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深圳市锦华实验学校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调研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深圳市锦华实验学校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调研试题【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小强同学投掷 30 次实心球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小强同学投掷 30 次实心球成绩的众数与中位数分别是( )
A.12m,11.9mB.12m,12.1mC.12.1m,11.9mD.12.1m,12m
2、(4分)如图,长方形ABCD的长为6,宽为4,将长方形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长方形,则阴影部分面积是( )
A.12B.10C.8D.6
3、(4分)若代数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x≥1B.x≥0C.x>1D.x>0
4、(4分)用尺现作图的方法在一个平行四边形内作菱形,下列作法错误的是 ( )
A.B.C.D.
5、(4分)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四个内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D.两条对角线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6、(4分)已知x(x﹣2)=3,则代数式2x2﹣4x﹣7的值为( )
A.6B.﹣4C.13D.﹣1
7、(4分)如图,,点D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点E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则的度数是( ).
A.15°B.20°C.25°D.30°
8、(4分)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0,3)和(﹣2,0),那么直线必过下面的点( )
A.(4,6)B.(﹣4,﹣3)C.(6,9)D.(﹣6,6)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若,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
10、(4分)2﹣6+的结果是_____.
11、(4分)计算_________.
12、(4分)在 中,若是 的正比例函数,则常数 _____.
13、(4分)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AC上,∠ADE=∠C,如果AE=4cm,△ACE的面积是4cm2,四边形BCED的面积是5cm2,那么AB的长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某酒厂生产A,B两种品牌的酒,平均每天两种酒共可售出600瓶,每种酒每瓶的成本和售价如表所示,设平均每天共获利y元,平均每天售出A种品牌的酒x瓶.
(1)请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该厂每天至少投入成本25000元,且售出的B种品牌的酒不少于全天销售总量的55%,那么共有几种销售方案?并求出每天至少获利多少元?
15、(8分)已知关于的分式方程的解是负数,求的取值范围.
16、(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过点且与轴交于点,把点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过点且与平行的直线交轴于点.
(1)求直线CD的解析式;
(2)直线AB与CD交于点E,将直线CD沿EB方向平移,平移到经过点B的位置结束,求直线CD在平移过程中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17、(10分)如图,甲乙两船同时从A港出发,甲船沿北偏东35°的方向,以每小时12海里的速度向B岛驶去.乙船沿南偏东55°的方向向C岛驶去,2小时后,两船同时到达了目的地.若C、B两岛的距离为30海里,问乙船的航速是多少?
18、(10分)分解因式
(1)
(2)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如图,已知函数和的图象交于点P, 则根据图象可得,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_____________。
20、(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的边均平行于坐标轴,A点的坐标为(a,a).如图,若曲线 与此正方形的边有交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1、(4分)某校生物小组7人到校外采集标本,其中2人每人采集到3件,3人每人采集到4件,2人每人采集到5件,则这个小组平均每人采集标本___________件.
22、(4分)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P(3,﹣4)到y轴的距离是_____.
23、(4分)在Rt△ABC中,∠C=90°,∠A=30°,BC=6,那么AB=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6月18日,四川宜宾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为救助灾区,某校学生会向全校学生发起了爱心捐款活动,为了解捐款情况,学生会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的捐款金额,并用得到的数据绘制了如下统计图1和图2,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被调查的学生有______人,扇形统计图中______.
(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本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众数是______,中位数是______;
(4)若该校有1800名学生,根据以上信息,估计全校本次活动捐款金额为10元的学生有多少人.
25、(10分)已知正比例函数y1=m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1=(m为常数,m≠0)的图象有一个交点的横坐标是1.
(1)求m的值;
(1)写出当y1<y1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6、(12分)在菱形ABCD中,AC是对角线.
(1)如图①,若AB=6,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______;若∠DAB=70º,则∠D的度数是_____;∠DCA的度数是____;
(2)如图②,P是AB上一点,连接DP交对角线AC于点E,连接EB,求证: ∠APD=∠EBC.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D
【解析】
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分别进行判断即得答案.
