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8课《我的白鸽》核心素养教案(2024秋)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182800/0-172698924311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8课《我的白鸽》核心素养教案(2024秋)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182800/0-172698924327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8 我的白鸽/陈忠实教案
展开[文化自信]感受作者与白鸽之间的深厚情谊,激发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
[语言运用]积累课后“读读写写”词语,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
[思维能力]把握文章内容,梳理作者和白鸽相处的经历,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深刻体会作者在文中融注的思想感情。(重点)
[审美创造]体会作者对美好生命的尊重和追求,懂得欣赏美、追求美。(难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完成本课预习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有养动物的经历吗?在喂养的过程中又有怎样的体会呢?(学生自由回答)看来大家几乎都有和动物相处的经历。不少文人名家也有过养动物的经历:丰子恺养白鹅,在苦闷的避难生活中得到了乐趣;季羡林养猫,从猫的习性中获得了“生死感悟”;冯骥才养珍珠鸟,从人与鸟的相处中明白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陈忠实,也有过养白鸽的经历,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他的散文《我的白鸽》,一起看看他有怎样的体会。
(板书文题及作者)
[设计意图]以问答开篇,由学生养小动物的生活经历引申到文人作家们的相关经历及体会,从而引出学习的课文,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
1.知人论世
师: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是鉴赏文学作品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帮助读者体会作品。接下来请大家了解作者陈忠实及其相关写作背景。
课件出示:
(1)作者简介
陈忠实(1942—2016),陕西西安人。著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中篇小说集《初夏》《夭折》,长篇小说《白鹿原》,散文集《生命之雨》《告别白鸽》等。其中《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本文原题为《告别白鸽》。
(2)写作背景
1988年开始,陈忠实把妻儿和长辈安置在城里,只身来到乡下的祖屋,潜心写作,四年的艰苦写作,陈忠实每天都要经受着各种人物在脑海中的较量,纠结的心情让他额头上的皱纹如同黄土高原上的沟壑一般深刻。1992年,陈忠实终于完成了《白鹿原》这部巨著。
2.默读课文,划分层次
师:请同学们按照以下要求默读课文,并完成相关任务。
课件出示:
(1)默读时间为5分钟。
(2)圈出文中的易错生字,将易误读的生字注上拼音,读不准的字做好标记,集中订正。
(3)用“//”划分文章层次,概括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学生快速默读5分钟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教师指名小组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预设
第一部分(1—3):写老舅答应送“我”一对小白鸽,“我”耐心地等待着。
第二部分(4—7):写老舅将老白鸽提前送来,“我”在每天不间断的喂食中逐渐获得它们的信赖。
第三部分(8—13):写老白鸽产卵,幼鸽破壳,老白鸽哺育幼鸽的情景伴“我”写作,“我”期待着幼鸽的成长和蜕变。
第四部分(14—17):写幼鸽初长成,“我”震颤、畏怯于它们的本真之美。
第五部分(18—20):写老白鸽第一次带小白鸽飞翔,两代白鸽翱翔于家乡山川上空的情景令“我”陶醉。
3.厘清脉络,体会情感
师:本文记叙了“我”与白鸽相处的经历。快速阅读课文,用“△”标出表示时间转换的语句,梳理“我”与白鸽之间的事件和“我”的情感变化。(学生圈点勾画出关键语句,小组交流讨论)
课件出示:
师小结:在行文中,作者调动了自己的心灵体验与情感体验,将由美好的白鸽身上得到的喜悦体验融注于笔墨之中,从而生发为一种深沉的人生思考。
