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练习化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宁夏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练习化学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课内填空,综合应用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句诗中有一位功勋卓越的科学家他的伟大成就是
A.合成牛胰岛素B.研制青蒿素
C.改良杂交水稻D.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测量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铜变成铜绿C.湿衣服晒干D.石蜡熔化
3.分析实验中的异常现象是必备的科学素养。下列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A.AB.BC.CD.D
4.氮气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B.难溶于水C.无臭D.不支持燃烧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烟雾,放出热量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6.化学实验操作中常常有许多“先后”之分,否则会出现事故或使实验失败。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A.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B.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C.眼睛里溅进药液,先用手揉眼睛,后用水冲洗,严重时还要请医生治疗
D.将玻璃管与橡胶管连接时,先用水将玻璃管湿润,后将玻璃管旋转插入橡胶管
7.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通电过程中,观察到 b 中液面下降
B.a和c中收集气体的方法均为排水法
C.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a 中的气体
D.通过水通电生成的两种物质可以确定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8.下列关于实验先后顺序,说法错误的是
A.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再对准药品加热
B.实验室制取氧气前,先检查气密性,再装药品
C.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将导气管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在液面下盖好玻璃片,再将集气瓶拿出来正放在桌面上
9.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管a中的气体为H2
B.与管a相连的是电源的正极
C.管a与管b中气体质量比为2:1
D.该实验可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
10.已知由氧化镁和硫化铜组成的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5%,则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64%B.25%C.50%D.10%
11.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利用简易净水器获得纯水
二、课内填空
12.氧气能用于炼钢、气焊是由于氧气具有 ;用于磁悬浮列车的气体是 ;食品包装中充 以防腐;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这是它的 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13.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X”代表的物质是 ;“Y”中稀有气体常用于制作电光源,这利用的是它们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红磷不足会导致测得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4.在做细铁丝燃烧时,为什么在集气瓶底部放些沙或少量的水? 。
三、综合应用题
15.推理是研究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Ⅰ.学习化学需要及时归纳总结,如图是常用的关系归纳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若甲是空气,乙、丙、丁是干燥空气中含量由多到少排名前三位的气体,则丙是 (填化学符号),空气中丁的体积分数为 。
(2)若甲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乙可以分解成丙,则乙是 ,物质氯化钠由丁构成,溶解在水中得到许多能自由移动的 和 (填微粒符号)
Ⅱ.空气是一种用途很多的自然资源,可用于工业上制取氧气,其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常温下,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
【查阅资料】常压下,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
(3)操作1的变化属于 (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4)如果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容器口,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 (填“熄灭”或“燃烧更旺”),一段时间后,剩余液态物质的颜色逐渐变为 色。
(5)除分离液态空气外,现在还有一种膜分离技术制氧气,原理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薄膜,氧气能透过薄膜,从而达到分离空气的目的。据此推测氮分子比氧分子体积 (填“大”或“小”)
16.如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装置并完成相关问题。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 ,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 ,反应方程式是 ,如果反应的速度太快,需要如何改进 。
(3)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装置依次为 → → (填仪器编号),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装置D,若无明显现象,可能的原因是(装置气密性良好) 。
(4)小明借用B装置用锌粒和硫酸来制取氢气,发现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气体的速度逐渐加快,一段时间后逐渐减慢,最后停止产生气体。在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也先随之升高,最后下降到室温。于是,小明设计实验来探究“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和同体积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测得实验数据如下:
某金属与同体积硫酸溶液反应实验数据表
①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粒子表示锌与硫酸反应的实质 。
②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和同体积硫酸反应,影响金属和酸反应快慢的主要因素有 、 。其中,实验1和实验2进行对照实验,探究的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
③可以通过比 实验数据来确定金属和酸反应速度的快慢。
④根据其他测定方法,实验小组的同学绘制了锌粒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时间0-t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t时间以后,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的主要原因是 。
四、科学探究题
17.同学们在学习了催化剂的知识后提出问题:三氧化二铁固体(难溶于水)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反应中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呢?