【详解】
解:由表可知:12.1出现了10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小强同学投掷 30 次实心球成绩的众数是12.1m,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最中间的第15、16个数是12、12,则中位数是(m),故选D.
本题考查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而中位数是指将一组数据按从小(大)到大(小)的顺序排列起来,位于最中间的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具体判断时,切勿将表中的“成绩”与“频数”混淆,从而做出错误判断.
2、C
【解析】
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到AB∥A′B′,BC∥B′C′,则A′B′⊥BC,延长A′B′交BC于F,AD交A′B′于E,CD交B′C′于G,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到FB′=2,AE=2,易得四边形ABFE、四边形BEDG都为矩形,然后计算出DE和B′E后可得到阴影部分面积.
【详解】
解:∵长方形ABCD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长方形A′B′C′D′,
∴AB∥A′B′,BC∥B′C′,
∴A′B′⊥BC,
延长A′B′交BC于F,AD交A′B′于E,CD交B′C′于G,
∴FB′=2,AE=2,
易得四边形ABFE、四边形BEDG都为矩形,
∴DE=AD-AE=6-2=4,B′E=EF-B′F=AB-B′F=4-2=2,
∴阴影部分面积=4×2=1.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3、A
【解析】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被开方数为非负数.
【详解】
解:∵二次根式有意义,
∴x-1≥0,
∴x≥1,
故选A.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4、A
【解析】
根据菱形的判定方法一一判定即可
【详解】
作的是角平分线,只能说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A符合题意
B、作的是连接AC,分别做两个角与已知角∠CAD、∠ACB相等的角,即∠BAC=∠DAC,∠ACB=∠ACD,能得到AB=BC,AD=CD,又AB∥CD,所以四边形ABCD为菱形,B不符合题意
C、由辅助线可知AD=AB=BC,又AD∥BC,所以四边形ABCD为菱形,C不符合题意
D、作的是BD垂直平分线,由平行四边形中心对称性质可知AC与BD互相平分且垂直,得到四边形ABCD是菱形,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能理解每个图的作法是本题解题关键
5、D
【解析】
分别利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判定定理,对选项逐一分析即可做出判断.
【详解】
解:A、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符合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故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四边形的四个内角都相等,
∴四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90°,则这个四边形有三个角是90°,
∴这个四边形是矩形,故四个内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符合菱形的判定,,故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两条对角线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不一定是正方形,故本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判定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并掌握判定定理.
6、D
【解析】
将x(x﹣2)=3代入原式=2x(x﹣2)﹣7,计算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当x(x﹣2)=3时,原式=2x(x﹣2)﹣7=2×3﹣7=6﹣7=﹣1.
故选D.
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整体代入思想的运用.
7、B
【解析】
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B=DA,EC=EA,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
解:∵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E,
∴DB=DA,EC=EA,
∵∠BAC=100°,
∴∠B+∠C=80°,
∵DB=DA,EC=EA,
∴∠DAB=∠B,∠EAC=∠C,
∴∠DAB+∠EAC=80°,
∴∠DAE=100°-80°=20°,故选B.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的应用,注意: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8、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两点法”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再检验直线解析式是否满足各点的横纵坐标.
解:设经过两点(0,3)和(﹣2,0)的直线解析式为y=kx+b,
则,解得,∴y=x+3;
A、当x=4时,y=×4+3=9≠6,点不在直线上;
B、当x=﹣4时,y=×(﹣4)+3=﹣3,点在直线上;
C、当x=6时,y=×6+3=12≠9,点不在直线上;
D、当x=﹣6时,y=×(﹣6)+3=﹣6≠6,点不在直线上;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可知,开方结果大于等于0,于是1-a≥0,解不等式即可.
【详解】
∵,
∴1−a≥0,
∴a≤1,
故答案是a≤1.
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能根据任意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都大于等于0得出1−a≥0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0、
【解析】
先把各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项即可.
