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
展开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班级、姓名、教育ID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教育ID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区”贴好条形码。
2.本次练习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练习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本练习卷满分共100分,作答时长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 14 Na 23 S 32 Fe 56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2分)
本题包括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 胶体B. 蔗糖溶液
C. 溶液D. 溶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胶体可以发生丁达尔效应,据此判断。
【详解】A.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故A符合题意;
B.蔗糖溶液溶液,不是胶体,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故B不符合题意;
C.溶液是溶液,不是胶体,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故C不符合题意;
D.溶液是溶液,不是胶体,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B. 溶液
C. D. 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
B.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
C.属于碱,属于电解质,C正确;
D.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
故选C。
3. 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不会导致酸雨的是
A. NOB. NO2
C. CO2D. SO2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造成酸雨的是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气体,CO2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C。
4. 下列物质与Cl2反应,能发出苍白色火焰的是
A. H2B. Na
C. FeD. Cu
【答案】A
【解析】
【详解】A.纯净的H2在Cl2的集气瓶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出现,A符合题意;
B.Na与Cl2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呈现黄色火焰,B不符合题意;
C.Fe与Cl2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棕褐色的烟,不会发出苍白色火焰,C不符合题意;
D.Cu与Cl2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棕黄色烟,不会发出苍白色火焰,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K+、OH-、、Fe3+B. Na+、Ca2+、、Cl-
C. Fe2+、H+、、D. Na+、Cu2+、Cl-、
【答案】D
【解析】
【详解】A.Fe3+和OH-会反应产生Fe(OH)3沉淀,因此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Ca2+和会反应产生CaCO3沉淀,因此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在酸性条件下会氧化Fe2+,因此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离子之间互相不发生反应,因此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6. 下列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 SO2B. H2
C. O2D. CO
【答案】A
【解析】
【详解】A.SO2能溶于水,S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选A;
B.H2难溶于水,H2能用排水法收集,故不选B;
C.O2微溶于水,O2能用排水法收集,故不选C;
D.CO难溶于水,CO能用排水法收集,故不选D;
选A。
7. 下列关于NO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无色气体B. 可用排空气法收集
C. 难溶于水D. 由N2和O2在雷电作用下合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一氧化氮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故A正确;
B.常温一氧化氮和氧气发生反应,2NO+O2=2NO2,故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B错误;
C.一氧化氮是不溶于水的气体,故C正确;
D.氮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的条件是放电反应生成放电一氧化氮,,故D正确;
故答案选B。
8. 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银白色柔软B. 密度比水小
C. 与水反应生成氢气D.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答案】D
【解析】
【详解】A、钠是银白色的金属,较软,可以用小刀切割,A正确;
B、钠的密度比水小,和水反应的时候,浮在水面上,B正确;
C、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C正确;
D、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D错误;
故选D。
9. P2O5常用作气体的干燥剂,易吸水转化为H3P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P2O5中P元素化合价为+5价B. P2O5属于碱性氧化物
C. P2O5能与CaO反应D. P2O5能与NaOH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P2O5中氧元素化合价-2价,P元素化合价+5价,故A正确;
B.P2O5易吸水转化为H3PO4,属于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
C.P2O5是酸性氧化物,能与CaO反应生成磷酸钙,故C正确;
D.P2O5能与NaOH反应生成磷酸钠和水,故D正确;