【作出猜想】Ⅰ.三氧化二铁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Ⅱ.三氧化二铁是反应物,会生成氧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改变;
(1)Ⅲ.三氧化二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 。
【进行实验】用托盘天平称量三氧化二铁固体,取10mL10%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以下7个步骤的实验探究:
步骤⑦:将步骤⑥后所得的固体再次放入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重复完成实验②③,并观察现象。
(2)【寻找证据】
(3)【实验分析】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对比步骤①③的现象可知,三氧化二铁 (填“能”或“不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步骤⑦中的重复实验,目的是证明 。
18.科学探究和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进行探究,并基于证据进行推理分析。
Ⅰ.氧气是参与“氧循环”的重要物质。
(1)图3为空气成分示意图,物质A为 。
(2)图1装置中集气瓶内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利用图1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并结合传感器技术,测得实验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结合实验原理,分析引起DE段气体压强变化的操作是: 。
Ⅱ.用镁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某同学进行图4所示实验时发现,产物中有少许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
④氨气易挥发,易溶于水,使无色酚酞变红。
【作出猜想】黄色固体可能为氮化镁。
(4)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发现产物中黄色固体很少,白色固体很多,请结合氧气和氮气的性质,分析原因是 。
【实验过程】进行图5所示实验:取燃烧产物于烧杯B中,加入适量水,然后用大烧杯罩住烧杯A和B。
【实验结论】
(5)观察到的现象是 ,据此可推断燃烧产物中含氮化镁。
【拓展延伸1】已知白磷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为40℃。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按图6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
(6)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是 ;待白磷熄灭后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射出来,原因是 。
(7)若瓶内白磷和细沙的体积忽略不计,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8.0mL时停止流下,根据该实验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结果保留到0.1%)
(8)实验结束测得装置内氧气浓度为3.21%,若用足量红磷(如Ⅰ中图1)实验结束测得装置内氧气浓度为8.85%,改用白磷能使测定结果较准确的原因是 。
【拓展延伸2】对含有铁粉的“暖宝宝”进行探究,并判断是否能利用发热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查阅资料】①铁粉是黑色固体;②铁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产生氢气。
同学们在实验室打开一片暖宝宝,取出其中黑色粉末做了下面的实验。
【活动1】
(9)黑色粉末成分的探究
【活动2】探究“暖宝宝”反应原理
(10)按图1(夹持仪器已略去)采用湿度、氧气浓度、温度传感器收集数据,将拆除包装的暖宝宝倒入三颈烧瓶中密封装置,开始收集,观察曲线变化(如图2中图A、B、C)。
从收集到的图象看暖宝宝发热是因为颗粒微小的铁粉与水和 等物质发生反应,并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活动3】实验拓展
(11)利用上述原理,同学们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3所示,通过计算本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7.7%,对比此结果与理论值,分析引起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装置漏气
B.暖宝宝贴中铁粉的使用量不足
C.温度计的读数未恢复至室温就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D.弹簧夹未夹紧
E.最后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是俯视读数
选项
异常现象
分析
A
点燃酒精灯前,灯帽不容易取下
酒精易挥发
B
将单孔橡胶塞插入试管时,试管破碎
试管竖直放在桌面上,插入时用力过猛
C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完毕后洗涤试管时,试管破裂
未冷却至室温就立即用冷水洗涤
D
给烧杯里的液体加热时,烧杯炸裂
用酒精灯直接给烧杯加热
实验编号
硫酸溶液浓度
反应开始时酸溶液的温度
反应开始到2分钟产生的气体体积
反应结束共产生气体体积
1
2
3
4
步骤①现象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得出结论
溶液中缓慢放出气泡,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溶液中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固体质量为
溶液中较快地放出气泡,带火星的木条
猜想Ⅲ成立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暖宝宝中的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黑色粉末中有铁粉
反应结束之后,发现仍有黑色固体残留,经过过滤,洗涤,干燥,获得黑色粉末。取样于试管中,通入氧气点燃,将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
黑色粉末中还有活性炭粉
参考答案:
1.B
【知识点】化学发展史
【详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中的“苹”指的是蒿类植物,这就是科学家屠呦呦的名字的由来,其伟大成就是研制青蒿素,故选B。
2.B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详解】A、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铜变成铜绿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C、湿衣服晒干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A
【知识点】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可间接加热的仪器以及陶土网的使用、仪器连接、物质的加热
【详解】A、点燃酒精灯前,灯帽不容易取下,这通常是因为灯芯套管内的酒精蒸气聚集,使得灯芯套管内的气压升高,故A符合题意;