【详解】
原式=-2+2
=3-2.
故答案为:3-2.
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熟知二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合并方法为系数相加减,根式不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19+6
【解析】
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展开计算即可。
【详解】
解:18+6+1=19+6
本题考查了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实数的计算,理解和掌握乘法公式是关键。
12、2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就是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由此可得a﹣2=0,解出即可.
考点: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13、6cm.
【解析】
试题分析:由∠ADE=∠C,∠A是公共角,根据有两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相似,即可证得△ADE∽△ACB,又由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得,然后由AE=2,△ADE的面积为4,四边形BCDE的面积为5,即可求得AB的长为6cm.
故答案为6cm.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y;(2)共有4种方案,10335.
【解析】
(1)根据获利y=A种品牌的酒的获利+B种品牌的酒的获利,即可解答.
(2)根据生产B种品牌的酒不少于全天产量的55%,A种品牌的酒的成本+B种品牌的酒的成本≥25000,列出方程组,求出x的取值范围,根据x为正整数,即可得到生产方案;再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每天至少获利多少元.
【详解】
(1)
(2)依题意2得
x为整数
解得
共有4种方案 A:267 B:333
A:268 B:332
A:269 B:331
A:270 B:330
至少获利
若x取267,y最小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关键从表格种获得成本价和利润,然后根据利润这个等量关系列解析式,根据第二问中的利润和成本做为不等量关系列不等式组分别求出解,然后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求出哪种方案获利最小.
15、且.
【解析】
先解出关于的分式方程,根据解为负数,即可求得m的取值范围.
【详解】
由=1得,
∴
∵x<0,且x+1≠0
∵<0且
∴且
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求解,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根据解为负数,表示成不等式再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16、(1)y=3x-10;(2)
【解析】
(1)先把A(6,m)代入y=-x+4得A(6,-2),再利用点的平移规律得到C(4,2),接着利用两直线平移的问题设CD的解析式为y=3x+b,然后把C点坐标代入求出b即可得到直线CD的解析式;
(2)先确定B(0,4),再求出直线CD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0);易得CD平移到经过点B时的直线解析式为y=3x+4,然后求出直线y=3x+4与x轴的交点坐标,从而可得到直线CD在平移过程中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详解】
解:(1)把A(6,m)代入y=-x+4得m=-6+4=-2,则A(6,-2),
∵点A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C,
∴C(4,2),
∵过点C且与y=3x平行的直线交y轴于点D,
∴CD的解析式可设为y=3x+b,
把C(4,2)代入得12+b=2,解得b=-10,
∴直线CD的解析式为y=3x-10;
(2)当x=0时,y=4,则B(0,4),
当y=0时,3x-10=0,解得x=,则直线CD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0),
易得CD平移到经过点B时的直线解析式为y=3x+4,
当y=0时,3x+4=0,解得x=,则直线y=3x+4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0),
∴直线CD在平移过程中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几何变换:求直线平移后的解析式时要注意平移时k的值不变,会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17、乙船的航速是 9海里/时.
【解析】
分析:首先求得线段AB的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得线段AC的长,然后除以时间即可得到乙船的速度.
详解:根据题意得:AB=11×1=14,BC=30,∠BAC=90°.
∴AC1+AB1=BC1.
∴AC1=BC1-AB1=301-141=314
∴AC=18
∴乙船的航速是:18÷1=9海里/时.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知识以及方向角的内容,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整理出直角三角形求解.
18、(1);(2)
【解析】
(1)先提取-1,然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2)先提取(a-5),然后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详解】
解:(1)
=
=
(2)
=
=
=
本题考查提公因式和公式法因式分解,掌握因式分解的技巧正确计算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
【解析】
由图可知:两个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为(-4,-2);那么交点坐标同时满足两个函数的解析式,而所求的方程组正好是由两个函数的解析式所构成,因此两函数的交点坐标即为方程组的解.
