父亲节来临之际,想不想给他们一个惊喜!让我们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那就是用我们动听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用一首《摇篮曲》作为礼物送给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