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山东省滨州市五校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如图是反比例函数和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直线轴,并分别交两条曲线于两点,若,则的值是( )
A.1B.2C.4D.8
2、(4分)在△ABC和△DEF中,AB=2DE,AC=2DF,∠A=∠D,如果△ABC的周长是16,面积是12,那么△DEF的周长、面积依次为( )
A.8,3B.8,6C.4,3D.4,6
3、(4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R,P分别是DC,BC上的点,E,F分别是AP,RP的中点,当点P在BC上从点B向点C移动而点R不动时, 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线段EF的长逐渐增大B.线段EF的长逐渐减少
C.线段EF的长不变D.线段EF的长不能确定
4、(4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有三个点,,,若,则的大小关系是( )
A.B.C.D.
5、(4分)如图,函数y=2x-4与x轴.y轴交于点(2,0),(0,-4),当-4<y<0时,x的取值范围是( )
A.x<-1B.-1<x<0C.0<x<2D.-1<x<2
6、(4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B.=2C.-=D.=2-
7、(4分)星期天晚饭后,小丽的爸爸从家里出去散步,如图描述了她爸爸散步过程中离家的距离(km)与散步所用的时间(min)之间的函数关系,依据图象,下面描述符合小丽爸爸散步情景的是( )
A.从家出发,休息一会,就回家
B.从家出发,一直散步(没有停留),然后回家
C.从家出发,休息一会,返回用时20分钟
D.从家出发,休息一会,继续行走一段,然后回家
8、(4分)如图,过A点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相交于点B,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
A.y=2x+3 B.y=x﹣3 C.y=2x﹣3 D.y=﹣x+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E平分∠BAD交CD于点E,AE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G,交AE于点F.若AD=4cm,BG=1cm,则AB=_____cm.
10、(4分)如图,菱形ABCD中,AC、BD交于点O,DE⊥BC于点E,连接OE,若∠ABC=120°,则∠OED=______.
11、(4分)将点,向右平移个单位后与点关于轴对称,则点的坐标为______.
12、(4分)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8, ,点E、F分别为AO、AB的中点,则EF的长度为________.
13、(4分)如图,DE∥BC,,则=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将于2019年8月在太原开幕,这是山西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全国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必将推动我市全民健康理念的提高.某体育用品商店近期购进甲、乙两种运动衫各50件,甲种用了2000元,乙种用了2400元.商店将甲种运动衫的销售单价定为60元,乙种运动衫的销售单价定为88元.该店销售一段时间后发现,甲种运动衫的销售不理想,于是将余下的运动衫按照七折销售;而乙种运动衫的销售价格不变.商店售完这两种运动衫至少可获利2460元,求甲种运动衫按原价销售件数的最小值.
15、(8分)计算:
(1).
(2).
16、(8分)我国国道通辽至霍林郭勒段在修建过程中经过一座山峰,如图所示,其中山脚两地海拔高度约为米,山顶处的海拔高度约为米,由处望山脚处的俯角为由处望山脚处的俯角为,若在两地间打通一隧道,求隧道最短为多少米?(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
17、(10分)如图所示,在等边三角形中,,射线,点从点出发沿射线以的速度运动,同时点从点出发沿射线以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1)填空:当为 时,是直角三角形;
(2)连接,当经过边的中点时,四边形是否是特殊四边形?请证明你的结论.
(3)当为何值时,的面积是的面积的倍.
18、(10分)已知△ABC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BAC=∠DAE=90°.
(1)如图①,点D、E分别在线段AB、AC上. 请直接写出线段BD和CE的位置关系: ;
(2)将图①中的△ADE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如图②的位置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利用图②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③,取BC的中点F,连接AF,当点D落在线段BC上时,发现AD恰好平分∠BAF,此时在线段AB上取一点H,使BH=2DF,连接HD,猜想线段HD与BC的位置关系并证明.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如图,在菱形中,,,以为边作菱形,且;再以为边作菱形,且;.……;按此规律,菱形的面积为______.
20、(4分)如图,正方形ABCD中,AB=6,E是CD的中点,将△ADE沿AE翻折至△AFE,连接CF,则CF的长度是_____.
21、(4分)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3x - m+1>0的最小整数解为2,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22、(4分)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是BC、AB、AC的中点,如果△ABC的周长为20+2,那么△DEF的周长是_____.
