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惠泽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惠泽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文件包含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惠泽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高二月考答案1012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1.B【解析】B.“鲁迅先生的话激励我们在重温革命者历史的过程中增强信心与力量”错误,原文有“革命回忆录有它高度的思想性。正如鲁迅所说的”,鲁迅先生的话是为了证明革命回忆录具有思想性这一特征,而不是为了激励后辈。激励后辈增强信心的是革命回忆录。
2.C【解析】C.“更讲究文学表达的生动性”于文无据,“思想性”和“文学表达的生动性”两者没有比较。
3.B【解析】材料一第四段观点是革命回忆录有高度的思想性。A.这是讲述三位作者创作革命回忆录和小说的经过,不能证明革命回忆录的思想性。C.这是用抒情的笔法来写自己对于抗日战争的感受,属于表达的生动性。D.这是组织部约请老同志撰写革命回忆录的行为,属于“三亲”的原则性。
4. ①符合“三亲”原则,即杨家华是获得《山西日报》的亲历者,讲述的是他亲眼所看、亲耳所听的革命事实。②资料具有真实性,前面已有聂荣臻的讲述,而杨家华的陈述正好和聂荣臻的讲述互为印证。
5. ①文体上,材料一是议论文,材料二是随笔(回忆录、新闻等);②内容上材料一重在论述革命回忆录特点,材料二重在讲述获得长征落脚点的佐证材料;③表达方式上,材料一重在议论,材料二重在叙述。
6.D【解析】(第二次描写蜡烛为木精灵的回忆营造出一种伤感的氛围。)
7.C【解析】(这篇小说是以第一人称限知视角展开叙事。)
8.参考答案:①给读者呈现一个魔幻人物,奠定了全文的魔幻基调。(2分)
②使用象征手法,以“木精灵”象征被迫离开家乡的流浪者永恒的乡愁。(2分)(评分细则:4分,每点2分。如回答线索人物或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参考答案:①人物魔幻,环境真实。写墨水瓶投下的影子、远处屋里时钟打点、门把手的转动,蜡烛斜一下烛光,主人公拍拍一只破旧的扶手椅的椅背、蜡烛淹没在烛泪中等环境细节时,作者始终把周围环境刻画得具体而真实可感。 (2分)
②情节魔幻,依据现实。木精灵讲述的故事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形象具体,有现实依据。木精灵讲述森林逃亡的过程,白桦树倒下,松树林不见了,只有煤渣,当年的美丽的俄罗斯在记忆中,这些都有生活原型。(2分)
③题材魔幻,主旨现实。故事通过与魔幻角色“木精灵”的交流来抒发现实中家园遭到破坏,被迫流亡者的无奈、悲伤,以及对过往美好家园的深切怀念。(2分)(评分细则:6分,每点2分)
10.BEG 【解析】句意:不可直言相谏,过失就无法听到,贤人就无从到来。贤人无从到来君主思想就会壅塞不通。“不可以直言”前省略主语“亡国之主”,与上句结构一致,在“直言”后B处断开;“而”为连词,连接两个句子,前面E处断开;“矣”是句末语气助词,后面G处断开。故选BEG。
11. A【解析】A.错误。都是名词作动词,种植。句意:我种植它结出能容得下五石的东西(的果实)。/五亩大的住宅场地,把桑树种植在它的上面。B.正确。名词作状语,在水上;名词作动词,游水,游泳。句意:和越人在水上作战。/不是能游泳。C.正确。句意:可见你还是见识不通达啊!/学识浅薄,见闻不广。D.正确。一个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若将适安”;一个没有特殊句式。句意:你将到哪里去?/一杯酒怎么值得拒绝?故选A。
12.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不报告实情也会立刻被处死”错误。从原文“不报其情,又恐死”来看,原文的意思是“如果不报告实情,也恐怕会死”,并非“立刻被处死”。故选D。
13. (1)为什么不把它用绳系着当作大樽而在江湖之上浮游,反而愁它宽大而没有什么可盛受的东西呢?
