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解析
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小测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小测原卷版+解析,共19页。
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本题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B.因为长句,歌以赠之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2.(本题3分)曹操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中的“当”字,其正确的解释应该是( )。A.应当 B.面对 C.通“挡” D.吟诵3.(本题3分)(2021·甘肃·庆阳第六中学高一期末)《短歌行》从诗体来看是一首( )A.汉乐府 B.乐府旧题诗 C.律诗 D.新乐府诗4.(本题3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全词风格豪壮悲凉,用典贴切自然,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B.《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全诗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富有现实主义色彩。其在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堪称绝世名作。C.《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D.声声慢:词牌名,慢,就是慢词,其名称从“慢曲子”而来,指依慢曲所填写的调长拍缓的词。此调风格缓慢哽咽,如泣如诉,多写愁苦忧思题材。5.(本题3分)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A.羽扇纶巾 B.一尊还酹江月C.尚能饭否 D.赢得仓皇北顾(本题9分)(2022·陕西西安·高二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苏东坡之所以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除了他的盖世才华之外,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他的性格色彩层次丰富,太具魅力。人们 地为他倾倒。他的人生经历也算是够坎坷的了,因为才华太过出众而一生受小人陷害,坐牢于京城,遭贬于黄州,浪迹于天涯,最后还上了个“元祐党人碑”,累及子女。观其一生,其实他并没有过多少太平宁静的日子,然而他也并没有因此整日里 、哀哀切切,困惑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到底也还是如同烟云从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从不 。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他的才华横溢一生:他一戏墨,就提出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倘若将苏东坡连根带枝蔓地从中国文化史中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 。正是有了苏东坡的存在,有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精神的存在,( )。6.(3分)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身不由己 蓬头垢面 停滞 失色B.身不由己 不修边幅 停止 失重C.不由自主 不修边幅 停止 失重D.不由自主 蓬头垢面 停滞 失色7.(3分)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大家气度,什么叫做天才诗人B.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诗人,什么叫做大家气度C.就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大家气度,什么叫做天才诗人D.就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诗人,什么叫做大家气度8.(3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面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还由于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B.还有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C.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D.还是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本题10分)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前人有诗: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此语当然有理,不过,在过去的时代里,不仅是国家不幸, ① ,才能写出血泪交进、与苍生息息相通的诗文。如果屈原得意于庙堂之上,李白沦为供奉之臣,杜甫也居画屋高楼, ② ,如同夜空最灿烂的星辰宣告缺席。柳宗元在政治上失败,生活也坎坷困顿,但令他的政敌所始料不及的是,他们把他抛向了生活的底层,陷阱与荆棘造就的,却是中唐第一流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和诗人。在“永贞革新”中,柳宗元是败军之将;但在精神领域,他却是可以高视阔步的王者,特别是中国的诗歌史与散文史,他都拥有黄金铸就的一章。9.(6分)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10.(4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否可改成“在精神领域,他却是可以高视阔步的王者,特别是中国的诗歌史与散文史,柳宗元都拥有黄金铸就的一章;在‘永贞革新’中,他是败军之将”?请说明理由。(本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月31日,以冬奥会为主题的京西皮影戏《寻找雪姑娘》在网络上热播,人们纷纷为画面中人物精美的造型装饰、浓郁的京腔京韵赞叹。其实不只是皮影戏,非遗文化与本届冬奥会的紧密融合还体现在很多方面。从苏州非遗剪纸中由真丝制成的“冰墩墩”作品到北京绢人技艺里①___________的运动员形象,再到融雕版、泥塑、糖人等数十项非遗文化于一体的定格动画大片《一切只为热爱》,都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与浪漫冰雪的激情碰撞。冬奥遇上非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延伸,也是“匠人”精神的②___________。在冬奥系列非遗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非遗传承人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皮影戏中“花样滑冰”这一人物动作需要三个人的配合,为使“抛、托、转”的连贯表演更为真实,演员们进行了无数次的尝试与练习,这种③___________的工匠精神,让人钦佩。