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浙江省温州市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经典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浙江省温州市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经典试题【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4,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
A.m≤4B.m<4C.m≥4D.m>4
2、(4分)菱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边相等 B.对角相等 C.对角线互相平分 D.对角线互相垂直
3、(4分)二次根式的值是( )
A.﹣3B.3或﹣3C.9D.3
4、(4分)如图,在四边形中,,对角线、相交于点O,于点E,于点F,连接、,若,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 )
A.B.C.为直角三角形D.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4分)有一组数据:3,3,5,6,1.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
A.3B.5C.6D.1
6、(4分)如图,点 E,F 是▱ABCD 对角线上两点,在条件①DE=BF;②∠ADE=∠CBF; ③AF=CE;④∠AEB=∠CFD 中,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 DEBF 是平行四边形,可添加 的条件是(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4分)莒南县欲从某师范院校招聘一名“特岗教师”,对甲、乙、丙、丁四位候选人进行了面试和笔试,他们的成绩如表:
根据录用程序,作为人民教师面试的成绩应该比笔试的成绩更重要,并分别赋予它们6和4的权.根据四人各自的平均成绩,你认为将录取( )
A.甲B.乙C.丙D.丁
8、(4分)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2和4,第三边是方程x2-6x+8=0的解,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A.8B.8或10C.10D.8和1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且A(4,0)、B(6,2)、M(4,3).在平面内有一条过点M的直线将平行四边形OABC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请写出该直线的函数表达式_____.
10、(4分)如图,小明作出了边长为2的第1个正△A1B1C1 , 算出了正△A1B1C1的面积. 然后分别取△A1B1C1的三边中点A2、B2、C2 , 作出了第2个正△A2B2C2 , 算出了正△A2B2C2的面积. 用同样的方法,作出了第3个正△A3B3C3 , 算出了正△A3B3C3的面积……,由此可得,第2个正△A2B2C2的面积是_______,第n个正△AnBnCn的面积是______
11、(4分)计算_____.
12、(4分)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取材于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图所示).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直角边为a,较长直角边为b,那么(a+b)2的值为_____.
13、(4分)如图,的对角线、相交于点,经过点,分别交、于点、,已知的面积是,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已知E、F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BC和DA边上的点,且CE=AF,问:DE与FB是否平行?说明理由.
15、(8分)某单位750名职工积极参加向贫困地区学校捐书活动,为了解职工的捐数量,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0名职工作为样本,对他们的捐书量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共有4本、5本、6本、7本、8本五类,分别用A、B、C、D、E表示,根据统计数据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由图中给出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补全条形统计图;
(2)求这30名职工捐书本数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3)估计该单位750名职工共捐书多少本?
16、(8分)某厂为支援灾区人民,要在规定时间内加工1500顶帐篷.在加工了300顶帐篷后,厂家把工作效率提高到原来的1.5倍,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求该厂原来每天加工多少顶帐篷?
17、(10分)如图1,有一张长40cm,宽30cm的长方形硬纸片,截去四个小正方形之后,折成如图2所示的无盖纸盒,设无盖纸盒高为xcm.
(1)用关于x的代数式分别表示无盖纸盒的长和宽.
(2)若纸盒的底面积为600cm2,求纸盒的高.
(3)现根据(2)中的纸盒,制作了一个与下底面相同大小的矩形盒盖,并在盒盖上设计了六个总面积为279cm2的矩形图案A﹣F(如图3所示),每个图案的高为ycm,A图案的宽为xcm,之后图案的宽度依次递增1cm,各图案的间距、A图案与左边沿的间距、F图案与右边沿的间距均相等,且不小于0.3cm,求x的取值范围和y的最小值.
18、(10分)如图,已知△ABC的面积为3,且AB=AC,现将△ABC沿CA方向平移CA长度得到△EFA.
(1)求四边形CEFB的面积;
(2)试判断AF与B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BEC=15°,求AC的长.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E平分∠BAD,交BC于点E,且AB=AE,延长AB与DE的延长线交于点F.下列结论中:①△ABC≌△AED;②△ABE是等边三角形;③AD=AF;④S△ABE=S△CDE;⑤S△ABE=S△CEF.其中正确的是_____.