故选:B。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与足量完全反应,转移电子
B. 常温常压下,物质的量为
C. 中含有个氧原子
D. 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与足量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铁,转移电子,故A错误;
B.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l,物质的量小于1ml,故B错误;
C.中含有个氧原子,故C正确;
D.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的体积远小于,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1.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溶液中
B. 若取该溶液,其中
C. 配制该溶液时,将固体溶于水中
D. 配制该溶液时,使用未干燥的容量瓶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
【答案】A
【解析】
【详解】A.溶液中,A正确;
B.溶液具有均一性,若取该溶液,其中,B错误;
C.配制该溶液时,用托盘天平取固体,用100mL容量瓶配制为100mL溶液,不能直接溶于100mL水,C错误;
D.配制该溶液时,使用未干燥的容量瓶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D错误;
故选A。
12. 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 溶液保存时加入粉B. 浓硝酸保存于无色试剂瓶中
C. 碳酸氢铵保存于阴凉处D. 浓硫酸可保存于铁质容器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亚铁离子容易被氧气氧化为铁离子,溶液保存时加入粉可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保存方法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浓硝酸受热或见光易分解,保存于棕色试剂瓶中,保存方法不正确,故B符合题意;
C.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保存于阴凉处,保存方法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遇到铁钝化,阻止进一步反应,可保存于铁质容器中,保存方法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B。
13. 下列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用溶液刻蚀铜板B. 实验室用制取
C. 工业用黄铁矿制备硫酸D. 在空气中变为红褐色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溶液刻蚀铜板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实验室用制取反应为H2SO4(浓)+Na2SO3=Na2SO4+SO2↑+2H2O,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
C.工业用黄铁矿制备硫酸,发生,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D.在空气中变为红褐色,发生,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故选B。
14.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制备及性质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室加热氯化铵制取氨气
B. 用瓶口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
C. 喷泉实验的现象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D. 酚酞溶液变红的原因是: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的氨气和氯化氢在试管口重新化合生成氯化铵,不能制备氨气,实验室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制取氨气,故A错误;
B.NH3密度比空气小,应该采用向下排空法收集,故B正确;
C.喷泉实验的现象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易形成烧瓶内外的压力差,从而形成喷泉,故C正确;
D.NH3⋅H2O可以电离出OH-,使溶液显碱性,酚酞溶液遇碱变红色,故D正确;
答案选A。
15. 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氨气遇浓盐酸产生白烟:
B. 铁粉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C. 浓硫酸与木炭加热产生气体:
D. 向铜粉中滴加稀HNO3,产生气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氨气遇浓盐酸产生白烟即为NH4Cl小颗粒,反应方程式为::NH3+HCl=NH4Cl,A正确;
B.铁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装置A中发生反应:,B正确;
C.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 CO2↑+2SO2↑+2H2O,C正确;
D.Cu与稀硝酸反应产生Cu(NO3)2、NO、H2O,离子方程式应该为:,D错误;
故答案选D。
实验室用与浓盐酸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回答下列2个小题。
16. 关于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发生了还原反应
B. 表现还原性和酸性
C.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 浓盐酸可用一定浓度的和的混合物代替
17. 用下图装置制取纯净的氯气,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中盛放浓硫酸B. ②的作用是除去气体
C. ③收集气体,应选择装置aD. ④中盛放溶液
【答案】16. C 17. D
【解析】
【16题详解】
A.中Mn由+4价降低为+2价,发生了还原反应,A正确;
B.在反应中生成Cl2、MnCl2,表现还原性和酸性,B正确;
C.为氧化剂,部分HCl为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C错误;
D.和反应可生成HCl,浓盐酸可用一定浓度的和的混合物代替,D正确;
故选C。
【17题详解】
实验室用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用①中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HCl,用②中浓硫酸干燥,③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用④的碱液吸收尾气。