除此之外,“京式雪花”缝制、冬奥风筝制作等非遗文化的“出圈”,不仅点燃了人们的文化自信和人们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也创造了更多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可能性。非遗文化悠远深厚,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百年奥运一脉相承,凝聚着亘古不变的奥林匹克精神。当非遗遇上冬奥,一提一拉,勾勒出花样滑冰的精彩轨迹;一笔一划,书写出双奥之城的时代传奇。11.(4分)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2.(4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得改变原意。二、情景默写13.(本题10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借“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后,表达作者自嘲自伤情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4)《声声慢》中词人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自己不能自抑凄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14.(本题6分)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越陌度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念旧恩。(曹操《短歌行》)(2)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3)今夜闻君琵琶语,____________。莫辞更坐弹一曲,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三、阅读(一)(本题9分)(2021·黑龙江·延寿县第二中学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泊岳阳楼下杜甫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15.(3分)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取的一项是( )A.开篇一平视一仰视,写作者对岳阳的初识:浩瀚的江河之国有千里之大,层峦的山城将近百层之高。画面宏大,气势磅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B.诗的前两联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既是对比,又是承辅,以浩瀚开篇,续写冷风寒灯,一远一近,一壮一冷,衬托出别样的悲怆。C.诗歌结尾“鲲鹏”“图南”都典出于《庄子·逍遥游》,诗人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自己前途的不可预料。D.本诗沉郁顿挫,有跌宕之效,首联开篇写景,境界阔大;颔联承前而境界凄冷,是承中见转;颈联转至抒情,情绪高亢,又是一转;尾联写鲲鹏图南,与颈联毫不相干,更见突转变化之妙。16.(6分)本诗与《登高》相比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二)(本题12分)(2021·北京·101中学高一期中)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归园田居(其六)陶渊明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1】。注释:【1】三益:谓直、谅、多闻。此即指志趣相投的友人。17.(3分)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说自己在东皋种苗,禾苗长势喜人。B.“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一个“聊”字也透露出诗人的百无聊赖。C.“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正是下文“素心”的具体内容。D.“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表达了对志趣相投的友人的期盼。18.(3分)本诗与《归园田居》(其一)的比较,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反映出诗人在远离官场之后,归隐田园的心情。B.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然,不违本心的愿望。C.两首诗描写的田园画面,都富有生活气息,让人感觉祥和安宁。D.两首诗都写到了诗人的田园劳作,暗含了劳动的愉悦。19.(6分)“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这两句诗看似平淡,实则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这两句诗谈谈你的理解。(三)(本题9分)(2021·福建福州·高一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清平乐·村居【南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①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②?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注】①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当时长期未得任用,闲居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②翁媪(ǎo):老翁、老妇。20.(3分)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头两句点明环境和地点,勾画清新秀丽的农村环境。B.上阕三四句老年夫妻借酒相互“媚好”,表现了和谐幸福的生活场面。C.老年夫妻的三个儿子中,小儿子最为调皮,但深受父母喜爱。D.理想的破灭,使词人在隐居中更加关注农村生活,以此获得精神上的解脱。21.(6分)有人评价这首词“平中显趣”,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下阕简要分析。(四)(本题12分)(2021·北京·高考真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和陶归园田居(其一)【1】苏轼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周公与管蔡【2】,恨不茅三间。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3】。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注释:【1】此诗作于苏轼被贬惠州时。一日苏轼游白水山佛迹岩,夜闻其子苏过诵陶渊明《归园田居》,于是作此诗。【2】周公与管蔡:西周初,管叔、蔡叔叛,周公率兵平叛。【3】华颠:头发花白。22.(3分)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环州多白水”四句写景,写惠州被群山环绕,幽僻而苍凉。B.“东家著孔丘”四句,写出了当地人的道德淳厚、民风纯朴。C.“周公与管蔡”二句,设想彼此对立的人也会向往安居于此。D.