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状语-初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之单句考点精讲集训练习-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试卷 0 次下载
- 6.补语-初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之单句考点精讲集训练习-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试卷 0 次下载
- 8.怎样分析句子成分-初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之单句考点精讲集训练习-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试卷 0 次下载
- 9.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初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之单句考点精讲集训练习-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试卷 0 次下载
- 10.句子的主干-初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之单句考点精讲集训练习-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试卷 0 次下载
7.特殊的句子成分-初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之单句考点精讲集训练习-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展开在汉语的语法结构中,句子由多种成分构成,如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这些成分在句子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句意。然而,除了这些常规成分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句子成分——独立语。
一、什么是独立语
独立语是句子中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特殊的句子成分。它独立于句子的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之外,不与其他成分发生结构关系(如主谓、动宾等),但意义上又与句子有关联,表意上又是句子所必需的。
独立语虽然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发生直接的语法关系,但在意义上却与句子的其他部分保持关联,能增强句子的表达效果,使语言更加生动、丰富。
二、独立语的特点
独立语的特点:结构独立,位置灵活。
独立语通常不依附于句子的其他成分,即使去掉也不会影响句子的基本结构和意义。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短语,它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例如:
①据说,井冈山的毛竹有一千万多根。(独立语在句首)
②这个消息,我看,不可靠。(独立语在句中)
③你可别见怪,老师!(独立语在句末)
④同志们,思想问题是必须解决的。(独立语在句首)
⑤思想问题,同志们,是必须解决的。(独立语在句末)
⑥思想问题是必须解决的,同志们。(独立语在句前)
由上可见,独立语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
⑦思想问题是必须解决的。(去掉独立语“同志们”,不影响句子的基本结构和意义)
三、独立语的作用
(1)表达感情和态度。独立语常用来表达说话人的感情、态度或评价,如:“奇怪的是,他竟然没来。”句中的“奇怪的是”表达了说话人的惊讶。
(2)引起注意。通过使用独立语,说话人可以引起听话人的注意,突出句子的某一信息。
(3)连接和过渡。独立语可以起到连接上下文或引导话题转换的作用,使语言表达更加流畅。
四、独立语的类型
独立语,主要依据其表意作用,分为插入语、称呼语、感叹语和拟声语四类。
(一)插入语
1.什么是插入语
插入句子中,表示某种附加意义的词语、短语或句子。插入语通常用于对句子中的某个成分进行补充说明或表达说话人的态度、看法等,使句意表达更加准确严密。插入语与句子的其他成分没有语法上的联系,可以将其去掉而不影响句子的完整性。
2.插入语的形式标记
常使用逗号、破折号、括号等将插入语与句子的其他成分隔开。例如:
①总而言之,人虽小小的,两只脚跑得很快。
②门终于被人的海洋冲破了——敌人不得不在狂怒的人群面前打开了城门。
③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
3.插入语的类型
插入语表示的意义大约有以下几种:
(1)表示肯定、强调等语气。
常用“毫无疑问,不可否认,不用说,十分明显,老实说,说真的,实际上,不错”表示肯定或比较肯定的语气;常用“尤其是,主要是,特别是,首先是”等词语表示强调语气。例如:
①毫无疑问,中华文化的现代化,是对中华文化本体的时代转化。
②老实说,我觉得这种事情实在有点无聊。
③我是无家可归的,实际上。
④不错,你怎么能够相信我?
⑤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实现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
⑥全班同学,首先是班干部,必须争当学习的模范。
(2)表对情况的推测和估计。
常用“我看,我想,看来,想来,想必,依我看,看样子,看起来,说不定,算起来,充其量,少说一点,说不定”等词语表示。例如:
①我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把雪称为瑞雪的道理吧!
②看样子,这雨还得下几天。
(3)表示说话人主观的想法、看法、意见或态度。
通常用“我想,依我想”等词语表示说话人主观的想法;用“我看,依我看,据我的看法”等词语表示说话人的看法;用“依我说,以我之见,我以为”等词语表示说话人的意见;用“老实说,照直说,严格地说,说实话,说实在的,不瞒你说,说得不客气一点”等词语表示说话人的态度。例如:
①据我看,想来拆庙的人大有人在。
②你这种服务态度,老实说,太丢四川人民的脸了。
③不瞒你说,我早就不想干了。
④严格地说,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⑤他呀!不客气地说,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
⑥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
(4)表示消息的来源。
常用“听说,据说,据……说,传说,相传,据传,据调查,据报道”等词语表示。例如:
①据说,最美好的城市应该在山与湖之间。
②今年的粮食产量,据统计,是近五年的最高产量。
(5)表示意想不到。
常用“不想,谁知,谁知道,不料,哪想到”一类词语。例如:
这鬼天气,谁知道说变就变。
(6)表示引起对方注意。
常用“请看,你看,你听,你瞧,你说,你想,你听听,你想想,众所周知,你们晓得,大家知道”等词语表示。例如:
①你瞧,西面山沟里那一片柿子树,红得多么好看。
②你想,黄鼠儿狼给鸡拜年,能安好心吗?
