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收官模拟福建卷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分,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AB.BC.CD.D
2.海博麦布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分子存在顺反异构体
B.该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C.该物质能与反应产生无色气体
D.1ml该物质与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3ml
3.下列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pH=1的溶液中:
B.含有大量的溶液中:、
C.中性溶液中:
D.Na2S溶液中:
4.某离子液体,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组成,其结构如图,X、Y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与Z元素的相等,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W的单质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
B.Y、W组成的化合物易溶于水
C.最简单氢化物的键角:
D.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5.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电子数为
B.乙醇含有的极性共价键数为
C.乙酸钠溶液中含数小于
D.与充分反应后氧原子数为
6.废水脱氮工艺中有一种方法是在废水中加入过量NaClO使完全转化为,该反应可表示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氯元素被还原
B.还原性
C.反应中每生成1ml,转移6ml电子
D.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可以直接排放
7.某工厂以辉铜矿(主要成分为,含少量等杂质)为原料,制备碱式碳酸铜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滤渣I中的主要成分是
B.“除铁”时加入的试剂a可为等
C.“沉锰”(除)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对滤液Ⅱ进行蒸发结晶,可以得到硫酸铵晶体
8.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疾药,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热稳定性差。已知:乙醚沸点为35℃。提取青蒿素的主要工艺为
下列有关此工艺操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破碎的目的是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浸出率
B.操作I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
C.操作Ⅱ是蒸馏,利用了乙醚与青蒿素的沸点相差较大的性质
D.榻作Ⅲ的主要过程为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知结晶品,讨滤
9.常温下,向的NaClO溶液中缓慢通入气体,使其充分吸收,溶液pH与通入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和NaClO、HClO的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HClO电离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
B.点溶液中存在
C.点溶液中存在
D.点溶液中
10.银锌纽扣电池如图,电池反应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作正极
B.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C.负极的电极方程式为:
D.电池工作时,电流从经导线流向Zn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1.现代冶炼锌主要采取湿法工艺。以闪锌矿(主要成分为,还含等元素)、软锰矿(主要成分为,还含等元素)为原料联合生产锌和高纯度二氧化锰的一种工艺的主要流程如图:
(1)浸出:加入能促进的溶解,提高锌的浸出率,同时生成硫单质。的作用类似催化剂,“催化”过程可表示为
ⅰ:
ⅱ:……
①写出ⅱ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实验方案可证实上述“催化”过程。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a.向酸化的溶液中加入溶液,溶液不变色,再加入少量,溶液变红。
b.__________。
(2)除铁:已知①进入除铁工艺的溶液的约为3;②控制溶液为,使铁主要以沉淀的形式除去。通入空气并补充适量的理由分别是_____________。
(3)电解:用惰性电极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
(4)电解后的溶液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2.通过电化学、热化学等方法,将转化为等化学品,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途径之一。请回答:
(1)某研究小组采用电化学方法将转化为,装置如图。电极B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研究小组改用热化学方法,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Ⅰ:
Ⅱ:
Ⅲ:
①________。
②反应Ⅲ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和的投料浓度均为,平衡常数,则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
③用氨水吸收,得到氨水和甲酸铵的混合溶液,298 K时该混合溶液的_________。[已知:298 K时,电离常数、]
(3)为提高效率,该研究小组参考文献优化热化学方法,在如图密闭装置中充分搅拌催化剂M的(有机溶剂)溶液,和在溶液中反应制备,反应过程中保持和的压强不变,总反应的反应速率为v,反应机理如下列三个基元反应,各反应的活化能。(不考虑催化剂活性降低或丧失)
Ⅳ:
Ⅴ:
Ⅵ:
①催化剂M足量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v与的压强无关
B.v与溶液中溶解的浓度无关
C.温度升高,v不一定增大
D.在溶液中加入,可提高转化率
②实验测得:298 K、下,v随催化剂M浓度c变化如图。时,v随c增大而增大:时,v不再显著增大。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氯乙烯是生产聚氯乙烯的原料,工业上可用氯乙醇制备氯乙烯:
(1)几种化学键的键能(E)如下表所示:
则上述反应I中的= 。
(2)工业上利用上述反应制备氯乙烯时,若温度过低,则会发生少量的副反应:
(Ⅱ),从而影响产品的纯度。工业上采取的措施是向反应体系中充入适量的水蒸气,则产品的产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向3个体积均相等的恒容密闭容器甲、乙、丙中分别投入一定量的物质,在相同条件下发生反应I,投料如下:
①的平衡转化率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用甲、乙、丙表示)。
②若温度保持不变,将甲容器改成恒压容器,起始投料不变,则的平衡转化率
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控制条件只发生反应Ⅱ。下列情况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C.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D. 和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
(5)在密闭容器中充入2ml,测得温度、压强对反应I中的平衡转化率(x)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x代表(填“温度”或“压强”);Ll L2(填“>”“<”或“=”)。
②A、B、C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A)、K(B)和K(C)的大小关系为 .