A.根据分析,①中盛放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HCl,A错误;
B.②中浓硫酸干燥氯气,B错误;
C.③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需长进短出,应选择装置b,C错误;
D.④的碱液吸收尾气,可盛放溶液,D正确;
故选D。
某工业废水中存在大量的、、、、,欲提取,设计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2个小题。
18. 下列关于流程中物质与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i除去的离子为:
B. 试剂a为
C. 沉淀3为
D. 过程Ⅳ所涉及的离子反应为:
19. 下列关于流程中实验操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过程ⅰ~ⅲ所加试剂均需过量
B. 过程ⅱ和ⅲ所加试剂可互换
C. 操作1、2、3均为过滤
D. 取少量滤液2,滴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被除尽
【答案】18. C 19. B
【解析】
【分析】工业废水中存在大量的、、、、,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铜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氢离子反应生成水,过滤,沉淀1为氢氧化铜;滤液1中滴加硝酸钡,过滤得到硫酸钡沉淀和滤液2,再滴加过量的碳酸钠除去过量的钡离子,沉淀3为碳酸钡,最后滴加硝酸至中性,得到硝酸钠溶液,冷却结晶得到NaNO3固体。
【18题详解】
A.过程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铜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氢离子反应生成水,除去的离子为:Cu2+和H+,故A错误;
B.滤液1中滴加硝酸钡,过滤得到硫酸钡沉淀和滤液2,试剂a为硝酸钡,不是氯化钡,故B错误;
C.滤液2滴加碳酸钠除去过量的钡离子,沉淀3为碳酸钡,故C正确;
D.滴加硝酸至中性,得到硝酸钠溶液,反应中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均与氢离子反应,过程iv所涉及的离子反应为CO+2H+=H2O+CO2↑和OH-+H+=H2O,故D错误;
故选C。
【19题详解】
A.过程ⅰ~ⅲ所加试剂均需过量,便于离子的完全除去,A正确;
B.过程ⅱ和ⅲ所加试剂不可互换,否则钡离子不能完全除去,B错误;
C.操作1、2、3均为除去溶液中的沉淀,均为过滤,C正确;
D.硝酸钡过量,根据钡离子可以和硫酸根离子生成沉淀,则取少量滤液2,滴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被除尽,D正确;
故选B。
20. 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A. AB. B
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将CuO放入溶液中,固体溶解,溶液变蓝生成硝酸铜,具有酸性,A错误;
B.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可能是氯化银或者碳酸银等,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B错误;
C.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等,C错误;
D.Fe能与稀反应而Cu不与稀反应,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还原性:,D正确;
故答案为:D。
21. 某小组同学探究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向20mL0.2ml/LBa(OH)2溶液中滴加0.1mL盐酸,测定电导率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说明在通电条件下发生电离
B. B点恰好完全反应,此时
C. A-B段电导率下降的原因是Ba2+与Cl-结合为BaCl2、H+与OH-结合为H2O
D. 和H2SO4、和稀盐酸,两个反应的实质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因为水分子的作用,与外加电源无关,只能说通电条件下,阴阳离子发生了定向移动,出现了导电现象,故A错误;
B.B点时,溶液电导率最小,溶液中离子浓度最小,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此时,故B正确;
C.氢氧化钡和盐酸反应生成强电解质氯化钡和弱电解质水,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是因为溶液体积增大,涉及H+与结合生成水,不涉及Ba2+与Cl-结合,故C错误;D.Ba(OH)2和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均应保留化学式,即,而Ba(OH)2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物中只有水保留化学式,即,离子反应不同,两个反应的实质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8分)
22. 补齐物质与其用途之间的连线_______。
【答案】
【解析】
【详解】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作食品膨松剂;氧化铁俗称铁红,是红棕色粉末,用作红色颜料;过氧化钠能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用作供氧剂,故答案为:。
23. 含氯消毒剂在生产生活中被广泛用于杀菌、消毒和漂白。
(1)氯水具有漂白性,其中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氯水需要避光保存,原因是__________。
(3)通常将Cl2与NaOH或反应制成便于保存的消毒液或漂白粉。Cl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漂白粉[成分为、和CaCl2]可用于鱼塘的消毒,防治水生生物细菌性疾病。使用注意事项如下:
a.不宜用金属容器盛装
b.勿与酸性物质混用
c.水体中铵盐含量高,使用时产生NH3
d.水体中亚硝酸盐(NO2)含量高,会降低其消毒效果
①注意事项a说明漂白粉具有____________性。
②为了验证注意事项b,向漂白粉中滴加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被还原的微粒是____________,作还原剂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
③注意事项c中NH3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④从物质性质的角度解释注意事项d中漂白粉消毒效果降低的原因____________。(已知浓度较高的鱼塘使用漂白粉,会使水中含量升高,池水富营养化。)
【答案】(1)
(2)氯水中含有次氯酸,见光易分解
(3)Cl2+2OH-=Cl-+ClO-+H2O