“我饱一饭足”二句,写生活虽穷困,但诗人仍能感到满足。23.(3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与陶诗都反映出诗人在远离官场之后,归隐田园的心情。B.作者效仿陶渊明,在抒写田园生活时,表达了对劳作的热爱。C.陶诗原作除最后一句外通篇对仗,作者这首和陶诗也是如此。D.本诗语言质朴而内涵丰富,正如作者评陶诗所言“质而实绮”。24.(6分)宋诗以理见长,苏轼这首诗也有此特点,请分析诗歌最后四句说出了怎样的道理。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本题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B.因为长句,歌以赠之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B.因为:古义,两个词,因,于是,就。为,写,创作。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C.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帮凶。D.何以:古义今义均为:怎么,用什么。故选D。2.(本题3分)曹操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中的“当”字,其正确的解释应该是( )。A.应当 B.面对 C.通“挡” D.吟诵【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对酒当歌:一边喝着酒,一边唱着歌。当,是对着的意思。故选B。3.(本题3分)(2021·甘肃·庆阳第六中学高一期末)《短歌行》从诗体来看是一首( )A.汉乐府 B.乐府旧题诗 C.律诗 D.新乐府诗【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题干要求辨别《短歌行》的诗体。古代诗歌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古风),近体诗又分为格律诗、绝句、词、曲;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短歌行》是东汉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诗歌,应属于乐府旧题诗。故选B。4.(本题3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全词风格豪壮悲凉,用典贴切自然,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B.《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全诗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富有现实主义色彩。其在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堪称绝世名作。C.《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D.声声慢:词牌名,慢,就是慢词,其名称从“慢曲子”而来,指依慢曲所填写的调长拍缓的词。此调风格缓慢哽咽,如泣如诉,多写愁苦忧思题材。【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富有现实主义色彩”错误,应该是“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缤纷多采的艺术形象,新奇的表现手法。故选B。5.(本题3分)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A.羽扇纶巾 B.一尊还酹江月C.尚能饭否 D.赢得仓皇北顾【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A项,名词作动词,手持羽扇;B项,酹,(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无活用。C项,名词作动词,吃饭;D项,名词作状语,向北。故选B。(本题9分)(2022·陕西西安·高二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苏东坡之所以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除了他的盖世才华之外,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他的性格色彩层次丰富,太具魅力。人们 地为他倾倒。他的人生经历也算是够坎坷的了,因为才华太过出众而一生受小人陷害,坐牢于京城,遭贬于黄州,浪迹于天涯,最后还上了个“元祐党人碑”,累及子女。观其一生,其实他并没有过多少太平宁静的日子,然而他也并没有因此整日里 、哀哀切切,困惑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到底也还是如同烟云从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从不 。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他的才华横溢一生:他一戏墨,就提出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倘若将苏东坡连根带枝蔓地从中国文化史中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 。正是有了苏东坡的存在,有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精神的存在,( )。6.(3分)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身不由己 蓬头垢面 停滞 失色B.身不由己 不修边幅 停止 失重C.不由自主 不修边幅 停止 失重D.不由自主 蓬头垢面 停滞 失色7.(3分)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大家气度,什么叫做天才诗人B.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诗人,什么叫做大家气度C.就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大家气度,什么叫做天才诗人D.就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诗人,什么叫做大家气度8.(3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面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还由于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B.还有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C.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D.还是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答案】6.D7.B8.C【分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空,“身不由己”,自己的行动不能由自己做主。“不由自主”,指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此处突出因苏东坡性格太具魅力,使人们心甘情愿控制不住地被他吸引,为他倾倒,故应选择“不由自主”。第二空,“不修边幅”,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重在突出随便,不拘小节。