③若A点对应容器的体积为2L,则A点对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
14.卤沙唑仑W是一种抗失眠药物,在医药工业中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
已知:(ⅰ)
(ⅱ)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D具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不考虑苯环)
(4)反应④中,Y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5)反应⑤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6)C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并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合物共有__________种。
(7)写出W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分析:A项,甲醇低温制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项,氘、氚用作核聚变燃料,是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C项,偏二甲肼与反应生成、和,放出大量热,属于化学变化;D项,可燃冰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燃烧生成和,放出大量热,属于化学变化。
详解:A项,甲醇低温制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项,氘、氚用作核聚变燃料,是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C项,偏二甲肼与反应生成、和,放出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化学变化;D项,可燃冰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燃烧生成和,放出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化学变化;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变化、核反应的区别,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注意化学变化与核反应的区别,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核不变,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
2.答案:C
解析:A.分子中碳碳双键的每个不饱和碳原子均连接2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存在顺反异构,故A正确;
B.四元环上的2个碳原子连接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分子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故B正确;
C.该物质不含能与反应产生无色气体的官能团,故C错误;
D.该物质含有酚羟基,且酚羟基有两个邻位可发生取代反应,且还有一个双键,所以1ml该物质与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3ml,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3.答案:A
解析:A项酸性条件下,抑制的水解,能大量共存;B项,,不能大量共存;C项,水解呈酸性,因而在中性溶液中不存在;D项,不能大量共存。
4.答案:D
解析: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则氮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碳元素,故A错误;
B.四氯化碳是非极性分子,由相似相溶原理可知,四氯化碳难溶于极性分子水,故B错误;
C.甲烷和氨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均为杂化,甲烷分子的孤对电子数为0、氨分子的孤对电子数为1,孤对电子数越多,对成键电子对的斥力越大,键角越小,所以甲烷分子的键角大于氨分子,故C错误;
D.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高氯酸,高氯酸为强酸,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B
解析:A.一个分子含有18个电子,则含电子数为,故A错误;
B.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7个极性共价键,乙醇的物质的量为0.1ml,含有的极性共价键数为,故B正确;
C.溶液体积未知,不能计算数目,故C错误;
D.未指明气体所处的状态,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D
解析: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因此是还原剂;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因此是氧化剂,是还原产物,故还原性:,A项正确,B项正确。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3变化至0,故每生成1分子,转移6个电子,C项正确。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中含大量,废水呈酸性,不可以直接排放,D项错误。
7.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以辉铜矿为原料制备碱式碳酸铜的工艺流程分析。由于会将氧化生成S和,若要保证中的硫元素沉淀完全,必须过量,而不与、稀反应,故滤渣I中的主要成分是,A正确;试剂a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调节溶液的pH把转化为沉淀后过滤除去,可以选用等,Cu不与稀硫酸反应,且会和发生反应,故不可选用,B错误;“沉锰”(除)过程中,加入碳酸氢铵溶液和氨气,生成碳酸锰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正确;根据硫酸根离子守恒和氮元素守恒可知滤液Ⅱ为硫酸铵溶液,硫酸铵的溶解度比较大,受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故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式得到硫酸铵晶体,D正确。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工艺流程,侧重考查物质的分离及提纯。青蒿干燥、破碎,再加入乙醚溶解青蒿素,破碎是为了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浸出率,A项正确;操作Ⅰ是过滤,用到漏斗、烧杯和玻璃棒,B项正确;操作Ⅱ是蒸馏,利用了乙醚和青蒿素的沸点相差较大的性质,C项正确:操作Ⅲ是青蒿素粗品的提纯,由于青蒿素在水中几乎不溶,易溶于有机溶剂,热稳定性差,故应加入甲醇等有机溶剂,采用减压蒸馏得到青蒿素,D项错误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电解质溶液的pH图像分析。点pH=3.8,故,根据反应①可知,,故,由可知,,故,数量级为,A错误;点时通入0.2ml,发生反应①,,消耗的,剩余的,故,同一溶液的体积相同,所以,B正确;点恰好反应①进行完全,,则,故,溶液体积为1L,离子浓度关系为,C错误;点时反应②恰好进行完全,,D错误。
10.答案:D