B、将单孔橡胶塞插入试管时,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试管竖直放在桌面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迫试管,故B不符合题意;
C、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完毕后洗涤试管时,未冷却至室温就立即用冷水洗涤,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发生炸裂,故C不符合题意;
D、给烧杯里的液体加热时,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应垫上陶土网,否则会导致烧杯炸裂,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D
【知识点】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证明空气及各成分的存在及性质
【详解】A、无色,描述的是颜色,这些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难溶于水,描述的是溶解性,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无臭,描述的是气味,这些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不支持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5.D
【知识点】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化学变化现象的观察及描述、蜡烛燃烧的实验探究及产物分析、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烟雾,故选项描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描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而不是黑色固体。故选项描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描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6.C
【知识点】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实验安全问题及处理、仪器连接、物质的加热
【详解】A、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发生炸裂,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防止装置漏气,浪费药品,不符合题意;
C、眼睛里溅进药液,先用水冲洗,然后根据情况选择处理方式,严重时还要请医生治疗,不能用手揉眼睛,符合题意;
D、将玻璃管与橡胶管连接时,先用水将玻璃管润湿,后将玻璃管旋转插入橡胶管,水起润滑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A
【知识点】电解水原理、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电解水生成物的验证
【详解】A、电解水实验 水在通电时反应生成H2和O2,玻璃管内气体增多,压强增大,将水压入容器b中,使b中液面上升,A项错误;
B、a和c中均是利用产生的气体将水从玻璃管中排出而收集气体,属于排水法,B项正确;
C、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一端相连的a中产生的是O2,O2具有助燃性,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C项正确;
D、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H2和O2,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确定水由氢、氧元素组成,D项正确。
故选A。
8.C
【知识点】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氧气的制取中装置的选择、气密性检测、气体发生、收集装置
【详解】A、给试管内固体加热时,先预热,再对准药品加热,可以防止受热不均使试管破裂,故选项说法正确;
B、实验室制气体前,先检查气密性,再装药品,可以避免因气密性不好收集不到所需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会导致收集到的氧气不纯,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在液面下盖好玻璃片,再将集气瓶拿出来正放在桌面上,防止氧气与空气混合是氧气不纯,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9.A
【知识点】电解水原理、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详解】A、根据正氧负氢,氢二氧一,a中气体较多,故a中的气体为H2,正确;
B、根据正氧负氢,氢二氧一,a中气体较多,故a中的气体为H2,产生氢气的是电源的负极,故B错误;
C、管a与管b中气体体积比为2:1,故C错误;
D、该实验可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说法错误;
故选A
10.C
【知识点】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计算混合物中物质或元素的质量分数
【详解】由氧化镁和硫化铜组成的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5%,则混合物中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25%,则混合物中硫化铜的质量分数为1-25%=75%,则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故选C。
11.A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过程、简易净水器的构造和各部分的作用、气密性检测、控制变量
【详解】A.向左推注射器活塞,装置内气体压强增大,导管中液注上升,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该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正确;
B.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需控制变量,该实验设计中过氧化氢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同,所以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故B错误;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化学反应前后,压强变化不大,水不能倒吸,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错误;
D.利用简易净水器获得的水中含有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不是纯水,该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错误。
故选:A。
12. 能支持燃烧的性质 氮气/N2 氮气/N2 物理
【知识点】证明空气及各成分的存在及性质
【详解】氧气能用于炼钢、气焊是由于氧气具有能支持燃烧的性质;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超导材料在液氮低温环境下显示超导性能,所以用于磁悬浮列车的气体是氮气;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这一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因此,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这是它的物理性质。