20、(4分)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ADB=30°,AB=4,则 OC=_____.
21、(4分)如图,矩形ABCD中,,,把矩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当点D落在射线CB上的点P处时,那么线段DP的长度等于_________.
22、(4分)若一次函数y=kx+1(k为常数,0)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23、(4分)如图,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两点,把绕点顺时针旋转后得到,则点的坐标为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计算:
(1)2﹣6+3;
(2)(1+)(﹣)+(﹣)×.
25、(10分)已知,,是的三边,且满足,试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6、(12分)如图,A,B是直线y=x+4与坐标轴的交点,直线y=-2x+b过点B,与x轴交于点C.
(1)求A,B,C三点的坐标;
(2)点D是折线A—B—C上一动点.
①当点D是AB的中点时,在x轴上找一点E,使ED+EB的和最小,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点E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和证明),并求E点的坐标.
②是否存在点D,使△ACD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D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A
【解析】
求出第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结合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得答案.
【详解】
解不等式(x+2)﹣3>0,得:x>4,
由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4知m≤4,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求出每一个不等式解集是基础,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D
【解析】
试题分析:∵菱形具有的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对角线互相垂直;
平行四边形具有的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菱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对角线互相垂直.
故选D.
考点:菱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3、D
【解析】
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化简, .
【详解】
.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根据二次根式的意义化简.
二次根式化简规律:当a≥0时,=a;当a≤0时,=﹣a.
4、C
【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别分析得出即可.
【详解】
解:∵DE=BF,
∴DF=BE,
在Rt△DCF和Rt△BAE中,,
∴Rt△DCF≌Rt△BAE(HL),
∴CF=AE,故A正确;
∵AE⊥BD于点E,CF⊥BD于点F,
∴AE∥FC,
∵CF=AE,
∴四边形CFAE是平行四边形,
∴OE=OF,故B正确;
∵Rt△DCF≌Rt△BAE,
∴∠CDF=∠ABE,
∴CD∥AB,
∵CD=AB,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D正确;
无法证明为直角三角形,故C错误;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得出Rt△DCF≌Rt△BAE是解题关键.
5、A
【解析】
根据众数的概念进行求解即可得答案.
【详解】
解:这组数据中3出现的次数最多,出现了2次,
则众数为3,
故选A.
本题考查了众数的概念,熟练掌握“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是解题的关键.
6、D
【解析】
分析:分别添加条件①②③④,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判定即可.
详解:添加条件①,不能得到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故①错误;
添加条件②∠ADE=∠CBF.∵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DAC=∠BCA,∴△ADE≌△CBF,∴DE=BF,∠DEA=∠BFC,∴∠DEF=∠BFE,∴DE ∥BF,∴DEBF是平行四边形,故②正确;
添加条件③AF=CE.易得AD=BC,∠DAC=∠BCA,∴△ADF≌△CBE,∴DF=BE,∠DFE=∠BEF,∴DF ∥BE,∴DEBF是平行四边形,故③正确;
添加条件④∠AEB=∠CFD.∵ABCD是平行四边形,DC=AB,DC∥AB,∴∠DCF=∠BAE.∵∠AEB=∠CFD,∴△ABE≌△CDF,∴DF=BE.∵∠AEB=∠CFD,∴∠DFE=∠BEF,∴DF ∥BE,∴DEBF是平行四边形,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可添加的条件是:②③④.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7、B
【解析】
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公式分别求出甲、乙、丙、丁四人的平均成绩,做比较后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甲的平均成绩为:×(86×6+90×4)=87.6(分),
乙的平均成绩为:×(91×6+83×4)=87.8(分),
丙的平均成绩为:×(90×6+83×4)=87.2(分),
丁的平均成绩为:×(83×6+92×4)=86.6(分),
∵87.8>87.6>87.2>86.6,
∴乙的平均成绩最高.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能够熟练的运用加权平均数的公式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牢牢掌握加权平均数的公式是关键.
8、C
【解析】
解:∵
,
或,
三角形的第三边为4或2,
∵2+2=4不符合题意, ,
三角形的第三边为4,
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故选C
此题做出来以后还要进行检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满足,所以不符合此条件,应该舍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
【解析】
如图所示:连接OB、AC相交于点E(3,1),过点E、M作直线EM,则直线EM即为所求的直线
设直线EM的解析式为y=kx+b,把E、M两点坐标代入y=kx+b中,得
解得
所以直线的函数表达式:y=2x-5.
