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检测 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机读卡上及答卷的密封区内。
2.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将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机读卡卡面清洁和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和机读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O 16 S 32 Zn 65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题,每小题3分,共计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关于下列诗词中蕴含的化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A. “谁见柴窑色,天晴雨过时”所述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 “败叶填溪水已冰,夕阳犹照短长亭”所述过程中存在氢键数目的增加
C.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所述现象可以用原子发射光谱解释
D. “海浸丛生深不露,一朝惊世艳姿殊”所述珊瑚的形成与沉淀溶解平衡有关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氧化铁为红棕色固体,瓷器青色不可能是氧化铁导致的,A错误;
B.等质量时,液态水中的氢键数目比固体冰中的氢键数目少,水结冰的过程中氢键数目增加,B正确;
C.该诗描述放烟花的过程,涉及焰色反应,所见光谱属于发射光谱,C正确;
D.该诗描述的是珊瑚的形成过程,珊瑚的形成与海水中的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浓度有关,当海水中的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浓度适宜时,珊瑚虫能够正常生长并分泌钙质骨骼,从而形成珊瑚,这个过程涉及到化学中的沉淀溶解平衡原理,D正确;
故选A。
2.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20的Cl原子:
B. 的电子式:
C. 四溴化碳的空间填充模型:
D. 基态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图:
【答案】D
【解析】
【详解】A.质量数等于中子数加质子数,因此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的质量数为20+17=37,表示为:,故A错误;
B.BCl3是缺电子化合物,B提供3个电子,与3个Cl分别共用1对电子,电子式:,故B错误;
C.四溴化碳结构类似于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溴原子半径大于碳原子,空间填充模型为 ,故C错误;
D.硫原子是16元素,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4,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3. 与水反应较为温和,反应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中含有的键为
B. 当有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
C. 的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为
D. 标准状况下,生成,同时收集到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1个XeF2中含2个σ键,0.1mlXeF2中含有的σ键为0.2NA,故A正确;
B.,反应中消耗2ml水电子转移4ml,当有0.1mlH2O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0.2NA,故B正确;
C.的HF溶液中含有HF物质的量为0.1ml,HF为弱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数小于0.1NA,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生成0.1mlXe,同时收集到氧气0.05ml,标准状况下得到O2的体积=0.05ml×22.4L/ml=1.12L,故D正确;
故选C。
4. 硫酰氯()在染料、药品、除草剂和农用杀虫剂的生产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化性:B. 电负性:C1>O>S
C. 离子半径:D. 基态S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有9种
【答案】A
【解析】
【详解】A.具有强氧化性,其氧化性强于,则氧化性:,A正确;
B.一般来说,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大,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小,则电负性:O>Cl>S,B错误;
C.质子数相等、电子层数相同时,电子数越多,则半径越大,因此离子半径:,C错误;
D.S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则基态S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有16种,D错误;
答案选A。
5. 冠醚因分子结构形如皇冠而得名。某冠醚分子c可识别K+,其合成方法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b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
B. b中C和O均采取sp3杂化
C. c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D. 冠醚络合哪种阳离子取决于环的大小等因素
【答案】C
【解析】
【详解】A.a含有酚羟基,具有弱酸性,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b含有碳氯键,能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A正确;
B.b中C和O均采取sp3杂化,B正确;
C.c有杂化的碳原子,不可能所有原子共平面,C错误;
D.冠醚络合哪种阳离子由环的大小、氧原子的数目、氧原子间的空隙大小等共同决定,D正确;
故选C。
