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件、学案及教案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一棵小桃树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一棵小桃树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2.通过品析文中描写小桃树的语句,感受小桃树的形象。
3.寻找小桃树和“我”的成长过程中的共性,理解作者的人生思考。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品析文中描写小桃树的语句,感受小桃树的形象。
2.寻找小桃树和“我”的成长过程中的共性,理解作者的人生思考。
【教学方法】
朗读法 引导法 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一位作家。贾平凹在散文和小说两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有人评价其散文的特点是:“常用轻淡的笔墨,再现现实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又经常忽视的景象,但却能引人入胜。”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作品——《一棵小桃树》,看看他是如何把寻常的景物写得引人入胜。
二、初识“我的小桃树”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同学们先用5分钟的时间通读全文,与作者、与文本进行对话。圈点批注法是我们在第三单元名著导读中学到的一种读书方法,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来阅读本文,注意以下几点:
1.用笔在有疑问的生字词上做出记号,给课文的段落标出序号。
2.勾画出文中和时间有关的词语。
3.请思考,作为一篇状物散文,本文主要写了什么“物”?联系你勾画出的和时间相关的词,说说作者写了它的哪些经历呢?
【预设】本文描述了一棵小桃树曲折艰难的生长过程。
眼前“风雨中的小桃树”——过去“回忆里的小桃树”——现在“风雨中的小桃树”,作者运用了插叙的手法。
小桃树的经历:埋下桃核——春来抽芽——苟且存活——缓慢生长——花开惨淡——风雨洗礼,小桃树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线索。
三、触摸“我的小桃树”
1.跳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正面、侧面描写小桃树的句子,说一说,你看到了一棵怎样的小桃树?
(1)“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这是一棵委屈的小桃树。“委屈”形容的是心理上的感觉,作者赋予了小桃树人的心理。
(2)“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这是一棵瘦小单薄的小桃树。
(3)“爷爷喜欢服侍花,却从来不去理会小桃树。蜜蜂和蝴蝶从未恋过它,从未飞过它。”——这是一棵孤独寂寞的小桃树。
2.这样一个瘦小、单薄、弱小、无助的生命,遭遇风雨时又有怎样的表现呢?品读第13段。
【预设】不向风雨低头,顽强不屈,竟还保留一个欲绽的花苞。绘其形,刻其神。“千百次”运用夸张和反复,强调了小桃树的百折不挠。桃花的凋落过程就像天鹅羽毛的脱离,是形似。天鹅是高贵的,而小桃树这样的坚强不屈的精神也是高贵的!这既有形似更有神似。
3.读到这里,你又看到一棵怎样的小桃树?
【预设】这是一棵单薄弱小、历经磨难却依然绽放生命之花的小桃树。
四、思考“我的小桃树”
1.作者对小桃树的精雕细刻,仅仅只是为了突出小桃树的成长经历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世界,了解作者,也许我们会读懂字里行间更深的意蕴。
(1)作者在文章第二自然段有这样一个词语来说自己:孱头。孱头是什么意思?(指导学法:通过课文下面的注释来理解词的意思)
(2)作者在怎样的情况下这样说自己?
【预设】面对小桃树横遭风雨,自己却无能为力;下文中自己生活上的不如意。
(3)文章的第7、8自然段写了“我”的经历?你能否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生活的不如意?
A.“走出了山,来到城里,我才知道我的渺小;山外的天地这般大,城里的好景这般多。”
B.“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过渡:从他的文字中,我们能感受到,繁华的都市让他看到转机与希望,但同时带给他更多的是陌生、恐慌和自卑。
2.读完这些文字,你读懂了贾平凹与小桃树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吗?
(1)作者自己从小就生在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孤陋寡闻,体弱多病,就如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
(2)“我”虽然先天条件不佳,但我也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努力上进,借助自己的写作优势进入了城市,这正如小桃树:“它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
(3)虽然“我”努力创作,但是投出作品一再受挫,正如小桃树:“我每每去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
(4)特别是父亲被打成反革命,更使我心灵受到伤害,但是作者心头的希望没有熄灭,还坚信经过自己的顽强奋斗,定会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正如小桃树那: “树顶的高高的枝上,竟还保留着一个花骨朵,嫩红的,在风中摇着,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海上的灯塔,闪着时隐时现的光。”
3.小结
作者明写小桃树的成长经历,其实就是在写自己的成长经历,双线并行,物我交融,我们读懂了小桃树,也就读懂了贾平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探寻文章不寻常处的真意,体会作者的独特情感。
2.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领会小桃树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难点】
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领会小桃树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
朗读法 引导法 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情系“我的小桃树”
1.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自己对小桃树怎样的情感?又有哪些变化?