(2)秦军果真到了,戎王喝醉了而卧在酒樽旁边,最终被秦军擒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能力。
(1)“虑”,用绳结缀;“乎”,于,在;“瓠落”,宽大空廓的样子。
(2)“樽下”,酒樽旁边;“卒”,最终;“禽”,通“擒”,捉住,捉拿。
14. ①惠子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②宋人不能物尽其用;③戎王贪图享乐,容易被蒙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①由原文“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可知,惠子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②由原文“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可知,宋人不能物尽其用;③由原文“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戎王大喜,以其故数饮食,日夜不休。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抒弓而射之”可知,戎王贪图享乐,容易被蒙蔽。
参考译文:
文本二:
亡国的君主,不可直言相谏。不可直言相谏,过失就无法听到,贤人就无从到来。贤人无从到来君主的思想就会壅塞不通。秦缪公时期,戎人势力强大。秦缪公送给他们十六人的女子歌舞队和技术高超的厨师。戎王非常高兴,因此而屡次大吃大喝,日夜不停。身边的人有谁说秦军将会到来,戎王就拉满弓射他。秦军果真到了,戎王喝醉了而卧在酒樽旁边,最终被秦军擒住。齐国攻打宋国,宋王派人侦察齐寇到达了什么地方,使者回来,说:“齐寇近了,国人恐慌了。”左右近臣们都对宋王说:“凭着宋国的强大,齐军的弱小,怎么能够有像这样的情况?”宋王于是发怒而屈杀了使者,又派人去察看齐寇,使者又像前面那人一样报告,宋王又大怒,又屈杀了他。像这样的情况出现了三次。此后又派人去察看,这个使者在路上遇到了自己的哥哥,哥哥问:“国家危险了,你将到哪里去?”弟弟说:“我为大王察看齐寇,没有料到他们这样近,而国人这样恐慌。现在我担心的是,先前察看齐寇情况的人,都因为报告了齐寇近了而被杀。如今,报告实情,是个死;不报告实情,也恐怕会死。我该怎么办呢?”他哥哥说:“如果报告实情,你将比国破而死的人先死。”于是使者向宋王报告说:“根本看不到齐寇在哪里,国人都很安定。”宋王非常高兴。左右近臣都说:“之前死的那几个确实该死。”宋王赐给这个使者很多钱财。齐寇到来之后,宋王自己奔到车上,赶着车飞快地逃命去了。
15.D【解析】颈联“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写诗人故人朋友音书断绝,他的一家人处在长久忍饥挨饿情况中,现实生活中处境十分窘迫。由此可推,尾联中的“欲填沟壑”是为了顺接上句的思想情感,意为倒毙路旁无人收葬,意犹饿死。并非是因为自己年迈体衰,行将就木。
16.参考答案:①杜甫的狂是一种“疏放”的洒脱。虽然自己生活艰辛,却仍然欣赏生活中的翠竹轻摇,雨润荷花,始终用一种倔强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的磨难;(3分)②李白的狂是一种自信的豪放。一方面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对自己充满自信;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但愿长醉不愿醒”的随心所欲的狂放不羁。(3分)(评分细则:6分,每答出一点3分。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7.(1)致知在格物;物格而知至;
(2)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8. A因人而异 B推己及人
【解析】A后文说到“不同的人心理特质不同,情感需求也不同”,所以在提供情绪价值时候要根据不同人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情绪价值,可填“因人而异”。“因人而异”,因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B前文说到“需要情绪价值提供者能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就是说用自己所想的推导别人所想的,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想别人的心意,可用“推己及人”。“推己及人”,指以自己的心思去推想别人的心思,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19. 语句④,可改为 “并改善我们的情绪状态”;
语句⑤,可改为 “我们还可以通过分享情感、表达关怀,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情感沟通”。
【解析】语句④,“增强”和“情绪状态”搭配不当,应将“增强”改为“改善”;语句⑤,“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情感沟通”成分残缺,“通过”放在句首,使得“让”缺少主语,可改为 “我们还可以通过分享情感、表达关怀,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情感沟通”。
