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2 长度及其测量(教案)---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2.2 长度及其测量(教案)---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二节 长度及其测量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二节 长度及其测量教案设计,共3页。
    1.物理观念:
    (1)知道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了解物质世界空间尺度的数量级。
    (2)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知道有效数字。
    (3)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2.科学思维:通过具体的测量活动对物质世界的空间尺度有大致的了解,能利用身上的“尺”估测长度。
    3.科学探究: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正确使用计时工具测量时间。
    4.科学态度与责任:
    (1)结合长度的测量,培养学生养成观察、动手操作和评估的习惯,养成认真细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由生活经验估测长度,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长度的单位、长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长度单位概念的具体化和测量中的读数、长度的估测。
    直尺、三角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新课引入
    高铁已经成为我国的一张亮丽的名片,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列车从一个车站行驶到另一个车站的过程中,它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该如何描述和比较物体的这种位置变化呢?今天让我们来学习长度及其测量。
    知识点一 物质世界的空间尺度
    请同学们自学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长度,用什么符号表示?
    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上面提到的那些数字都是长度,长度这一物理量用符号L(l)表示。
    2.(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什么?还有哪些常用单位?
    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常用的还有km、dm、cm、mm、μm和nm等。
    (2)它们之间是怎样换算的?
    学生讨论总结:
    1 km=103 m 1 dm=10-1 m 1 cm=10-2 m
    1 mm=10-3 m 1 μm=10-6 m 1 nm=10-9 m
    请同学们结合P42图2.2-2至2.2-5认真阅读教材,体会不同尺度的差异。
    让同学们阅读并思考图2.2-6表示的是什么意义?
    各小组观察、讨论并得出:从蛇头到蛇尾形象地表示物质世界的空间尺度从大到小,也说明不同物体的尺度是不同的。
    思考:物质世界的最大尺度是1027 m,最小尺度是10-17 m。这句话对吗?
    小组同学思考并讨论。
    在天文学上,我们还用光年作为长度单位来表示天体之间的距离。它等于光在1年中所走的路程:1光年约为9.46×1015 m。
    除了长度之外,描述空间尺度还需要用到其他物理量,例如我们用面积来描述物体的表面大小,用体积来描述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面积一般用符号S表示,体积一般用符号V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m2),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m3)。
    知识点二 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工具。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3图2.2-7,总结测量长度的工具有哪些。
    同学分组讨论回答:可以用尺子来测量长度,常用的刻度尺有以下几种。演示各种直尺、三角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等。
    (2)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刻度尺,引导学生掌握使用刻度尺测量前必须观察:
    ①有零刻度线的位置(以及零刻线是否磨损);
    ②刻度尺的量程;
    ③刻度尺的最小分度。
    教师讲解量程和最小分度的定义。
    2.长度的测量。
    (1)请同学们结合图2.2-8自己总结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学生阅读,思考,分组讨论并回答:
    一估:估计被测物体的长度,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
    二放: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并将刻度紧靠被测物体。
    三看:观察测量结果时,视线正对被测长度的末端所对的刻度线。
    四读:读数时,读出准确值和估计值。
    五记:在记录数据时,要标明单位。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4科学窗,了解“有效数字”。
    (2)让学生动手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并与自己估测的数值进行比较。
    知识点三 误差与错误
    1.教师请三名同学分别用相同的尺子测同一个仪器盒的长度,写在黑板上。
    学生发现三人的结果不太一样。
    2.教师提问:三名同学的操作都是正确的,为什么结果会不完全一样?我们怎样才能测出一个物体真正的长度?
    学生分组思考、讨论,得出结论:有误差,而且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3.教师介绍误差的概念、产生误差的原因、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讨论减小误差的方法。
    (1)误差的概念: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总会有些差异,这种差异叫误差。
    (2)产生误差的原因:测量工具不够准确、测量方法不够完善、观察时受环境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等。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或换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
    (4)误差和错误的区别:错误是测量方法或原理不正确、违反操作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认真细心地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才能尽量地减小误差。
    板书设计
    第二节 长度及其测量
    1.单位及换算。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最小分度。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3.误差:
    (1)误差概念。
    (2)产生误差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3)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本节课从实际生活的物体长度入手,结合实验操作,让同学们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但有些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应该把目光放在更多的学生上,带动整个班级一起进步。

    相关教案

    物理第二章 光2.2 光的折射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第二章 光2.2 光的折射教案,共7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二 物质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二 物质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质量,质量测量,使用天平注意事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二 物质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二 物质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质量的测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