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 (2019)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三节 防灾减灾图片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三节 防灾减灾图片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内容索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KE CHENG BIAO ZHUN
1.理解防灾减灾的指导方针及内容。2.掌握自然灾害中自救与互救的常识。
XUE XI MU BIAO
NEIRONGSUOYIN
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SHU LI JIAO CAI HANG SHI JI CHU
1.指导方针:“以 为主, 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2.工作内容(1)灾害监测:由人造卫星、气象站、水文站、地震台、地质环境监测站等监测系统组成,主要对自然灾害的孕育、 、 和致灾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2)灾害防御:一方面修建水库、堤坝、防护林等防灾工程;另一方面施行_________的法律法规,开展减灾教育。(3)灾害救援与救助:发生自然灾害达到应急响应程度时,应按照国家有关自然灾害的 ,调动救援物资和 ,尽快稳定社会秩序,救治伤员,展开心理援助。(4)灾后恢复:灾后要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 ,并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
1.灾前准备:以地震为例,震前准备包括准备防灾 ,牢记地震撤离 和附近应急避难场所位置,经常参加地震演习活动,树立防震意识等。2.灾中救助:若洪涝来袭,应尽量向 的地方逃生。当地震发生时,如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地带。如遭遇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 转移。3.灾后自我保护:如洪灾过后,应做到不吃洪水浸泡过的食物,要喝煮沸的热水,入住前对房屋进行 等。如地震后往往还有余震,不可立即返回家中,要远离 、广告牌、电线杆等危险区域。
答案 (1)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2)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避开建筑物及危险物。(3)不要回到教室去。(4)震后应有组织地撤离。
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TAN JIU ZHONG DIAN TI SHENG SU YANG
材料一 洪水、滑坡、泥石流和地震都是破坏性很强的自然灾害。在遇到这些灾害时,我们要掌握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方法,才能在灾害中获得生的希望。材料二 常见灾害的逃生和自救方法。
1.材料二所示的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属于气象灾害的是______(填名称)。2.材料二中六种遇到灾害时的自救方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案 顺着泥石流的方向跑会被掩埋,应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屋梁在地震中易倒塌,不应躲避在屋梁下。
3.下列关于洪水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室内进水前,要及时切断电源B.洪灾时中小学生应以抗灾为主,积极参加抢险活动C.洪水围困时,可用手电筒、哨子、旗帜等发出求救信号D.在旅游景区遭遇洪水时,要沿山谷中的旅游线路撤离4.下列关于避震的做法,正确的是(多选)A.若在商场、超市内,要以最快的速度逃离出去B.若在家中,要迅速转移到管道较多的房间C.若在空间较大、人口拥挤的区域,可就地蹲下D.若在空间较小的地方,尽量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等E.若在公交车上,要迅速下车F.若在室外,要躲避高大建筑物
2.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洪水一般与连降暴雨有关,具有可预报性,因此做好防洪准备,在洪水发生过程中的自救与互救非常重要。具体图解如下:
(2019·山东省济宁市期末)过去我国“小震成灾,大震大灾”的现象经常发生,尤其在农村地区更为常见。据此完成1~2题。1.农村地区“小震成灾,大震大灾”现象产生的原因是①余震次数较多 ②防震意识较差 ③建筑质量较差 ④人口较为密集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
解析 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人口相对稀疏,但是建筑物牢固度较差,防震意识较差,导致地震灾情较重。
2.当地震来临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解析 地震发生时不要惊慌,如果在室内,要尽量躲在桌、柜等坚固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如果在户外要远离大树、高楼、高压线等物;逃生时千万不要选择乘坐电梯。
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SUI TANG YAN LIAN ZHI SHI LUO SHI
2016年6月14日,5位旅游爱好者在广东韶关天池山登山时,突遇山洪暴发,4人不幸遇难。据此完成1~2题。1.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之一是防洪准备不充分,具体表现为A.没有关注天气预报,不该在雨季去山区探险B.没有事先进行登高、快跑能力训练C.没有准备好急救药品D.没有学会并具备游泳、划船等逃生技能
2.突遇山洪暴发时,最好的逃生方法是A.迅速顺着山沟向低处跑B.迅速朝山洪来向的山沟高处跑C.迅速向垂直于山沟的高处跑D.迅速找到树枝漂浮不下沉
(2019·北京101中学期末)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A.沙尘暴 B.洪涝C.旱灾 D.寒潮
解析 洪涝灾害和地震一样,会瞬间造成大量的伤亡、房屋和公共设施的破坏,需要首先采取紧急救援,抢救生命;然后开展安居工程等保障灾民居住;再次,开展公共设施恢复重建工作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4.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①调整产业结构 ②人口外迁 ③房屋加固 ④组建志愿者队伍 ⑤开展避灾自救技能培训A.②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③④⑤
解析 房屋加固,有利于提高房屋抗震能力,减少损失。组建志愿者队伍,有利于提高救援速度。开展避灾自救技能培训,有利于提高地震时人们的自我救援能力,为震后救援节省时间和物资。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1编第7章第23讲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课件PPT+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文件包含第1编第7章第23讲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件PPT-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x、课时达标23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Word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三节 防灾减灾图文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防灾减灾手段,灾害监测,灾害防御,灾害救援与救助,灾后恢复,人造卫星,气象站,地震台,地质环境监测站,防护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三节 防灾减灾教课内容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标,第三节,不限于第四节,旧课标选修5,第四节,旧课标必修三,新课标112,GNSS,区别GNSS与GPS,GIS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