13. 氮气/N2 物理 偏小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误差分析、空气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详解】空气里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根据图示可知,“X”代表的物质是氮气;“Y”中稀有气体常用于制作电光源,是利用了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红磷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内的水偏少,使得测量结果偏小。
14.防止高温熔融物掉落使瓶底炸裂
【知识点】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详解】铁丝燃烧时,为了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集气瓶底部放些细沙或少量的水。
15.(1) O2 0.94%
(2) 分子 Na+ Cl-
(3)物理变化
(4) 熄灭 淡蓝
(5)大
【知识点】证明空气及各成分的存在及性质、空气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详解】(1) 空气中含量由多到少排名前三的气体是氮气、氧气和稀有气体。若甲是空气,乙、丙、丁是干燥空气中含量由多到少排名前三位的气体,则乙是氮气,丙是氧气,丁是稀有气体。丙的化学式为O2,丁是稀有气体,空气中丁的体积分数为0.94%。
(2)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若甲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乙可以分解成丙,则乙是分子,丙是原子,丁是离子,物质氯化钠由离子构成,溶解在水中得到许多能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离子符号为Na+、Cl-。
(3)操作1是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4)液氮的沸点低,首先蒸发出来,氮气不支持燃烧,所以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木条熄灭,液氧是淡蓝色,所以一段时间后,剩余液态物质的颜色逐渐变为淡蓝色。
(5)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薄膜,氧气能透过薄膜,从而达到分离空气的目的,据此推测氮分子比氧分子体积大。
16.(1) 铁架台 锥形瓶
(2) B 用分液漏斗替换长颈漏斗
(3) B C G CO2中混有少量的HCl气体
(4) 酸的浓度/反应时溶液的温度 反应时溶液的温度/酸的浓度 酸的浓度 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气体体积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硫酸浓度的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知识点】气体发生、收集装置、常见仪器及制材的辨认、金属与酸反应原理、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详解】(1)由图A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故填写:铁架台;
由图B可知,仪器b的名称是锥形瓶,故填写:锥形瓶。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因此,发生装置选择固液常温型装置,即对应图中B装置,故填写:B;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故填写:;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如果产生氧气速度太快,可以采用能控制反应速率的分液漏斗,代替装置中的长颈漏斗,故填写:用分液漏斗替换长颈漏斗。
(3)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利用块状固体石灰石与无色液体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的,所以发生装置就应选择B,故填写:B;
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就需要把气体通过浓硫酸,因此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应加入盛有浓硫酸的C装置,故填写:C;
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应选择G,故填写:G;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装置D,应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题中在确定了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情况下依然观察无明显现象,这就说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纯净,盐酸易挥发,使产生的气体混有HCl气体,HCl气体遇澄清石灰水中的水又形成盐酸,使得不能出现浑浊,故填写:CO2中混有少量的HCl气体。
(4)①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微观实质是:单质锌置换出了硫酸中的氢离子,变成了氢气,同时伴随有锌离子产生,离子方程式为:,故填写:;
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浓度、有无催化剂、接触面积大小,由表格可知,本实验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酸的浓度和反应时的温度,故填写:酸的浓度;
详解同上,故填写:反应时的温度;
由表格可知,实验1和实验2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控制反应时的温度不变,改变酸的浓度,从而探究酸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填写:酸的浓度;
③由表格可知,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来确定金属和酸反应速度的快慢,故填写: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气体体积;
④反应开始一段时间,硫酸的浓度在下降,但反应温度也在上升,反应速率不是逐渐减慢,而是逐渐加快,可能原因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填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硫酸浓度的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反应速率逐渐减慢,故填写: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硫酸浓度的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点睛】该题为实验和探究的综合题,在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在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时,要考虑气体的密度、溶解性、是否污染空气、是否与空气中某些成分或水反应,在收集干燥的气体时,气体干燥装置要放在气体收集装置之前。
17.(1)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 产生大量气泡 1g 复燃