6.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与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有机物的基本骨架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化合物为非极性分子。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B. 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C.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D. 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答案】D
【解析】
【分析】是有机物的基本骨架元素,X为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为O,化合物为非极性分子,W为S,与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的最外层电子数,Z为Mg,据此回答。
【详解】A.根据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r(Mg)>r(C)>r(O),A错误;
B.根据非金属性越强,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好,则H2O>H2S>CH4,B错误;
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2SO4为强酸,C错误;
D.简单氢化物的沸点:H2O>H2S,因为水分子间形成氢键,D正确;
故选D。
7.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某课题组发现:亚稳态硫化铁(如、、等)是一类具有独特抗菌效应的生物功能材料,其机理可能是释放引发细菌死亡、释放多硫化物(、等)干扰细菌代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混合物
B. 的电子式为
C. 基态转化为基态时失去上的电子
D. 硫原子核外能量最高的电子云的形状为球形
【答案】C
【解析】
【详解】A.属于化合物,也是纯净物,A项错误;
B.的电子式为,B项错误;
C.价电子排布式为,转化为离子时失去3d上的电子,C项正确;
D.硫原子核外能量最高的电子云为p电子云,形状为哑铃形,D项错误;
故选:C。
8.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且有相关性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醛基具有还原性,能还原重铬酸钾,溶液由橙黄色变为绿色,A项正确;
B.,银离子与氨水形成稳定的,促进氯化银溶解,与氨水呈碱性无关,B项错误;
C.苯密度小于水,下层为水层,C项错误;
D.BaCO3、BaSO4都是白色沉淀,无法辨析,D项错误;
故选A。
9. 2-乙酰氧基苯甲酸在医疗上可用作血小板聚集的抑制剂,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式为C9H8O4
B. 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 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D. 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题干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9H8O4,A正确;
B.由题干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没有对称轴,故苯环上有4种不同环境的H原子,故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4种,B正确;
C.由题干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甲基即sp3杂化的碳原子,故分子中不可能所有原子共平面,C错误;
D.由题干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该化合物中含有羧基,故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D正确;
故答案为:C。
10. 使用现代分析仪器对有机化合物A的分子结构进行测定,相关结果如下: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提示:图3两组峰的面积比为2:3)
A. 分子式是B. 能与溶液反应生成气体
C. 能被氧气催化氧化(非燃烧氧化)D. 能与Na反应生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图1中质荷比的最大值为A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由图2可知分子中含有烷基和醚键,即含有O,设A的分子式为CnH2n+2Ox,则14n+2+16x=74,讨论可得n=4,x=1,故A的分子式为C4H10O,可能为醚类,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2个吸收峰有,说明含有两种氢原子,且吸收峰面积之比为2:3,则两种氢原子个数之比为2:3,则A存在对称结构,含有两个甲基和两个亚甲基,则A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CH2CH3;
【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A的分子式为,故A正确;
B.A为CH3CH2OCH2CH3,不含有羧基,不能与溶液反应生成气体,故B错误;
C.A为CH3CH2OCH2CH3,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故C错误;
D.A为CH3CH2OCH2CH3,不能与Na反应生成,故D错误;
答案选A。
11. X、Y、Z、W、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基态W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5种。这五种元素可形成一种离子液体,其结构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元素的最高价:Z>Y>W
B. Z、Y的最简单氢化物的键角:Z
