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展开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准确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流畅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回忆性散文的文体特点,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和生活琐事来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
能够分析文中鲁迅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把握其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阅读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和精神魅力,激发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从平凡生活中发现不平凡之处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学习文中细节描写的方法,体会其对塑造鲁迅先生形象的重要作用。
理解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如幽默风趣、严谨认真、关爱他人等。
(二)教学难点
把握回忆性散文的情感基调,理解作者对鲁迅先生复杂而真挚的情感。
引导学生透过作者的视角和情感,深入体会文章所传达的深层内涵,避免对人物形象的片面解读。
三、教学方法
情境体验法
通过创设与课文相关的生活情境和情感氛围,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鲁迅先生的形象和作者的情感。
问题驱动法
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合作探究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 分钟)
展示鲁迅先生的几幅经典照片(如写作时的照片、与青年朋友交谈的照片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照片中鲁迅先生的形象和神态。
教师提问:“在你们的印象中,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们是从哪些途径了解到他的?”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鲁迅先生的已有认知。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并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将通过萧红的回忆,走进鲁迅先生的生活,去感受一个更加真实、立体的鲁迅先生。”
(二)知识讲解(2 分钟)
简单介绍作者萧红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强调萧红与鲁迅先生的师生情谊和交往经历,为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奠定基础。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 分钟)
学生默读课文,要求圈出生字词,并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读音和释义问题。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讲解易错字词,如 “咳嗽(ké su)”、“校对(jià duì)”、“抹煞(mǒ shā)” 等,并让学生进行读音和释义的巩固练习。
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组织内容的?
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哪些方面的生活琐事?
请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文章大致按照时间顺序,回忆了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工作、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琐事,如吃饭、休息、写作、待客等。
(四)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20 分钟)
小组合作探究
教师提出问题:“文中哪些细节描写最能打动你?这些细节是如何展现鲁迅先生的性格和品质的?”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 4 - 6 人,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做好记录。
小组讨论结束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质疑。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重点细节描写
例如,在描写鲁迅先生待客时,“鲁迅先生从下午二时起就陪客人,一直陪到夜里十二时,本来已经很疲倦了,但是一看到客人要走,又立刻精神起来,一起走到门口,还和客人一一握手,嘱咐他们路上小心”,通过这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的热情好客和对他人的尊重与关怀。
再如,“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笔架上站着”,这个细节体现了鲁迅先生严谨认真、有条不紊的工作态度。
还有 “鲁迅先生坐在那儿,和一个乡下的木工闲谈,木工说他做过的一个柜子,鲁迅先生就问他柜子的门是向里开还是向外开,木工说是向里开,鲁迅先生就笑着说:‘那你进去的时候,要把柜子的门关上,不然就会碰到头。’” 这个细节展现了鲁迅先生的幽默风趣和平易近人。
教师总结归纳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结果,总结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包括热情好客、严谨认真、幽默风趣、关爱他人、勤奋工作等。
教师强调细节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和品质的写作手法。
(五)品读课文,体会情感(15 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在回忆鲁迅先生这些琐事时,怀着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如何在文中体现的?”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圈点批注出能够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和段落。
小组交流讨论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圈点批注的内容,并交流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全班汇报,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质疑。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作者对鲁迅先生怀着崇敬、热爱、怀念、感激等复杂的情感。例如,在描写鲁迅先生的笑声时,“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他便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通过对鲁迅先生笑声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再如,在描述鲁迅先生生病时,“鲁迅先生病得很重,他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他不休息,还在坚持写文章,我心里很是担忧。” 这里体现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担忧和关心之情。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种复杂情感是如何通过作者的叙述和细节描写传达出来的,让学生体会回忆性散文情感表达的细腻和含蓄。
(六)拓展延伸(10 分钟)
写作训练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文中所学的细节描写方法,写一段文字来描述自己身边的一个人,要求突出这个人的一个性格特点。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
请几位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欣赏。
比较阅读
教师展示其他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片段(如许广平的《欣慰的纪念》),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作者笔下的鲁迅先生有哪些异同之处?这些异同是如何产生的?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鲁迅先生的多面性和不同作者的写作视角和情感倾向。
(七)课堂小结(3 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作者的写作手法以及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教师强调学习这篇课文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习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善于观察生活,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美好和感动。
(八)布置作业(2 分钟)
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并录制背诵视频发送到班级群里。
以 “我心中的榜样” 为主题,写一篇 500 字左右的作文,要求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突出榜样的特点和自己对榜样的情感。
初中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a href="/yw/tb_c12790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回忆鲁迅先生教案及反思</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2790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回忆鲁迅先生教案</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预习检查,学习新课,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策略,设计理念,课前预习,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