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玉皇庙镇刘口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玉皇庙镇刘口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 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描述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C.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 在探索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活动中,美国科学家米勒(S.Millte)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模拟原始大气的成分将甲烷、氨气、氢气和水蒸汽混合,放入真空的玻璃仪器中进行实验.一个星期后,他惊奇地发现仪器中果然有数种氨基酸生成.你从米勒的实验中能得出的结论是( )
A.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B.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C.无法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D.一定没有发生物理变化
3.用教材上的装置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实验后发现测得氧气的体积小于1/5,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 )
A. 查看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B.将红磷改成木炭或硫磺重新实验
C. 查看实验中红磷的用量是否不足 D.红磷虽然足量,但不能确定氧气是否有剩余
4. 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使用了钛合金等复合金属材料做的“避火衣”,右图是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钛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钛原子的中子数是22 B. 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
C. x=4 D. 钛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
5.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的是( )
A.氢气+氧气→点燃 水 B.甲烷+氧气→点燃 水+二氧化碳
C.铜+氧气→加热 氧化铜 D.二氧化碳+水→碳酸
6. 下列符号中,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一个原子,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N B.2S C.O2 D.Hg
7.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小于6毫升B.大于6毫升C.等于6毫升D.无法确定范围
8.学习了分子和原子后,甲同学有了下列几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①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③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④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不能构成分子 ⑤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 6 \* GB3 ⑥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 7 \* GB3 ⑦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A、 = 1 \* GB3 ①⑤ = 6 \* GB3 ⑥ B、 = 1 \* GB3 ① = 2 \* GB3 ②③ = 6 \* GB3 ⑥ C、 = 1 \* GB3 ① = 2 \* GB3 ②③⑤ D、 = 1 \* GB3 ① = 2 \* GB3 ②⑤ = 6 \* GB3 ⑥ = 7 \* GB3 ⑦
9.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代表三种不同的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X>Y B.核外电子数:X=Z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D.X和Z的电子层数相同
10、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的质量变化
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D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30分)
11. 请你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用语填空:
①3个氯原子 。 ②画出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③2个镁离子 。 ④“H”可以表示 、 。
(2)下图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填仪器名称),向酒精灯内添
加酒精需要使用的是 (填序号和仪器名称)。
12. 中国科学工作者在探索二氧化碳的资源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1)利用二氧化碳,首先要研究二氧化碳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从宏观组成看,二氧化碳由___________组成。
(2)北京冬奥会“冰丝带”速滑馆首次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超临界二氧化碳蒸发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该过程利用了二氧化碳的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13.A.B……H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是一种无色液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 B .D .E .G .H
14.某同学对收集到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产生兴趣,于是将收集到的一瓶气体密封。
【提出问题】这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多少?
【实验验证】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两套实验装置,用来测定该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氮气环境下,将过量的铜粉分别装入干燥的硬质玻璃管和具支试管后,密封。用两支干燥的注射器从该瓶中抽取气体,分别按图示连接,推拉注射器一段时间后,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加热时反复推拉注射器至反应完全。【注:铜+氧气氧化铜(固体)】
装置一 装置二
(1)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 (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
(2)选用合理装置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是 。
(3)实验过程中需要过量的铜粉,其目的是 。
【反思交流】(4)在实验加热过程中,玻璃管上的小气球作用是 。
(5)实验完毕,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应先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再读数。否则会使测得的实验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原因是 。
15.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B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如果用装置E收集气体,实验完毕后应先 ,然后再 .
(4)若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导入.
(5)若想收集一瓶较为纯净的氧气,收集装置应该选 装置。
(6)“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________(填化学符号或名称)的排放量.
郓城县玉皇庙镇刘口初级中学初三化学(月考)
化学试题
一、1----5 6-----10
二、
(1)① ② ③ ④ 、 。
(1) (2)
A . B D E G H
(1)
(3)
(4) (5) 。
15.(1)
(2)
(3)
(4) (5) (6)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欢口镇欢口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第二十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实验结果更准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