故答案是:y=2x-5.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以及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解题的关键是求出其中心对称点的坐标,过点E和点M作直线EM,再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的解析式即可.
10、
【解析】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先求出正△A2B2C2,正△A3B3C3的面积,依此类推△AnBnCn的面积是.
【详解】
正△A1B1C1的面积是×22==,
∵△A2B2C2与△A1B1C1相似,并且相似比是1:2,
∴面积的比是1:4,
则正△A2B2C2的面积是× ==;
∵正△A3B3C3与正△A2B2C2的面积的比也是1:4,
∴面积是×==;
依此类推△AnBnCn与△An﹣1Bn﹣1Cn﹣1的面积的比是1:4,
第n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故答案是: , .
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找出题中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11、-
【解析】
【分析】先分别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然后再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即可得.
【详解】-
=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2、1
【解析】
根据大正方形的面积即可求得c2,利用勾股定理可以得到a2+b2=c2,然后求得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得ab的值,根据(a+b)2=a2+b2+2ab=c2+2ab即可求解.
【详解】
∵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c2=13,∴a2+b2=c2=13,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3,
又∵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ab=3,∴ab=6,∴(a+b)2=a2+b2+2ab=c2+2ab=13+2×6=13+12=1.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完全平方公式,正确表示出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
13、
【解析】
只要证明,可得,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
,
.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DE∥FB
【解析】
试题分析:DE与FB平行,根据已知条件可证明DFBE是平行四边形,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DE∥FB.
试题解析:
DE∥FB.
因为 在□ABCD中,
AD∥BC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
且 AD=BC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所以 DF∥BE,
又 CE=AF,DE=AD﹣AF,BE=BC﹣CE,
所以 DF=BE,
所以 DFBE是平行四边形,(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 DE∥FB.(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15、(1)补图见解析(2)6;6;6;(3)4500本.
【解析】
(1)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得到D类书的人数,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
(2)根据次数出现最多的数确定众数,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好后求得中位数;
(3)用捐款平均数乘以总人数即可.
【详解】
(1)捐D类书的人数为:30-4-6-9-3=8,
补图如图所示;
(2)众数为:6 中位数为:6
平均数为:=(4×4+5×6+6×9+7×8+8×3)=6;
(3)750×6=4500,
即该单位750名职工共捐书约4500本.
主要考查了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求法,条形统计图的画法,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和计算方法;要求平均数只要求出数据之和再除以总个数即可;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
16、原来每天加工100顶帐篷.
【解析】
试题分析:
设该厂原来每天加工x顶帐篷,由题中所给数量关系可得方程,解此方程并检验即可求得所求答案.
试题解析:
设该厂原来每天加工x顶帐篷,由题意可得:
,
解得,
经检验,是所列方程的解,
答:原来每天加工100顶帐篷.
17、(1)长,宽,(2)高为5cm,(3)x的取值范围为:,y的最小值为1.
【解析】
根据长两个小正方形的长,宽两个小正方形的宽即可得到答案,
根据面积长宽,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
设各图案的间距、A图案与左边沿的间距、F图案与右边沿的间距为m,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根据面积长宽,列出y关于x的反比例函数,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求最值.
【详解】
根据题意得:长,宽,
根据题意得:
整理得:
解得:舍去,,
纸盒的高为5cm,
设各图案的间距、A图案与左边沿的间距、F图案与右边沿的间距为m,
,
,
解得:,
根据题意得:,
,
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当取到最大值时,y取到最小值,
即当时,,
x的取值范围为:,y的最小值为1.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2)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3)根据数量关系列出不等式和反比例函数并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求最值.