[设计意图]先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把握背景;再默读课文,划分层次;最后按时间顺序,梳理事件。如此安排,符合学习规律,便于学生从整体把握文章。
三、内容探究
1.分析白鸽,初探情感
(1)挖掘白鸽特点
师:找出文中描写白鸽的语句,在旁边做批注,分析白鸽特点。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交流阅读批注)
预设
①a.那一对老白鸽你养不住,咱们两家原上原下几里路,它一放开就飞回老窝里去了。
b.我回去后想了,干脆让白鸽把蛋下到你这里,在你这里孵出小鸽,它就认你这儿为家咧。
分析:老舅的话点明鸽子习性——依恋故巢。
②至于饲养技术,老舅不屑地说:“只要每天早晨给它撒一把苞谷粒儿……”
分析:老舅的话说明了白鸽易于喂养的特点。
③a.两只白鸽轮番飞进飞出,每一只鸽子的每一次归巢,都使纸箱里欢闹起来,可以推想,父亲或母亲为它们捕捉回来了美味佳肴。
b.两只白鸽先后飞下来,它们显然都瘦了,毛色也有点儿灰脏有点儿邋遢。
分析:老白鸽轮番为后代捕食,自己却消瘦邋遢,表现了老白鸽爱护后代的特点。
④那是两只多么丑陋的小鸽,硕大的脑袋光溜溜的,又长又粗的喙尤其难看,眼睛刚刚睁开,两只肉翅同样光秃秃的,它俩紧紧依偎在一起,静静地等待母亲或父亲归来哺食。
分析:细致描绘初生小鸽丑陋的形象特点。
⑤a.那是怎样漂亮的两只幼鸽哟,雪白的羽毛,让人联想到刚刚挤出的牛乳。
b.两只幼鸽在墙头上转来转去,瞅瞅我又瞅瞅在地上啄食的老白鸽,胆怯的眼光如此显明,我不禁笑了。从脑袋到尾巴,一色纯白,没有一根杂毛,牛乳似的柔嫩的白色,像是天宫降临的仙女。
分析:细致描绘了幼鸽长成后漂亮的形象特点,表现了幼鸽的纯洁、本真之美。
(2)探究态度、情感
师:白鸽易于喂养,依恋故巢,爱护后代,小时候十分丑陋,长成后却尽显纯洁、本真之美。那么,在作者与白鸽的相处过程中,白鸽对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作者在面对纸箱中白鸽丑陋和纯真美丽两种形象时,情感有什么不同吗?
课件出示:
白鸽对作者的态度:
②作者看幼鸽的心情:作者看到初生幼鸽的丑态时提到“那丑陋的形态反而使我更急切地期盼它们的蜕变和成长”,表达了作者急切期盼的心情。而当作者看到幼鸽的“本真之美”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美感体验,幼鸽的纯粹让他产生了一种微妙的自卑之感,不敢逼视,感到畏怯;体现了作者对小白鸽本真之美的极度喜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对美好生命的敬畏和追求。
师:作者惊讶于初生白鸽的“丑陋”,期待白鸽成长的心情更加急切。你有过类似的体会吗?
(学生口头表达)
预设 有过。我家屋檐下的燕子的雏鸟刚孵出来时,脑袋光溜溜的,身上的毛短而杂乱,紧闭双眼,伸着细长的脖子,大张着黄色的嘴巴,显得怪异又丑陋。但我心中却对它们充满了期待,因为我知道,在不久的将来,它们就会蜕变成身穿“燕尾服”的优雅舞者。
2.品析细节,深究情感
师:作者细致描述了和白鸽的相处。请同学们摘录出几例有意味的细节,深入品析,体会文章中个性化的思考和情感表达。
(教师引导,学生摘录语句并思考)
提示:细节既有对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也有对所写动物的形态、行为的描写,还有对环境、氛围的描写。精到的细节描写不仅能让文章更具生活化、更细腻,也能让文章的意蕴更丰富、更具体。
预设
(1)接着又是扑啦啦一声响,另一只白鸽飞落到我的肩头,旋即又跳弹到手臂上,挤着抢着啄食我手心里的玉米粒儿。
分析:白鸽“飞落”“跳弹”“挤着抢着”“啄食”,这些动作细致而生动地描绘了鸽子争抢着啄食的场景,富有画面感,表现出白鸽对“我”的信赖及“我”与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2)两只幼鸽在墙头上转来转去,……然而在面对美的精灵时却是一种怯弱。
分析:作者先细致描绘了幼鸽的动作和形态,写出其灵性,又将它们比作仙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幼鸽的纯洁、本真之美;紧接着细腻描写了作者的联想及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小白鸽的美的极度喜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对美好生命的敬畏和追求。
(3)我的白鸽正从东边飞翔过来,……直飞上白鹿原顶更为开阔的天空。
分析:作者视线跟随着白鸽,以其飞行路线为线索,先从东边飞来,由上而下,笔触细腻地描绘了夕阳晚照下山水田园的美丽和生机勃勃,衬托了白鸽的美,烘托出“我”愉悦的心情;接着又折转向北飞去,引出著名景点和历史典故,展示家乡的历史文化,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最后又折回,飞向更开阔的天空,引出文章结尾情感的抒发。