D. 该离子液体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态W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5种,则其2p亚层的3个轨道都排布电子,至少排布3个电子,从W与Q形成1个共用电子对看,其最外层应有7个电子,所以W为氟元素;Q与6个F形成带一个负电荷的离子,Q+5价,Q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其为磷元素;再由元素形成共价键的数目可确定其他元素,Y形成4条共价键,X形成一条共价键,Z形成三条或四条共价键,且在C和F之间,可以是N,也可以是O,O无法形成三条或四条共价键,所以,Z只能为N,则X、Y、Z、W、Q分别为H、C、N、F、P;
【详解】A.Y、Z、W分别为C、N、F,最高价分别为+4、+5、0,则元素的最高价:N>C>F,A正确;
B.Z、Y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别为NH3、CH4,NH3呈三角锥形结构,CH4呈正四面体形结构,则键角:NH3<CH4,B正确;
C.该离子液体属于离子化合物,传统的液态有机溶剂属于共价化合物,前者微粒间存在离子键,后者微粒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所以该离子液体的沸点比传统的液态有机溶剂高,C错误;
D.该离子液体由阴阳离子构成,含离子键,不同原子间形成极性共价键、C-C为非极性共价键,P与F-之间存在配位键,D正确;
故选C。
12. 在光照下,螺吡喃因发生开、闭环转换而变色的过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闭环螺吡喃) (开环螺吡喃)
A. 闭环螺吡喃有手性碳原子,开环螺吡喃没有
B. 第二电离能:N
D. 闭环螺吡喃所含元素的原子未成对电子最多的是N
【答案】C
【解析】
【详解】A.闭环螺吡喃有手性碳原子: (数字1为手性碳原子),开环螺吡喃没有,A正确;
B.N+离子的核外价电子排布为2s22p2,O+离子的核外价电子排布为2s22p3,半满,较稳定,故O的第二电离能大,B正确;
C.闭环螺吡喃中苯环和碳碳双键碳原子均为sp2杂化,共14个,开环螺吡喃中苯环、碳碳双键、碳氮双键中碳原子均为sp2杂化,共15个,杂化的碳原子数目不同,C错误;
D.闭环螺吡喃所含元素为C、H、O、N,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2、1、2、3,未成对电子最多的是N,D正确;
故选C。
13. 下列除去样品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试剂、方法可行的是
A. C2H6(C2H4):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
B. 乙酸乙酯(C2H5OH):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C. 苯(苯酚):适量浓溴水,过滤
D. 溴苯(Br2):水洗,分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乙烯会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二氧化碳,会引入新的杂质,A错误;
B.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B正确;
C.苯酚和浓溴水生成的三溴苯酚会溶于苯,无法通过过滤分离,C错误;
D.溴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溴苯,除去溴苯中的溴应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分液,D错误;
故选B。
14. 钛酸钙是一种具有优异介电特性、温度特性、机械特性以及光学特性的基础无机介电材料,钛酸钙晶胞结构如图甲所示。一种立方钙钛矿结构的金属卤化物光电材料的组成为、和有机碱离子,其晶胞如图乙所示(均在面心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晶胞乙中周围有12个最近且等距的
B. 有机碱离子中,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C. 有机碱离子与间能形成配位键
D. 钛酸钙的化学式为,基态钛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属于d区
【答案】B
【解析】
【详解】A.晶胞乙中,顶点的周围最近且等距的位于与之相邻的3个面的面心上,顶点的被8个晶胞共用,则周围最近且等距的有,A正确;
B.有机碱离子中氨原子形成4个键,其杂化类型为为sp3,B错误;
C.能够提供空轨道,中N能够提供孤电子对,故有机碱离子与间能形成配位键,C正确;
D.根据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知,Ca2+位于体心,一个晶胞含有一个Ca2+,位于8个顶点,则1个晶胞中含个, 位于12条棱棱心,1个晶胞中含个,所以钛酸钙的化学式为;Ti原子序数22,核外电子排布:,基态钛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其属于d区元素,D正确;
故选B。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8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道大题,每小空2分,共计58分)
15. 乙炔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利用电石可制备乙炔,电石的主要成分为,还含有CaS和等少量杂质。
制备乙炔并检验其性质
已知:i.CaS、能发生水解反应;
ii.能被、及酸性溶液氧化。
(1)a中生成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分液漏斗中使用饱和食盐水代替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
(3)实验过程中,硫酸铜溶液的作用是______;b中溶液一直保持蓝色的目的是______。
(4)实验过程中,c、d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均褪去。其中,c验证了乙炔能与发生加成反应。c中有两种加成反应产物,写出这两种生成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d中溶液褪色则说明乙炔具有______性。
(5)由乙炔可以制备聚乙炔,聚乙炔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答案】(1)
(2)减缓反应速率 (3) ①. 除去、 ②. 确保除去和,避免干扰后续实验
(4) ①. ②. ③. 还原性
(5)
【解析】
【分析】实验室用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制备乙炔,电石的主要成分为,还含有CaS和等少量杂质,则生成的乙炔混合气体通过硫酸铜溶液可以去除、杂质气体;纯净的乙炔通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可以验证乙炔能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再通过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验证乙炔的还原性,最后进行尾气处理。