【预设】
期盼——忽略——忘却——怜惜——感激——希望
2.为何作者的情感会发生变化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关注作者“自我意识的发展”,来探究作者对小桃树的情感产生变化的深层原因。
【预设】自我意识的萌动——自我意识的挣扎——自我意识的坚定
3.正是因为自我意识的坚定,作者在最后敞开心扉,感激桃树。
我心里稍稍有了些安慰。啊,我的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对吗?
【预设】关注语气词与情感的表达。此段有四个“吗”构成的问句,两个“啊”构成的一个感叹句,一个带“呢”的陈述句。三个语气词在这多变的句式里诉说着作者独特的情感。
4.作者对小桃树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作者为何要感激这棵可怜又生命力顽强的小桃树呢?
(1)小桃树——“灯”
“因为那朵欲绽的花苞,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 此时风虽狂,雨虽骤,但是风雨在小桃树面前无可奈何,因为小桃树开始有心了,那花苞就是它的心,是她不死的魂,而小桃树,也唤醒了消沉、颓丧的“我”。“风浪”是指“我”人生中遇到的挫折和困境,而‘指示灯’是指小桃树的百折不挠的精神给“我”带来了一份前行的力量和方向。
(2)小桃树——“爱”
文中一处既矛盾又不矛盾的地方,奶奶不看好小桃树是真的,但是因为她知道这棵小桃树是她孙子种下的,有着特殊的意义,所以尽管她认为这样的桃树没出息,可是还是要维护着小桃树。这样的既矛盾又不矛盾中凝聚了奶奶对我深深的爱,所以‘我’必须要写这棵小桃树,我更感激这棵小桃树!
(3)小桃树——“念”
因为这棵小桃树是奶奶送给“我”的桃核长成的,里面包含着“我”对已经过世的奶奶的怀念。现在的“我”无比愧疚,首先,“我”忘却了最初对幸福与梦想的执着,于己有愧。其次,“我”对已经过世的奶奶不只有怀念,还有一份自责。长大的“我”去外面的世界闯荡,却没有赶得及见到陪伴“我”长大的奶奶最后一面,这棵小桃树中还包含着一份我对奶奶的愧疚之情。
(4)小桃树——“梦”
“我”感激小桃树,称它作“梦的精灵”。桃树的成长,便是梦的生长。桃树为“我”种下梦,蓄养梦、守护梦。于作者而言, “梦”——就是理想,就是追求,就是奋斗,更是坚韧!
二、“我”对小桃树说
1.作者在小桃树上寄托我的情思,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就是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1)找准所托之物,把握其外形特征。
(2)根据外形特征,分析内在品质。
(3)找准物与志的相似点。
(4)整体把握全文,揭示所言之志。
2.作者在小桃树上寄托了丰富的情思,倘若现在你是作者,你能否用一个字来表达你对小桃树的情感?
【预设】
想用“长”字,它有两个字音,在这里也有两种含义,一方面代表着漫长,小桃树告诉了“我”人生的路是漫长的,我要用毅力和坚持走下去;一方面代表着成长,小桃树用它的成长告诉了“我”怎样去成长!
三、小桃树对“我”说
深情朗读第13自然段,小桃树与风雨顽强抗争,最终保留了那朵“欲绽的花苞”,“我”从这场抗争中读懂了什么?请你为小桃树与风雨抗争的画面配上画外音,说出小桃树想对“我”说的话。
【预设】
(1)我虽孤独弱小,向来不受关心,但这又何妨,我无惧风雨,努力实现开花结果的梦想!
(2)我们命运相似,心意相连,多希望你也能不卑不亢,勇敢走过人生的风雨,成为自己的“梦之精灵”。
(3)再卑微再丑陋的生命也可以焕发光彩,再残酷的现实也摧残不了明媚的希望和梦想。
四、小结
贾平凹曾说:“说或许是编个故事给别人听,散文却是给自己的。”贾平凹写的虽然是小桃树,但其实是写给曾经的自己,写给曾经在困境中抗争,在彷徨中探索的自己,这就是贾平凹的小桃树。
五、作业
1.课外阅读贾平凹的其他作品。
2.借鉴课文托物言志的手法,借用一个事物来写写真实的自己。不用写完整的篇章,片段即可。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一棵小桃树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资料助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一棵小桃树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