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平衡题型突破-2025年高考化学专题训练
展开【典例1】.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B.C.D.
【答案】C
【典例2】.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①氯化钠溶液 ②氯化铵固体 ③铜 ④石墨 ⑤熔融的NaOH ⑥稀硫酸 ⑦乙酸
A.⑤B.①②⑥C.②⑤⑥⑦D.①③④⑤⑥
【答案】A
【变式1】.下列化合物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HClB.Ba(OH)2C.CO2D.NH3·H2O
【答案】D
【变式2】.下列物质:①盐酸 ②食盐水 ③熔化的氯化钠 ④液态氯化氢 ⑤铜 ⑥氨水 ⑦SO3 ⑧醋酸,其中可以导电并且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只有③B.①②③⑥⑧C.④⑤D.全部都是
【答案】A
类型2强弱电解质对比
【典例1】.取pH值均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各100mL分别稀释2倍后,再分别加入0.03g锌粉,在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醋酸与锌反应放出氢气多
B.从反应开始到结束所需时间盐酸短
C.醋酸与锌反应速率大
D.盐酸和醋分别与锌反应的速度一样大
【答案】C
【变式1】.对室温下100mL pH=2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水稀释至溶液体积为200mL,醋酸溶液的pH变为4
B.温度都升高20°C后,两溶液的pH不再相等
C.加水稀释至溶液体积为200mL后,两种溶液中c(OH﹣)都减小
D.加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两溶液中产生的氢气体积可用上图表示
【答案】B
【变式2】.在25℃时,分别用pH=9、pH=10的两种氨水中和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消耗氨水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则V1和V2的关系是
A.V1=10V2B.V1>10V2C.V1<10V2D.V2>10V1
【答案】B
【变式3】I. 室温下,分别在2 mL ,0.1 ml/L HCl与0.1 ml/L CH3COOH溶液中投入足量镁条。
(1)反应前两溶液的pH:pH(盐酸) pH(醋酸)(选填“>”、“<”或“=”,以下2空相同)。
(2)开始时与镁条反应的速率:v(盐酸) v(醋酸)。
(3)最终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盐酸 醋酸。
(4)反应前盐酸中c(OH-)= ml/L。
II. 分别在2 mL 氢离子浓度均为0.1 ml/L的盐酸与醋酸溶液中投入足量的镁条。
(5)开始时与镁条反应的速率:v(盐酸) v(醋酸)(选填““>”、“<”或“=”,以下2空相同)。
(6)两种酸起始的物质的量浓度:c(盐酸) c(醋酸)。
(7)最终生成氢气的的物质的量:盐酸 醋酸。
【答案】 < > = c(OH-)=10-13 ml/L = < <
类型3弱电解质的证明
【典例1】.下列事实不能证明CH3COOH是弱酸的是
A.CH3COOH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B.0.1 ml/L的CH3COOH,H+浓度为0.01 ml/L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导电能力比盐酸弱
D.0.01 ml/L的CH3COOH溶液中有两种分子存在
【答案】A
【变式1】.证明氨水是弱碱的事实是
A.氨水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
B.氨水能使紫色石蕊液变蓝
C.0.1 ml/L的NH4Cl溶液的pH值为5.1
D.铵盐与熟石灰反应逸出氨气
【答案】C
【变式2】.25℃时,下列事实中能说明HA 为弱电解质的是
①NaA 溶液的pH>7
②用HA溶液做导电实验时灯泡很暗
③pH=2 的HA溶液稀释至100倍,pH 约为3.1
④0.1ml/L 的HA溶液的pH=1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③
【答案】D
【变式3】.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HF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常温下NaF溶液的pH大于7;
②用氢氟酸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
③1ml/L的氢氟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④常温下,0.1ml/L氢氟酸的pH为2.3
⑤向NaF溶液中加入H3PO4溶液,反应生成HF
A.①④⑤B.②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A
类型4 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