【小问1详解】
a中用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制备乙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电石与水反应比较剧烈,分液漏斗中使用饱和食盐水代替蒸馏水可以减缓反应速率。
【小问3详解】
根据分析,生成的乙炔混合气体通过硫酸铜溶液可以去除、杂质气体,排除对后续实验的干扰,因此硫酸铜溶液的作用是除去、;b中溶液一直保持蓝色,可以确保除去和,避免干扰后续实验。
【小问4详解】
乙炔中含有碳碳三键,能与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乙炔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其褪色,则乙炔具有还原性。
【小问5详解】
乙炔中含有碳碳三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炔,则聚乙炔的结构简式为。
16. 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及有关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与其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中心原子成键时采取杂化轨道类型:______,气态分子的中心原子VSEPR模型为______,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
(2)第ⅠA、ⅡA族部分元素氯化物的熔点如下表,从NaCl到CsCl熔点依次降低,但的熔点比的低,其原因是______。
(3)下列物质的变化破坏了极性共价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二氧化硅晶体熔化B. 乙酸溶于水C. 干冰升华D. 冰融化
(4)比较和的沸点并从结构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
(5)某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已知该晶体的晶胞边长为540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则晶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答案】(1) ①. sp3杂化 ②. 平面三角形 ③. 平面三角形
(2)NaCl、KCl、RbCl、CsCl均为离子晶体,由于金属阳离子半径按Na+、K+、Rb+、Cs+顺序逐渐增大,离子半径越大,离子键越弱,物质的熔点就越低,所以从NaCl到KCl、RbCl、CsCl逐渐降低;而BeCl2在固态时属于分子晶体、MgCl2属于离子晶体,所以BeCl2的熔点比MgCl2低 (3)AB
(4)二氧化碳、水均为分子晶体,水分子间会形成氢键,导致其沸点高于二氧化碳
(5) ①. ZnS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CH4中心原子C形成4个共价单键且无孤电子对,成键时采取的杂化轨道类型:sp3杂化;SO2分子中心原子S的价层电子对数为,孤电子对数为1,为sp2杂化,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 中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不含孤电子对,所以是平面三角形结构;
【小问2详解】
NaCl、KCl、RbCl、CsCl均为离子晶体,由于金属阳离子半径按Na+、K+、Rb+、Cs+顺序逐渐增大,离子半径越大,离子键越弱,断裂离子键消耗的能量就越低,物质的熔点就越低,所以从NaCl到KCl、RbCl、CsCl逐渐降低;而BeCl2在固态时属于分子晶体,MgCl2是离子晶体,分子之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因此其熔点比较低;
【小问3详解】
A.SiO2为共价晶体,熔化时将破坏Si-O共价键,Si-O属于极性共价键,A符合题意;
B.乙酸溶于水时电离产生H+和CH3COO-,破坏的是H-O共价键,H-O共价键属于极性共价键,B符合题意;
C.干冰是固体CO2,由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干冰气化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内的共价键无关,C不符合题意;
D.冰是固体H2O,由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冰熔化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内的共价键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B;
【小问4详解】
二氧化碳、水均为分子晶体,水分子间会形成氢键,导致其沸点高于二氧化碳;
【小问5详解】
根据“均摊法”,晶胞中含个Zn、4个S,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ZnS,晶体密度为。
17. 工业上以铝土矿(主要成分,含少量、FeO、等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氧化铝,流程如下。
(1)酸浸:用稍过量的稀硫酸酸浸后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有_______。
(2)用溶液浸取铝土矿中的铝元素和铁元素,溶液的用量不宜过量太多,其原因是_______。
(3)氧化:溶液的作用是将二价铁转化为三价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沉淀:用溶液调节pH,将Al元素和Fe元素转化为沉淀析出。溶液中的pH对铝、铁沉淀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为获得较高的铝、铁沉淀率,应控制溶液pH为_______。
②检验沉淀完全的操作为_______。
(5)碱溶:用NaOH溶液溶解沉淀,分离出。下列措施中能提高单位时间内铝元素浸出率的有_______(填序号)。
A.适当增大NaOH溶液浓度
B.适当加快搅拌速率
C.适当降低温度
(6)碳分:“碱溶”后的溶液中Al元素主要以形式存在,通入足量气体,目的是使Al元素沉淀析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答案】(1)Al3+、Fe2+、Fe3+、H+
(2)防止增大后续步骤中Na2CO3和NaOH溶液的消耗,造成浪费
(3)2Fe2++H2O2+2H+=2Fe3++2H2O