18、(1)9;(2)BE⊥AF,理由详见解析;(3) ;
【解析】
(1)根据题意可得△ABC≌△EFA,BA∥EF,且BA=EF,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即可判定四边形AFBC为平行四边形,所以S△EFA=S△BAF=S△ABC=3,即可求得四边形EFBC的面积为9;(2))BE⊥AF,证明四边形EFBA为菱形,根据菱形的性质即可证得结论;(3)如上图,作BD⊥AC于D,已知∠BEC=15°,AE=AB,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BA=∠BEC=15°,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BAC=2∠BEC=30°,在Rt△BAD中,AB=2BD,设BD=x,则AC=AB=2x,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BC=AC•BD列出方程,解方程求得x的值,即可求得AC的长.
【详解】
(1)由平移的性质得,
AF∥BC,且AF=BC,△EFA≌△ABC,
∴四边形AFBC为平行四边形,
S△EFA=S△BAF=S△ABC=3,
∴四边形EFBC的面积为9;
(2)BE⊥AF,
由(1)知四边形AFBC为平行四边形,
∴BF∥AC,且BF=AC,
又∵AE=CA,
∴四边形EFBA为平行四边形,
又∵AB=AC,
∴AB=AE,
∴平行四边形EFBA为菱形,
∴BE⊥AF;
(3)如上图,作BD⊥AC于D,
∵∠BEC=15°,AE=AB,
∴∠EBA=∠BEC=15°,
∴∠BAC=2∠BEC=30°,
∴在Rt△BAD中,AB=2BD,
设BD=x,则AC=AB=2x,
∵S△ABC=3,且S△ABC=AC•BD=•2x•x=x2,
∴x2=3,
∵x为正数,
∴x=,
∴AC=2.
本题综合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及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熟练运用这些知识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①②⑤
【解析】
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D∥BC,AD=BC,由AE平分∠BAD,可得∠BAE=∠DAE,可得∠BAE=∠BEA,得AB=BE,由AB=AE,得到△ABE是等边三角形,②正确;则∠ABE=∠EAD=60°,由SAS证明△ABC≌△EAD,①正确;由△FCD与△ABD等底(AB=CD)等高(AB与CD间的距离相等),得出S△FCD=S△ABD,由△AEC与△DEC同底等高,所以S△AEC=S△DEC,得出S△ABE=S△CEF.⑤正确.
【详解】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AD=BC,
∴∠EAD=∠AEB,
又∵AE平分∠BAD,
∴∠BAE=∠DAE,
∴∠BAE=∠BEA,
∴AB=BE,
∵AB=AE,
∴△ABE是等边三角形;
②正确;
∴∠ABE=∠EAD=60°,
∵AB=AE,BC=AD,
∴△ABC≌△EAD(SAS);
①正确;
∵△FCD与△ABC等底(AB=CD)等高(AB与CD间的距离相等),
∴S△FCD=S△ABC,
又∵△AEC与△DEC同底等高,
∴S△AEC=S△DEC,
∴S△ABE=S△CEF;
⑤正确.
若AD与AF相等,即∠AFD=∠ADF=∠DEC,
即EC=CD=BE,
即BC=2CD,
题中未限定这一条件,
∴③④不一定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⑤.
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比较复杂,注意将每个问题仔细分析.
20、1
【解析】
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C=BD,OA=OC,∠BAD=90°,∵∠ADB=30°,∴AC=BD=2AB=8,∴OC=AC=1.故答案为1.
点睛:此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21、
【解析】
【分析】画图,分两种情况:点P在B的右侧或左侧.根据旋转和矩形性质,运用勾股定理,分别求出BP和PC,便可求出PD.
【详解】(1)如图,当P在B的右侧时,由旋转和矩形性质得:
AP=AD=5,AB=CD=3,
在直角三角形ABP中,BP=,
所以,PC=BC-BP=5-4=1,
在直角三角形PDC中,PD=,
(2)如图,当点P在B的左侧时,由旋转和矩形性质得:
AP=AD=5,AB=CD=3,
在直角三角形APB中,PB=,
所以,PC=BC+PB=5+4=9,
在在直角三角形PDC中,PD=,
所以,PD的长度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矩形,旋转,勾股定理. 解题关键点:由旋转和矩形性质得到边边相等,由勾股定理求边长.
22、k<1
【解析】
根据一次函数图象所经过的象限确定k的符号.
【详解】
解:∵一次函数y=kx+1(k为常数,k≠1)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k<1.
故填:k<1.