(4) ①. 氧化 ②. ClO- ③. Cl- ④. +OH-=NH3↑+H2O ⑤. 次氯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与亚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离子和硝酸根离子
【解析】
【小问1详解】
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实际上起到漂白作用的是。
【小问2详解】
氯水中含有次氯酸,见光易分解,需要避光保存,则原因是氯水中含有次氯酸,见光易分解。
【小问3详解】
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小问4详解】
①注意事项中不宜用金属容器盛装,说明漂白粉具有氧化性;
②为了验证注意漂白粉勿与酸性物质混用,向漂白粉中滴加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次氯酸钙中氯元素化合价升高,被还原的微粒是ClO-,盐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作还原剂的微粒是Cl-;
③水体中铵盐()含量高,使用漂白粉时铵根离子和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产生NH3,原因是+OH-=NH3↑+H2O;
④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高,漂白粉消毒效果降低的原因次氯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与亚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离子和硝酸根离子。
24. 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工厂利用氨催化法制备硝酸的工艺流程如下。
(1)合成塔用于制备氨气,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原料气在氧化炉中不同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生成不同产物(如图所示)。900℃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结合化学用语说明吸收塔中通入空气目的_____________。
(4)工业制硝酸的尾气中含有NO、NO2,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发生的反应有:
反应I:
反应Ⅱ:
①反应I生成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l。
②当尾气中NO2的含量小于50%时,向NaOH溶液中加入H2O2能提升氮氧化物的去除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上述工业流程中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设计是______________(写出1条)。
【答案】(1)
(2)
(3)使NO全部转化成HNO3,4NO+3O2+2H2O=4HNO3
(4) ①. 1 ②. 图中信息可知,氮氧化物的吸收率随二氧化氮含量增大而增大,当混合气体中二氧化氮含量α小于50%时,加入H2O2,能氧化NO生成NO2,NO2含量越大使氮氧化物吸收率增大
(5)氨分离器中的氮气和氢气混合气体循环使用
【解析】
【分析】合成塔中合成氨,分离出氨气后的氮气和氢气混合气体循环使用,氧化炉中氨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通入空气,在吸收塔中一氧化氮转化为硝酸,最后进行尾气吸收,据此作答。
【小问1详解】
工业合成氨是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小问2详解】
900°C时氨气被氧化产生NO,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小问3详解】
吸收塔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使NO全部转化成HNO3,4NO+3O2+2H2O=4HNO3,故答案为:使NO全部转化成HNO3,4NO+3O2+2H2O=4HNO3。
【小问4详解】
①反应:,NO中氮元素化合价+2升高到+3价,NO2中氮元素化合价+4价降低到+3价,电子转移总数1,反应I生成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l,故答案为:1;
②图中分析可知氮氧化物吸收率随二氧化氮含量增大而增大,当α小于50%时,加入H2O2能氧化NO生成NO2,NO2含量增大提升氮氧化物的吸收率,故答案为:图中信息可知,氮氧化物的吸收率随二氧化氮含量增大而增大,当混合气体中二氧化氮含量α小于50%时,加入H2O2,能氧化NO生成NO2,NO2含量越大使氮氧化物吸收率增大。
【小问5详解】
上述工业流程中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设计是物质的循环利用、尾气处理等措施,由此可知上述工业流程中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设计是氨分离器中的氮气和氢气混合气体循环使用,故答案为:氨分离器中的氮气和氢气混合气体循环使用。
25. 某小组同学探究三种价态(、、)硫元素间的相互转化。可以选用的试剂有:①水溶液、②浓硫酸、③稀硫酸、④溶液、⑤溶液、⑥氯水(浅黄绿色)、⑦铜片、⑧稀盐酸、⑨溶液。
(1)补全实验表格ⅰ:______、ⅱ:_____、ⅲ:_______。
(2)实验5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验证实验1中的转化,甲同学设计实验a: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先加过量稀盐酸,再加足量溶液,观察现象。
①实验a的目的是通过检验________,证明转化得以实现。
②加稀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
乙同学认为还需要补充实验b:取等量的溶液,向其中先加过量稀盐酸,再加足量溶液,观察现象。
③补充实验b的原因是______。
④综合实验a和b,实验1中转化得以实现的证据是_______。
(4)分析实验3和实验4现象不同的可能原因________。
(5)上述实验中能体现氧化性的是_______(填实验序号)。
【答案】(1) ①. ①⑥ ②. 氯水黄绿色褪去; ③. ②⑦;
(2);
(3) ①. 溶液中是否含有 ②. 防止与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干扰实验现象; ③. 设计此实验进行对比,防止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④. 实验a中白色沉淀的量比实验b多或实验a中有白色沉淀而实验b中没有(答案合理即可)
(4)SO2水溶液和Na2S反应生成S单质
(5)3
【解析】
【分析】实验2中,将+4价的S转化为+6价的S,可选择试剂SO2水溶液和氯水,二者反应生成H2SO4和HCl,氯水的黄绿色褪去;实验5中,将+6价的S转化为+4价的S,可选择Cu和浓硫酸,二者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SO2。
【小问1详解】
①实验2中,将+4价的S转化为+6价的S,可选择试剂SO2水溶液和氯水,二者反应生成H2SO4和HCl,氯水的黄绿色褪去,故i为①⑥ ,故答案为:①⑥;
②ii为氯水黄绿色褪去,故答案为:氯水黄绿色褪去;