(4) ①. 5.0左右 ②. 静置,取上层清液于一试管,向其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不变红,则说明Fe3+沉淀完全
(5)AB (6)
【解析】
【分析】由题干工艺流程图可知,向铝土矿中加入硫酸,将Al2O3、Fe2O3、FeO分别转化为Al3+、Fe3+和Fe2+,过滤出SiO2,向滤液中加入H2O2溶液将Fe2+转化为Fe3+,便以沉淀步骤中转化为Al(OH)3和Fe(OH)3沉淀,过滤后得到沉淀,向沉淀中加入NaOH溶液,将Al(OH)3沉淀溶解转化为NaAlO2溶液,过滤得到Fe(OH)3,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生成Al(OH)3沉淀和NaHCO3溶液,过滤洗涤沉淀,并进行灼烧得到Al2O3,据此分析解题
【小问1详解】
向铝土矿中加入硫酸,将Al2O3、Fe2O3、FeO分别转化为Al3+、Fe3+和Fe2+,同时酸是稍过量的,故用稍过量的稀硫酸酸浸后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有Al3+、Fe2+、Fe3+、H+;
【小问2详解】
由于后续步骤中加入的Na2CO3和NaOH均能与H2SO4反应,故若“酸浸”步骤中H2SO4溶液的用量过量太多,则将增大后续步骤中Na2CO3和NaOH溶液的消耗,造成浪费;
【小问3详解】
由题干流程图信息可知,在酸性环境中用H2O2溶液将Fe2+氧化为Fe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小问4详解】
①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pH=5.0左右时铝铁的沉淀率均比较高了,接近100%,再提高pH沉淀率增大不显著,且消耗更多的Na2CO3,故为获得较高的铝、铁沉淀率,应控制溶液pH为5.0左右;
②检验Fe3+沉淀完全的操作为:静置,取上层清液于一试管,向其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不变红,则说明Fe3+沉淀完全;
小问5详解】
A.适当增大NaOH溶液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能提高单位时间内铝元素浸出率,A符合题意;
B.适当加快搅拌速率,以试剂充分接触增大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能提高单位时间内铝元素浸出率,B符合题意;
C.适当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不能提高单位时间内铝元素浸出率,C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B;
【小问6详解】
向“碱溶”后的溶液中通入足量气体,生成Al(OH)3沉淀和NaHCO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8. 有机小分子物质多用于有机合成,合成某降压药物的中间体G的部分流程如下:
已知:乙酸酐的结构简式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______________。
(2)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3)D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5)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苯环上只有三个取代基
②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只有4组吸收峰
③该物质与足量溶液反应生成
【答案】(1)4-氟苯酚(对氟苯酚)
(2)羟基、羰基 (3) ①. ②.
(4)取代反应 (5) ①. ②.
【解析】
【分析】根据A结构简式可知A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发生分子内重排生成C,在乙酸钠的作用下C和乙二酸二乙酯反应生成E,E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比较E和G的结构简式可知F为,E发生消去反应得F,F再与氢气加成得G,据此解答
【小问1详解】
根据A的结构简式可知A的名称为4-氟苯酚(对氟苯酚);
【小问2详解】
根据C的结构简式可知C中含氧官能团为酚羟基和羰基;
【小问3详解】
根据D的结构简式确定其分子式为;对比E、G的结构及反应⑥的条件,可知反应⑤中羟基发生消去反应生成F,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反应①中酚羟基转化为乙酸酯基,由此判断其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小问5详解】
E的同分异构体苯环上只有三个取代基,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只有4组吸收峰,说明分子中有4种等效氢原子,存在对称结构;该物质与足量溶液反应生成,说明分子中含有2个羧基。符合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为、。选项
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在酸性溶液中滴加乙醛,振荡,溶液由橙黄色变为绿色
醛基有还原性
B
向装有AgCl的试管中加入氨水,振荡,白色固体溶解
氨水呈碱性
C
向碘水中加入苯,振荡,静置,上层变浅,下层变为紫色
在苯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D
向含等浓度的和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氯化物
NaCl
KCl
RbCl
CsCl
熔点/℃
801
776
715
645
405
714
吉林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吉林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共25页。
四川省叙永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四川省叙永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四川省叙永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叙永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四川省阆中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四川省阆中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阆中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