23、(4分)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_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某工厂计划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2500吨,每生产1吨甲产品可获得利润0.3万元,每生产1吨乙产品可获得利润0.4万元.设该工厂生产了甲产品x(吨),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获得的总利润为y(万元).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若每生产1吨甲产品需要A原料0.25吨,每生产1吨乙产品需要A原料0.5吨.受市场影响,该厂能获得的A原料至多为1000吨,其它原料充足.求出该工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各为多少吨时,能获得最大利润.
25、(10分)如图,直线y=﹣x+3与x轴交于点C,与y轴交于点B,抛物线y=ax2+x+c经过B、C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点E是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当△BEC面积最大时,请求出点E的坐标和△BEC面积的最大值;
(3)在(2)的结论下,过点E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BC于点M,连接AM,点Q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动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P、Q、A、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6、(12分)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且BD=CD,DE⊥AB于点E,DF⊥AC于点F.
(1)求证:AB=AC;
(2)若∠BAC=60°,BC=6,求△ABC的面积.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D
【解析】
根据题意,由轴,设点B(a,b),点A为(m,n),则,,由,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即可求出的值.
【详解】
解:如图是反比例函数和在第一象限的图象,
∵直线轴,
设点B(a,b),点A为(m,n),
∴,,
∵,
∴,
∴;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y=(k≠0)系数k的几何意义:从反比例函数y=(k≠0)图象上任意一点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为|k|.
2、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已知可证△ABC∽△DEF,且△ABC和△DEF的相似比为2,再根据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求△DEF的周长、面积.
解:因为在△ABC和△DEF中,AB=2DE,AC=2DF,
∴,
又∵∠A=∠D,
∴△ABC∽△DEF,且△ABC和△DEF的相似比为2,
∵△ABC的周长是16,面积是12,
∴△DEF的周长为16÷2=8,面积为12÷4=3,
故选A.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3、C
【解析】
因为R不动,所以AR不变.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EF= AR,因此线段EF的长不变.
【详解】
如图,连接AR,
∵E、F分别是AP、RP的中点,
∴EF为△APR的中位线,
∴EF= AR,为定值.
∴线段EF的长不改变.
故选:C.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只要三角形的边AR不变,则对应的中位线的长度就不变.
4、A
【解析】
反比例函数图象在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随的增大而减小,点,,,,,在图象上,且,可知点,,,在第三象限,而,在第一象限,根据函数的增减性做出判断即可.
【详解】
解:反比例函数图象在一三象限,随的增大而减小,
又点,,,,,在图象上,且,
点,,,在第三象限,,
点,在第一象限,,
,
故选:.
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当时,在每个象限内随的增大而减小,同时要注意在同一个象限内,不同象限的要分开比较,利用图象法则更直观.
5、C
【解析】
由图知,当时,,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函数与x轴、y轴交于点
即当时,函数值y的范围是
因此,当时,x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C.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认真体会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数形结合思想,理解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6、A
【解析】
A. -= ,正确;B. =,故B选项错误;C. 与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故C选项错误;D. =-2,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以及二次根式的化简,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7、D
【解析】
利用函数图象,得出各段的时间以及离家的距离变化,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由图象可得出:小丽的爸爸从家里出去散步10分钟,休息20分钟,再向前走10分钟,然后利用20分钟回家.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解题的关键是要看懂图象的横纵坐标所表示的意义,然后再进行解答.
8、D
【解析】
试题分析:∵B点在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横坐标为1,∴y=2×1=2,∴B(1,2),
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
∵过点A的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A(0,1),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相交于点B(1,2),
∴可得出方程组,
解得,
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
故选D.
考点:1.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2.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1
【解析】
根据题意先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F=EF,∠AFG=∠EFD=90°,DA=DE,再证明△DEF≌△GAF(ASA),从而得DE=AG,然后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证明四边形DAGE为平行四边形,之后利用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为菱形证明DAGE为菱形,从而可得AG=AB,最后将已知线段长代入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AE的垂直平分线为DG
∴AF=EF,∠AFG=∠EFD=90°,DA=DE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DC∥AB,AD∥BC,DC=AB,
∴∠DEA=∠BAE
∵AE平分∠BAD交CD于点E
∴∠DAE=∠BAE
∴在△DEF和△GAF中
∴△DEF≌△GAF(ASA)
∴DE=AG
又∵DE∥AG
∴四边形DAGE为平行四边形
又∵DA=DE
∴四边形DAGE为菱形.