20. (1)它可以分为高和低两种情况 (2)受周围发生的事情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1)根据后文“……这就是情绪价值高;……那他的情绪价值就低”,可见情绪价值分为高、低两种情况,又因横线后的标点是冒号,可知应填总括性的句子,故填“它可以分为高和低两种情况”。(2)根据后文“这种影响……”,其中“这种影响”就是前文所填的“影响”。再根据“如果说在一段时间里,发生在周围的事情能带给人正面的情绪,那么人就会有充足的情绪价值。如果发生在周围的事情带来的都是负面情绪,那么人是不会产生情绪价值的,即使有,也很快会被消耗掉”,可见,周围发生事情事会影响人的情绪价值的,故填“受周围发生的事情的影响”。
21.①三个重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使语言更富有音乐美。②叠词具有强调作用,在表达上更形象,“哔哔剥剥、踢踢踏踏、轰轰隆隆”强调了烧火声之爆裂,马蹄声之杂乱,炮声之宏大,更形象地凸显松涛声由小及大变化的过程,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
【解析】从构词看,“哔哔剥剥、踢踢踏踏、轰轰隆隆”属于叠音词,三组叠音词的使用使语言节奏感强烈,有一种音韵美。而“哔剥、踢踏、轰隆”则缺少韵律感。从表达效果看,“哔哔剥剥、踢踢踏踏、轰轰隆隆”描摹各种声音,语言更加形象生动;三组词语内容上形成递进,表明声音在一步步增强,叠音词的使用强化了这种效果。而“哔剥、踢踏、轰隆”表意单一,没有层次感和丰富性。
22. (1)仿佛:大概的(2)仿佛:好像
【解析】(1)仿佛:大概的。“本来已经难于知道原画,只能仿佛的了”表明印画与原画是不能完全相同的,只能看个大概。(2)仿佛:好像。“仿佛五百年内声音”是描摹松涛的声音,突出表现松涛声音的洪大。
23.【例文】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
这是个喧哗的时代,也是一个寂静的时代。互联网让世界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人类的感情,但一台台冰冷的设备又使我们与真正生动的世界愈行愈远。面对或物质或精神的孤独百态,人类展示出如此绝伦的千姿,笑纳这份生命的礼物。
孤独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你去或不去,那条喧哗的大街就在前面。它既是一次主动的选择,也是一幅生命的投影。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孤独与喧哗在矛盾中共生:我们的城市群越来越密集,邻里关系却越来越冷漠;我们的物质享受越来越富足,但我们的精神生活却越来越浮躁与空虚。面对孤独的生活,我们陷入过历史的怀疑,思考过信仰的是非,洞察着时代的规律,好似孤独成为了一种命中注定之下,颓废与徘徊的理由,但颓废与徘徊终不是人类力量的源泉。
“越文明,越孤独。”孤独作为一种隐匿的线索,隐藏在历史的洪流中。下学而上达的圣人孔子,也感慨到:“知我者其天乎?”老子也曾在众人的欢声笑语下独泊而未兆,静等道的变化。而在“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鸦,朝堂坛兮”之时,屈原也曾以一种何其悲凉的声音喊出“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悲嚎。再看《百年孤独》中的马孔多,当读者还徘徊在狐疑会传染的失眠症与失忆的荒唐之中时,自己却已经开始决定淡忘历史,在忙碌的工作与繁务中过着被定义的生活。当网络上某些人一味地鼓吹996,一味宣扬“公知”言论,显示出自己如圣人般居高临下的悲悯姿态时,那些应和的人,却逐步步入形肉分离的虚伪繁华——他们努力让自己变得合群,努力融入一个个无意识的群体飘荡,用这种虚伪的繁华填充了孤独的内心,却只获得了拙劣的存在感。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有别于寂寞,“寂寞是会发慌的,孤独则是饱满的”。孤独的意义本就在于反抗孤独。因为孤独,才会有祈盼,才会有渴望,才会迸发出难以名状的生命活力。因为孤独,大卫•科波菲尔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自我成长,海边打渔的圣地亚哥才会产生一种不切实际的念头保护大鱼。也因为孤独,才有人在六便士旁看到了月亮。社会终归是人的附加属性,孤独才是灵魂思考的必需品。面对孤独,不是一味逃避或消除,而是要去尊重孤独,采纳孤独。唯有荷塘月色之下,心才能享受片刻真正的安宁。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也是时代前浪下的暗涌。时代也会有孤独的休克,让人类在神圣的沉默中学会了历史,在紫日的余辉下学会了和平,在繁华的泡沫后学会了冷静,在寂静的宇宙中学会了未来……数百万年来,人类一次又一次的站在终点,反复思考过去的孤独,才有了在泥地中的艰难前进。而此时的孤独,终能成为追逐美好未来的力量。
岁月在呼吸间流浪,唯有孤独,能让终点的想望歇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惠泽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文件包含高一语文试卷1用docx、答案1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惠泽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文件包含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人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