(3) 能 回收的氧化铁化学性质是否改变(或者回收的氧化铁还能否加快过氧化氢的反应速率)
【知识点】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氧气的检验及验满
【分析】本题考查催化剂的性质。催化剂是指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同时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的物质。
【详解】(1)猜想三氧化二铁为催化剂,催化剂的性质是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步骤③中,加入三氧化二铁后产生大量气泡,同时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产生了氧气;
对比①中试管现象,有可能三氧化二铁是反应的催化剂,既然是催化剂,因此固体质量不变仍然是1g;
步骤⑦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回收的三氧化二铁化学性质是否改变(或者回收的三氧化二铁能否还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反应速率)如果还会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则化学性质不变。
(3)过氧化氢在氧化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故填:;
步骤①中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步骤③中,加入氧化铁后产生大量气泡,同时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由此知氧化铁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故填:能;
步骤⑦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回收的氧化铁化学性质是否改变(或者回收的氧化铁还能否加快过氧化氢的反应速率)。重复实验步骤③中产生大量气泡,木条复燃,则证明氧化铁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注意需要对三氧化二铁作催化剂进行补充实验。
18.(1)N2/氮气
(2)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3)打开弹簧夹
(4)氧气比氮气活泼
(5)B烧杯中产生气泡,A烧杯中变红
(6) 先变大后变小 白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
(7)18.3%
(8)足量白磷燃烧消耗的氧气比足量的红磷更多或白磷燃烧消耗氧气更彻底
(9) 产生气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0) 氧气/O2 放出
(11)ABCE
【知识点】空气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过程、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改进、根据图像分析结论
【详解】(1)空气中含有78%体积的氮气,故A为氮气;
(2)图1中发生的反应为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文字表达式为;
(3)由图2可知,D点压强达到最低,集气瓶已经冷却到室温,此时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流入集气瓶,使瓶中的气压逐渐恢复到正常压强,故填:打开弹簧夹;
(4)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氧气更容易与镁发生反应,故填:氧气比氮气活泼;
(5)根据题意,如果产物中有氮化镁,向B中滴入水,氮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易挥发,溶于B烧杯内的水中,使无色酚酞变红,故填:B烧杯中产生气泡,A烧杯中变红;
(6)白磷燃烧放热,瓶内气体膨胀,气球变大,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使气体减少,随着燃烧停止,锥形瓶逐渐冷却,瓶内压强逐渐减小,所以最终气球变小,故填:先变大,后变小;
待白磷熄灭后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由于氧气被消耗,造成瓶内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注射器中的水会压入瓶内,故看到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射出来,故填:白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
(7)根据该实验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8)足量白磷燃烧消耗的氧气比足量的红磷更多,所以改用白磷能使测定结果较准确;
(9)铁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根据结论:黑色粉末中有铁粉,可知现象为:有气泡产生;
活性炭燃烧会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根据结论:黑色粉末中还有活性炭粉,可知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0)图A中湿度逐渐降低,说明空气中的水发生了反应,图B中氧气的浓度逐渐降低,说明氧气发生了反应,图C中温度逐渐升高,说明反应放热。故填:氧气、放出;
(11)A、装置漏气,使外部气体进入瓶内,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偏小,最终结果偏小,正确;
B、暖宝宝贴中铁粉的使用数量不足,会造成集气瓶中氧气未完全反应,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偏小,最终结果偏小,正确;
C、未冷却至室温,集气瓶内气压偏大,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偏小,最终结果偏小,正确;
D、弹簧夹未夹紧,则反应时放热使瓶内气压增大,集气瓶内部分气体沿导管逸出,冷却后会造成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偏大,最终结果偏大,错误;
E、最终读数时俯视读数,会造成读数偏大,则计算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偏小,最终结果偏小,正确;
故选:ABCE。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A
D
D
C
A
C
A
C
题号
11
答案
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长寿区长寿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共4页。
这是一份上海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月考模拟练习,文件包含练习1试卷docx、练习1试卷pdf、练习1答题纸docx、练习1答题纸pdf、练习1评分标准docx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优选卷(广西专用),文件包含20242025学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优选卷广西专用原卷版docx、20242025学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优选卷广西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