师:飞翔的白鸽引领读者感受了作者家乡迷人的山川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引起作者情感的迸发,“这一刻,世界对我来说就是白鸽”,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预设 这里的“白鸽”既指“我”眼中自由飞翔的两代白鸽,又指像白鸽一样迷人、令“我”陶醉的家园,表达了作者对白鸽的喜爱、赞美之情,对白鸽飞翔于故乡山原河川上空景象的陶醉,对自己养的小白鸽能独立飞翔的骄傲、自豪。
3.拓展延伸,表达感悟
师:生命与生命相遇,常常会创造出美好的时光。两月相处,四鸽齐飞,人生与鸟性的美好或许深深地感染着你。请你选择自己生活中的一个美好瞬间,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并谈谈从中获得的感悟。(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预设 燕子在我家的房檐上筑了巢,母燕漂亮的尾羽如同一把黑色的小剪刀,飞翔起来轻巧的身姿又如同一道急速的闪电。那天清晨,我听到叽叽喳喳的叫声,抬头一看,几个小家伙探头探脑地从巢的边缘向外看,原来是一窝小雏鸟!我兴奋极了。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生命诞生的喜悦,这是生活中难忘的美好瞬间。
结束语:万物有灵且美,自然界的动物或雄壮威武,或柔美秀丽,或憨态可掬,每一种都展现着独特的魅力。它们的存在让整个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也让人类感受到生命的多样性和奇妙。因此我们应该与动物和谐相处,学会欣赏它们的美,感受它们的灵性,尊重和保护动物。
[设计意图]本文的重难点在于体会作者情感。本环节先通过探究白鸽形象、作者和白鸽的心情态度,初步把握作者情感;再通过品味细节语句,加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分两步进行探究,利于学生对作者情感的准确把握。
四、布置作业
1.利用本课学习的关于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行片段写作训练,写出你与动物相处的经历,并写出你的感悟。
2.本课原题为《告别白鸽》,选入课本后进行了删改。请同学们课后搜索原作进行阅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设计意图]从课内到课外,利用所学进行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课后阅读未删改的原作,加深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时间
事件
“我”的情感
起始
喂食白鸽
喜爱、关切
那天早晨
白鸽主动飞到“我”的手臂上啄食
激动、欣慰
又是一个堪称美丽的早晨
发现白鸽产卵
欣喜、期盼
这一天
观察初生形态的白鸽
急切、期盼
又是一个美丽的早晨
看见长成的幼鸽
喜悦、放心
那是一个下午
欣赏墙头落栖的白鸽
震颤、畏怯
黄昏(夕阳绚烂的光线投射过来)
看四只白鸽在家乡的山川上空齐飞
陶醉、满足
挤在洞口探头
充满戒备
飞落到“我”的手臂啄食玉米粒儿
开始信赖
在“我”的掌声激励下先后起飞
形成默契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22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yw/tb_c405082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22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教案</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教学课时,课时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20 狼/蒲松龄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yw/tb_c405081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20 狼/蒲松龄教案及反思</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教学课时,教学准备,课时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9 大雁归来/利奥波德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yw/tb_c405081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9 大雁归来/利奥波德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教学课时,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