③实验5中,将+6价的S转化为+4价的S,可选择Cu和浓硫酸,二者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SO2,iii为②⑦,故答案为:②⑦;
【小问2详解】
Cu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SO2,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小问3详解】
①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先加过量稀盐酸,再加足量溶液,可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故答案为:溶液中是否含有;
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SO2,加稀盐酸可以除去未反应的,防止与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干扰实验现象,故答案为:防止与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干扰实验现象;
③具有还原性,也可能被空气的中O2氧化为,故设计此实验进行对比,防止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故答案为:设计此实验进行对比,防止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④若实验a中白色沉淀的量比实验b多,或实验a中有白色沉淀而实验b中没有,即可验证是转化为,故答案为:实验a中白色沉淀的量比实验b多或实验a中有白色沉淀而实验b中没有(答案合理即可);
【小问4详解】
SO2水溶液和Na2S反应生成S单质,故答案为:SO2水溶液和Na2S反应生成S单质;
【小问5详解】
实验中能体现SO2氧化性的是实验3,SO2中的S从+4价降至0价,发生还原反应,故答案为:3。
26. 某小组同学探究菠菜补铁的可行性。
【提出猜想】假设1:菠菜中铁元素以Fe2+形式存在;
假设2:______;
假设3:菠菜中铁元素以Fe2+和Fe3+形式存在。
(1)将假设2补充完整:_______。
【设计实验方案】
(2)加入KSCN的目的是_______。
(3)若观察到_______,则证明假设3成立。
(4)经实验,试管a、b中均无明显现象。为探查原因,查阅资料得知:菠菜中的铁元素以草酸亚铁(FeC2O4)的形式存在。FeC2O4难溶于水,高温下可分解产生FeO以及气体产物。
①经检验,气体产物中含有CO2,由此同学们推测气体中应含有CO,理由是______。
②实验证明气体产物为CO2和CO,n(CO2):n(CO)=______。
【实验反思】
(5)未检测到菠菜中的铁元素,原因可能是_______。
【修正实验方案】
(6)①试剂x为______。
②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试剂y,即可证明菠菜中含有+2价铁元素。该试剂y为_______,现象是______。
【可行性分析】
(7)成年人每天所需铁元素的质量为20mg,每100g菠菜中含铁元素约为2mg,铁吸收率约为2%。
①100g菠菜中含FeC2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l(列出计算式)。
②若要满足成年人对铁元素的需求量,则需要每天食用菠菜______kg。
【答案】(1)菠菜中铁元素以Fe3+形式存在
(2)检验Fe3+ (3)试管a中溶液为红色,试管b中溶液红色比a的深
(4) ①. Fe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依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C元素化合价由+3升高至+4价,则必然存在化合价降低的过程,而O元素的化合价已为最低价,因此只能C元素化合价降低,则气态产物为CO ②. 1:1
(5)FeC2O4难溶于水,导致溶液中铁元素含量低
(6) ①. 稀硫酸 ②. NaOH溶液 ③. 产生沉淀由(白色变)灰绿色变红褐色
(7) ①. ②. 50
【解析】
【小问1详解】
铁元素主要以Fe2+和Fe3+形式存在,所以假设2:菠菜中铁元素以Fe3+形式存在;
【小问2详解】
Fe3+遇KSCN溶液变红,加入KSCN溶液,若变红则含有Fe3+,加入KSCN的目的是检验Fe3+;
【小问3详解】
Fe3+的浓度越大,溶液颜色越深,若菠菜中铁元素以Fe2+和Fe3+形式存在,则试管a中溶液为红色,加入双氧水,Fe2+被氧化为Fe3+,Fe3+浓度增大,试管b中溶液红色比a的深。
【小问4详解】
①Fe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依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C元素化合价由+3升高至+4价,则必然存在化合价降低的过程,而O元素的化合价已为最低价,因此只能C元素化合价降低,则气态产物为CO。
②气体产物为CO2和CO,C元素化合价由+3升高至+4价生成二氧化碳,C元素化合价由+3降低至+2价生成C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n(CO2):n(CO)=1:1。
【小问5详解】
FeC2O4难溶于水,导致溶液中铁元素含量低,所以没有检测到菠菜中的铁元素;
【小问6详解】
①FeO难溶于水、易溶于酸,加试剂x的目的是浸取铁元素,x是稀硫酸;
②Fe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Fe(OH)2,Fe(OH)2易被氧气氧化为红褐色Fe(OH)3,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产生沉淀由白色变灰绿色变红褐色,即可证明菠菜中含有+2价铁元素。
【小问7详解】
①100g菠菜中含铁元素约为2mg ,根据铁元素守恒,100g菠菜中含FeC2O4的物质的量为 ml。
②成年人每天所需铁元素的质量为20mg,100g菠菜中含铁元素约为2mg,铁吸收率约为2%,若要满足成年人对铁元素的需求量,则需要每天食用菠菜。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CuO放入溶液中,固体溶解,溶液变蓝
具有氧化性
B.
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
Fe能与稀反应而Cu不与稀反应
还原性:
实验序号
预期的价态转化
选择的试剂(填入试剂编号)
实验现象
1
④⑥
2
ⅰ
ⅱ
3
①⑤
出现浑浊
4
④⑤
无明显现象
5
ⅲ
【化学】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化学】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下表所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 这是一份[化学]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有机物 中不含有的官能团是,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氢键无关的是, 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1,下列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下列关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