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诗歌形象之事物形象(配套练习原卷板)-2024高考语文复习之古诗考点精讲精练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158676/0-172621428044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3 诗歌形象之事物形象(配套练习原卷板)-2024高考语文复习之古诗考点精讲精练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158676/0-172621428051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3 诗歌形象之事物形象(配套练习原卷板)-2024高考语文复习之古诗考点精讲精练
展开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禽
文同
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
B. 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文诗中的画眉鸟则在笼中饲养。
C. 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别,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
D. 欧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的“千岩万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
(2)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二、(2019·北京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①
陈与义
其一
巧画无盐②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
从教③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其四
含章④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⑤。
【注】①五首绝句题咏同一幅墨梅图。②无盐:战国时齐国丑女钟离春。③从教:任凭。④含章:即含章殿,传说南朝时宋武帝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额头形成美妆。⑤九方皋:春秋时相马名手。
(1)题画诗往往包含“画外音”。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首反映了诗人爱好清姝、不喜浓艳的审美追求。
B.第一首讽刺了现实生活中颠倒黑白、奴颜婢膝之人。
C.第二首联想到古代公主的梅花妆,表现梅花的富贵气质。
D.第二首比较画梅和相马的相似点,说明艺术来源于生活。
(2)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根据上面两首诗,概括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并比较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三、(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题目。
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①
苏 轼
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
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
自吟白雪诠词赋,指示青云借羽翰②。
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③。
【注】①礼部王侍郎主持科举考试,放榜后,广宣和尚作诗祝贺,刘禹锡也以此诗酬和。②羽翰:翅膀。③《高僧传》记载,高僧支谦长得黑瘦细长,眼白多而眼睛呈黄色,当时人说他“支郎眼中黄,形躯虽细是智囊”。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诗歌的一、二句描述科举考试榜单发出后长安一片轰动,大街小巷上人们争相观看的热闹场面。
B. 第五句的“白雪”一词运用阳春白雪的典故,赞颂王侍郎文章高雅,能够承担起科场选才的重任。
C. 第六句的“青云”比喻高官显爵,整句话的意思是祝愿王侍郎借这次科考的助力在官场青云直上。
D. 尾联用佛典写广宣和尚,在称赞王侍郎的同时也赞美了广宣和尚修为高深,体现出作者与两人的友情。
(2)“桃李”是诗中常见的意象,本诗颔联中的“桃李”与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中的“桃李”,手法和用意均不相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四、(广东省江门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桂
[唐]李白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
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
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咏 桂 花
[宋]吕声之
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咏橘绿与橙黄。
自从分下月中种,果若飘来天际香。
清影不嫌秋露白,新业偏带晚烟苍。
高枝已折都生[注]手,万斛奇芬贮锦囊。
【注】郄生,指《晋书·邻诜传》中邻诜举贤良对策第一。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李白的这首咏桂诗,全文只有一个“桂”字,寓意却极其深刻,主要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抒发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B. 李诗写桂树虽然生长在无人问津之地,却绿叶繁茂,根柢芬芳,清阴怡人,劝告后人在自家院子多种一些。
C. 吕诗首联“独”字突出了桂花一家独秀,别无对手;“三秋”表明时间之长;“压”字显得桂花超群绝伦。
D. 吕诗尾联说桂花高枝已为郄生所折,是借郄生折枝代指英才折桂,以喻天上仙物与人间英才相配,堪称双美。
(2)这两首诗借桂花分别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 美 人
秦 观[注]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注】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词的开篇“和露”两个字,让人想到碧桃的枝叶上挂着的晶莹的露珠,把水灵灵的碧桃呈现在大家面前。
B.“轻寒细雨情何限”中,寒是“轻寒”,雨是“细雨”,词人以动衬静,写出了春天风物宜人的特点。
C.词的最后两句说的是春光易逝,便不免生出为花沉醉痛饮的想法,“只怕”一句更表达出惜春伤花之意。
D.虞美人是著名的词牌之一,原为古琴曲名,最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后来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
“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两句描绘了碧桃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渔 家 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①绿蚁②,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注】①沈:同“沉”。②绿蚁:指古代酿酒时上面浮的碎屑沫子,也叫浮蚁。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玉人浴出新妆洗”一句,以美人喻梅花,表现了梅花轻盈娇美、冰清玉洁的特征。
B.“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梅花的美丽可爱。
C.词的上片和下片写梅花的角度不同,上片侧重于侧面烘托,下片侧重于正面描写。
D.全词描绘出一幅清新淡雅的图画,借此表现梅花不畏霜雪、秀拔独立的坚强品格。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梅花的形象。(6分)
专题02 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配套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02 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配套练习(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02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配套练习原卷版docx、专题02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配套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2 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配套练习原卷版): 这是一份专题02 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配套练习原卷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题目,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1 诗歌形象之人物形象配套练习(原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01 诗歌形象之人物形象配套练习(原卷+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01诗歌形象之人物形象配套练习原卷版docx、专题01诗歌形象之人物形象配套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