解析:A.在反应中,Zn的化合价升高,则Zn作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故Zn作负极,A错误;
B.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
C.负极的电极方程式为,C错误;
D.作正极,故电池工作时,电流从经导线流向Zn,D正确;
故选D。
11.答案:(1)①
②取a中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振荡,红色褪去
(2)通入空气将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加入的可调节溶液
(3)
(4)
解析:(1)①的作用类似催化剂,则ⅱ中应将还原成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②证实题述“催化”过程的实验方案步骤a验证了“催化”过程ⅰ,则步骤b应验证被还原成:取a中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振荡,红色褪去。
(2)通入空气时,发生反应使溶液的下降,加入的与发生反应:,可调节溶液。
(3)用惰性电极电解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转化成,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4)电解后的溶液中含和,即,可循环利用。
12.答案:(1)
(2)①+14.8;②;③10
(3)①CD;②当时,v随c增大而增大,因M是基元反应Ⅳ的反应物(直接影响基元反应Ⅵ中反应物L的生成);时,v不再显著增加,因受限于和在溶液中的溶解速度(或浓度)
解析:和在DMSO溶液中制备。
(1)电极B上转化为,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2)①根据盖斯定律,由Ⅲ=Ⅱ-Ⅰ可得。②设转化的的浓度为,可列三段式:
则,解得,则的平衡转化率为。③甲酸铵水解:,由氨水和甲酸铵的浓度知,甲酸铵的水解受抑制,由电离和水解都很微弱知,溶液中,,根据,知,,故。
(3)①v与的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溶液中的浓度越大,v越大,A错误;v与溶液中溶解的量有关,氢气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B错误;温度升高,气体在溶液中溶解度变小,总反应速率不一定增大,C正确;会与反应,使得反应Ⅳ、Ⅴ、Ⅵ平衡均正向移动,可提高的转化率,D正确。②因各反应的活化能,反应Ⅵ为快速步骤,但L的浓度取决于反应Ⅴ和Ⅳ,故v与催化剂M的浓度、反应物和的浓度有关。当时,催化剂M活性位点数量不够,v取决于催化剂M的浓度;当时,催化剂M活性位点数量足够,v取决于反应物和的浓度。
13.答案:(1)+34.3
(2)减小
(3)①丙、乙、甲②增大
(4)C、D
(5)①压强;>②K(A)=K(C)>K(B)③0.9或
解析:(1)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减去生成物的总键能,故△H=(347.7+413.4+351-615-462.8)=+34.3。
(2)增大水蒸气浓度,反应I和Ⅱ的平衡均逆向移动,虽然产品纯度增大,但产率减小。注意副反应生成的氯乙醇量较小,不必纠缠其对反应I的影响。
(3)①甲容器中相当于在乙容器中反应的基础上将容器体积扩大为原来的3倍,压强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所以平衡转化率:甲大于乙;丙容器中反应相当于在乙容器中反应的基础上加入氯乙烯,平衡逆向移动,平衡转化率:乙大于丙。故平衡转化率由小到大的顺序是丙、乙、甲。②反应Ⅰ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若将恒容容器改为恒压容器,相当于减小原平衡体系的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转化率增大。
(4)反应Ⅱ是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恒容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A项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总物质的量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始终不变,B项也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氯乙醇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项正确;消耗2ml氯乙醇的同时生成1ml,故的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相等,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项正确。
(5)①反应I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氯乙醇的转化率增大,且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氯乙醇的转化率减小,故X表示压强,L代表温度,且L1>L2。
②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压强无关,所以K(A)=K(C)>K(B)。③A点对应的平衡体系中,、和的浓度分别是0.4、0.6、0.6,故K=0.6×0.6/0.4=0.9。
14.答案:(1)2-氟甲苯(邻氟甲苯)
(2)
(3)氨基、羰基、氟原子、溴原子
(4)
(5)取代反应
(6)10
(7)
解析:根据反应的合成路线,可得B为;由,可得C为,由及已知条件(ⅰ)可得X为;由,可得Y为;由F()W及已知条件(ⅱ)可得W为。
(1)A的化学名称是2-氟甲苯或邻氟甲苯。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3)D具有的官能团(不考虑苯环)名称为氨基、羰基、氟原子、溴原子。
(4)由反应④及D、E的结构简式可知Y的结构简式为。
(5)由E、F的结构简式可知反应⑤为取代反应。
(6)C为,C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并能发生银镜反应,所以C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为苯环上连有一个醛基,一个Cl原子,一个F原子。其可能的结构有,共10种同分异构体。
(7)据上述分析知W的结构简式为。
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
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
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
化学键
C—C
C—O
C=C
H—O
C—H
E/() 1
347.7
351
615
462.8
413.4
甲
1 ml
0
0
乙
3 ml
0
0
丙
3 ml
1 ml
0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收官模拟山东卷: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收官模拟山东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下列晶体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收官模拟湖南卷: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收官模拟湖南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收官模拟湖北卷: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收官模拟湖北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