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学案
展开1.作者知识
林庚(1910—2006),字静希,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学史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当时,他与吴组缃、季羡林、李长之4名学生风流倜傥,才华出众,被称为清华园里的“四剑客”。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林庚专于中国文学史,尤长于楚辞、唐诗研究,并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著有《中国文学简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诗人李白》《唐诗综论》等十一部文集。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
2.背景知识
本文选自《唐诗综论》。林庚先生的《唐诗综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把这一课题的研究提到了现代学术的新高度,同时也把唐诗风貌的系统化研究留给了后人。作者在“木叶”上所下的功夫,对我们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它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该怎样欣赏古诗词,推而广之,启发我们去思考该怎样欣赏文学作品。
3.知识链接
(1)文学评论:又叫“文艺评论”,既是指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探讨、体会、评价的科学研究活动,又是指反映这种研究成果的一种文章样式。主要有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影视评论等。
(2)诗歌的意象: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流露。
(3)诗歌的意境:指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是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
4.读准字音
(1)征戍(shù) (2)招徕(lái)
(3)落木萧萧(xiā) (4)涔阳(cén)
(5)陇首(lǒng) (6)得鱼忘筌(quán)
(7)寒砧(zhēn) (8)桅杆(wéi)
(9)秋风袅袅(niǎ) (10)窸窣(xī)
(11)迢远(tiá) (12)灼灼其华(zhuó)
(13)亭皋(gā) (14)冉冉(rǎn)
(15)门闩(shuān)
一课时 析“木叶”意象内蕴,品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学习目标 1.抓住关键词句,筛选整合信息,理清文章脉络。2.把握作者观点,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3.把握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的特点,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在古典诗歌研讨会上,有同学就《登高》一诗提出疑问:“诗中‘落木’是落叶的意思,为什么杜甫选用‘落木’而不用‘落叶’呢?”众人见解不一,谁也说服不了谁。老师向大家推荐了林庚先生的《说“木叶”》一文,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答案。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本文,看你对此有什么高见。
活动一 抓住关键词句,理清文章脉络
1.通读全文,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梳理文章脉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文结构可划分为三个层次:
(1)发现问题(1~3段):“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
第1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总结句)
第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古代诗歌中很少用“树叶”,后又发展到用“落木”。
第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2)分析问题(4~6段):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第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第5段说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使“木”具有落叶的特征。
第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3)总结全文(第7段):艺术领域一字之差相隔千里。
第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金。
活动二 抓住核心概念,比较主要意象
2.结合文章有关段落,分析“树叶”与“木叶”“落叶”“落木”的区别有哪些,完成下面表格,并说说杜甫诗句中选用“落木”的原因。
选用“落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微黄 (2)干燥、不湿润 (3)疏朗、飘零之意 (4)繁密绿色 (5)饱含水分 (6)春夏之交
原因:“落木”即为“落叶”,但落木带有空阔舒朗感,从意境上看,落木比落叶对萧瑟气氛的营造更突出,也更适合江边雄浑开阔的景象。
3.结合课文内容,赏析诗句中“木叶”意象的作用,完成下面表格。
答案 (1)描绘了万木落叶飘飞的景象,渲染了凄美的意境。
(2)以“木叶”“江波”“秋月”“云”“山”等景物组成一幅气象开阔、气韵凄清的秋景图,生发出浓重秋思,笔调明净,气氛凄冷。
(3)“木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与洞庭水浩荡的波纹相似,极其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4)深秋九月的捣衣声,催落树上的枯叶,引发了诗中主人公对远在边关的丈夫的思念。
活动三 领会诗歌暗示性
4.林庚先生在文中提出“木”含有微黄、干燥的艺术特征,按照这个理论把“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的后一句换成“病木前头万树春”似乎更恰当,你认为如何?请说出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赞成“病木前头万树春”。理由:“木”字所暗示的颜色更接近黄色,有干燥之感,“病木”搭配更恰当。“树”字中包含着饱满、绵密、苍翠的语言暗示性,“万树春”更能体现出欣欣向荣的春意,符合诗歌想表达的意境。
(观点二)赞成“病树前头万木春”。理由:“木”和“树”都是仄声,在平仄上来说,可以互换。但从声韵的协调上来说,“万木春”比“万树春”更加和谐。正如杜甫《登高》中使用“无边落木”而非“落叶”或“落树”,“木”字更适合营造一种宏大、开阔的意境,故“万木”的搭配更恰切。
5.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本文所谈诗歌的“暗示性”对我们欣赏诗歌有什么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把握诗歌所指的概念以外的意义,如象征义、深层义、言外义等,这样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有弹性的,是要依据上下文、整首诗来表达或理解的。在诗歌鉴赏中,不仅要玩味语言的言内义,而且要玩味概念以外的意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鉴赏诗歌的旨趣。
②注重语言的暗示性,追求含蓄不尽。诗歌的语言是有尽的,但它所包含的意思,给予读者的暗示、启发则是无尽的。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入手,但不要被语言局限,应当从言内到言外,品尝那些言外的微妙滋味。
“板桥”就是木板桥,却比“木桥”更有诗味。刘禹锡《杨柳枝》:“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板桥”这个词也有一种特殊的情意,换成“木桥”就索然无味了。请试作分析,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文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虽然“木”与“板”从表面上看,没有什么深刻含义,但是在运用中“板桥”就是木板桥,却比“木桥”更有诗味儿,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诗人一般用“板桥”来诠释“木桥”。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此诗句脍炙人口,极受称赞。诗人仅用了几个名词,就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充满形、神、影、色美感的山村早春拂晓图,诗人用板桥而不用木桥,是因为板桥常给人一种回忆而又亲切的感觉,木桥常给人一种冰冷无情的感觉,如果换成“木桥”就索然无味了。刘禹锡《杨柳枝》:“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这首诗也是如此。用“木桥”太过乏味,“板桥”能表现出意境深远,格调高雅。诗歌语言的情韵义是由于诗人反复使用而逐渐涂上去的,这种情韵在诗里所起的作用,有时甚至比词语原有的意义更重要,它可以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和联想,使诗的含义更加丰富饱满……意象
颜色
触觉
意味
树叶
褐绿色
密密层层、浓荫
繁密充实
木叶
(1)
(2)
(3)
落叶
(4)
(5)
(6)
落木
比“木叶”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诗句
赏析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1)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2)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3)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4)
高中9 说“木叶”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a href="/yw/tb_c4001831_t4/?tag_id=42" target="_blank">9 说“木叶”导学案</a>,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介绍,知识链接,自主研习,互动探究,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31_t4/?tag_id=42" target="_blank">9 说“木叶”导学案</a>,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31_t4/?tag_id=42" target="_blank">9 说“木叶”导学案</a>,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质疑探究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