“蓬头垢面”,形容头发很乱、脸上很脏的样子。重在突出生活条件差。这里指苏东坡没有头发很乱、脸上很脏的样子,故应选择“蓬头垢面”。第三空,“停止”,不再进行。“停滞”,指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从苏东坡的人生际遇看这里用“停滞”更合适。第四空,“失色”,失去本来的色彩或光彩。“失重”,失去原有的重量、分量。此处因前文有“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故应选择“失色”。故选D。7.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句复位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要注意话题的一致性、连贯性。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同时要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根据前文“有了……”后面接“才让……”更恰当,排除CD。根据语段第一句“除了他的盖世才华之外,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可知,应先说才华,再说气度,排除A。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横线句子的语病主要是句式杂糅,“还因为……所致”,句式杂糅,删去“所致”。故选C。(本题10分)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前人有诗: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此语当然有理,不过,在过去的时代里,不仅是国家不幸, ① ,才能写出血泪交进、与苍生息息相通的诗文。如果屈原得意于庙堂之上,李白沦为供奉之臣,杜甫也居画屋高楼, ② ,如同夜空最灿烂的星辰宣告缺席。柳宗元在政治上失败,生活也坎坷困顿,但令他的政敌所始料不及的是,他们把他抛向了生活的底层,陷阱与荆棘造就的,却是中唐第一流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和诗人。在“永贞革新”中,柳宗元是败军之将;但在精神领域,他却是可以高视阔步的王者,特别是中国的诗歌史与散文史,他都拥有黄金铸就的一章。9.(6分)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10.(4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否可改成“在精神领域,他却是可以高视阔步的王者,特别是中国的诗歌史与散文史,柳宗元都拥有黄金铸就的一章;在‘永贞革新’中,他是败军之将”?请说明理由。【答案】9.①而且诗人自己也有不幸②那中国诗歌将黯然失色10.不可以。理由:原句与前文内容照应,改句条理混乱;原句转折关系明确,改句句间关系混乱。【分析】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联系前一句“不仅是国家不幸”可以得知,此句的形式应为“而且……”,再根据后面所列举的几个文人的遭遇,可以得知此句的内容应是说“诗人自身的不幸”因此可填:而且诗人自己也有不幸。第二处,联系前边语境,“如果屈原得意于庙堂之上,李白沦为供奉之臣,杜甫也居画屋高楼”可知,这些人都是诗歌领域的举足轻重的人物,如果他们官场得意,那“中国文坛(诗歌)”就少了璀璨的明星;根据后一句“最灿烂的星辰宣告缺席”自然是形容“黯淡无光了”,因此可填:那中国诗歌将黯然失色。1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分析句式效果的能力。原句中“在‘永贞革新’中,柳宗元是败军之将”和后一句“但在精神领域,他却是……”共同构成转折关系,改句句间关系混乱;画波浪线的前边语境是“柳宗元在政治上失败,生活也坎坷困顿,但令他的政敌所始料不及的是,他们把他抛向了生活的底层,陷阱与荆棘造就的,却是中唐第一流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和诗人”,先介绍柳宗元“政治上失败,生活也坎坷困顿”后交代他的成就“中唐第一流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和诗人”。画波浪线的句子内容正好与前文内容前后照应,改句照应的不好。(本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月31日,以冬奥会为主题的京西皮影戏《寻找雪姑娘》在网络上热播,人们纷纷为画面中人物精美的造型装饰、浓郁的京腔京韵赞叹。其实不只是皮影戏,非遗文化与本届冬奥会的紧密融合还体现在很多方面。从苏州非遗剪纸中由真丝制成的“冰墩墩”作品到北京绢人技艺里①___________的运动员形象,再到融雕版、泥塑、糖人等数十项非遗文化于一体的定格动画大片《一切只为热爱》,都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与浪漫冰雪的激情碰撞。冬奥遇上非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延伸,也是“匠人”精神的②___________。在冬奥系列非遗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非遗传承人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皮影戏中“花样滑冰”这一人物动作需要三个人的配合,为使“抛、托、转”的连贯表演更为真实,演员们进行了无数次的尝试与练习,这种③___________的工匠精神,让人钦佩。除此之外,“京式雪花”缝制、冬奥风筝制作等非遗文化的“出圈”,不仅点燃了人们的文化自信和人们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也创造了更多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可能性。非遗文化悠远深厚,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百年奥运一脉相承,凝聚着亘古不变的奥林匹克精神。当非遗遇上冬奥,一提一拉,勾勒出花样滑冰的精彩轨迹;一笔一划,书写出双奥之城的时代传奇。11.(4分)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2.(4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1.①惟妙惟肖②薪火相传③精益求精(符合句意即可)12.不仅创造了更多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可能性,也点燃了人们的文化自信,激发起人们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语境指北京绢人技艺中的“运动员形象”模仿地逼真,可用“惟妙惟肖”。惟妙惟肖:形容刻画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像。第二空,语境指“‘匠人’精神”代代相传,可用“薪火相传”。薪火相传: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第三空,语境说演员们进行了无数次的尝试与练习,追求高的境界,永无止境,可用“精益求精”。精益求精:形容追求好上加好,永无止境。1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共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点燃了……的使命感”动宾搭配不当,改为“点燃了人们的文化自信,激发起人们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二是语序不当,“创造了更多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可能性”是“非遗文化的‘出圈’”本身的意义,应先说,然后再谈对人们的影响,依据事理关系,画线句“不仅……也……”后的内容要前后对调。