【典例1】.在的溶液中存在以下电离平衡:,对于该平衡体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电离程度增大,溶液pH减小
B.加入少量固体,平衡正向移动,增大
C.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正向移动,电离平衡常数增大
D.加入溶液,平衡不移动,但减少
【答案】D
【变式1】.常温下0.1ml/L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H++CH3CO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液加水稀释或加热均可使CH3COO-的物质的量增多
B.溶液中加入少量纯醋酸,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减小
C.溶液加水稀释,不变
D.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的比值将减小
【答案】D
【变式2】.在100mL0.1ml/L 的醋酸溶液中,欲使醋酸的电离度增大,H+浓度减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热B.加入1ml/L 的醋酸溶液100mL
C.加入少量的0.5ml/L的硫酸D.加入少量的1ml/L 的NaOH溶液
【答案】D
类型5电离平衡移动引起比值变化判断
【典例1】.一定温度下,将0.1 ml·L-1的NH3·H2O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值减小B.OH-数目将减少
C.比值减小D.NH浓度将减小
【答案】D
【变式1】.在25℃时,用蒸馏水稀释1ml/L的醋酸溶液至0.01ml/L,随溶液的稀释,下列各项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
A.c(H+)/c(CH3COOH)B.c(CH3COOH)/c(H+)
C.n(CH3COOH)/c(CH3COO-)D.c(CH3COO-) c(H+)/c(CH3COOH)
【答案】A
【变式2】.一定温度下,将浓度为a ml·L-1的Na2S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减小的是
A.c(OH-)B.Kh(Na2S)C.c(H+)/c(S2-)D.c(Na+)/c(S2-)
【答案】A
【变式3】.氢氟酸为弱酸。25℃时将0.1ml·L-1的HF加水不断稀释,下列表示的量保持不变的是( )
①n(H+);②c(H+)·c(OH—);③c(OH—)+c(F—);④;⑤;
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⑤
【答案】D
类型6导电性问题
【典例1】.同一温度下,强电解质溶液a、弱电解质溶液b、金属导体c三者的导电能力相同,若升高温度后,它们的导电能力强弱顺序是( )
A.b>a>cB.a=b=c
C.c>a>bD.b>c>a
【答案】A
【典例2】.常温时,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I随加入水的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c三点处,溶液中c(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a、b、c
B.a、b、c三点处,溶液中CH3COOH分子数:a>b>c
C.a、b、c三点处,c(CH3COO-)最大的是a
D.若使c点溶液中c(CH3COO-)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有加水稀释或加热
【答案】B
类型7稀释图像
【典例1】.室温下,浓度均为0.10ml/L,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前两溶液的Ka:MOH溶液>ROH溶液
B.ROH的电离程度:b点小于a点
C.两溶液在稀释过程中,c(H+)均逐渐减少
D.当=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增大
【答案】D
【典例2】.25℃时,将pH均为2 的HCl与HX 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两点: c(X-) < c(Cl-)B.溶液的导电性: a < b
C.稀释前,c(HX) > 0.01ml/L D.溶液体积稀释到10倍,HX 溶液的pH < 3
【答案】A
【变式1】.常温下,分别取未知浓度的HA和MOH溶液,加水稀释至原来体积的n倍。稀释过程中,两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A为弱酸,MOH为强碱
B.水的电离程度:X>Y=Z
C.若升高温度,Y、Z点对应溶液的pH均减小
D.将Y点与Z点对应溶液以体积比为1:10混合,所得溶液中:c(M+)>c(A-)>c(OH-)>c(H+)
【答案】D
类型8电离度计算
【典例1】.电离度是描述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物理量。现取20的溶液,加入的氨水,测得溶液导电能力变化如图,则加入氨水前的电离度为
A.0.5%B.0.1%C.1.5%D.1%
【答案】B
类型9计算电离常数
【典例1】.溶液中有1%的电离,则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A.B.C.D.