【详解】
函数y=ax+b和y=kx的图象交于点P(-4,-2),
即x=-4,y=-2同时满足两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所以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是.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方程组的解就是使方程组中两个方程同时成立的一对未知数的值,而这一对未知数的值也同时满足两个相应的一次函数式,因此方程组的解就是两个相应的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
20、-1≤a≤
【解析】
根据题意得出C点的坐标(a-1,a-1),然后分别把A、C的坐标代入求得a的值,即可求得a的取值范围.
【详解】
解:反比例函数经过点A和点C.
当反比例函数经过点A时,即=3,
解得:a=±(负根舍去);
当反比例函数经过点C时,即=3,
解得:a=1±(负根舍去),
则-1≤a≤.
故答案为: -1≤a≤.
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关键是掌握反比例函数y=(k为常数,k≠0)的图象上的点(x,y)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即xy=k.
21、4
【解析】
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故答案为:4.
点睛: 本题重点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加权平均数:(其中w1、w2、……、wn分别为x1、x2、……、xn的权数).
22、3
【解析】
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特点,可知到y轴的距离为横坐标的绝对值,因此可知P点到y轴的距离为3.
故答案为3.
23、1
【解析】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解即可.
【详解】
∵在Rt△ABC中,∠C=90°,∠A=30°,
∴=,
∵BC=6,
∴AB=1.
故答案为1.
本题主要考查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知识点,此题较简单,需要同学们熟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1)50,32;(2)图略;(3)10元,15元;(4)全校本次活动捐款金额为10元的学生约有576人.
【解析】
(1)根据捐款5元的人数与占比即可求出本次被调查的学生人数,再利用捐款10元的人数即可求出m的值;
(2)求出捐款15元的人数即可补全统计图;
(3)根据众数与平均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4)利用学校总人数乘以捐款10元的占比即可求解.
【详解】
解:(1)本次被调查的学生有4÷8%=50人 ,
16÷50=32%,故m=32;
(2)本次被调查中捐款15元的人数为50-4-16-10-8=12人
故补全统计图如下:
(3)由条形统计图可知,本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众数是10元,中位数是15元;
(4)(人)
答:全校本次活动捐款金额为10元的学生约有576人.
此题主要考查统计调查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扇形统计图与直方图求出本次被调查的学生总数.
25、 (1)m=1;(1)x<﹣1或0<x<1.
【解析】
(1)把交点的横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即可;
(1)根据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
【详解】
解:(1)∵正比例函数y1=m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1=(m为常数,且m≠0)的图象有一个交点的横坐标是1,
∴y1=1m,y1=,
∵y1=y1,
∴1m=,
解得,m=1;
(1)由(1)得:正比例函数为y1=1x,反比例函数为y1=;
解方程组得: 或
∴这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为(1,4)和(﹣1,﹣4),
当y1<y1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x<﹣1或0<x<1.
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交点问题,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6、(1)24;110°;35°;(2)见解析.
【解析】
(1)由菱形的性质可求解;
(2)由“SAS”可得△DCE≌△BCE,可得∠CDP=∠CBE,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CDP=∠APD=∠CBE.
【详解】
解:(1)∵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BC=CD=AD=6,∠DAB+∠ADC=180°,
∠DCA=∠DCB=∠DAB=35°
∴菱形ABCD的周长=4×6=24,
∠ADC=180°-70°=110°,
故答案为:24,110°,35°
(2)证明:∵菱形ABCD
∴CD//AB,CD=CB,CA平分∠BCD
∴∠CDE=∠APD,∠ACD=∠ACB
∵CD=CB,∠BCE=∠DCE,CE=CE
∴△CBE≌△CDE(SAS)
∴∠CBE=∠CDE
∴∠CBE=∠APD.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判定和性质,熟练运用菱形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A
B
成本(元)
50
35
售价(元)
70
5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锦华实验学校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广东深圳市龙华区锦华实验学校数学九上开学检测试题【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深圳市龙华区锦华实验学校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果,那么的值为,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是,如图,是的切线,切点分别是,四位同学在研究函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