∴AG=AD
∵AD=4cm
∴AG=4cm
∵BG=1cm
∴AB=AG+BG=4+1=1(cm)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及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及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0、30°
【解析】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中线性质可得OE=BE=OD,根据菱形性质可得∠DBE= ∠ABC=60°,从而得到∠OEB度数,再依据∠OED=90°-∠OEB即可.
【详解】
∵四边形ABCD是菱形,
∴O为BD中点,∠DBE=∠ABC=60°.
∵DE⊥BC,
∴在Rt△BDE中,OE=BE=OD,
∴∠OEB=∠OBE=60°.
∴∠OED=90°-60°=30°.
故答案是:30°
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是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
11、 (4,-3)
【解析】
让点A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加4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坐标;关于x轴对称的点即让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可得到点的坐标.
【详解】
将点A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横坐标为0+4=4,纵坐标为3
∴平移后的坐标是(4,3)
∵平移后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为4,纵坐标为-3
∴它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4,-3)
此题考查点的平移,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特征,解题关键在于掌握知识点
12、2
【解析】
先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ABO=∠ABC=30°,由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OA=AB=4,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B,然后证明EF为△AOB的中位线,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ABO=∠ABC=30°,
∴OA=AB=4,
∴OB= ,
∵点E、F分别为AO、AB的中点,
∴EF为△AOB的中位线,
∴EF=OB=2.
故答案是:2 .
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B和证明三角形中位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3、
【解析】
依题意可得△ADE∽△AB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即可得出比值.
【详解】
解:∵DE∥BC
∴△ADE∽△ABC
∴
∵
∴
∴,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甲种运动衫按原价销售件数的最小值为20 件.
【解析】
设甲种运动衫按原价销售件数为x 件,根据商店售完这两种运动衫至少可获利2460元列不等式求解即可.
【详解】
解:设甲种运动衫按原价销售件数为x 件.
,
解得x ≥20,
答:甲种运动衫按原价销售件数的最小值为20 件.
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列不等式时,要注意抓住题目中的一些关键性词语,找出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式是解题关键.
15、(1);(2);
【解析】
(1)先化简第二项,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
(2)把分子、分母都乘以化简即可.
【详解】
解:(1)原式;
(2)原式
=.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以及分母有理化,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法则、分母有理化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1093
【解析】
作BD⊥AC于D,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函数解答即可.
【详解】
解:如图,作BD⊥AC于D,
由题意可得:BD=1400﹣1000=400(米),
∠BAC=30°,∠BCA=45°,
在Rt△ABD中,
∵,即,
∴AD=400(米),
在Rt△BCD中,
∵,即,
∴CD=400(米),
∴AC=AD+CD=400+400≈1092.8≈1093(米),
答:隧道最短为1093米.
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函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学会用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把问题转化为方程解决,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7、(1)或;(2)是平行四边形,见解析;(3)或.
【解析】
(1)根据题意可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时,因为是等边三角形,所以时满足条件;②当时,因为是等边三角形,所以,得到,故,即可得到答案;
(2)判断出得出,即可得出结论;
(3)先判断出和的边和上的高相等,进而判断出,再分两种情况,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①当时,
是等边三角形,,
,
从点出发沿射线以的速度运动,
当时,是直角三角形;
②当时,
是等边三角形,,
, ,
,
,
从点出发沿射线以的速度运动,
当时,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或;
(2)是平行四边形.
理由:如图,
,
,
经过边的中点,
,
,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设平行线与的距离为,
边上的高为,的边上的高为,
的面积是的面积的倍,
,
当点在线段上时,,
,
;
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
,
,
即:秒或秒时,的面积是的面积的倍,
故答案为:或.
此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是解本题的关键.
18、(1)BD⊥CE;(2)成立,理由见解析;(3)HD⊥BC,证明见解析;
【解析】
(1)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2)延长延长BD、CE,交于点M,证明△ABD≌△AC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垂直的定义解答;(3)过点D作DN⊥AB于点N,根据题意判定△ND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使问题得解.