所以,修改后的句子为:不仅创造了更多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可能性,也点燃了人们的文化自信,激发起人们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二、情景默写13.(本题10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借“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后,表达作者自嘲自伤情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4)《声声慢》中词人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自己不能自抑凄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生要注意下列字词的书写:“佛”“祠”“兼”。14.(本题6分)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越陌度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念旧恩。(曹操《短歌行》)(2)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3)今夜闻君琵琶语,____________。莫辞更坐弹一曲,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答案】 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如听仙乐耳暂明 为君翻作《琵琶行》【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生要注意下列字词的书写:“枉”“契”“䜩”“渚”“萧萧”“暂”。三、阅读(一)(本题9分)(2021·黑龙江·延寿县第二中学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泊岳阳楼下杜甫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15.(3分)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取的一项是( )A.开篇一平视一仰视,写作者对岳阳的初识:浩瀚的江河之国有千里之大,层峦的山城将近百层之高。画面宏大,气势磅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B.诗的前两联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既是对比,又是承辅,以浩瀚开篇,续写冷风寒灯,一远一近,一壮一冷,衬托出别样的悲怆。C.诗歌结尾“鲲鹏”“图南”都典出于《庄子·逍遥游》,诗人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自己前途的不可预料。D.本诗沉郁顿挫,有跌宕之效,首联开篇写景,境界阔大;颔联承前而境界凄冷,是承中见转;颈联转至抒情,情绪高亢,又是一转;尾联写鲲鹏图南,与颈联毫不相干,更见突转变化之妙。16.(6分)本诗与《登高》相比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5.D16.同:两首诗都有漂泊困顿和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异:《泊岳阳楼下》诗中,尽管时局堪忧,前途未卜,但是诗人的报国豪情饱满高涨,仍然期待倾尽才华实现匡时济世的鲲鹏之志;而《登高》则更侧重于抒发诗人年老孤单落寞以及时局动乱之感叹。【分析】15.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D.“与颈联毫不相干”错误。“滞留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即使遭遇苦境停滞无法前行,心中的雄才大略也不会消退;艰难和危险反而更加激励气魄壮大,临危无惧而弥坚。接下来“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句以图南,鲲鹏自喻远大之志向无可披靡,顺承上句的情感又更升一层,至此,诗歌的情境推向最高潮,所以并不是“与颈联毫不相干”。故选D。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此诗是杜甫晚年兵荒流离时乘舟从湖北初到岳阳所作,整首诗歌以豪景与壮志衬托出豪迈基调,意境悲怆而宏伟有力,表现诗人的满腔报国之心,临危弥坚,不弃不馁。《登高》主要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带有浓浓的凄凉落寞和无力感。分析两首诗歌内容及情感可知,两者相同点是,都有漂泊困顿和忧国伤时之感。不同点是,本诗以豪景与壮志衬托出豪迈基调,又岸风夕浪,舟雪寒灯做起伏,及滞留危难而转图南鲲鹏,虽然作者遭遇苦境停滞无法前行,但心中的雄才大略没有消退,艰难和危险反而更加激励气魄壮大,临危无惧而弥坚,报国豪情饱满高涨。而《登高》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更侧重于年老漂泊以及时局动乱之感叹,“艰难苦恨”“潦倒新停”等词句带有浓浓的凄凉落寞和无力感。(二)(本题12分)(2021·北京·101中学高一期中)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归园田居(其六)陶渊明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1】。注释:【1】三益:谓直、谅、多闻。此即指志趣相投的友人。17.(3分)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说自己在东皋种苗,禾苗长势喜人。B.“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一个“聊”字也透露出诗人的百无聊赖。C.“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正是下文“素心”的具体内容。D.“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表达了对志趣相投的友人的期盼。18.(3分)本诗与《归园田居》(其一)的比较,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反映出诗人在远离官场之后,归隐田园的心情。B.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然,不违本心的愿望。C.两首诗描写的田园画面,都富有生活气息,让人感觉祥和安宁。D.两首诗都写到了诗人的田园劳作,暗含了劳动的愉悦。19.(6分)“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这两句诗看似平淡,实则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这两句诗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7.B18.B19.平淡:语言朴实,生活场景。情感:充满生活的趣味、人情的温暖。【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透露出诗人的百无聊赖”错误。句意为虽然劳作辛苦有些疲倦,但家酿浊酒还满可解乏。“聊”为姑且,勉强,凑合的意思,不是百无聊赖。故选B。1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B.