【答案】A
【变式1】25℃时,在2L 0.3ml/L的HF溶液中,有0.02ml的HF电离成离子,求该温度下HF的电离常数。
【答案】3.4×10-4
【典例2】在25℃下,将aml/L的氨水与0.01m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 性(填“酸”“碱”或“中”);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 =
【答案】 中性 1×10-9/(a-1×10-2)
【变式1】在25℃下,将a ml•L-1的氨水与0.01m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呈中性,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 。
【答案】
【典例3】 已知次磷酸H3PO2是一元弱酸,20℃ 时的电离常数K ≈ 0.1。
(1)写出它的电离方程式 。
(2)写出K的表达式:K= , 0℃ 时,0.2 ml/L H3PO2溶液的pH = (平衡时c(H3PO2)不做近似处理)。
【答案】 H3PO2H2PO2- + H+ c(H2PO2 )·c(H+ ) /·c(H3PO2) 1
【变式3】.已知25℃时,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列式计算溶液的pH。(已知)。
【答案】3.4
【变式4】.将0.6g CH3COOH溶于水制成1L溶液,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经测定溶液中含CH3COO-为1.4×10-4ml/L,此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常数:Ka=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面两位数)温度升高,Ka将 。
【答案】 0.01ml/L 1.99×10-6 变大
【典例4】已如25℃,NH3·H2O的Kb=1.8×10-5,H2SO3的Ka1=13×10-2,Ka2=6.2×10-8。若氨水的浓度为2.0 ml/L,溶液中的c(OH-)= 。将SO2通入该氨水中,当c(OH-)降为1.0×10-7 ml/L时,溶液的= 。
【答案】 3.0×10-3 ml/L 0.62
【变式5】已知25C时,NH3·H2O的Kb=1.8×10-5,H2SO3的Ka1=1.3×10-2,Ka=6.2×10-8.若氨水的浓度为2.0ml·L-1,溶液中的c(OHˉ)= ml·L-1;将SO2通入该氨水中,当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的= 。
【答案】 6.0×10-3 2.24
【变式6】已知常温下相关数据如表:
则反应NH+ HCO+H2ONH3·H2O +H2CO3的平衡常数K= 。
【答案】 1.25×10-3
【典例5】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与氨相似,联氨在水中第一步电离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 (已知:N2H4+H+N2H5+的K=8.7×107;KW=1.0×10-14)。联氨与硫酸形成的正盐的化学式为 。
【答案】 8.7×10-7 N2H6SO4
类型10电离常数应用
【典例1】.已知25 ℃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弱酸的酸性强弱:HF < HClO
B.同物质的量浓度NaClO与NaHCO3溶液,前者的pH较大
C.将碳酸钠粉末加入到0.1ml·L_1HClO溶液中,不发生反应
D.中和等体积、等pH的HF和CH3COOH溶液,消耗等量的NaOH
【答案】B
【变式1】.25℃时,已知弱酸的电离常数:K(CH3COOH)=1.8×10-5;K1(H2C03)=4.4×10-7, K2(H2C03)=5.6×10-11;K(HCl0)=3.0×10-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5℃时,0.1ml·L-1的醋酸溶液比0.Olml·L-1 的醋酸溶液的K值小
B.25℃时,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NaHC03固体,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
C.新制氯水与NaHC03溶液不发生反应
D.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Cl0+CO2+H2O=Na2CO3+2HCl0
【答案】B
【变式2】.25℃时,电离平衡常数: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四种离子结合质子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编号)
A.CO32- B.ClO- C.CH3COO- D.HCO3-
(2)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CO32-+CH3COOH=CH3COO-+CO2↑+H2O
B.ClO-+CH3COOH=CH3COO- +HClO
C.CO32-+HClO=CO2↑+H2O+ClO-
D.2ClO-+CO2+H2O=CO32-+2HClO
(3)用蒸馏水稀释0.10ml·L-1的醋酸,则下列各式表示的数值随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是 ;
A.c(CH3COOH)/c(H+) B.c(CH3COO-)/c(CH3COOH)
C.c(H+)/Kw D.c(H+)/c(OH-)
(4)体积为10 mLpH=2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HX分别加水稀释至1000 mL,稀释过程pH变化如图所示,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醋酸的平衡常数,稀释后,HX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 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 ABDC CD B 大于 大于
Kb(NH3·H2O)
2×10-5
Ka1(H2CO3)
4×10-7
Ka2(H2CO3)
4×10-11
弱酸化学式
HF
CH3COOH
HClO
H2CO3
电离常数
6.8×10-4
1.7×10-5
4.7×10-8
K1=4.3×10-7
K2=5.6×10-11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1.8×10-5
K1 4.3×10-7
K2 5.6×10-11
3.0×10-8
水的电离及溶液酸碱性题型突破-2025年高考化学专题训练: 这是一份水的电离及溶液酸碱性题型突破-2025年高考化学专题训练,共16页。
等效平衡题型突破-2025年高考化学专题训练: 这是一份等效平衡题型突破-2025年高考化学专题训练,共10页。
沉淀溶解平衡计算题型突破-2025年高考化学专题训练: 这是一份沉淀溶解平衡计算题型突破-2025年高考化学专题训练,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