【详解】
解:(1)∵△ABC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点D、E分别在线段AB、AC上,
∴BD⊥CE;
(2)成立
证明:延长BD、CE,交于点M
∵∠BAC=∠DAE=90°
∴∠BAC-∠DAC =∠DAE-∠DAC
即∠BAD=∠CAE
又∵AB=AC,AD=AE
∴△ABD≌△ACE(SAS)
∴∠ABD=∠ACE
在等腰直角△ABC中,∠ABD +∠DBC+∠ACB=90°
∴∠ACE +∠DBC+∠ACB=90°
∴在△MBC中,∠M=180°-(∠ACE +∠DBC+∠ACB)= 90°
∴BD⊥CE
(3)HD⊥BC
证明:过点D作DN⊥AB于点N.
∵AB=AC,BF=CF,
∴AF⊥BC
又∵AD平分∠BAF,且DN⊥AB
∴DN=DF
在Rt△BND中,∠B=45°
∴∠NDB=45°,NB=ND
∴NB=DF
∵BH=2DF
∴BH=2NB
而BH=NB+NH
∴NB=NH=ND
∴△ND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NDH=45°
∴∠HDB=∠NDH +∠NDB= 45°+ 45°=90°
∴HD⊥BC
本题考查的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相关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或.
【解析】
根据题意求出每个菱形的边长以及面积,从中找出规律.
【详解】
解:当菱形的边长为a,其中一个内角为120°时,
其菱形面积为:a2,
当AB=1,易求得AC=,此时菱形ABCD的面积为:=×1,
当AC=时,易求得AC1=3,此时菱形面积ACC1D1的面积为:=×()2,
当AC1=3时,易求得AC2=3,此时菱形面积AC1C2D2的面积为: =×()4,
……,
由此规律可知:菱形AC2018C2019D2019的面积为×()2×2019=.,
故答案为:或.
本题考查规律型,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菱形面积之间的规律,本题属于中等题型.
20、
【解析】
连接DF交AE于G,依据轴对称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AGD=∠DFC=90°,再根据面积法即可得出DG=,最后判定△ADG≌△DCF,即可得到CF=DG=.
【详解】
解:如图,连接DF交AE于G,
由折叠可得,DE=EF,
又∵E是CD的中点,
∴DE=CE=EF,
∴∠EDF=∠EFD,∠ECF=∠EFC,
又∵∠EDF+∠EFD+∠EFC+∠ECF=180°,
∴∠EFD+∠EFC=90°,即∠DFC=90°,
由折叠可得AE⊥DF,
∴∠AGD=∠DFC=90°,
又∵ED=3,AD=6,
∴Rt△ADE中,
又∵
∴DG=
∵∠DAG+∠ADG=∠CDF+∠ADG=90°,
∴∠DAG=∠CDF,
又∵AD=CD,∠AGD=∠DFC=90°,
∴△ADG≌△DCF(AAS),
∴CF=DG=,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21、
【解析】
先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最小整数解为2即可求出实数m的取值范围.
【详解】
∵3x - m+1>0,
∴3x> m-1,
∴x>,
∵不等式3x - m+1>0的最小整数解为2,
∴1≤<3,
解之得
.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根据最小整数解为2列出关于m的不等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10+
【解析】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解:∵△ABC的周长为,
∴AB+AC+BC=,
∵点D、E、F分别是BC、AB、AC的中点,
∴,,,
∴△DEF的周长=DE+EF+DF=(AC+BC+AB)=10+,
故答案为:10+.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
23、1
【解析】
由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得与坐标轴的交点,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由一次函数y=x+4可知:一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为(-4,0),与y轴的交点为(0,4),
∴其图象与两坐标轴围成的图形面积=×4×4=1.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一次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1);(2)工厂生产甲产品1000吨,乙产品1500吨时,能获得最大利润.
【解析】
(1)利润y(元)=生产甲产品的利润+生产乙产品的利润;而生产甲产品的利润=生产1吨甲产品的利润0.3万元×甲产品的吨数x,即0.3x万元,生产乙产品的利润=生产1吨乙产品的利润0.4万元×乙产品的吨数(2500﹣x),即0.4(2500﹣x)万元.
(2)由(1)得y是x的一次函数,根据函数的增减性,结合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再确定当x取何值时,利润y最大.
【详解】
(1).
(2)由题意得:,解得.
又因为,所以.