③你听,那孩子的嘴多巧。
(7)表示总括。
常用“总之,总而言之,由上可见,由此可见,总的来说,一句话,一般说来,一般地说”等词语表示。例如:
①总之,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师教学的目的所在。
②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③一句话,权力不加监督,就会产生腐败。
④一般说来,男孩没有女孩那么安静。
(8)表示举例、注释或补充说明。
常用“例如……,比如……,正如……,譬如……,像……,比方(说)……,此外,特别是……,即……,也就是……,再说……,反之,相反,包括……”一类词语表示。例如:
①鲁迅的杂文,特别是鲁迅后期的杂文,概括了丰富的阶级斗争经验。
②我们学校的许多老师,例如李老师等,都是优秀教师。
③《恋之悲歌》,正如它的书名那样,从头至尾是一个悲剧。
④小王喜欢各种运动,像打篮球、跑步、游泳。
4.表估计推测的插入语与表估计推测的状语的区别
先看下面的例子:
①这堆土我看(或我想)有十吨。
②这堆土少说(或无疑或算来)有十吨。
③这堆土至少(或最多)有十吨。
④这堆土也许(或大约或恐怕)有十吨。
上面四例中的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都是表示对事物数量多少的估计推测,也就是说,它们在句子中的表意作用是相同的。可是,哪些词语应该分析为状语,哪些词语应该分析为插入语呢?关键在于充分认识插入语的特点。插入语最显著的特点有两个:
第一,它在句中不作句子成分,不同别的句子成分发生结构上的关系,比如修饰关系、陈述关系、施受关系等等,它有较强的独立性,同时它既不起连接作用,也不表示语气。
第二,充当插入语的大多是主谓短语,动词短语;副词不能充当插入语,因为它明显地可以表达修饰关系、限制关系,可以与别的句子成分发生结构关系。
根据以上两条,我们便可以认定例①中的“我看”或者“我想”是主谓短语作插入语;例②中的“少说”或者“无疑”“算来”是动词短语作插入语;例③、例④中的“至少”“最多”和“也许”、“大约”、“恐怕”则是形容词短语或副词作状语。
(二)称呼语
称呼语是用来直接呼唤或称呼对方,引起注意的词语。可置于句首、句末或句中。例如:
①老师,你们辛苦了。
②姐姐,你真会过日子。
③春天,你在哪儿?
④我做完功课了,妈妈。
(三)感叹语
感叹语是表达强烈感情或态度的词语,通常用于表达喜怒哀乐等情绪。感叹语可以独立成句,也可以作为句子的一部分,用于加强语气或情感表达。常使用感叹词,如“啊”“呀”“哇”“唉”等词语表示。多置于句首,有的亦可置于句中或句末。例如:
①“哎呀,这可怎么办!”
②啊呀,你怎么现在才来?
③嗯,这件事就这样定了吧。
④唉,郁闷死了。
(四)拟声语
拟声语是模仿事物声音的词语,如“哗哗”、“咚咚”等。例如:
①轰隆隆,几声巨响震得楼房直抖。
②“叮铃”——上课铃响了。
③砰,窗外响起了枪声。
④咣当,花瓶倒在了地上。
考点十七 名著阅读(好题冲关·模拟集训)-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考点十七 名著阅读(好题冲关·模拟集训)-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文件包含考点十七名著阅读好题冲关·模拟集训原卷版docx、考点十七名著阅读好题冲关·模拟集训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十六 议论文阅读(好题冲关·模拟集训)-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考点十六 议论文阅读(好题冲关·模拟集训)-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文件包含考点十六议论文阅读好题冲关·模拟集训原卷版docx、考点十六议论文阅读好题冲关·模拟集训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十五 说明文阅读(好题冲关·模拟集训)-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考点十五 说明文阅读(好题冲关·模拟集训)-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文件包含考点十五说明文阅读好题冲关·模拟集训原卷版docx、考点十五说明文阅读好题冲关·模拟集训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