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四章》 高二语文大单元教学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231196/0-172844338532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老子四章》 高二语文大单元教学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231196/0-172844338537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老子四章》 高二语文大单元教学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231196/0-172844338538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老子四章》 高二语文大单元教学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231196/0-172844338550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老子四章》 高二语文大单元教学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231196/0-1728443385525/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老子四章》 高二语文大单元教学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231196/0-1728443385544/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老子四章》 高二语文大单元教学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231196/0-1728443385568/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老子四章》 高二语文大单元教学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231196/0-172844338558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6(《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6.1《老子》四章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6(《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6.1《老子》四章教学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理解文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情境任务学校“读书节”活动之“我谈经典”正在开展。在我们过往的学习中,经常会吸纳一些经典中的名词作 为理解经典的钥匙,比如当我们提到老子,我们就会想到“无为而治”,可是“无为而治”具体是什么意思呢?除了 “无为而治”,老子还有哪些精妙的思想呢?请你完成:任务一:初读老子之言任务二:解读老子之言任务三:探读老子之道
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谏太宗十思疏》
先秦诸子中,有一个人,很有神秘感,传说他母亲怀了八十一年的身孕,才从腋下产 出他。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 被称为老子。老子在周王室担任过守藏室史 (管理藏书的官员),后来看到周王朝越来 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 云游,骑青牛过函谷关时,在函谷府衙为府 尹留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经》 ,我们今天学
老子(生卒年不详),即老 聃 ,相传姓 李 名 耳,字伯 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 人,春秋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与 ? 并称 ? 。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 官,相传 ? 曾向他问礼。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 ? 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 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老子》,又名《道德经》,和《易经》《论语》被认为 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共八十一章,编 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
楚王丢失了最爱的弓楚王说:“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孔子说:“何必曰楚?王失弓,人得之。”老子说:“何必曰人?失弓得之。”从中你看出了什么样的态度或思想?
必出题型①:课下注释没有的重点字词解释,不少于2个。必出题型②:问答题1道(有关文意理解、论证特点、拓展探究等)3 . 口头翻译(全程不能低头,只能看PPT,正确加3分)提醒:出题小组自身须有正确答案,否则不加分。任务时间:7分钟。
全班分为四组,每组负责一章,学习任务如下:1. 自行理解该章内容。 2.出题:(其他小组回答,答对该组加1分,答错出题组加1分)
第11章:三十辐共 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蜒填以为器, 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注释】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 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 所构成。此数取法于每月三十日 的历次。毂:音,是车轮中心的木制圆圈, 中有圆孔,即插轴的地方。
“有”和“无”是对立统一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无”让“有”发挥作用。“有”和“无”相辅相成,在中国的艺术哲学中表现得更 是淋漓尽致:音乐中有停顿,绘画中有留白,诗歌中有不着 一字尽得风流,园林中不仅强调实景,更强调风声雨声,月 影花影的虚景,虚实相生是中国艺术哲学最高的一对范畴。
【思考】怎样理解“有”和“无”?对我们有何启示?
小说的结局的留白,如《边城》,翠翠等待的那个人,“也许明天就会回来,也许永远也不会回来”,人生的等待, 最悲者,莫过于等待的不可知性;国画留白,如齐白石画虾; 无用有的时候是大用,“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如陶渊明的无弦琴。
学习工作时的“劳逸结合”
政治历史领域的“修养生息”
人际交往领域的“分寸感”“空间感”
中国人不做无用的事。然而什么是无用的事?什么是有用的事?与升 官有关的,与发财有关的,与出名有关的,都算“有用”的。比如在高 等学府里,现在的学子提的问题跟过去不一样,都有指向性和目的性, 功利性:“我该怎么办?”“应该怎么选择?”“你直接告诉我一个答案?”——白岩松身处功利浮躁的社会,有些人想要的太多,太在意“有”,去享有, 去拥有,去占有,而恰恰忘记了“无”的作用。正是“无”的作用,才 使得“有”有了意义。无论是放松、舍得,还是厚积薄发、韬光养晦,都是一种“无”。当我们汲汲追求“有”,也许正是应该重视“无”的时候。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 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他们。余食赘行:意思是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赘疣,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
第24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
从反面运用排比、比喻的手法列举并剖 析了四种人生态度及其后果。阐述了“有 道者不会彰显自我”的道理。
故有道者不处。【注释】
【思考】怎样理解“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的含义?有道是:欲速则不达,其意与“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相同 。“企”意为举起脚跟,脚尖着地。“企者”是想要高出于人,想 站得高,望得远,结果呢?反而站不稳,甚至摔跤。“跨”即越过 ,阔步而行,“跨者”是想要比别人走先一步,想走得快,走得远 ,结果呢?反而走不远,走不快,也走不久,究其原因就在于超过 自己的能力,违背了自己本具的天性所致。凡是急躁冒进,急于功 利,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都不会长久,甚至会受到惩罚。做一个 脚踏实地的人吧,切实落实好每一步。
思考:联系历史故事,有没有“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的教训?
【注释】强行者有志: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 强:勤勉。不失其所者久: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所:名词,立身之基。死而不亡者寿: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意思是, 有道之人身死而道长存,这就是寿。寿:永寿,其生命不会死亡,与天地共存。
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思考】这一章的四个分句之间存在怎样的逻辑关系呢?一种观点认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 者强”为一组,强调人欲知人,必先自知,人欲胜人,必先自胜 ,故以“自知”“自胜”为立身之本。如果对已经达到的境 界(自知、自胜的程度)感到知足,可称得上富有,但精益求精 、强劲奋进才称得上有(求道的)意志。那些知足者“不失其所”,可以立身长久;但强行者求道不息,身死道存,与道同在,才称得上“寿”,即不朽。——参见饶尚宽译注《老子》,中华书局2006年版;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
第64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 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 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把握先兆、重视细节【注释】其安易持:事物安然未生变化但时候容易持守。 持:持守。其未兆易谋: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但时候容易解决。 兆:预示。其脆易泮: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 泮,同“判”,分离。其微易散: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分离。为之于未有: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于未有”“于未乱”:状语后置句,在事情未发生时,在祸乱 没有产生以前。
是以圣人欲不欲, 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 过, 圣人无为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百姓慎终如始【 注 释 】 圣人辅万物之自然不敢为· 为者败之:动手去做就的就会坏事。· 执者失之:有所把持就会失去。· 欲不欲: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 贵:形容词意动用法,看重。· 学不学: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 复众人之所过: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 复 :弥补,补救。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结论不同。①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 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提出了积极进取的主张。②老子则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 事,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去完成,稍有 松懈,常会造成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结局。
【思考】这一章中老子的思想与荀子《劝学》中有“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什么不同?
小组内部交流,交流后推举一人分享观点:1.老子的思想有着鲜明的思辨色彩,说说课文中谈了哪几组关系,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组,为什么?2.学完了本篇文章,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你认 为的老子的“无为而治”是什么意思吗?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1《老子》四章教课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化常识,文本研习,自然状态才最合适,不违反自然常态和规律,写作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1《老子》四章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人论世,背景简介,疏通文意,探究文本,艺术特色,拓展阅读,“人”,用儒家思想积极进取,用道家思想超然物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2 *五石之瓠教学ppt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部分,示范研读,教学过程,引疑设问明老子,作者介绍,老子名言,题目解说,写作背景,字正腔圆诵文本,字斟句酌解文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