“都表达了诗人……的愿望”错误。《归园田居(其六)》,写陶渊明“田居”的一天,这一天过得如此充实、惬意。是诗人真实的田居生活,不是愿望。故选B。1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归人”,作者自指;“烟火”,炊烟;“檐隙”,檐下。望着前村已是袅袅炊烟,孩子们在家门等我回家。写“归人”“烟火”“稚子”“檐隙”等富有生活气息的词语,本诗的语言朴实平淡。“稚子候门”,是常见的生活场景,这样的场景给人以温暖、幸福之感,充满生活的趣味。等着他的就是那么一个温暖的“归宿”,此时他的倦意会在无形中消释了,给人一种温暖之感。(三)(本题9分)(2021·福建福州·高一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清平乐·村居【南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①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②?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注】①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当时长期未得任用,闲居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②翁媪(ǎo):老翁、老妇。20.(3分)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头两句点明环境和地点,勾画清新秀丽的农村环境。B.上阕三四句老年夫妻借酒相互“媚好”,表现了和谐幸福的生活场面。C.老年夫妻的三个儿子中,小儿子最为调皮,但深受父母喜爱。D.理想的破灭,使词人在隐居中更加关注农村生活,以此获得精神上的解脱。21.(6分)有人评价这首词“平中显趣”,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下阕简要分析。【答案】20.D21.“平中显趣”的“平”在于下阕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书其事,和盘托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趣”尤其在于小儿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饶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谓是神来之笔。【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D.“以此获得精神上的解脱”错误,这里指作者远离朝廷,在乡间闲居的现实情境,表现了对乡村的热爱之情。理想的破灭使他更关注乡村生活,以之为乐。而不是刻意追求精神上的解脱,词人始终没忘恢复中原救国救民的志向。2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①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辅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即可知晓。这段运用白描手法,简单的把一家五口的乡村生活情态显现出来,②这几句虽然极为通俗易懂,但却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尤其是小儿躺在溪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顽皮、活泼可爱劲儿和盘托出,运用了神情动作等细节描写,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让人忍俊不禁,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无赖”,谓顽皮,是爱称,并无贬意。增强可读性,给人身临其境的画面感。③所以文章显得“平中显趣”。(四)(本题12分)(2021·北京·高考真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和陶归园田居(其一)【1】苏轼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周公与管蔡【2】,恨不茅三间。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3】。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注释:【1】此诗作于苏轼被贬惠州时。一日苏轼游白水山佛迹岩,夜闻其子苏过诵陶渊明《归园田居》,于是作此诗。【2】周公与管蔡:西周初,管叔、蔡叔叛,周公率兵平叛。【3】华颠:头发花白。22.(3分)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环州多白水”四句写景,写惠州被群山环绕,幽僻而苍凉。B.“东家著孔丘”四句,写出了当地人的道德淳厚、民风纯朴。C.“周公与管蔡”二句,设想彼此对立的人也会向往安居于此。D.“我饱一饭足”二句,写生活虽穷困,但诗人仍能感到满足。23.(3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与陶诗都反映出诗人在远离官场之后,归隐田园的心情。B.作者效仿陶渊明,在抒写田园生活时,表达了对劳作的热爱。C.陶诗原作除最后一句外通篇对仗,作者这首和陶诗也是如此。D.本诗语言质朴而内涵丰富,正如作者评陶诗所言“质而实绮”。24.(6分)宋诗以理见长,苏轼这首诗也有此特点,请分析诗歌最后四句说出了怎样的道理。【答案】22.A23.D24.①前两句侧重写人与自然的关系,说明心中有道,则能顺应自然,与自然、外物相融相亲。②后两句侧重写诗人的超然态度,说明尽管外物未必和谐、美好,但内心的超脱也能使人自得其乐。【分析】2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句内容的能力。A.“写惠州被群山环绕,幽僻而苍凉”错误,根据“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可知,作者认为此地风光无限,可以寄托自己的余生,并非“幽僻苍凉”。故选A。2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A.“都反映出诗人在远离官场之后,归隐田园的心情”错误,诗人并非远离官场,而是被贬惠州做官。B.“在抒写田园生活时,表达了对劳作的热爱”错误,本诗中作者并未表达对劳作的热爱,主要表达了闲适之情。C.“陶诗原作除最后一句外通篇对仗,作者这首和陶诗也是如此”错误,原作中第二句“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也不对仗,第二句“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对仗,“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等句也不对仗,结构上并不一致。故选D。2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含义的能力。“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两句意思是:鱼鸟哪里知道,只要我自己内心安闲,外物也自然安闲,这体现出人只要乐天安命,顺应自然,就不会为外在环境所苦,而感到闲适自在。“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两句则是描述诗人的心境,“悠悠”指繁多的外物,“未必尔”即未必就是这样美好,但作者姑且能够以自己认同的事物感到快乐,即只要内心超脱,即使外物不顺心意,也能够自得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