由(1)可知,,所以的值随着的增加而减小.
所以当时,取最大值,此时生产乙种产品(吨).
答:工厂生产甲产品1000吨,乙产品1500吨,时,能获得最大利润.
这是一道一次函数和不等式组综合应用题,准确地根据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求利润y与甲产品生产的吨数x的函数表达式,然后再利用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最后确定函数的最值.也是常考内容之一.
25、(1);(2)点E的坐标是(2,1)时,△BEC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1;(1)P的坐标是(﹣1,)、(5,)、(﹣1,).
【解析】
解:(1)∵直线y=﹣x+1与x轴交于点C,与y轴交于点B,
∴点B的坐标是(0,1),点C的坐标是(4,0),
∵抛物线y=ax2+x+c经过B、C两点,
∴,解得,
∴y=﹣x2+x+1.
(2)如图1,过点E作y轴的平行线EF交直线BC于点M,EF交x轴于点F,
,
∵点E是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设点E的坐标是(x,﹣x2+x+1),则点M的坐标是(x,﹣x+1),∴EM=﹣x2+x+1﹣(﹣x+1)=﹣x2+x,∴S△BEC=S△BEM+S△MEC==×(﹣x2+x)×4=﹣x2+1x=﹣(x﹣2)2+1,
∴当x=2时,即点E的坐标是(2,1)时,△BEC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1.
(1)在抛物线上存在点P,使得以P、Q、A、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①如图2,
,
由(2),可得点M的横坐标是2,∵点M在直线y=﹣x+1上,∴点M的坐标是(2,),又∵点A的坐标是(﹣2,0),∴AM=
,∴AM所在的直线的斜率是:;∵y=﹣x2+x+1的对称轴是x=1,
∴设点Q的坐标是(1,m),点P的坐标是(x,﹣x2+x+1),
则,
解得或,
∵x<0,∴点P的坐标是(﹣1,﹣).
②如图1,
,
由(2),可得点M的横坐标是2,∵点M在直线y=﹣x+1上,∴点M的坐标是(2,),
又∵点A的坐标是(﹣2,0),∴AM=,
∴AM所在的直线的斜率是:;
∵y=﹣x2+x+1的对称轴是x=1,
∴设点Q的坐标是(1,m),点P的坐标是(x,﹣x2+x+1),则,
解得或,
∵x>0,∴点P的坐标是(5,﹣).
③如图4,
,
由(2),可得点M的横坐标是2,∵点M在直线y=﹣x+1上,
∴点M的坐标是(2,),
又∵点A的坐标是(﹣2,0),∴AM=,
∵y=﹣x2+x+1的对称轴是x=1,
∴设点Q的坐标是(1,m),点P的坐标是(x,﹣x2+x+1),
则
解得,
∴点P的坐标是(﹣1,).
综上,可得在抛物线上存在点P,使得以P、Q、A、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点P的坐标是(﹣1,﹣)、(5,﹣)、(﹣1,).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综合题.
26、(1)见解析;(2)
【解析】
(1)由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DE=DF,利用HL易证Rt△BDE≌Rt△CDF,从而得到∠B=∠C,然后再用AAS证明△ABD≌△ACD即可得证.
(2)由∠BAC=60°和AB=AC可得△ABC为等边三角形,从而得到AB=BC=6,再由勾股定理求出高AD,即可求△ABC的面积.
【详解】
(1)∵AD平分∠BAC,DE⊥AB,DF⊥AC
∴DE=DF,∠BAD=∠CAD
在Rt△BDE和Rt△CDF中,
∵BD=CD,DE=DF
∴Rt△BDE≌Rt△CDF(HL)
∴∠B=∠C
在△ABD和△ACD中,
∵∠BAD=∠CAD,∠B=∠C,BD=CD
∴△ABD≌△ACD(AAS)
∴AB=AC
(2)∵∠BAC=60°,AB=AC
∴△ABC为等边三角形
∴AB=BC=6
又∵△ABD≌△ACD(已证)
∴∠ADB=∠ADC=90°
∵BC=6,BD=CD
∴BD=3
在Rt△ABD中,AD=
∴S△ABC=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与勾股定理,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得出全等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2024-2025学年青海省玉树市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青海省玉树市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江苏省丹阳市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苏省丹阳市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吉林省柳河县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吉林省柳河县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