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图象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与k、b的关系.解答本题注意理解:直线y=kx+b所在的位置与k、b的符号有直接的关系.k>1时,直线必经过一、三象限.k<1时,直线必经过二、四象限.b>1时,直线与y轴正半轴相交.b=1时,直线过原点;b<1时,直线与y轴负半轴相交.
23、(7,3)
【解析】
先求出点A、B的坐标得到OA、OB的长度,过点作C⊥x轴于C,再据旋转的性质得到四边形是矩形,求出AC、C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令中y=0得x=3,令x=0得y=4,
∴A(3,0),B(0,4),
∴OA=3,OB=4,
由旋转得,=OB=4, =OA=3,
如图:过点作C⊥x轴于C,则四边形是矩形,
∴AC==4,C==3,∠OC=90°,
∴OC=OA+AC=3+4=7,
∴点的坐标是(7,3)
故答案为:(7,3).
此题考查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矩形的判定及性质,旋转的性质,利用矩形求对应的线段的长是解题的关键.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1)14;(2)
【解析】
(1)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得出答案;
(2)首先利用二次根式乘法运算法则化简,进而计算得出答案.
【详解】
(1)原式=4-6×+12
=4-2+12
=14;
(2)原式=-+-3+6-3
=.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正确化简二次根式是解题关键.
25、△ABC是等腰三角形;理由见解析
【解析】
首先将已知等式进行因式分解,然后由三角形三边都大于0,解其方程得到,即可判定.
【详解】
∵,,是的三边,都大于0
∴
∴△ABC是等腰三角形.
此题主要考查因式分解的应用,利用三角形三边都大于0,解其方程即可解题.
26、(1)A(-4,0) ;B(0,4);C(2,0);(2)①点E的位置见解析,E(,0);②D点的坐标为(-1,3)或(,)
【解析】
(1)先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求得点A、B的坐标;然后把B点坐标代入y=−2x+b求出b的值,确定此函数解析式,然后再求C点坐标;
(2)①根据轴对称—最短路径问题画出点E的位置,由待定系数法确定直线DB1的解析式为y=−3x−4,易得点E的坐标;
②分两种情况:当点D在AB上时,当点D在BC上时.当点D在AB上时,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D点的坐标为(−1,3);当点D在BC上时,设AD交y轴于点F,证△AOF与△BOC全等,得OF=2,点F的坐标为(0,2),求得直线AD的解析式为,与y=−2x+4组成方程组,求得交点D的坐标为(,).
【详解】
(1)在y=x +4中,
令x =0,得y=4,
令y =0,得x=-4,
∴A(-4,0) ,B(0,4)
把B(0,4)代入y=-2x+b,得b =4,
∴直线BC为:y=-2x+4
在y=-2x +4中,
令y =0,得x=2,
∴C点的坐标为(2,0);
(2)①如图
∵点D是AB的中点
∴D(-2,2)
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B1的坐标为(0,-4),
设直线DB1的解析式为,
把D(-2,2),B1(0,-4)代入,得,
解得k=-3,b=-4,
∴该直线为:y=-3x-4,
令y=0,得x=,
∴E点的坐标为(,0).
②存在,D点的坐标为(-1,3)或(,).
当点D在AB上时,
∵OA=OB=4,
∴∠BAC=45°,
∴△ACD是以∠ADC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D的横坐标为,
当x=-1时,y=x+4=3,
∴D点的坐标为(-1,3);
当点D在BC上时,如图,设AD交y轴于点F.
∵∠FAO+∠AFO=∠CBO+∠BFD,∠AFO=∠BFD,
∴∠FAO=∠CBO,
又∵AO=BO,∠AOF=∠BOC,
∴△AOF≌△BOC(ASA)
∴OF=OC=2,
∴点F的坐标为(0,2),
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
将A(-4,0)与F(0,2)代入得,
解得,
∴,
联立,解得:,
∴D的坐标为(,).
综上所述:D点的坐标为(-1,3)或(,)
本题是一次函数的综合题,难度适中,考查了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轴对称的最短路径问题、直角三角形问题,第(2)②题采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与三角形全等结合,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以及全等的知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候选人
甲
乙
丙
丁
测试成绩
面试
86
91
90
83
笔试
90
83
83
9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届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统考试题【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经典试题【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